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拯救大唐mm >

第746部分

拯救大唐mm-第746部分

小说: 拯救大唐mm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需要地活力,徐公子早就带给大家,各种运动,各种比赛。各种歌舞……

大家需要的教习,徐公子也设想周全,儒士不再无用武之地。书院林立,饱学之士特别受人尊敬。而且还享有华夏军的薪禄。大家需要的安抚,所有老人和孤儿,可以住进最舒适最温暖的房子。少量想博声名的富商绅贾,还会包养他们,认他们为‘义父母’‘义子女’……

大家需要的安全,华夏军一次又一次用胜利告诉大家,不败的神话,在继续。只要徐公子在。那么华夏军永远就像锋利的刀剑,能够将任何胆敢将虎须的狂妄之徒斩于马下。大家需要的荣誉。需要的自豪,需要的骄傲。由华夏军带给大家,由自己的子弟兵带给大家。由那个神奇又和善的徐公子带给大家……

大家还需要什么?

除了欢天喜地地庆祝之外,谁也想不到自己还需要什么。

在洛阳,都将自己的家中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挂出华夏军旗。无论商儒,无论老长,无论如孺,人们自发地走出大街,组成人龙,一遍又一遍。一晚又一晚地欢庆着胜利。没有人在乎金钱上的短暂消耗,而更多的人。只要往这种欢庆的盛典之上捐献自己的资金。就连最吝啬地人,也愿意把钱掏出来,让志愿者到前线救护那些为大家流血牺牲的华夏军战士。

洛阳人,尽管等候了半月之久,可是他们拥有足够的耐心,每天派出家人,在华夏军将士们回归的道路之上等候。他们不想再像荥阳、彭梁、许都那些城市的民众那样,因为夜晚,而让不想惊忧民众的华夏军在黑夜之中悄悄过境。错失将这些英雄子弟请到家中欢聚款待地机会。

无数的民众,在各地赶来,日夜轮流守候在大路之上,等着英雄们的回归。

甚至因为害华夏军由山路撤回军营,他们提出来到三十里外的十里坪那里集结等候,在这个地方,不论是渡口,还是官道,都让密密麻麻的民众所拥满。

华夏军的大小旗帜挥舞如云,人人翘首以待。

对于民众们的热情,徐公子只好派出快马,告诉大家一定会白天进城,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悄悄溜走,所以请大家散去。对于徐公子,大家自然是尊敬的,可是谁也不愿意信服这个偶尔也会说谎骗人的徐公子。

他可不是敲落牙齿当金使地正人君子,他可是狡猾无比的徐公子。

虽然大家不认为徐公子会说恶意地谎言欺骗大家,可是小小的善意的谎言,大家却不敢担保。

特别,在这种情况之下,一向不愿意隆重其事的徐公子估计偷溜的可能性很大。对于一个偷偷挪用大家捐献给他修建皇宫的资金来修建书院的徐公子,大家都很清楚他是什么人,只要与他本身有关的事,无论是多大的荣誉,他也不愿意隆而重之。

徐公子的军队还没有回来,但是他派出把大家运回洛阳的船只却已经提前到达。

谁也不愿意上船,相反,大家愿意与驾船运送那些浴血奋战的子弟们回去洛阳。

下午时分,终于,在地平线,有一支千人骑出现。

在为首的,就是新四虎将之一的白文原。在这一战之前,洛阳人对他一无所知,但是在这一战之后,他就麻常和宣永一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生平的种种事迹,最少有八百个儒生在酒楼或者街头说过一百遍。几次他每一次带兵大捷,斩杀多少契丹马贼,驱逐多少塞北狼族,减灭多少金狼军,都有醒目的榜父张贴出来,由最大噪门的人给大家宣读。

跟随在他身后的,是伤残累累的士兵。

他们身上的伤疤,就像星星一般,不少人肢残指断,不少人还包扎着染血的绷带,不少人身体消瘦如铁脸色苍白如纸。大家一看见他们,就会打心底疼出来……当大家安居乐业之时,守护大家这一方乐土的英雄将士们,却是如此的模样。

白文原忽然举手,一千多骑人马忽然翻身下马。

他们面对着心疼得有如室息还无法张口说话的洛阳人,缓缓下跪。

当大家还在惊愕之时,白文原低沉地道:“各位父老乡亲,白文原无能,昔日随大军出发者,足有两万之众,现在,华夏军仅剩一千六百九十七人回归。白文原对不起大家,大家把儿子送进华夏军,可是你们却可能…承远也等不回亲生儿子了……”

“白将军!”众人激动得泪流满面,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我五个儿子都随白将军出征,在半个月之前,我接到了他们的噩耗……他们,没有一个回来……”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忽然冲了出来,在众人的惊呼之中,她冲向白文原,大声喊道:“他们没有一个回来!我五个儿子,也没有一个回来……白将军,你怎么……不给我留下一个儿子,留下一点盼头……”

“对不起!”白文原双膝跪地,深深地弯下腰,眼泪长流道:“请您责打我吧!白文原无能……”

“他是保护我们的大英雄!不要打……”众人想冲上去,可是志愿者们却极力不让大家骚乱,否则会发生难以想像的后果,不少人看见英雄长跪于地,而他面前的老婆婆,却白发苍苍,五子齐丧之痛,谁也无法指责她的激动,个个都泪流满面,希望这个老婆婆在日后再向华夏军重提此事,让他们瞻养她安度晚年。

“我的五个儿子都很孝顺,他们都是我的心头肉……”老婆婆又深深地哀哭道:“我的老五,今年才刚刚十八岁,我还给他说了一房媳妇…指望打完仗之后…回来完婚……白将军,当大家都欢天喜地的时候,我的心就像刀割一般…五个儿子,我齐齐把他们送上战阵,原本就没有指望他们能够……全部回来……但是,我还是想,能有一个…那怕只有一个回来……”

“请大妈你责打我们吧!”白文原身后的千人士兵大喊道:“如果您愿意,我们都来做你的儿子!”

“我死了五个儿子,却多了一千多个儿子……”老婆婆听了,身形颤抖,眼泪滚滚而下。她掩面哭泣一会儿,又问道:“白将军,你…也愿意做我的儿子吗?”

“愿意!在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娘!”白文原大哭,他带着千人向老婆婆磕头,喊道:“娘,您的儿子回来了!”

“我的儿子…你们都回来了?”老婆婆颤声问。

“娘,您的儿子回来了!我们都回来了!”千多人齐声大喊,人人都长跪于地,眼泪长流。

“我们回来了!”白文原将老婆婆抱到自己的马背上,亲手执缰,牵着她转向那些士兵们,吼道:“一千六百九十六名华夏士兵,向我们英雄的母亲,敬礼!”

不论是士兵,还是看得泪流满面洛阳民众,都情不自禁,举手给这位五子齐齐捐躯的英雄母亲敬礼。

一些同样承受丧子之痛的老人,也由身边的人认出,再把他们请到场中,接受大家的致敬……骑兵们把这些老人,抱上自己的马背。他们一个个亲手牵着缰绳,牵着马,长流着热泪,一遍又一遍地大喊道:

“娘,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

“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

《拯救大唐MM》 第860章 大军归来 作者:霞飞双颊

洛阳。

白文原与那一千多前锋军,在洛阳城外,如枪挺立,等候着后面的华夏军的大军归来。

无数的民众围在他们的身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华夏军。所有在战斗中失去亲人的老人,都会受到身边任何人的祝福,她们被请到迎接华夏军而搭的高台上,佩戴上鲜艳的红花。原来驻守洛阳的华夏军士兵,告诉她们,在这里,徐公子会带着大军,给她们行礼,向她们致敬。

当然,徐公子,还将在这里亲自接见她们……

看见远在十里之外,华夏军的士兵终于久久地出现在大家的眼前,无论商贾学儒,无论老少,都齐声欢呼起来。尽管大家都在刚才为英雄的母亲英雄的家伙掬了一把眼泪,但是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风暴般的欢笑马上就能把泪水驱散,就像最为自己儿子感到悲痛的母亲,也因为华夏军大部队的回归而暂时忘却悲痛……

战马嘶叫,大鼓擂得震天响。

华夏军的平旗成了一片血色的海洋,人人挥舞着大小旗帜,齐声欢呼。

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在欢呼什么,没有人在乎自己的身份是否一个德才兼备的谦谦大儒。在人群地前面喊叫得最疯枉的,就是最著名地大儒王通。这个老头子带着他的一班弟子,占在最前面。在他的身边。

最老的儒士巳经耋耋之年,最小的学生。却还是幼龄小童。

大儒王通一向稳重淡泊,是洛阳人人敬重大家,但是在此刻,他跟大家没有什么两样,都在振臂高呼。

带着他的弟子们,抖动着美须,大儒王通很是激动。他有激动的理由,普通人也许不知道,但是作为华夏军儒学的总教习,他知道这个胜利对于华夏军来说。有多么的重要。这。不但是战场上的胜利,还是儒学崛起之战。

如果此仗败北,华夏军存亡受到威胁。那么注重发展儒学,而对佛家道家两派应付了事地徐公子。将没有办法再像以前那样大力建书院,修学舍。

之前所做地种种,都将付诸东流之水。

所有的莘莘学子,所有的儒学发展都将在刚刚起步,就让失败后地困局所扼杀。

华夏军注重教育和培植后人,是世问任何势力都没有的。这与徐公子本身地才能和思想才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他之外,再没有任何一个势力的君王。会挪用自己修造皇宫的钱,来兴建书院。在这位徐公子的心目中。一个人可以没有衣服穿,没有饱饭吃,但是不能没有知识,不能不明白基本的做人道理。

对于这一点,王通是绝对拥护的。

如果说徐公子品行不足,个性风流,那可以说成是年少轻狂;如果说徐公子不重官吏,逆经离道,那可以说成是大志革新;如果说徐公子穷兵黩武,连年征战,那可以说成是一统之需;但是如果有人敢说徐公子挥霍无度,骄奢淫逸,或者好名不实,讨民欢心的话,那么大儒王通会亲自去,将自己的墨观砸到那个家伙地鼻梁上。

对于徐公子的挣钱之道,治民之举,无论他是用何种手段,大儒王通都觉得并无不合义理和民心。

虽然认识这位徐公子不久,但是大儒王通对于这位真心为民地徐公子还是看得很透彻,他虽然不是那种爱民如子圣贤君王,但是他绝对不会剥削自己的人民,相反,他想尽办法让他们富裕起来。也许这位徐公子用的各种手段不一定很合大儒王通的心,但是,对于一位不想搜刮钱财来满足自己私欲真心为民谋利的君主,大儒王通除了暗暗感动之外,不觉得自己还需要有更多的奢求。

并不是为了讨好自己,也不是为了博取名声,而是真心让人民读书,明理。

这位让世人称为轻浮好色的徐公子,一次又一次地把华夏军的金钱贮备,一次又一次地把华夏军的国库资金用在兴建书院,学舍,义居这些之上。在别的势力,根本就不可能看见才一种叫做‘养老院’的义居,也根本不可能看到一种叫做‘学校’的学舍。

在‘养老院’里,任何的老人,都可以进去居住,不论是家中儿孙满堂,还是孤寡老人。

在‘学校’里,任何的小孩子,都可以进去读书,不需要金钱,相反,如果表现特出,甚至还会对他们进行奖励。任何儒生,都可以进去教授这些幼龄之童,从来没有办法有固定收入来供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