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烽烟起-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最后还是决定相信自己的爹爹,一溜烟就跑进去了。
陈任别有用意地看了看孙权,孙权忙是说道:“老师放心,等送老师去了侯府,学生立刻去给小师弟买!”
陈任这才一脸满意地笑了笑,直接向着吴侯府走去。
在吴侯府内的议事厅,七人都坐在自己的席位上谈论着什么,这些人,自然就是孙权之前派人去请来的荀彧、郭嘉、诸葛亮、徐庶、庞统和周瑜以及被孙坚派人请来的程昱。
如今的东吴可以说就算是比之历史上统一北方的曹操都要有过之而无不及,江东、徐州、荆州和扬州,本就是大汉朝少有的富庶之地,再加上荀彧和诸葛亮这两个内政奇才的治理,东吴现在可谓是富可敌国。
而在军事方面,以陈任两年前所练新军为基础,再次扩建,如今新军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四十万,特别是陈任之前所培养出来的年轻将领已经纷纷崭露头角。
而在地方上,徐州由孙坚的长子孙策统帅,如果说历史上的孙策是一杆勇往直前的长枪的话,那么现在的孙策便是一把攻守兼备的宝剑。徐州在孙策的治理下,不仅越来越富饶,而且还拥有十万大军守卫,连曹操都不得不在兖州和青州的边界上驻入大量兵力防守。而经过几次交锋之后,孙策那个江东小霸王的名号已经为天下诸侯熟知。
在荆州,依照谋士们的建议,孙坚很大度地将荆州交由庞季、黄忠等一干荆州旧部镇守,而庞季等人也未辜负孙坚的厚望,将荆州治理得井井有条,逐渐从黄巾之乱的打击下慢慢恢复过来。程普和韩当这两位老将则是被孙坚以协助之名,带着大军前往了扬州,彻底将扬州纳入了江东的版块,刘繇的刺史之名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当然,这些江东势力的情况也只有孙坚帐下少数几个部下知道,在外人看来,孙坚的势力虽然也称得上强大,但不过也就和长安的实力相当。却没有一个诸侯能够想到,孙坚现在已经拥有称霸天下的实力。
议事厅内在座的七人,此时谈论的,正是关于是否应当出兵的问题。郭嘉、诸葛亮、周瑜和庞统认为如今东吴的发展已经到了饱和状态,是时候出兵行称霸天下之举了。而荀彧和徐庶却认为现在中原诸侯之间的局势很微妙,东吴若是一动,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只怕会对东吴不利,因此现在暂时不宜出兵。至于程昱,还是那个老习惯,坐在角落内不说话。
虽然赞成出兵的人占多数,可是在这四个人中也有着两个不同意见,以郭嘉和庞统认为,应当由徐州向北出征,先攻取曹操的青州。而诸葛亮和周瑜却认为,应当由荆州向南出征,攻取交州和益州。就这样干脆分成了三派,相互争论不休。
“如今曹操新丧军师戏志才,而接任的田丰和沮授与曹操及部将之间配合尚不默契,这正是有可趁之机!倘若让曹操的部下之间磨合好了,以曹操之能,将必是东吴之患!”郭嘉一直都对曹操此人很感兴趣,对曹操的评价也高了许多。
“不!”诸葛亮高声反驳道:“曹操虽是世之奸雄,但如今却与袁绍矛盾重重,两年前夺了袁绍半个冀州,如今正和袁绍纠缠不休呢。若不是大公子现在在徐州驻扎了十万大军,牵制了曹操的大量兵力,只怕曹操早就和袁绍开战了。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曹操都不足为虑。相反,益州自从刘焉时便封关发展,若是再任由其发展下去,恐怕将终成大患才是!”
“哈哈哈哈!”庞统仰天笑道,“若是益州之主还是刘焉,我倒会高看他益州几分,不过这刘璋嘛……”庞统没有再说下去,看他的表情却是十分的不屑。
荀彧摇摇头说道:“你们连打哪里都不知道,还说什么出征,依我看还是多等等!从一年前就听说董卓病危,想必董卓也支持不了多久了,董卓一死,中原必定大乱,到时便是由可趁之机!”
第一百七十一话 争论
随着徐庶和周瑜也纷纷加入了争论当中,一旁的程昱微笑地看了一眼争论得面红耳赤的众人,轻轻摇了摇头,望向了门外。忽然程昱眼睛一眯,他看到门外不远处的走廊内湣鸫┕艘桓鋈擞埃强墒浅剃判砭枚济挥锌吹降囊桓鋈恕3剃诺淖旖俏⑽⒁磺蹋汲隼戳耍敲纯蠢慈饶值娜兆硬辉读恕
陈任从议事厅路过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背脊有些发凉,刚刚想回头看看,却是被孙权拉住了:“老师,快些吧!父亲一定等得着急了!”
陈任却是依旧慢悠悠地走着,完全不理会前面着急的孙权。孙权虽然急得抓耳挠腮,但也舀陈任没有办法,从吴侯府门口到孙坚书房的这短短的一段路,竟然足足走了有一炷香的功夫。
到了书房才发现,孙坚已经急不可待地站在书房门口等了,看到孙权带着陈任来了,孙坚先是狠狠地瞪了一眼孙权,然后冲着陈任一脸热情洋溢地笑容迎了上去:“子赐啊!总算是把你盼来了!来来来!快快进来!”
陈任却是依旧保持着他那副平静的模样,任由孙坚拉着他走进了书房。而孙权呢,本来还要跟着进来,却是被陈任眼睛淡淡地一瞥,立刻向孙坚告退:“额,父亲,我有些事情要蘀老师去办,先告退了!”
孙坚一愣,但随即便摆手说道:“既然是为你老师的事情,那你就去吧,一定要用心去做!”孙坚哪里会想到,孙权要去做的事情,是帮陈任的宝贝儿子买玩具啊。
随着孙权走了以后,孙坚直接将书房的门关上,然后一脸肃穆地从袖口抽出那份情报递给了陈任,陈任也不客套,直接接过来就看。看到一半的时候,陈任一直平静的表情终于变得惊讶了,紧皱着眉头,继续看了下去,一直看到最后,仍旧皱着个眉头。
孙坚看见陈任看完了情报,连忙对陈任说道:“子赐,你说这件事情如何处理?”
陈任想都不想就直接回答:“没有其他的想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次不能表现出丝毫的退让!否则主公将来便再也没有问鼎的资格了!”
孙坚略微沉吟了一刻,有些犹豫,陈任一见立刻继续说道:“主公不必担忧!既然如此,我们就将江东的实力舀出来给他们看看,也让他们好好了解了解我们当年威震中原的江东军依旧健在!”
“好!”孙坚也是个性情豪迈的人,被陈任这么一说,也立刻热血沸腾起来,当即拍案而起:“既然他们想要尝尝江东军兵器的味道,我们就让他如愿以偿!”这时的孙坚又再次回复到当年陈留会盟时的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杰。
陈任见孙坚心中主意已定,也适当地给孙坚洒点冷水:“虽说如此,但此事也需要好好谋划一番,属下建议,应当与荀文若、郭奉孝他们好好商讨才行。”
孙坚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之前已经让仲谋把他们都召集在议事厅,想必现在他们也都等久了吧,我们速速去吧!”说罢便立刻起身,虽然和陈任在这书房商谈连半柱香的工夫都不到,但是对孙坚来说,陈任却是将他的心意给坚定了下来,这是其他人都做不到的,这来自于孙坚对陈任的完全信任。
陈任也站起身来,很久没有出席这种正式场合了呢,陈任反而有些想念这种滋味了。
跟随着孙坚一路向议事厅走来,与其他人不同,跟随孙坚走的不是议事厅的大门,而是孙坚专用的一旁的偏门。而等到孙坚跟陈任进入议事厅的时候,荀彧和郭嘉等人还在争论着呢,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孙坚和陈任的到来。当然,一直没有参与争论的程昱最早发现孙坚的身影,正要起身作礼的时候,便看见了陈任跟在孙坚后面也进来了。程昱的嘴角一翘,拱手大声说道:“属下见过主公!见过大都督!”
亏得程昱这声音够大,要不还不能打断这六个人的争论,六人转头一看,首先是对陈任的出现惊讶,但随即还是立刻向孙坚和陈任拱手见礼,毕竟在明面上,陈任也是他们的上级。
孙坚摆了摆手,免去了他们的礼节,随即便直接坐上了上首席位。而陈任却是再次坐到了已经空置许久的左手第一个席位上,其他人也是纷纷回到自己的席位坐好。
孙坚待众人坐定之后,说道:“这次请诸公前来,是本侯有要事需要与诸位商议,此事关系到东吴生死存亡,望诸公能够为本侯想出一个好的谋划!”
座下众人,除去已经知道的陈任和程昱以外,都纷纷有些惊讶,东吴现在什么实力,他们这些孙坚帐下的核心人物是再清楚不过的了,怎么会还有人能够威胁到东吴的生死存亡?
孙坚也就不再卖关子了,再次从袖口抽出了那份情报,提在手上说道:“这是今日蛇部送来的情报,请报上说明,长安董卓已于半个月前病死,董卓之弟董旻在众人推举之下接任了董卓的位置!”
“啊!”众人都是足智多谋之人,之前的争论也都提及了董卓身染重病,对董卓之死也没有什么惊讶的,至于董旻接任董卓的位置,一年前弥留之际的戏志才能够猜到,在座的众人才智也不逊于戏志才,自然也能想到,所以众人也只是稍稍想了一下,便有恢复了常态,甚至连脸色都没有变过。
孙坚又继续说道:“而董旻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却是借汉帝之命宣布我东吴为叛逆!号召天下前来讨伐!”
“什么!”这个消息却是震惊了众人,荀彧、郭嘉等人纷纷站起身子,不敢相信地看着孙坚。荀彧瞪大眼睛说道:“这怎么可能?主公吴侯之位还是汉帝亲自加封的,怎么好端端地又变成了叛逆?”
孙坚一脸苦笑说道:“虽然他们的缴文还没有正式向天下公布,但想必也快了。在缴文中似乎是说本侯自统领江东以来,从未向朝廷纳过税项,还无辜起兵攻打其他州郡,有不臣之心。”
“哼!”郭嘉一脸冷笑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今天下纷争群雄四起,有哪个诸侯向朝廷缴过半分税项?又有哪个诸侯没有积攒兵力试图向外扩张?况且谁不知道汉帝当年是被董卓挟持去的长安,汉帝的这份诏命,实际不就是董旻的意思嘛!”
而一旁的诸葛亮已经是冷静下来了,低头说道:“虽说如此,毕竟是以汉帝名义发布的诏命,可谓是名正言顺。况且这几年来,我们东吴发展得太过迅速,其他诸侯都对东吴有敌对意识,只怕这份缴文一发,天下各路诸侯都会借着这次的机会响应!果然是个毒招!”诸葛亮这么一说,所有人都一片沉寂,大家都想到了这个可能性,不由得沉默起来。
陈任这时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身影,那是当年他以造酒师匠的身份潜入长安,在董卓的宴会上瞥过一眼。毒士啊毒士,当年的董卓都没有让你全心效力,这董旻有何本事,能让你真的为他效命?
陈任的这一愣神的工夫,这议事厅已经吵作了一团,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应当暂避锋芒,以长江天险为屏障,借着东吴强大的水军,无人可以攻过长江。至于徐州,一部分人认为可以将东吴的王牌部队新军置于徐州防御,一部分人却认为可以让孙策带着大军撤出徐州,以图日后再战。
陈任微微地摇了摇头,果然如此,大家在下意识中都认为与全天下敌对是不可能胜利的。当年的董卓就曾经是个很好的例子,西凉军和并州军如何的强大,在面对诸侯群起而攻之,却还不是要被逼得西走长安,就连一向胆大的郭嘉这次也是坚决的支持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