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

第15部分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第15部分

小说: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这个恐怖的夜晚,大家能够秀一秀的,唯有逃命技巧。令人惊恐的是,所有这些明星全都逃出来了,可见大家确实都有几手。

这时候刘邦和项羽,先是攻打外黄城,发现无法攻克,两人又去打陈留,这时候听说了项梁战死的消息。两人大为惊恐,生怕章邯乘胜追击,把起义军的首脑楚怀王端掉。于是两人急忙向东奔走,与陈胜时代的老人物吕臣一起,把楚怀王从盱眙迁出,迁到彭城。吕臣屯兵于彭城之东,项羽屯于彭城之西,刘邦则驻扎在砀县。三支军队紧张万分,准备打一场最艰难的硬仗。

大家等了一段时间,没见秦兵打来,反倒是魏国的魏豹报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已经攻下了魏国的二十多座城。楚怀王闻之大喜,立即封魏豹为魏王。

封了魏王,楚怀王坐下来,心情激动又澎湃。他忽然之间发现,自己大概算是天下最有权力的人了。你看连魏国的君王,都得由自己说了算。自己是可以封别人为王的王,这岂不是证明了自己非常英明神武吗?

放牛娃楚怀王坐不住了,就开始主持工作。有什么工作需要主持的呢?嗯,这样好了,他把项羽的兵和吕臣的兵,合并起来,统一由自己指挥。抓过军权,又发现项羽孤零零地站在一边,好不凄凉。楚怀王不忍心,于是大肆封官。

先封刘邦为砀地的郡长,封为武安侯,命刘邦统砀郡之兵。

封项羽为长安侯,称号鲁王。

封吕臣为司徒。吕臣的父亲吕青也在军中,封为令尹。令尹是楚国最高的官职,主掌军政大权。这就意味着吕臣一家,得到了楚怀王的绝对信任。

楚怀王夺了项羽的兵权,却对刘邦高看一眼,这件历史事件,让许多史学家愁破了脑壳。他们无法理解楚怀王为什么要打压项羽,更无法理解,楚怀王为什么偏偏对刘邦高看一眼。

是呀是呀,到底为什么呢?

史学家弄不明白,是因为史学家被司马迁老人家给忽悠傻了。举凡读过《史记》或是没有读过《史记》的,只要知道楚汉相争,知道刘邦项羽故事的人,脑子里都有一种错觉,认为刘邦和项羽是同龄人。

司马迁之所以刻意为后人营造这种错觉,只是因为几年后的一件事。

公元前203年,一个三十岁的壮汉,对一个五十四岁的老头说:“来来来,老头,你有种过来,过来咱们俩单挑。”

看到这情景,你马上会惊讶得合不拢嘴巴,这个三十岁的壮汉,竟然要找五十四岁的老头单挑。这壮汉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呀?

一点没错,这个壮汉,就是脑子有毛病的项羽。而那个五十四岁的老头,就是刘邦。

三十岁的壮汉,竟然向五十四岁的老头单挑,你马上就知道项羽脑子有问题。但是司马迁希望塑造一个完美的项羽,而不是脑子进水的项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司马迁运用了无数的障眼法,刻意模糊刘邦和项羽的年龄差距。在世人的脑子里,造成了一种刘邦和项羽同龄的错觉。如果项羽向一个同龄人邀战单挑,这肯定不是脑子有毛病,而是血性、烈性与刚性。

现在我们问一句:一个气势汹汹向老头挥拳头挑战的年轻人,你会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吗?就不怕他把事情搞砸啊?

年龄!年龄!这一年,刘邦四十九岁,项羽二十五岁。相比之下,刘邦肯定要比项羽更稳重,更容易让人信任。所以楚怀王只收项羽兵权,却不收刘邦的。

除了年龄上的考虑,还有一个方面,是刘邦与项羽两人的战绩之比较。¨。电子书 ZEi8。COm电子书 。电子书 。电子书¨

所谓战绩,就是说刘邦与项羽,他们俩哪个经历过的阵仗比较多,更有临阵经验,更有影响力。

先来看刘邦。刘邦目前的战绩如下:

自沛县起兵以来,攻胡陵、攻方舆、战丰邑、战薛地、一打丰邑、萧县战司马夷、打砀郡、攻下邑、二打丰邑、三打丰邑、和项羽联手屠城阳、占雍丘杀李由。到目前为止,刘邦大大小小的战役,已经有十二次了。

再来看项羽的战绩:项羽渡江以来,首次战绩是血屠襄城。然后与刘邦合兵,先血屠城阳,再攻雍丘杀李由。只参加了三次战役。

刘邦打了十二场仗,虽然赢的不多,但败绩也不多。而项羽只打了三场仗,三场仗居然有两场以屠城而告终。其中尤以襄城之屠最为残忍,他居然把全城的男女老幼,全部活埋了。

刘邦十二场仗,屠城一场。项羽三场仗,屠城两场。这两个结果相比较,就坐实了项羽残暴血腥的现实。不要说楚怀王,任何人也不会信任项羽,而刘邦却通过项羽的陪衬,其价值陡然提升。

因年老而显得稳重的刘邦,和因年轻逞气而显得残暴的项羽,就这样比较出了高下。

8、从此刘郎是路人

楚怀王收了项羽的兵权,提心吊胆地等待秦兵找上门来,可等了好久始终没动静。于是楚怀王再度召开会议,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家商量。

楚将们进得营帐,就看到每人面前放着一纸合同——所谓盟约是也。楚怀王与众将誓盟,谁先率兵攻入关中,就可以为关中王。看到这纸盟约,除了项羽,所有人全都痛苦地扭过脸去。

大家为什么会感到痛苦呢?

因为这时候,项梁战死,正是秦兵最强势的时候。大家都曾经被秦兵追得屁滚尿流,根本没胆子去惹秦兵,全靠了人多凑在一起壮胆。这时候楚怀王竟然想入非非,想让大家入函谷关,直接去攻打咸阳,这岂不是老鼠抓搔猫鼻头,活腻歪了吗?

只有项羽和大家的想法不一样。一来,项羽是天性胆大之人,也是知兵之人。二来,秦兵杀死了他的叔叔项梁,让他对秦兵恨之入骨,所以想入关报仇。于是项羽提出一个动议,由他和刘邦合兵,向西入关。

项羽之所以想和刘邦合兵,是因为他已经尝到了两人合作的甜头。自打两人结成搭档以来,始终是顺风顺水,不能说战无不胜,但始终未有败绩。他还是很有眼光的,知道他和刘邦,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两个人。

但是,项羽的要求,却遭到了楚怀王身边的老将们的无情否决。

这个所谓的老将,如果不是吕臣的话,就是吕臣的父亲吕青——是吕青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他是主掌楚国军政大权的人物——老将们说:“项羽之为人,彪悍狡猾而且残忍。让他去攻打襄城,襄城里没有留下一个活人,所有的人都被他给活埋了。凡是项羽经过的地方,没有不被歼灭的。何况楚军已经多次发动军事攻势,在这之前的陈王、项梁都已失败,可见单纯依靠军事,是达不到消灭秦国的效果的。不如换个法子,以仁义开道,仁者无敌嘛!派遣忠厚老者,依靠仁义向西前进,晓谕秦国的父老乡亲。要知道,秦国父老受秦国的暴政久矣,无一日不渴望着救助。如果我们采用这个法子,不用粗暴的手段,说不定反而能够取得天下。项羽不是合适的人选,不可以派去。倒是刘邦这老头看似憨乎乎傻兮兮,实则精明稳重,不妨让刘邦去试试?”

这个建议,获得了楚怀王的认可。但我们必须要为项羽说句公道话,这个决定,对项羽来说是极不公道的。

你看,楚怀王明明和诸将签了合同,先入关者王。但当人家项羽要求履行合同时,楚怀王却不允许项羽履行,而把这个履行的特权,赋予了刘邦,这不是明摆着涮项羽吗?

并非是大家恶意涮项羽,而是项羽的业绩不佳,声名太坏,又太年轻,老将们明显轻视他。此外,就是楚怀王朝令夕改——这个朝令夕改,也是负责制定规则的人,最喜欢干的事。因为社会上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修正调整自己的计划。制定规则的人往往视规则为自己的计划,随时依据情况进行修改,意识不到规则对别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老话说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制定规则的人依据自己的利益随时改变规则,让人无所适从的困境。

楚怀王的朝令夕改,让项羽很痛苦,幸好这时候秦将章邯再度上演精彩个人秀,时局的变化,给大家带来了扭转尴尬的时机。

话说楚怀王秣马厉兵,紧张地等秦将章邯来攻打,可是章邯却迟迟不露面,为什么呢?

因为章邯跑到赵国去了。

说起来赵国真的很惨,它本是陈胜时代的老兄弟武臣开创的根据地,而后武臣就做了赵王,张耳陈馀辅佐他。岂料武臣的姐姐喝醉了摆谱,激怒部将李良,大闹邯郸城,杀掉了武臣。于是张耳陈馀再立赵歇为王,此后赵国陷入了与叛将李良的拉锯战中,双方你来我往,你退我攻,打得不可开交。章邯就在击败项梁之后,撇开楚军不睬,突然渡过黄河,杀入了赵国。

赵国这边是有几万人马的,和李良比画比画没问题。但与章邯相比,差得就太远了。结果邯郸城下一战,赵军溃败,章邯引军入邯郸,然后进行大拆迁,把邯郸城中的所有百姓,全部移民去了河内,再把邯郸城墙扒倒,夷为平地。

老实说,章邯真的有一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权力是靠剥蚀人民而存在的,现在他对赵国来了个釜底抽薪,外加扬汤止沸,把老百姓全搬走,再扒掉城池,赵国的政权就无所依附了,只能哪人多往哪儿走,重建根据地。

张耳保着赵王歇,逃入钜鹿城。陈馀北走,收集常山的溃卒,居然得到几万人,回来时发现情形不妙,秦将王离已经包围了钜鹿城。而章邯大军驻扎在钜鹿以南的棘原。陈馀只好驻扎钜鹿城北,躲章邯越远越好。但总躲也不是个办法,还得向楚国求援。

新来的这个王离,他是秦国名将王翦的孙子。当初就是他爷爷王翦,杀掉了项羽的爷爷项燕,灭了楚国。现在到了孙子辈,这个王离也很能打,他是秦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因战功封侯的人,封的是武成侯。王离的战功,是在北方抵御匈奴,是塞外三十万大军的统帅。但是王离入关平叛,带了十万人,章邯的兵力比他多一倍,再加上章邯已经和义军缠斗多时,论经验及战功都在王离之上,所以此役以章邯为主将,王离以副将的名义打配合。

总之,三十万秦军主力云集赵国,赵国好像没希望了,只能向楚国求援,但求援后是不是还有生机,希望好像也不大。

楚怀王接到求援书,很兴奋,这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权力及重要性,于是决定援赵。

援赵就是派将,但派哪个去好呢?

吕臣不能派,他等于是统领楚怀王的卫戍部队,保护楚怀王的人身安全。刘邦享受着仁慈长者的偌大名头,正在移师入关,腾不出手来。

能派的,只剩下项羽了。

当然,此时楚军之中,尚有能征善战的英布,名字非常有范儿的蒲将军,名将桓楚,以及成语“季布一诺,千金不易”的主人公季布。最后这个季布,最喜欢自我炒作,因恶炒名垂青史,也是一桩奇事——总之这么多人乌乌泱泱,好像不愁找不到个统兵的主将。

但问题是,以上人等,自打渡江以来,就始终跟在项梁身后跑跑颠颠,谁也没有得到过表现的机会。此时诸人没有业绩,自然也就没有名气,最多不过是一员部将而已。只有项羽得到三次机会,屠襄城、屠城阳、打雍丘,所以刘邦一走,项羽就成为唯一的人选了。

可万万没想到,有人对项羽的资格提出质疑,这导致了项羽最后机会的丧失。

9、刘邦遥遥领先

对项羽的资格提出质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