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

第142部分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第142部分

小说: 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为主体不宜更改。当前的任务主要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公有制的比重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高一些是理所当然的。公有制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既要保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更要增强素质和活力。要继续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使公有制和市场经济很好结合。现在看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一些共同基金如养老基金、职工持股会等,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要支持其健康发展。集体经济和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就业、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要继续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发展。多年改革实践表明,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引导下,我国个体经济从小到大,私营经济从无到有,它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从八十年代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目前已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活的生力军。

我国个体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个体工商户由年的14万户、15万人发展到2002年年底的2377万户、4743万人,注册资本3782亿元。私营企业从八十年代末开始起步,~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到2002年年底已达243万户,从业人员3409万人,注册资本24756亿元。据有关部门测算,2000年个体私营经济创造国内生产总值18000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013%。到2002年,个体、私营经济对国内生产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到占23%需要指出,这个数字是偏低的。因为有一部分名为集体实为个体、私营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没有计算在内,有的地方把一些国有中小企业转为个体私营的情况瞒报漏报等。2003年、2004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如私营企业2003年发展到3005万户,注册资本353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42%随着我国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在国有资本继续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的同时,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继续缩减,个体、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今后,要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放宽国内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领域,凡是国家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应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人才招聘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疆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防止某些私营企业主因对政策的误解而把资金抽逃到国外境外。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主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要得到全社会应有的尊重。

第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地方的实践充分证明,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得益彰。这是对基本经济制度认识的重大发展。一般认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回收较慢、规模效益比较显着的大型基础设施、某些高精尖领域有优势,而非公有制经济则在市场进入门槛低、竞争比较充分、生产经营灵活性强的一般竞争性领域有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都有自己用武和大显身手之地。这几年像浙江、江苏、广东等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很快,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并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提高了国有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整个社会经济也获得迅速发展,说明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互动性。显然,这些经验财今后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改革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探索国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重要方面,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总体上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竞争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因而是今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十六大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经验,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是十六大报告的一个亮点。

我国有庞大的国有资产,据财政部材料,截止2002年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净值,下同)为1182990亿元,高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为769378亿元,占65%;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为413614亿元,占35%上述国有资产,分布在全国各地方各行业,分布在近16万户国有企业中。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现行的由中央政府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惟一代表,并由多个部门分割行使出资人职能,所谓五龙治水旦的办法,即计委管立项,经贸委管日常运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管劳动与工资,财政部门管资产登记和处置,组织人事部门和大鹫企业工委管经营者任免等,难以对全部国有资产有效行使出资人职责,也难以对国有资产全面负责。因此,必须对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机制。

十六大报告对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其主要精神有:

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与原来的体制有重大差别。第一,原来实行的是国家统一所有,分级管理,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而新体制实行的是国家所有,授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利于企业清晰产权,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里说的地方政府,鉴于目前的管理水平,以包括省、市(地)两级为宜。第二,原来实行的是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分割的体制,容易出现多个部门都可以说自己是所有者的代表,对企业发号命令,而一旦出了问题,又互相推诿,不负责任。新体制实行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权利和责任相平衡,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管理出问题,可以找到一个最终负责的杌构。第三,新体制强调法治,要求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由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一切依法办事,严格执法。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需要指出,上述统计表统计的国有资产,一般没有包括重要自然资源和无形资产。

如果包括这两项,那么中央一级所占比例要大得多。统计表所作的中央和地方的划分,有待按照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还有,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还有几万亿元。这部分估计中央一级所占比例要低于地方一级,即使这样,也不合改变在国有资产总量中,中央一级占大头的状况。

中央政府和省、市(地)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专司国有资产的管理包括营运和监督。2003年上半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成立,监督着家中央企业和259万亿元国有净资产。此后,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也陆续成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和《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已分别于2003年5月、12月和2004年2月出台。可以看出,对国有工商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已经开始。今后,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国有资产的经营体制和方式。这几年一些地方创造的三个层次管理的经验,即地方政府成立国资委,专司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保值增值,下设若干个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作为商业性公司,专司国有资产的经营,然后由这些公司对企业控股、参股等,有待进一步完善,不但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还要不断提高整个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此外,对少数大型企业采取直接授权经营的方法。当然,这也还要解决出资人如何到位的问题。【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实行上述改革,各级政府都要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确保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确保由多元投资主体形成的公司法人财产权不会随意受到千预和损害。特别要防止有的地方政府得到授权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职责后,强化对企业的干预,形成新的政企不分。同时,各级政府都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特别要警惕和防止不法分子在新一轮改革中,逃避监管,化公为私,肆意侵吞国有资产。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

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只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发挥国有企业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十六大报告对今后怎样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实行上述改革,各级政府都要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确保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确保由多元投资主体形成的公司法人财产权不会随意受到干预和损害。特别要防止有的地方政府得到授权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行使出资人职责后,强化对企业的干预,形成新的政企不分。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只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发挥国有企业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工业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