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雪岩说,会做生意的人,除了精通取势用势外,还要特别善于发现机会,要能够很好地把握和利用机会,要学会把机会变成实实在在的银子。因为,归根结底,机会只有对于那些善于发现机会并且能够很好地抓住机会和利用机会的人,才能成其为机会。
如果说取势靠本事的话,那么乘势则要靠眼光及时发现机会,靠手腕牢牢抓住机会,靠精神力气把一个个被发现的或遇到的机会,经营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财源。因此,胡雪岩才说:〃做生意要有机会,更要靠过硬的本事。〃
胡雪岩刚开始做生丝生意的时候,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特别是纺织工业大发展的时期,丝绸纺织需要的原料大幅增加,洋人就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蚕丝,因而无论是做内贸,还是销〃洋庄〃,都能赚大钱。胡雪岩要做生丝生意确实有些偶然的机会在起作用。比如王有龄得到海运局坐办的官缺,上任伊始便遇到解运漕米的麻烦,请胡雪岩帮助自己渡过难关,使他有了一个奔走于杭州与上海之间的机会。他们奔走于杭州上海之间,雇请的正是阿珠家的船,阿珠娘恰好懂一些蚕丝生意,又使胡雪岩有了一个非常方便的请教机会。在解决漕粮解运问题的过程中,胡雪岩又有机会与漕帮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结识了十分熟悉洋场生意门道的古应春。
对胡雪岩来说,最大的机会就是王有龄恰好调任湖州知府,湖州又是蚕丝的主要产地。这一切恰好都好像安排好了一般一环扣一环地发生了,使胡雪岩这个完全不懂蚕丝生意的门外汉也就顺利地做起了蚕丝生意,进而又销起〃洋庄〃,做起了蚕丝〃外贸〃。这一个个〃巧合〃实在是胡雪岩的〃运气〃。可如果在这一个个〃运气〃面前,胡雪岩没有识势乘势的本事呢?比如胡雪岩没有一眼就看出蚕丝生意大有可为的眼光,或者看到了却不懂得如何利用眼前的有利条件呢?再比如。如果胡雪岩没有那种当机立断说干就干的胆识和气魄,或者虽然知道要干但却没有合理调配人力、资金的能力,不知道怎么去干呢?
一个明显的反证就是,信和钱庄的张胖子,与胡雪岩同行于杭州、上海,甚至比胡雪岩更熟悉江浙一带的蚕丝经营。而且当时的信和还是杭州城里最大的钱庄之一,资本比胡雪岩要雄厚得多。但他就是没有想到去做这一注定能发大财的生意。另一方面,胡雪岩经营蚕丝生意,无论是历史的长短、经验的丰富,还是实力的雄厚,都不如作为丝商巨头的庞二。但胡雪岩一上手就想到联合同业控制市场,操纵价格,在销〃洋庄〃的生意中迫使洋人就范,而庞二做了那么长时间的生丝〃洋庄〃却没有想到如此去做。
张胖子、庞二都没有想到去做的事情,胡雪岩却想到了,并且毫不犹豫地做了。他利用阿珠家就在湖州并且熟悉蚕丝生意的便利,马上出资由阿珠的父亲在湖州开设丝行:他利用王有龄外放湖州知府可以代理湖州官库的便利.采取〃借鸡生蛋〃的方法,立即着手生丝收购;然后联系洋商,结交庞二,大张旗鼓地做起了蚕丝销〃洋庄〃的生意。如此一来,胡雪岩想不发财都不可能了。
第95节:第九章胡雪岩的用势之妙(3)
机会只属于那些有充分准备的头脑,机会只有对于那些善于发现机会并且能够很好地抓住机会和利用机会的人,才能成其为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否则,机会来了也会被我们白白浪费掉。
学会乘势而行
做事情要如中国一句成语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都顺顺当当地办成了,就是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 胡雪岩
一个人要真正能够把握机会,让机会变成实实在在的财流,除了出手迅速,敢想敢干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学会乘势而行。胡雪岩为帮助左宗棠筹办船厂和筹措军饷向洋人借款成功,就是乘势的结果。
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商人身份代表政府向外国引进资本的商人。而在他之前,清政府不仅还没有向洋人借款的先例,并且还明确规定不能由任何人代理政府向洋人贷款。例如曾是首辅军机大臣的恭亲王就曾拟向洋人借银一千万两用于买船,所获谕批却是:〃其请借银一千万两之说,中国亦断无此办法。〃胡雪岩最初向洋人借款的提议,甚至让一向果敢有决断的左宗棠对能否获朝廷批准也心存犹豫.还是胡雪岩一番关于当下时势以及办大事要懂得乘势而行的剖析才使他得以坚定。
胡雪岩说:〃做事情要如中国一句成语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都顺顺当当地办成了,就是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同样是向洋人借款,那时要办断不会获准,而这时要办却极可能获准。这是时势使然,一则那时向洋人借债买船,受到洋人多方刁难,朝廷大多数人不以为然,恭王亦开始打退堂鼓,自然决不会再去借洋债。而此时洋人已经看出朝廷决心镇压太平天国,收复东南财赋之区,自愿借款以助朝廷军务,朝廷自然不大可能断然拒绝。二则当时军务并不十分紧急,向洋人借款买船尚容暂缓,此时军务重于一切,而重中之重又是镇压太平天国,为军务所急向朝廷提出向洋人借款的要求,朝廷也一定会听从。三则此时领衔上奏的左宗棠本人手握重兵,且因平定太平天国有功而深得慈禧太后信任,由他向朝廷提出借款事,其份量自然就不一般了。借助这三个条件形成的大势,向洋人借款不办则罢,一办则准成。事情的发展也果真如胡雪岩所料,几乎一点不差。
胡雪岩在这里所说的势,就是指那些促成某件事成功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具备,即是恰逢其时、恰在其地,几好合一,好的机会汇集而成的某种大趋势。具体说来,这种,〃势〃,也就是由时、事、人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助成〃毕事功于一役〃的合力。这里的〃时〃即时机。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同样一件事,此时去办,也许无论花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办成,而彼时去办,可能〃得来全不费功夫〃。这里的〃事〃是指具体将办之事。一定的时机办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该办亦可办,彼时却也许不该办亦不可办。可办则一办即成,不可办则绝无办成之望。这里的人即具体办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办会办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这个人办得成的某件事,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办成。所谓乘势而行,也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由恰当的人选去办理该办的事情。
当然,作为一名出色的商人,要想做大生意更应该清楚,在诸多因素中,对时机的选择与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说是〃乘势〃的灵魂.这就犹如我们平常发表对某件事情或对某件事做一个决策的看法一样。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与运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商场的行事中,即使你是一个身高位显、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即使是你的意见很富有科学理性、意见绝对正确、决策十分果断准确,如果你想让你的意见或决策起到更大更有力的作用或影响,你也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乘〃势〃而发。否则,说早了没用,说迟了徒然自误;说的场合不对,难以生效,更有甚者还会带来负作用。其中的决窍,就是〃乘势〃的奥妙之所在。
第96节:第九章胡雪岩的用势之妙(4)
一招之出,能顺乎大势而使事功圆满,这样的招术,大约应该可以称之为〃仙招〃了吧。胡雪岩游刃官商之间,之所以能左右逢源,纵横捭阖,就是与他深得〃乘势〃之妙、精通〃仙招〃之理分不开的。
胡雪岩灵活变通官商之道策略中,〃乘势〃是其最高明的手段。俗话说:借得东风好行船。这里的东风,其实指的就是势。有了东风,船就能够顺风而下,既节省力气,又加快了行程;而如果没有东风的话,行船速度就会很慢,既白白浪费了力气,还有可能耽误行程。由此可见,乘势对于人做好事情的重要性。
顺势取势还要做势
〃顺势是眼光,取势是目的,做势就是行动〃…………胡雪岩
急功近利往往是商人的通病。这就是很多人想在商场中成就大事业,但有很少人能如愿以偿的症结所在。如何能吃小亏,耐一时之难,获取一条不尽财富滚滚来的巨利之源,应该是每一位欲想成功的商人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按照代换理论的观点。利是忍之所得,忍的实质是先求做事,后求利。做小事,从开始忍耐到获利的间隔小,获利也就小。做大事,从开始忍耐到获得的间隔大,获利也就大。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方法正确,目标选准,获利和所做的事,与忍耐的能力总是成正比的。古人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科举时代的人们书一读便是寒窗十年,忍得寒窗苦,方有以后的衣锦还乡,仕途坦荡,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纵横商海和遨游书山的道理一样,急功近利,耐不住性子等待、忍耐,根本别想获得〃黄金屋〃和〃颜如玉〃。所以说:真正的成功商人,总是〃先不必求利,要取势〃。
对于当时的天下大势,胡雪岩了然于胸:首要的天下大势就是〃洪杨之乱〃。胡雪岩认为,太平天国起义引起整个社会的人口流动,财富大变迁。非一时可以安顿。其次是大清王朝海禁大开,眼看着洋枪洋炮挟着西方的工业品滚滚流人中国市场。中国和西方在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也非一时可以弥补。胡雪岩本人不但了解大势,而且独具主见。胆小之人因〃洪杨之乱〃而整天惶惶不安,忙于逃命。胆大之人见财忘义之人,甚至趁机捞一把,终因其目光短浅难成大事。
然而,胡雪岩是胸怀天下,十分有眼光的人。他根据当时事情的发展情况判断〃长毛〃是不会持久的,官军早晚要把他们打败。既然天下大势是这样,那么某些不法商人浑水摸鱼,两面三刀,投机取巧,都不是地道的作为,也不会长久的。营势造势,做大生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官军打胜仗。胡雪岩认为:〃只要能帮官军打胜仗的生意,我都做,哪怕亏本也要做。要知道这不是亏本生意,是放资本下去。只要官军打了胜仗,时势一太平,什么生意不好做?到那时候,你是为朝廷打败太平军出过力的,公家自会报答你,做生意处处给你以方便。你想想看,这还能不发达?〃
只有了解了天下大势,才能够顺势取势。势在官军这边,胡雪岩自然要帮官军。只有昏头黑脑的那些人,因为鼠目寸光,看不出社会大的走向。仅为眼前可图的几笔蝇头小利而断送了大好前程。洋人那一面也是这个道理.胡雪岩这样认为:〃洋人虽刁,刁在道理上。只要占住了理,跟洋人打交道也并不难办。〃
胡雪岩的这种看法,在晚清海禁开放之初,确实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在闭关锁国的晚清,人们都普遍对洋人缺乏一个正确认识,洋人不是被鄙视为茹毛饮血的野人,就是被夸张为不可侵犯的神人。结果当时不少商人就无法与洋人平等往来,做出了许多滑稽可笑的事情。而胡雪岩由于洞悉天下大势.因而能够一开始就守定了讲道理、互惠互利的宗旨。在生意场中自然又占了风气之先,为他商业上的发达奠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