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林徽因传 >

第27部分

林徽因传-第27部分

小说: 林徽因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真你别,你别说了,唐先生!你千万别跟二爷提到我!好,我的事没有人能帮助我的!你别同二少爷说。
  唐元澜为什么?为什么别跟二少爷提到你?你不知道他是一个很能了解人情的细心人?他们家里的事有他就有了办法吗?
  梅真我不知道,你别问我!你就别跟二少爷提到我就行了。你要同大小姐退婚,自己快去办好了!那事我很同情你的,不信问四小姐。
  丁西林说:“从文,你该写篇文章,就叫《梅真的悲剧同悲剧中的梅真》。”
  沈从文说:“这可是一篇大文章,梅真的悲剧,在于她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悲剧角色,而且这个悲剧角色是不可以改变的,人并不是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一落生就穿了一件衣服,一开始是什么,终究也会是什么。如果这篇文章让徽因自己写,那可就太生动了。”
  林徽因说:“我写梅真的时候就像在写我的一个朋友,我喜欢她却无法改变她,她自身的聪慧和所受的有限的教育,不仅不能帮助她摆脱现实的困苦与烦恼,反而加深了她内在心理的不平衡。这不是靠别人的施舍能够改变的。”
  赵太侔说:“是啊,没有什么可以超越命运的力量,剧中的人物也应该是这样。”
  舞台上的演出,正在进入高潮。李太太深知梅真内心的痛苦和不平,因此,她决定让梅真以客人的身分,而不是以丫头的身份参加女儿们的舞会,这却惹得文娟大为不满,并扬言如果梅真参加舞会,她就决不参加、迟迟不归的二少爷文靖终于在家中出现了。
  同一个房间,早上纷乱的情景,又复归恬静。屋子已被梅真同文琪收拾成所谓未来派的吃烟室,墙上挂着新派画,旁边有一个怪诞的新画屏风,矮凳同其它沙发、椅子分成几组,每组有它中心的小茶几,高的、矮的,有红木的、有雕漆的,有圆的、有方的,书架上,窗子前,都有一种小小的点缀,最醒目的是并排的红蜡烛。近来孩子们对于宴会显然受西方美术的影响,花费她们的心思在这种地方。
  文靖我怕见梅真……
  文琪为什么,二哥?
  文靖因为我感到关于梅真,我会使妈妈很为难,我不如早点躲开点,我决定我不要常见到梅真倒好。
  文琪二哥!你这话怎么讲?
  文靖老四,你不……不同情我么?有时我觉得很苦痛——或者是我不够能敢。
  文琪二哥,你可以告诉我吗?我想……我能够完全同情你的,梅真实在能叫人爱她……现在你说了,我才明白我这个人有多糊涂!我真奇怪我怎么没想到,我早该看出你喜欢她……可是有一时你似乎喜欢璨璨——你记得璨璨吗?我今晚还请了她。
  文靖做妹妹的似乎比做姐姐的糊涂多了。大姐早就疑心我,处处盯着我,有一时我非常地难为情。她也知道我这弱点,更使得我没有主意,窘透了,所以故意老同璨璨在一起,老四,我不知道你怎样想……
  文琪我?我……怎样想?
  文靖我的意思是,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感到如果我问梅真好,这事情很要使妈妈痛苦,我就怕人家拿我的事去奚落她,说她儿子没有出息,爱上了丫头。我觉得那个说法太难堪;社会上一般毁谤人家的话,太使我浑身起毛栗。就说如果我真的同梅真结婚,那更糟蹋了,我可以听到所有难听的话,把梅真给糟坏了……并且妈妈拿我这个儿子看得那么重,我不能给人机会说她儿子没有骨气,我不甘心让大伯嬷那类人得意的有所藉口,你知道么?老四!
  文琪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怪不得你老那样极力的躲避着梅真。
  文靖我早就喜欢她,我告诉你!可是我始终感到我对她好只给她痛苦的,还要给妈妈个难题,叫她为我听话受气,所以我就始终避免着,不让人知道我心里的事儿,只算是给自己一点点苦痛。
  文琪梅真她不知道吗?
  文靖就怕她有点疑心!或许我已经给了她许多苦痛也说不定。
  文靖虽然爱着梅真,却害怕家族的反对和外界的嘲笑,因此内心矛盾重重,总想逃避现实。
  舞会就要开始了,文琪将就此宣布,她与黄仲维订婚,文娟依旧耍着脾气不肯露面,而梅真则心绪烦乱地坐在角落里,暗自饮泣。文靖进来对此视而不见,原来他误信谣方,以为唐元澜与梅真要好,故意对梅真疏远、冷淡,在说了一通莫名其妙的话之后,他毅然决定撇下梅真独自离去,梅真的希望和爱情彻底破灭了。
  文琪我问你梅真,元哥同你怎么啦?今早上你们是不是在这屋子里说话?
  梅真今早上?唤,可是你怎么知道,四小姐?
  文琪原来真有这么一回事!张爱珠告诉我的,二哥也听见了。爱珠说大姊亲眼见到你同元哥……同元哥……
  梅真可是,可是我没有同唐先生怎么样呀!是他说,他,他……对我……
  文琪那不是一样么?
  梅真不一样么!不一样么!因为我告诉他,我爱另一个人,我只知道那么一个人好……
  文琪谁?那是谁?
  梅真就是,就是你这二哥!
  文琪二哥?
  梅真可是,四小姐你用不着急,那没有关系的,我明天就可以答应小宋……去做他那电料行的掌柜娘!那样子谁都可以省心了……我不要紧……
  文琪梅真!你不能……
  梅真我怎么不能,四小姐?你看着吧!你看……看着吧!
  文琪梅真!你别……你……
  大幕迅速落下。
  梅真终于怀着清醒的悲哀走向了现实,她最终无法改变丫头的身分,作为一个受奴役者的代名词,她的命运似乎被打上了卑贱的烙印,奇 …書∧ 網也永远被排斥在上层社会之外。
  文靖的心理障碍跟梅真不一样,他的懦弱是由于他的社会角色造成的。每个人都站在一定的社会台阶上,每个台阶上的人都戴着思想的锁链,而真正的锁链是无形的,这决不仅仅是梅真的悲哀。
  演员们出来谢幕了,请来的客人们却忘记了鼓掌。他们都在想着,梅真走后该又怎样!

石窟与塔的韵律

  一座石头的乐章耸立在伊水两岸。
  出洛阳南行25里,对峙的香山和龙门山如天然门阙,崖岸巍然,鬼斧神工,劈出了两壁陡峭的岁月。
  只有伊河箴默如初,逝水无言,悄然环抱着一个古老的梦境,用清澈的流水编织着岁月的残片。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开凿在龙门山的两岸间,伊河流过山口之处,两岸对峙如阙,古人称之为伊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女宽守阙塞。”
  杜预为这段文字所作的注解说:“阙塞,洛阳西南伊阙口也。”从战国时代以来,这里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策》、《史记》、《水经注》、《魏书》等史料,对此地亦多有战事记载。
  最早把伊阙称作龙门的是隋炀帝,《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条云:“初,炀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议都焉。“
  直到唐高宗时代,在石刻中才正式称作龙门。
  1936年初夏,一支小小的考察队开进了龙门石窟。这支只有5个人的考察队,却集中了中国古建筑史研究的青年才俊。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已是海内外知名的建筑学家,他们的学生陈明达、赵正之也崭露头角。
  他们将对龙门石窟进行全面踏察,虽然只有五个人,但分工却是很严细的,刘敦桢负责洞窟编号及记录建筑特征,林徽因考察佛像雕饰,梁思成陈明达负责摄影,赵正之抄铭刻年代。
  一进入龙门,林徽因就被石窟那博大雄浑的气势深深地震撼了。
  这座开凿在北魏太和年间的洞窟,经过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等朝代的雕造,已蔚为大观,唐贞观以后,龙门又逐渐成为贵族、皇室造像活动的中心,两山窟龛层层密布,全山造像多达10余万躯,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三大石窟。
  驻足龙门山下,骋目四望,一座座洞窟掩映在山树之间,石头的韵律在这里形成了一派浑然的交响。
  石径崎岖坎坷,生满滑腻的青苔,径上灌莽丛生,羁绊着人的腿脚,使攀援者步履维艰,不小心就要摔个跟头,尽管大家都是脚力强健的青年人,一座山没有爬到一半,都已精疲力尽。
  林徽因本来打了一把遮阳的桐油布、紫竹柄湖州雨伞,没想到这把雨伞却派上意想不到的用场:爬山时正好让它作拐杖,进洞窟考察,山蝙蝠横冲直撞,只好打起雨伞,抵挡横飞的蝙蝠和雨点一样落下的粪便。她头上扎了一块羊肚子毛巾,看上去像个赶路的农妇,这身装束曾让陈明达、赵正之两个学生大大的吃惊了一番,戏说林师母这一身打扮,真像地道的河南小媳妇了。
  林徽因却怎么也笑不起来,眼前的景象正在让她揪心,龙门石窟大部分开凿在寒武、奥陶纪石灰岩上,窟区内喀斯特溶洞及岩石中的构造裂缝上,长满了荆棘、侧柏之类的植物,庞大的根系让一块块石头松动开裂,因此常有岩体崩落的现象。洞窟内常年渗水,阴暗潮湿,不少雕像已被剥蚀得面目全非。一些洞口被茂密的茅草和丛生的荆棘遮掩,人要进洞去,就得先把这些挡路的草莽费力地拨开,往往会有一两条肉滚滚的花蛇从灌木丛中出来,惊得林徽因立刻起一身鸡皮疙瘩,两个学生不得不先“打草惊蛇”。
  然而洞窟的美毕竟是遮掩不住的,进了古阳洞,林徽因的情绪立刻好了起来,这座最早开凿而又规模最大的洞窟,进深差不多有十三、四米,高有十几米,中间的高大雕像约有五、六米,奇怪的是主尊两旁的雕像是菩萨,而主尊却是道家天尊的形象,大家不由得高声称奇,刘敦桢说:“这并不奇怪,这主尊像原本就是释迦牟尼佛,你们看,他旁边立的这二位,一位是文殊,另一位便是普贤,肯定是释迦牟尼的面部被风化掉了,后来让人补上去的,移花接木,用道家的天尊取代了佛祖。”
  梁思成凑近看了看说:“这肯定是清末补上去的,门户之争何至于此!”
  林徽因却被这座大洞窟的艺术建构迷住了,这座洞窟完全利用天然石洞修凿而成,窟平面近似马蹄形,主佛两壁是排列有序的开凿的佛龛,在两个佛龛之间及上方又加凿无数小龛,佛像近千座,整个窟内壁面琳琅满目,富丽堂皇。
  林徽因看得入了迷,她把画板架在膝盖上,入神地临摹着,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奇迹。”
  刘敦桢笑问:“徽因,又写诗了?”
  林徽因说:“这首诗1500多年以前就写在这里了。石头的诗篇是不会风化的。”
  陈明达和赵正之拍手叫道:“这才是最好的诗呢!”
  林徽因兀自指着雕像让大家看:“你们来看一下,这就叫‘秀骨清像’、”褒衣博带‘,这和南朝的画风太接近了,老夫子,你来看一看,这衣纹,这线条,像不像顾恺之的画?“
  刘敦桢凑过来仔细看了看说:“嗯,是有《洛神赋图》的韵味,徽因,你真是好眼力,其实顾恺之不但画画得好,他更善长雕塑佛像,可惜这一点不为世人所知。他雕塑的佛像很多像他的朋友戴逵的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