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管理中的心理学 >

第15部分

管理中的心理学-第15部分

小说: 管理中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上级的心理管理 使上级接纳你

一个不被上级所接纳的下级显然是无法开展工作的。要想使工作顺利进行,作为下级就要想办法和上级之间建立心理上的认同和默契,使上级从心理上真正接纳你,这样才会有和上级在工作中的配合和默契可言。你的上级从心理上接纳了你,才能真正接纳你所做的一切,接纳你的发展决策。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学会如何给上级留下好印象,从上级的心理角度出发,体谅上级的处境和难处,真正从心理上和上级取得共通。

想办法给上级留下好印象

作为下级,你的所作所为,会直接影响到你留给上级的印象。因此,为了给上级留下一个好印象,你首先应该分析上级的心理和喜好,耐心寻找上级的特点,以他喜欢的方式完成工作,不要逞强,更不要急于表现自己。其次,你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来迎合上级的一些做法,当然,这些做法应该使正确的,不违背原则的。

首先,上级的话你一定要听。泰勒在《政治家》一书中写到:“专心致志地听就是一种最安全而且最灵验的奉承形式。一个人能做出自己洗耳恭听的样子,他就具有了获得人们好感的才能。”显然这种倾听本身就很有价值,但是,当他带来理想的心理反应时,就会变得更加有效。

上级发表讲演,当他一坐下来你就鼓掌,他会把你的敬意当做是一般的礼节;但是,过了一会儿,你让他知道,你被他讲演中的某些动人之处所吸引。这时,你也许会以为他很快会淡忘了此事,其实不然,他会将你的赞扬长时间地铭记在心,甚至当你对他的讲演已经印象淡薄时,他还会念念不忘。

即使上级谈的都是一些老调,也要倾耳凝听,时而给予表示共鸣或赞佩的应和,决不可有一丝不耐烦的神态。前面说过,这种部下是最被赏识的。

上级多少都有对下属训话谈经验的心理欲望,不妨做个忠实的“听众”来听他高谈阔论,对这种肯比别人更用心“聆”听上级言论的下属,上级自然会给他更多的信任与超乎事实以上的评价。事实上,人对那些肯听自己发言的对象都会具有好感的。

聆听上级谈话时,在听讲中要随时露出感动、认同的表情,偶尔重复上级的话语,请求其给予更详细地说明解释。开始时会有点别扭,几次后,自然就会适应了。

总之,不管时间、不论场所,上级有所吩咐,一定要心悦诚服地以明快的声音和态度来应答。所谓创意型的部下,就是一个懂得掌握上级心理的人。

其次,做个关心上级的下属。对那种给自己关心的人,谁都会给予好感并且愿意与之为伍的。同样,一个肯随时关切上级生活的下属,在上级眼中毋宁是最值得给予拔升的部下。因此为人下属者,一定不要吝惜这种探问平安的电话。当然,这种问候必须注意到时效性。除了历行关心灾害、生日和探病的事外,对于上级家的喜庆也要给予庆贺一番。

再次,在公开场合给上级留足面子。在上级的眼里,如果自己的下属在公开场合使自己下不了台,丢了面子,那么这个下属肯定是对自己抱有敌意或成见,甚至有可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公开发难。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人们都喜欢喜欢他的人,人们都不喜欢不喜欢他的人。”这样,在公开场合不给领导留面子的结果便是,领导要么给予以牙还牙的还击,通过行使权威来找回面子;要么便怀恨在心,以秋后算帐的方式慢慢报复。

最后,要多做少说。一旦你得到上级指示要做一件事时,你要先考虑如何把这件事做得比预期的更圆满。你要在内心问自己:“我要是做得比要求的更多,是不是更有用。”如果是,你就该这样做。

另外,还要注意随时随地抓紧机会表示自己对他忠心耿耿,永远站在上级这一边。以你的态度说明一个事实:我是你的好朋友,我会尽己所能支持你。不要以为上级很愚笨,如果你真的努力这样做,他看在眼里,一定会很明白你的意思,对你日渐产生好感。听到公司有什么谣言或传闻,不妨悄悄地转告上级,以示你的忠心。不过,你的措词与表达方式须特别注意,说话简明、直接最为理想,比如你告诉上级:“不知你有没有听过这消息,不过,我想你会有兴趣知道……”上级愿意选择你为他的下属,他对你的印象自然不差,你必须摒除对上级的偏见,事事替他着想。

最后更要记住:讨人喜欢和受人信赖的人,基本上不是那种以我为核心,想问题和做事情都从“我”字出发的人。

以我为核心,只会与人疏远。那是因为,以我为核心的人,缺乏站在他人立场上进行思考的能力。

不留痕迹地推行自己的意志

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管理自己的下级,但是这种管理用怎样的方式实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每一个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自己年幼的时候,家长和老师管得越严格,就越要反着干,越不服管,而且逆反心理也越重。大禹治水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之所以治水成功,不是决口了就赶紧堵上,而是利用疏导的办法成功解决了水患。

对于管理者来说,虽然面对的员工都是成年人,但逆反的心理同样是存在的。员工才能的发挥需要的是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他们身心愉快。但着并不意味着管理者就要撒手不管,管还是要管,但要注意你的管理应该是不着痕迹的。也就是说,既起到了管理的作用,又让员工没有很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被管理,这样的效果才是最好的。

老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他主张“无为而治”。他认为人类如果能彻底地祛除邪恶,回复自己的本性,就可以实现无为而治,各种良好的社会秩序也就可以实现,万物之间就可以达到最和谐的程度。

老子的这种主张,并非让人们单纯地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干,或一切事情都顺其自然。真正的无为而治是寓有形于无形之中,寓有为于无为之中,看似无为,实则有为,这才是真正的无为。

在管理中,无为而治是一种领导和被领导关系的超越,它是一种管理者领导下级,却不让下级意识到被领导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管理者具有从全局出发,居高临下地将下级导向一个适当为之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对于一个贯彻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者来说,要学会既限制下级的自由意志,又让下级感觉不明显,这样就能形成上下级之间的和谐共处,让大家在一种团结向上的氛围中自发形成勤奋工作、风雨同舟的意识,为既定的目标努力拼搏。

老子的一生,是主张无为而治思想的一生,他所阐述的许多有关无为而治的理论,对现代企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比如:“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说的就是管理者可以通过“无为”来治理企业。管理者只要真正掌握了“无为”的管理艺术,就可以做好管理工作。可见,这里的“无为”是要从大局出发,不是只为一件事。

还有,“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伟大的管理者应当顺应自然规律,行无为之教,因势利导地管理企业。太多的法令和规章制度有时不仅不能让员工心悦诚服,反而又可能使员工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的同时,更要明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一个不能与自己的下级分享利益和快乐的管理者,必然会众叛亲离。

管理者要做到表面上看似无所事事,好像自己不存在,但是他的话在团队中能够得到顺利的贯彻执行,这样的管理者才是最优秀的,因为,他能够让人觉得有一种不被监视状态而发挥最大限度自己的潜能。

由此可见,无为而治的思想使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境界。在管理工作中,具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会让人觉得虽然有“上级这么一个人”,却完全没有注意到他的活动。但是管理者却可以积极地发挥领导作用,取得显著的成效,这才是最高超的管理艺术。

“无为而治”这种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在管理者身上的具体体现,就是管理者要不着痕迹地推行自己的意志,这才是这种思想的根本所在。管理者不放从这几条入手,试着在企业中推行无为而治,通过表面的无为达到真正的有为。

对上级的责备应理解

前文说过,上级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自然就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作为一个下级,面对上级的责备采取何种态度,用何种心理来应对,这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事情处理的结果,和你以后的前途。

作为上级,一般不会无理地向下级发脾气,责备下级。因此,面对上级的责备,首先要从心理上先承担下来,不要急于为自己辩解。然后,弄清楚上级责备的缘由,从自身寻找自己的不足和失误之处。如果确属于是自己的失误引来的上级责备,那就及时善后和补救,使损失降到最低。如果不是完全是自己的原因,那也没有关系,最好的办法是也不要辩解,默默地接受,等上级气消了,他自然就会从心理感到愧疚,更会对你的承受和大度产生感激心理,以后就会想办法补偿你。

因此,不管是什么原因,对上级的责备都应该采取理解的态度。要放宽肚量对待上级的责备。上级有自己的立场,当你执行任务失误时,即使有充分的理由,也不要对上级的责备进行辩解,只要低声说:“对不起!我有责任!”这样,上级就会觉得他责备得有意义,事后或许会觉得不该这样对待你,从而觉得你有点肚量。

切不可在当时就为自己辩解,让上级感到你的不重视,对问题认识的浮浅,更让他感到你对他的不尊重。同样不可在背后发一大堆的牢骚,将牢骚发向同事和家人,所谓隔墙有耳,这样的牢骚如果传到上级的耳朵里,那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和双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就很可能崩溃。这样的下级不要说让上级接纳你,即使勉强留下,你也失去了发挥才能的空间和舞台。

抱着理解的心来面对上级的责备,你不但从中吸取了教训,更赢得了上级的好感,让上级认为你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从而为你提供更多的机会。

把握进言的尺度

许多时候,作为下级都要注意向上级进言的时机和方式,以期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是,有的时候,作为下级就应该放开这种心理拘束,大胆向上级进言。当然,有个前提是必须把握好进言的尺度,坚持“对事不对人”,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因此,把握进言的尺度,首先要把握上级的心理。

大学毕业后,小东进入一家IT企业做系统开发,从初级技术人员做起。一段时间后,他认为自己还有能力进一步发展,于是就向主管提出了多个方案。不知什么原因,小东一直没接到任何反馈消息,他甚至怀疑主管根本没有看自己的方案。后来,小东直接找到更高一级的上级领导说了他的想法,上级领导对他的方案很感兴趣,很快就同意了。当时小东对“越级进言”有所顾及忌,特意“留了一手”,他对上级领导说:“主管已经看过方案,觉得还不错,考虑到由我自己陈述会比较好,所以直接让我来找领导。”这样,主管虽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