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

第2部分

智慧人格-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捎谒挥懈竦鳎挥性颍鲂缘姆豪氖史晟缁崴グ艿耐寥溃庵帧爸腔邸钡母好嬗跋炀驮嚼丛矫飨约潭晌缁岣槁涞拇呋粒畋绱婀パ朴盏穆郾纾钦叩拿阍嚼丛交担钦叩闹腔垡脖愠闪瞬懈VK崭窭资且晃怀舐逍训恼苋恕!∷隙ǖ笔毙枰恢智逍训睦碇恰硇灾腔邸U庵种腔圩罨咎卣魇侵腔酆腿烁竦慕岷希笔毖诺淙司褪且蛭竦鞯拖碌闹腔鄣亩净錾缁岫嫉昧恕盎杷�

    病,人们要么躺在已经腐化的床上,人云亦云;要么固执一己之偏见,自认为是。诸神喜怒无常,凶残任性,它们的言行不能当作真知标准。那些自私自利、愚昧、贪婪、邪恶者的价值观也不能当作真知标准。智者的修辞术只是一种说服的技巧,告诉人们的是似是而非的东西,当然也不能算作真知。

…… 11

    智慧的太阳5

    苏格拉底主张真正的真智是理性,真正的智慧是靠理性而求得的社会人生的真谛,而最大的智慧是“自知其无知”。

    自知其无知,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并进而不懈求索。自知其无知,才能保持自己独立向上的人格。他认为,英雄首先应该是道德的楷模,雅典应该积极思考理智和完善灵魂,以无愧于智慧之邦的称号。神谕说,他是雅典最有智慧的人,他自己说:“我无非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而已。”

    他自喻牛虻,到处螯刺、惊醒雅典,刻意促进重新奋发。然而,久迷于昏睡之中的人最恨别人的搅扰,至高无上的神最怕人的清醒。于是,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国家的最大一桩冤案发生了,雅典人将苏格拉底处以死刑。苏格拉底因追求真正的智慧而罹祸,他的学生们并不因此而中止智慧的寻求,其中最优秀的继承者当属宽额头的柏拉图,他循着苏格拉底的思路,问:真正的智慧到底是什么?

    真知在哪里,真理在哪里?

    柏拉图发现人以精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卑劣的肉体感受越丰富,高尚的精神生活就越贫乏,视觉、听觉、决乐、痛苦等等扰乱灵魂的宁静与专注,使人们远离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在他看来,人只有使自己的思想不受感觉的干扰,保持它应有的纯粹性,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 12

    6智慧人格

    为了说明获取真智慧的必要途径,柏拉图用了大量比喻,如灵魂马车,太阳和洞穴,这都是思想史上的精典比喻。 柏拉图力图剥开人们思想上的一层又一层外壳,最后达到真知,他称这个最终的东西为“相”。

    在他的对话里,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埃及发明计数、几何和天文学的白鹭神塞乌色对国王说应该将这些技艺传给全体埃及人。 国王问他怎么传授呢,塞乌色说如果用文字记录下来就好了,因为书写是一门学问,它可以使埃及人更为聪明也更便于记忆。 可是国王却抱怨说,如果人们学会了文字,灵魂就变懒了,他们就不再去练习记忆。 人们会依靠外在的标志去记忆某种东西,而不再依靠灵魂固有的记忆了。语言能否表述真知,有着许许多多外在包装的东西是否就是真智慧,柏拉图都打了一个大问号。 他认为,人们应该拨开迷雾,去观照正义自身、美自身、智慧自身。 要达到这一境界,哲学思维——纯粹思维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哲学是最高的智慧,最辉煌的人格是哲学王。柏拉图把这种智慧与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一辈子呕心沥血,寻找哲学王,塑造哲学王,在自己的学园里构筑哲学王国的框架,尽管屡受挫折,仍然矢志不渝。柏拉图将智慧人格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从而奠定了人类理性大厦的基石,有人说,几千年西方哲学史无非是对柏拉图的注释而已。柏拉图的对话跌宕起伏,不但是深邃的哲学思辨,而且

…… 13

    智慧的太阳7

    是优秀的文学杰作,和著名的希腊戏剧一样,既有非常优美的文学,又有极其感人的哲理魅力。 作为创作者来说,采用对话体的形式,一是让人们了解思维的具体历程,不急于塞给人们一个抽象的结论,二是通过对话来“接生”孕育在对话者心中的有生命的智慧,破除虚假的幻象。 对话体的得体运用,在文化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为了让读者领略这种文体的风采,我们在文中就引用了一些对话段落。柏拉图还在世时,学生亚里士多德就开始修改他的学说,引起柏拉图的不满,尽管柏拉图视亚里士多德为柏拉图学园的“学园之魂”

    ,接班人的位子还是没有给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告别了老师的学园,却没有背老师的志向,他也像老师一样,想用“智慧的甘泉”来平息宫廷的野心,用哲学改造当政者的头脑。结果当然是失败。 然而失败并非一无所获,对社会的深刻把握,使得亚里士多德认定:财富太多或太少,难免人生坎坷,勇武太过或者小足,人生都将不幸,只有走一条中庸之道,生活才能平安无忧。 他说,失败有多种方式,而成功只能有一种方式,这就是不偏不倚的中庸智慧。获取这种智慧,就能保持心境淡泊、悠闲;获取这种智慧,就能按照理性原则,自主抉择。他鼓励人们不要被“尚富的暗流”所吞没,要过一种“理性的优良的生活。”这种生活,“不外向于他物”

    ,自足自乐。

…… 14

    8智慧人格

    在人格上,他以中道智慧为标准,定了这样一个理想境界——恢宏大度。这种人表里如一、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沉勇刚毅,品德高洁,他自己一生努力做这样一个完美的人,他还幻想把亚历山大大帝改造成这样一个人。苏格拉底在思想史上率先提出将智慧和人格结合起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顺着他指示的方向,建立了体系完整的理性哲学,这一段关涉人生智慧的思想历程,因而也就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石。与古希腊这几位伟大哲人差不多同时代的古罗马哲人寒涅卡说:“我们活着是自然的恩踢,但我们恰当地活动则是哲学的恩惠。”

…… 15

    苏格拉底

…… 16

    被判死刑的街头演说家beipansixingdejietouyanshouja

    公元前399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在美丽的地中海城市雅典,501名陪审官员神色匆匆地赶到陪审法庭,对一个街头演说家进行审判。法庭外,人头攒动,近万名公民鼓噪呐喊,要在这位演说家命运的天平上加上自己的一个砝码。被告的命运牵动23万雅典公民的心。这位街头演说家的罪名有两条:第一,他不信奉本城邦所信奉的神,而是宣扬一种新神;第二,他腐蚀青年。 控诉

…… 17

    被判死刑的街头演说家11

    者是三个普通的雅典公民:一名叫墨勒托士,地方诗人,拙劣的悲剧和歌剧作者;一名叫赖恳,演说家和修辞学家;一名叫安尼图斯,皮革商,是控告的主要煽动者。 这个人对被告心存怨恨,因为被告曾劝说过他的儿子,放弃他父亲的制革职业,献身哲学事业。控告者坚决主张,将被告处以死刑。第一轮审判下来,500位陪审员以280票对220票宣告被告有罪,判处死刑。在当时情形下,这位街头演说家完全可以逃脱一死。 按照雅典的法律规定,被判死刑的人可以选择流放或缴纳罚金来代替死刑。 他的几位有钱的朋友也花钱买通了看守,如果他愿意,他就完全可以逃走,可是他不愿意这样做。 他告诉朋友们,神并没有阻止他走向死亡,死亡何尝不是快事?他随时准备去死。 年轻时,他曾在战争中冒着生命危险勇敢作战,拯救同伴的性命,他不畏死;在当元老院议员时,他独自一人站出来,与公众作对,反对对十位未能掩埋将士尸体的将军处以死刑,这也有生命危险;僭主克里底亚执政时期,他拒不执行僭主要他缉拿“民主反叛者”勒翁的命令,他不怕招来杀身之祸。现在,真的走向了死亡的边缘,他一如往昔,毫无惧色。他说,最好是趁着现在精力还未衰退时就死,比活到不能自埋的垂暮之年要好得多。 他以自己的良知和人格与法庭相对立,拒绝承认罪过,拒绝带着老婆孩子哭哭啼啼向法官求情,

…… 18

    21苏格拉底:智慧人格

    而在当时,征得法官同情是最有效的开脱罪名的办法。 他宣称,真正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慷慨赴死!

    “让我们像面对生一样,勇敢地面对死亡,……

    我的法官,困难的不是逃脱死亡,而是躲避犯罪,因为犯罪是比死亡来的更快的,它会更快地抓住我们。 ……我已经被死亡追上了,而指控我的人也已经被罪恶抓住,……我服从对我的判决,他们也将受到应得的惩罚。“

    这种不畏死、不让步的态度,深深地激怒了“公正的”

    雅典人,这一次更多的人投票判他死刑。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他的几位学生到监狱看他。 学生们围坐在敬爱的老师旁。 老师抚摸学生的头发,讲述生与死和灵魂不朽的思想,说死亡是一种忘怀痛苦失望、告别邪恶不幸的愉悦境界,他自喻为能预言未来的天鹅,“在我看来,不论这些鸟或天鹅,都不会因悲伤而歌唱。 我认为它们之所以歌唱是因为预知在未知的世界中有美好的事物在等待着它们,它们在死亡的那一天会比以往任何一天都幸福。”

    在另一个世界中,“没有谁会因为他提出意见而被处死。……所以对我的离去应该高兴,不必悲伤,当你们把我安放在坟墓里的时候,你们埋葬的仅仅是我的身体,而无法埋葬我的灵魂。”

    太阳快要落山了。 这时,狱吏拿着毒酒走进来,“请您不要记恨我,您知道,恶毒地要害死您的是别人,而不是我。”

    狱吏一边说,一边把酒杯递给演说家,他在转身出去时,突然大哭起来。

…… 19

    被判死刑的街头演说家31

    朋友们再也无法忍受这巨大的悲痛,肝胆欲裂,泪如泉涌。 克里托忍不住走出门去,阿里罗多汝斯失声恸哭。 只有演说家本人平静如初,“朋友们,请你们千万别这样。 我之所以要把妻子打发走,就是要避免这种干扰,因为我知道一个人应该镇定地迎接他的末日。 请你们平静平来,坚强一点儿吧!”

    朋友们听了这番话,感到特惭愧,都抑制住了自己的眼泪。 街头演说家按照狱吏的叮嘱躺在床上,毒酒的毒性一点一点地从脚底蔓延到他全身。目睹这位演说家死亡的朋友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在我们这个时代,他是我们认识的人中最勇敢、最正直和最有智慧的人!”

    这位街头演说家就是自称为螯刺昏睡的雅典的“牛虻”

    的古希腊最伟大的哲人——苏格拉底,是被著名喜剧作家描写为蛊惑家和智者的智者们的批判者,是视智慧和人格高于生命的古代最深邃的思想家。

…… 20

    初识“理性智慧”

    “chushilixingzhihui”

    公元前469年的初夏,是雅典城最热闹有趣的日子,连续十多天来,人们都聚集到阿波罗神庙敬祭太阳神,虔诚、兴奋,充溢雅典城每一个角落。城内阿罗卑克胞区的雕刻匠索佛隆尼斯库,这些天尤其激动,老婆的预产期临近,在敬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