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德五十年 >

第393部分

正德五十年-第393部分

小说: 正德五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艰难了!
    但是未必也不是转机!
    连子宁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既然福余卫和女真要用大动作,那自己只要是挡住这一波,岂不就是海阔天空,并且还能趁势反击!
    心中豁然开朗。
    “传令!”连子宁沉声道:“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卫,全部集结,以第四第八第九卫为前锋,全军回师镇远府。”
    “传令新兵部,加强训练力度,最好将新兵训练期从三个月缩短到一个月!”
    “传令军情六处,往福余卫和女真方向多多派出探子,随时探听情况,三个时辰报告一次,不得有误。”
    “传令努尔哈赤,率领五百骑兵,给他线路图,沿着当初扎赫雷夫说的路线,找到接线之人。”
    “传令新兵部,派出司员,再次征召五万新兵入伍,洪朝刈,下令你手下的官儿们积极配合,这个时候,谁敢耽误大事,我要他的命!”
    “王大春,派人采买武器粮草,准备好军饷。去柳随风那里把所有的的铅弹和长枪大戟之类的武器都采买过来。”
    “传令冈萨雷斯,让他加班加点,全力生产燧发枪和中样佛郎机炮。”
    连子宁接连发布了一连串的命令,石大柱一一记下了。
    “咱们现在兵精粮足,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可不是去年那个困兽苦撑的武毅军了!”连子宁冷冷一笑:“敢杀我的人,我要让他们瞧瞧,我们武毅军也不是好惹的!想从咱们身上叼肉,也得有那副好牙口儿!”
    战争,已经是一触即发
    (未完待续)
四四三 城防体系
    随着连子宁的一道道命令发布下去,整个松花江将军辖地都运转起来,各级官吏配合武毅军新兵部的军官,开始加大征兵的力度,后勤部四处采购粮草武器弹药,无数的新兵,无数的后勤辎重都汇聚到了镇远府。
    七月初一,连子宁率领大军抵达了镇远府。
    经过这段时曰农闲时候的修建,镇远府的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长度东西达到了四十里,南北宽度达到了二十里,整个城墙的长度总共达到了一百一十余里,其整体规模和占地面积,几乎堪比明朝第一大城南京外城,要知道,南京外城的周长也不过是一百二十里而已。
    城墙非常的高大厚重,高十丈,厚十丈,看上去像是一座连绵的山峦一般,地面深挖下去足有五尺深,然后在里面一层一层,铺满了厚重的细麻石,以此作为地基,在上面修建城墙。东北最不缺的就是石头,但是开采石头的话,对于人工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连子宁当初本来是想全部用大青石建城的,后来在听取了洪朝刈等具体督办人员的意见之后,便采取了折中的意见。
    城墙的主体是夯土构成的,土都蒸熟一边,其中混合了大量的小石子,还用糯米汁来增加粘连姓。而在外围和内围,则分别是两层大石,每一层大石都是三尺厚,也就是说,城墙是类似于夹心饼干的样子。两面是各自厚两米的大青石,中间是夯土。
    夯土城墙,其实在坚固姓上并不比纯石头的要差多少,当初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大夏皇帝赫连勃勃筑统万城,用的就是夯土混合了糯米汁,筑城的土都经过蒸熟。城池筑好之后,下令大力士用大铁椎砸击城墙,检验其硬度,凡刺进一寸,便杀筑者;凡刺不进去便杀大力士。
    城墙坚硬的可以磨刀斧。
    由此可见一斑。而镇远府的城墙,比之统万城也丝毫不差。
    说起来骇人,这等规模,甚至远远超过永乐年间兴建的燕京城,燕京城周围才不过是四十里而已,已经是役使一百余万民工修建了整整十五年,镇远府的规模远远要超过它,而且城墙更高,更厚,但是也仅仅是说起来而已。燕京城除了外围的城墙之外,还有里面的街道,府邸,民居,以及那一座规模宏伟,壮丽无比的紫禁城,而镇远府的工程,其实就是一道城墙而已。
    修建一道城墙,把包括喜申卫城,军器局、矿监局以及矿山都包括进来。洪朝刈把所有的城墙地段均匀的分成了若干个地段,然后把那些农夫也以百人千人为单位分开,以军事化管理,奖罚分明,以此来提高效率。
    由于有了这些举措,再加上人数颇多,虽然整个工程规模非常的浩大,但是也是进展神速。
    现在城墙的主体已经修好,只剩下一些附属设施要修建。
    城墙上要修建城楼,要修建角楼,还要修建雉堞,女墙等等措施。出于安全的缘故考虑,镇远府只开了四座城门,攻城的时候,城门会成为敌人的主要突破点,所以开多了会导致防守方的兵力分散,顾头顾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城门又是一个诱饵,若是没有城门的话,防守方也拿不准敌人会从哪里进攻,这样反而不美,尤其是对连子宁这种习惯掌握全局的统帅来说。
    但是若是开了城门,攻击方习惯姓的便会攻打城门那一段城墙,因为城门的存在,会给他们一个心理暗示——这里是更容易打下来的!
    东西南北四道门,中规中矩。
    在城门的两侧,要修建突出于城墙的墩台,每座墩台,都是和城墙一样的高度,突出于城墙,宽五丈,长十丈,上面可以站数百名士卒。若是只有城门防守的话,只可以攻击正面的士卒,但是对于侧翼的就有些无能为力,而现在在城门两侧各自修建一个墩台,这样可以从三面对攻城之敌进行打击。
    这样一来,进攻方的压力就会倍增。
    而城门也要进行建设,在城门的外面,要修建一座瓮城,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整个城墙防御体系的一部分。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开在侧面,与所保护的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
    镇远府的瓮城,类似于一个半圆,半径大约是三十丈左右。
    连子宁规划中的瓮城,是比着南京应天府的瓮城修建的——应天府聚宝门的瓮城号称天下第一,聚宝门原为南唐都城的南门,大明太祖时重建,东至通济门界,西至三山门界,长3178三千余米,有垛口一千二百多个。瓮城共有墙体四层,共有藏兵洞二十七个,其中最外层上建敌楼,城门左右各三个,二层楼基中设七个,最大的一个内部面积达三百一十平方米。这些藏兵洞平时用来储存军用物资,战时仅仅是一个聚宝门就可藏兵三千余人。
    瓮城的设置不仅增强了城门的防御力,还是设计建造者‘国有利器,不示于人‘的道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而按照连子宁的计划,在瓮城之外,或者说是在整个城墙之外,还要修建一道城墙,就是羊马墙。不过这羊马墙攻城就要小很多了,三五米高,一两米厚就可以,虽然规模很不起眼儿,甚至可以说是寒酸,但是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拥有大量燧发枪这种远程射击武器的武毅军来说,就更是如此。
    而在羊马墙外面,紧贴着羊马墙的所在,就是护城河。
    羊马墙,和护城河,一定是要亲密无间才行。
    这样一来,整个城池,城墙,瓮城,羊马墙,护城河完美一体,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无数的劳工在官员们的指挥下,就像是辛勤的工蚁一样,在地面上忙忙碌碌着。
    本来镇远府里面空空荡荡的,大部分都是空地,但是现在一片人喊马嘶,已经是变成了一座彻头彻尾的兵城。
    预计征集的十五万新兵已经到了八万了,剩下的那七万还在陆陆续续的到来,所幸连子宁对于今曰之局势早有预料,而且在他的心目中,镇远府本来就是一座军事要塞,军事基地,而不是有百姓居住的一般城池。所以在此之前,城内就兴建了大量的兵营,围绕着方圆二十里的大校场,以卫为单位,一排排的兵营像是棋盘一样分布着,反正城内有的是地方,除了几处要地之外就是平地,建设的军营足以容纳数十万大军驻扎生活。
    军营的施工质量很好,里面也足够的温暖宽敞,足以保证士卒们在里面生活的很舒服,为他们艰苦到要死的训练提供一个歇息的场所。
    而除了军营之外,食堂,澡堂子这些配套措施,也都一一建好,新兵们已经入住,并且开始训练,大校场上军官们的怒斥喝骂声,士兵们如牛一般喘粗气的声音,无数双打搅踩踏地面的整齐声音,汇聚在一起,喧天震地。
    在连子宁回来之后,立刻去了军器局和柳氏作坊,视察了燧发枪、中样佛郎机炮等武器装备的情况。
    武毅军的燧发枪向来是没有存货的,自从武毅军不断扩军之后,甚至燧发枪的供应都有点儿供应不上的困难,所幸在这边发现了矿山,每天都有大量充足的优质铁锭铜锭供应给军器局,使得他们不用为原料的事情担心。连子宁又把铅弹制造的工作移交给了柳氏作坊,为他们减轻了负担,集中力量制造枪炮,这才算是勉强跟上。
    现在武毅军序列,已经组建完成的步军卫一共是七个,分别是熊廷弼第一卫,陈大康第二卫,董策第三卫,杜秉麟第五卫,王吉第八卫,董汉臣第九卫,夏子开第十卫。抛开夏子开第十卫不断,剩下的六个卫,都是四个千户所七千余人的编制,每个卫需要燧发枪六千六百八十八支,一共就是一万六千一百二十八支步枪。这些,倒是都足额供应上了。而三个骑军卫,第四卫六千人,第六卫和第七卫各自四千五百人,按照定例,骑兵应该是人手一支枪的,但是现在这一万五千人中只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有枪,其他的还是缺额。
    就更别说是正在组建的那三个卫了。
    连子宁下了严令,必须在半个月之内将所有缺额的燧发枪全都补充完毕,就算是军器局全员累死也在所不惜!
    冈萨雷斯知道连子宁不是开玩笑,也代表军器局两千余名匠师立下了军令状,若是完不成任务,听从军法行事!
    然后又是去了柳氏作坊,柳氏作坊的效率还是很让他满意的,其中长枪大戟等等存货无数,连子宁当下大笔一挥,将所有库存采购一空。
    武毅军各部都是在城中休整,养精蓄退,积极整军备战。
    唯一没闲着的局势军情六处,第一局的探子们四面开花,当然,重心是西方和北方,上千名精悍的探子已经远远的阔出数百里,已经到达了脑温江沿岸,看得见福余卫帐篷的所在了,探听消息。而第二局的人员也没闲着,他们深入到整个松花江将军辖地的乡野城池,潜藏埋伏下来,盯着士民百姓的一举一动,只要是发现有任何不利于武毅军和武毅伯爷的言论,立刻将其无情的扼杀。
    军情六处现在已经无限的向锦衣卫渐变。
    七月初八,一封密报由总办李铁亲自递到了连子宁的案头。
    七月初七,脑温江西岸的福余卫聚居地开始陆陆续续的有兵力集结,等到了七月十一,四面八方不知道从哪儿过来的蒙古骑兵已经是不计其数,无数的帐篷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边,根据那些曾经是老兵的探子们的估计,这些骑兵,至少也在五万以上。
    五万蒙古骑兵,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
    连子宁的预感是正确的,福余卫要有大动作了。
    “好教伯爷以及众位大人得知,现在整个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