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知善而行 作者:香笼草(起点vip2012-5-31正文完结) >

第130部分

知善而行 作者:香笼草(起点vip2012-5-31正文完结)-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氏想了想,笑着爽快的说“是,我听娘的。我这就准备好,当初迎木惠进门是足足一百二十抬聘礼,郡主那,我也就准备一百二十抬吧,想常山王府也能理解我这么做的目的。”

    林老夫人笑着点点头“正是这个理儿!”说完,又阖上眼睛,转起手中的佛珠来。

    打定了主意,顾氏就又恢复了往日的精明麻利,拿着册子就订好了聘礼,拿出纸张就洋洋洒洒的写了起来。

    待写满几大张后,她再次仔细的看了看,吹干了上面的墨迹。双手呈到林老夫人面前,林老夫人眨了眨眼睛,把纸张凑到眼前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后,她笑着看了顾氏一眼,点点头“不错不错,既隆重又不逾越,仔细又周到,应有尽有。就这样呗,待知善爹回来了再给知善爹看看,让他也拿拿主意。”

    顾氏高兴的点了点头,将单子交给身边侍候的大丫环,大丫环马上拿出一个黑檀木的匣子小心翼翼的放进去锁好。

    顾妈妈脚下匆匆的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激动的笑“老夫人,夫人,大少爷回府了。”话音未落,林知义高瘦的身子已出现在门口,遮住了外面明晃晃的太阳。

    林老夫人早就惊喜的站起来,向前倾着身子,一迭声的叫着“义儿,快、快上前让祖母瞧瞧,在那刑部可有受苦啊!?”昏花的老眼噙着泪水不断上下打量着林知义。

    顾氏早已紧紧握住自己大儿子的手臂,生怕他马上会飞了似的。回头对顾妈妈吩咐“快去告诉大少奶奶一声,叫她不必挺着大肚子来回跑了。义儿给祖母请安后便回碧波居去瞧她。”

    “哎!老奴马上就去。”顾妈妈抹着眼泪回道,脚底带风的向碧波居走去。

    林知义的脸上含着一丝轻轻的笑意,握了握老夫人的手“我很好,祖母别担心。”

    顾氏看了看他满脸的胡茬与遍布血丝的眼睛“又没能睡个囫囵觉吧?真是辛苦你了。”大大的凤眼闪着泪光。

    林知义无所谓的一笑,摸了摸下巴“孩儿还好,倒是宋砚,还在忙着呢!他让我先回来给家里说一声,他自个又去忙了。”

    林老夫人与顾氏脸上浮起一丝满意。

 第一百九十五章相助

    一阵寒喧后,林老夫人便催促着“好了,回碧波居去吧。孙媳妇下月便要生产了,别再叫她忧心。我们看到你的人就好了,快回去吧!”

    林知义站起来向了一礼“那知义就先告退了,祖母与母亲也请早些歇息吧!”作了一揖向门外走去。

    宋砚翻身下马,径直走到二皇子府后门翻了进去。

    熟门熟路的找到书房,正待推开,一股寒气迎面袭来,宋砚一笑,侧着身子如闪电一般滑到那人面前握住他执剑的右手,顺势在他裹着白布的左腿轻轻一敲。

    二皇子痛的咝一声,皱着脸抱怨道“轻点啊师父,断了!断了!”。

    宋砚放开他的手,向书房里走去,边走边说“不是早断了吗?”

    二皇子讪笑着摸了摸高挺的鼻子“知道瞒不过您,您不是正忙吗?还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看望我,我好感动!”夸张的捧着心口望着宋砚。

    宋砚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二皇子尴尬的又摸了摸鼻子“您有什么事吗?请尽管吩咐!”

    宋砚看着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摇了摇头“怎么还似个长不大的孩子一般!?”

    径直走到书案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你赶紧给我查查这几天有哪些军队出过城门?”

    二皇子收敛了嬉笑的神色,翻开桌子上的案卷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根本没有军队出过城门!”

    宋砚皱起了英挺浓重的眉头“会不会有你不知道,偷偷出城的?”

    二皇子肯定的摇了摇头“此次税银出事,父皇严令五军禁卫不得随意出城。不会有错的。”

    宋砚修长的手指叩了叩案几“那为什么一天前在青龙山出现了不少于千人之多的着盔甲的卫士?”

    二皇子想了想,眼睛一亮“那他们一定是本就在城外。”

    宋砚神色一冷“城外有哪些驻军?”

    二皇子摸了摸下巴,慢慢道“城外有四王的驻军,还有镇西候的镇西军驻扎。”

    “那又是哪路人马离青龙山最近?”宋砚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

    “何郡王、常山王与蜀王。”二皇子不加思索地马上回答。

    宋砚看了他一眼。站起身来“好,告辞了!”

    二皇子也站起来“您、、、、、、您要多加小心!有什么事请师父尽管吩咐。”

    宋砚冷峻的脸上泛起一丝温暖的笑意,拍了拍二皇子的肩膀“放心吧,会的。”

    说着开门走了出去。

    二皇子看着他轻盈的越上墙头径直远离。叹了口气。

    “您放心吧,宋大人与林大哥必定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定是查到了非常重要的线索,所以才会悄悄到府问你驻军一事。”身后传来清婉悦耳的声音,一双洁白的柔萋轻轻扶住了他。

    二皇子回过头向乔珏一笑“嗯,我知道!”他抿了抿唇“有些事却是他们不好做的。你去跟你二堂哥说一声,叫他晚上设宴请请四王。他刚升了兵部侍郎,四王不会不卖他这个面子,这个理由也最好不过。”

    乔珏会意的一笑。柔顺的点点头“殿下这主意甚好。酣酒美人、华灯高照。又有几人能管住自己的嘴?若真有那管得住的清明之人,必定心中有大事。”

    二皇子笑着捏了捏她柔嫩的指尖“怪不得母妃对你赞不绝口,比起太子。我实在是家有贤妻夫祸少啊!”

    乔珏迎着他欣赏的眼光大大方方的一笑,也轻轻捏了捏二皇子的手。然后走了出去。

    乔府后门胡同,乔方山听着自己堂妹在马车上轻声细语的吩咐,心中没有一丝怪异,只轻轻点了点头“妹妹放心,二哥这就下去准备帖子。那日与四王也略为提过此事,也不算是唐突之举。”

    乔珏满意的点点头“二哥一向是个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之人。小妹自是放心的!”

    乔方山笑着一拱手“不耽误妹妹了,二哥还要下去做准备。”

    乔珏点点头,放下车帘。

    乔方山看着那辆不起眼的青油布小马车慢慢驶远,脸上现显出一股思量,瞬间却又变为了坚定。他握了握背在身后的双手,叫过帖身小厮吩咐了起来。

    林知义匆匆回到刑部,只见宋砚正冷着一张脸与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宦官谈着话。

    林知义慢慢走到他身边,打量着那个满脸堆笑的白胖宦官“这位是?”

    那名白胖宦官讨好的作了一揖“见过林大人,奴才东宫管事魏然,奉太子之命特来打听案情进展。”

    “哦!”林知义面无表情的哦了一声,再无下文。

    宋砚脸上有一丝焦灼之情,为难的摇了摇头,苦笑一声“请公公回禀太子殿下,我与林大人一定不辜负他的盛望。但眼下嘛,恕宋某无能,尚无一丝进展。”说着,脸上有了一丝羞恼之色。

    林知义冷冷的哼了一声,颇不满意的睨了一眼宋砚,走了开去。

    宋砚眯了眯税利的眼睛,握了握拳头,脸上有着掩饰不了的怒意。

    魏然绿豆般的小眼睛嘀溜溜乱转,将情形看了个清楚。

    低了低身子,恭敬道“太子说了,知道二位大人辛苦。此案破获后,他定在圣上面前为二位大人请功嘉许。”

    宋砚硬着脖子点了点头,作了个请的手势。

    魏然恭敬的行了礼,又探首向里面背身而站的林知义看了眼,方转身走了出去。

    看着他肥胖的背影,宋砚冷笑一声,向林知义走去。

    “怎样?”林知义仍然背手而立,轻轻问道。

    宋砚轻声说了几句。

    林知义轻轻点头“你留在此地,我去城外。”

    “好!”宋砚答着,向室内行去。

    刑部室内,宋福宋禄二人守着那位老银匠,二人脸色严肃谨慎。

    见宋砚进来正欲上前行礼,被宋砚抬手阻止了。

    慢慢走到到凝神苦思的老银匠身边。

    老银匠粗糙的大手正小心翼翼的拼凑着那堆毁掉的模具,已有一个汤圆大小的雏形。他睁大着昏花的眼睛,正在费力翻找着其他能用的模具。

    宋砚屏气静静站立在他身后,脸上尽是小心与期待。

    时辰慢慢过去了,宋砚看了看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抿了抿有些干裂的嘴唇。向来算无遗策、信心十足的脸上有了一丝焦急之色。

    “大人”老银匠苍老的声音传来,宋砚如闻天籁之音,急忙转身。

    “怎么样老人家?”宋砚扶住老银匠轻声问道。

    老银匠因站立太久有些摇摇欲坠,勉强一笑“幸不辱命!虽说这些全成了比米粒还小的渣子,但是嘿嘿,小老儿还是拼凑出了一块完全的碎片。大人请看!”他略带颤意的手指向地上“小老儿绝不会看错,这是盔甲上的模具碎片,而且这块碎片是鱼鳞状的。其他的小老儿就实在无能为力了,还请大人恕罪呀!”

    宋砚一笑,抱了抱拳“宋某只有感谢老人家的,怎会怪罪。只是此事干系重大,还望老人家千万不要与任何人说起,就是家人也不行。”

    老人脸上呈现惶恐之色,急忙毕恭毕敬的应了。

    宋砚扶起老人,向一旁的宋福说“给老人家五十两碎银,待天黑后再送老人家返家。”

    又向老人说道“老人家先随他下去歇息歇息,用些茶点吧!”

    老人家感激的应着,躬着身子随宋福走了出去。

    “宋禄马上到城外告诉林大人一声,模具是盔甲,花型乃鱼鳞片状,让他一并看看城外驻守的四路人马哪家是这样的盔甲。”宋砚脸色变得蓄势待发的凝重,向宋禄吩咐道。

    瘦小阴沉的宋禄一拱手应了,向门外走去。

    宋砚慢慢坐在椅子上,闭目凝思起来。

    突然他睁开眼睛,拍了拍手。

    两个年轻护卫默不作声的出现在他面前,纷纷行礼“大人有何吩咐?”

    “你们到青龙山,分开两批,一人去前山,一人后山。看上山的路上两旁的树叶上是否有这样的颜料染在上面”他指了指桌子上黑中透亮的液体。

    两名护卫齐声应了,向外走去。

    华灯初上,纵是近日来的紧张使京城的夜变得有些冷清与萧条。

    可是在京城屈指一数的绝艳坊里仍然银烛高照、脂粉飘香。

    绝艳坊最著名的是它的美酒,据说专请了大周最有名的酿酒大师坐镇,酿出来的美酒佳酿专供绝艳坊的贵客。

    第二有名的便是它的丝竹与歌伎。且一晚只为一桌贵客表演,每每有人费千金而难一闻。

    第三当然便是绝艳坊的美人,或清婉、或艳丽、或奔放、或娇憨、、、、、、天南地北、应有尽有。

    此时在绝艳坊最大的包厢“云上”内。

    新晋的兵部侍郎、当朝太辅的长房二子乔方山携堂弟乔远山正笑容满面、殷勤热情的招呼着四位王爷。

    包房内布置的古典大气,墙上还悬挂着当朝名家吴大家的手笔。又凭了庄重与风雅。

    满桌的佳肴美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六位或环肥燕瘦、或艳丽清婉、或甜美如蜜的美人笑盈盈的候在一边。

    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