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士子风流 >

第299部分

士子风流-第299部分

小说: 士子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纪愕然。
    他很费解,徐谦莫非是要招揽他?
    他堂堂大学士,姓徐的把自己坑了害了,到头来居然招揽到他的头上,这个请求,不可谓不过份。
    只不过……毛纪也明白徐谦方才的意思,他不是正常途径致仕的官员,而是犯官,是被开革出去的,按照墙倒众人推的道理,一旦回到乡中,就必须夹着尾巴做人,就算是和邻里发生了争吵,那些风闻奏事的言官也免不了拿他这冷饭出来炒一炒,如此再三,什么时候朝中有人不耐烦了,也就是再一次被人拿问追究的时候。
    这才是徐谦请他去天津主持局面的目的,若是去了天津,就算有人弹劾,至少朝中还有人肯为他说说话,至少多了一个护身符。
    堂堂大学士,混到这个地步,实在可悲。
    毛纪冷冷一笑:“老夫并没有这个打算,徐侍读请回。”
    对这个决定,毛纪没有多考虑,他当然清楚徐谦提出来的乃是他最优的选择,可是让他给徐谦做事,他的情感是不能接受的。
    徐谦叹口气,道:“毛公若是不肯,我也无话可说,不过毛公真甘心如此吗?天津制造局虽然兵部隶属朝廷,却和亲军息息相关,在那儿,将会建立最大规模的兵器作坊,出产刀枪剑戟、火铳、火炮等等,将招募工匠三千余人,学徒七千,陛下有意将这制造局的兵器当作是一个试点,是陛下增强武备的重要一个棋子,若是能做好,不但功在千秋,而且必然也会水涨船高。技艺方面的问题,自然有工匠去做,可是如何调度,如何总揽全局,却非毛公这样的人不可,毛公,人走错了一步,那么就不妨走对一次,只要走对了,仍不失为一代名臣,其实我若是毛公,必定会试一试,反正到了现在,还不如去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好,也算给自己,多了一个交代。徐某该说的也说了,言尽于此,若是毛公依旧不肯,那也无妨。陛下命我下午入宫觐见,时候已经差不多了,毛公既然明日要回乡,车马之类,我已经命人准备了,我并非是要你承我这个情,只是觉得毛公虽然做错了事,却绝不是个十恶不赦之人,人这一辈子,谁敢说自己永远都是正确,又或者永远都是错误,对错只在一念之间,看的都是造化。”
    徐谦站起来,朝毛纪行了个礼,转身要走。
    毛纪被徐谦的四个字打动了心思——功在千秋!
    他抬起眸,不由苦笑:“你急着走?不妨再和老夫说说,这天津制造局的情况。”
    徐谦大喜,其实制造局现在银子是砸了,可是怎么管理,却是个大问题,徐谦不是没有经验,只不过许多东西放到这个时代,未必就能有用,而毛纪在这方面却有很多经验,他任侍郎时,兼管制造局尚且能如此出色,若是专门进行管理,徐谦足以高枕无忧了。(未完待续。。)

又一次的悲剧告诉了俺,月票必须得求。
从月票第四一路跌落到第七,老虎心都是凉的,每次起床,就是兴匆匆的看榜单,看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啥结果。
    然后,一次次的失望,老虎怎么就这么不给力呢,仔细琢磨了一下,更新一直都很稳定,无论发生了任何事,都在咬着牙坚持。
    剧情方面,也一直在用心,虽然不敢说完美,可是老虎花费了很多心血,很多时候熬夜,为的就是琢磨剧情,希望能够突破。
    可是无论怎么样,总是差别人一点点,大神们固然是很给力,水平比老虎高老虎是承认的,可是不是那啥说的好,天道酬勤吗?老虎笨鸟先飞,难道最后真以悲剧告终?(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鸡贼的皇帝
    从毛府出来,徐谦松了一口气,为了对付毛纪,所以弄出了个制造局,而这制造局却是徐谦蓄意的安排,它的兴起固然是斗争之用,可是未来的作用无法估量。
    一般一个兵器作坊,几万两银子就已算是规模宏大,不过天津制造局的银款乃是十七万两银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徐谦打算借着这个制造局好好地做一些事。
    届时他会招募大量的能工巧匠,甚至是位于澳门的佛朗机工匠也将聘请而来,这些巧匠将会凑在一起,对兵器的改进和制造应用进行大量的研究。
    而前期的兵器,暂时会应用于皇家学堂和亲军,若是效果好,则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甚至是兜售出海。
    现在万事开头难,之所以选择毛纪,一方面是毛纪这个人确实在这方面很有才干,另一方面,这厮是个犯官,犯官的意思就是,若是不老实,将来可以随时收拾。
    他心情愉快地出来,便立即前去午门,请求觐见了。
    清早的时候,宫里就已有旨意,让他过了午时来觐见,现在时间刚刚好,只是这个时候,徐谦在午门看到了一个人。
    此人年纪不小,可是身体很是健硕,须发皆白,却是精神奕奕,他的眼睛微微眯着,也在打量徐谦,然后和徐谦打了个招呼:“可是徐侍读?”
    徐谦不由道:“是杨公?”
    此杨公非彼杨公也,这人是杨一清,从前的大佬级人物。大明朝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杨一清莞尔一笑道:“失敬。”
    徐谦道:“有礼。”
    两个人都在打量对方,尤其是徐谦整倒了毛纪之后。这朝中已经没有人再小看徐谦了,杨一清道:“陛下传唤你我二人。不知所为何事?”
    徐谦道:“想来是和倭事有关。”
    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漫不经心地进宫,虽然表面上客气,可是都带着戒备,皇家学堂虽然出尽风头,但据说武备学堂也是风生水起,有杨一清这样的人坐镇,招募的教习显然比皇家学堂还高明一些,所以在朝廷内部。更多人对武备学堂更加看好。
    徐谦对此不屑于顾,在他看来,亲儿子才是好的,别人家的孩子肯定是渣渣。
    二人到了暖阁,一道觐见,口呼万岁。
    嘉靖显得精神奕奕,近来他的精神很好,这得益于他这皇帝渐渐进入了状态,从前的时候。大臣们铁板一块,他说东,杨廷和说西,然后大家都往西去了。现在却是不同了。自从王鳌入朝,毛纪垮台,杨廷和在这方面变得谨慎起来。也开始倾听嘉靖的意见,嘉靖终于在政务上有了说话的份量。
    这是人生的一种新体验。正如一个欲求不满的少妇突然得到了满足,嘉靖还保持在这种亢奋之中。全身上下都带着一股满足感。
    “二位爱卿,平身吧。”嘉靖笑吟吟地道,然后给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搬来两个锦墩,请二人坐下。
    徐谦很不客气地坐下,杨一清显然谨慎得多,身子微微前倾,只坐了锦墩的一个角落。
    嘉靖叹口气,道:“江南那边捷报频传,福建巡抚刚刚来的奏报,说是在莆田一带,剿灭倭寇三百余,效果显著啊。看来用不了一年,倭寇就要剿平了。”
    杨一清忙道:“恭喜皇上,陛下运筹帷幄,才有这天大功劳。”
    徐谦皱眉,觉得事情不太对劲,怎么倭寇都和npc一样,三天两头上岸来给官军刷经验?要知道,倭寇都是流寇,而且神出鬼没,他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趁人不备,谁也不晓得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哪里,一旦风声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倾巢而出,可是一旦风声紧,必定会变得谨慎起来。前几个月,三天两头都有捷报传来,其实这倒也没什么,问题就在于倭寇三天两头地被剿,还奋不顾身地登岸,这不是傻逼吗?
    什么是海盗?海盗就是打劫的,而且是在危险系数最低的情况下进行打劫。一群海盗千里迢迢不远万里的赶到了大明,为了大明朝的平倭事业纷纷登岸,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任由官军来剿杀,这是什么精神?这尼玛不是倭寇,分明就是神经病啊。
    嘉靖却是兴致勃勃,天朝上国嘛,心态很重要,再加上此前并没有多少对海盗的经验,所以嘉靖沉浸在这一场场大捷之中,显得很亢奋。
    “上年年末的时候,倭国恳请入朝贸易,派出了使节,要来亲自觐见朕,虽然宁波之乱令朕对倭国很是不喜,不过现在朕既要平倭,自然也希望倭国对该国流寇进行处置,所以朕同意让倭国使节登岸,只是宁波之乱发生不久,朕欲给倭人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天朝的天威,因此打算派军马一支前去天津迎接倭使,这支军马非但要军纪严明,更该斗志高昂,要让倭人知晓厉害。本来呢,朕有意派勇士营,却又觉得有些过了,你们现在不是都在办学吗?现在已有两三个月,不知有了成效没有?”
    这可不是后世,一支军队要形成战斗力,必须需要半年乃至一年的时间。毕竟在这个时代,战争的花样比较少,无非就是那么几下,所以两三个月,对嘉靖来说已是比较漫长了。
    徐谦和杨一清对视一眼,明眼人都晓得,这对各自的学堂来说是个机遇,杨一清忙道:“武备学堂生员人等随时可供差遣。”
    徐谦道:“皇家学堂校尉足以担当大任。”
    嘉靖失笑道:“一个可供差遣,一个担当大任,可是总不能都去,只是派谁去好呢?”
    徐谦心里破口大骂,哥和你关系这么好,你肥水不能流了外人田啊,问这个做什么,直接暗箱操作啊。
    嘉靖似乎一眼看穿了徐谦的心事,心里摇头,他倒是希望皇家学堂去,不过直接派去,显然有失公允,武备学堂毕竟有不少忠臣良将的遗孤,难免要被人说闲话。
    杨一清也看破了这一点,所以倒也淡然。
    嘉靖微微一笑,道:“不过朕也不急,此次去天津乃是彰显我大明的天威,所以要慎之又慎,是了,朕倒是想了起来,张太后生辰即到,朕打算在宫里热闹热闹,设宴宫中,款待群臣,那时候,你们不妨各带二十学生来吧,一来呢,是给张太后瞧瞧咱们大明朝的后生晚辈,让他们给她老人家贺寿,二来呢,权且给王公大臣们看看,也好分出个高下来。”
    嘉靖又板起脸来,道:“不过既是彰显国威,将来少不得要赐穿麒麟服,可是覆水难收,一旦赐穿,到时候朕也就不收回了,你们懂朕的意思吗?”
    嘉靖一席话,连杨一清都不由动容,若说此前,还只是竞争,可是现在,奖励实在丰富,一旦获得资格,那么就是全部穿着麒麟服去接人,麒麟服乃是钦赐的五品赐服,一旦赐穿,将来学堂里的这些人分派去军中,前程一定大好,毕竟钦赐的是五品官服,兵部和亲军衙门不得不考虑到这一点。
    谁若是得到这个地位,学堂的档次必定提高一截。
    杨一清看了徐谦一眼,心里倒是不以为意,他多少打听了一些皇家学堂的事,不过皇家学堂不许进出,对外几乎没有任何消息,到现在都不晓得这学堂里头在搞什么名堂,到底是故弄什么玄虚,杨一清也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徐谦还是太嫩了,虽然是六首,是状元,对兵家之事,哪里及得上半辈子都和军队打交道的杨一清?杨一清管理了很多年的马场,还担任过边镇的巡抚,掌握军机数十年,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练兵办法,只要嘉靖不是有意偏袒皇家学堂,这钦赐的麒麟服,他要定了。
    而徐谦也在暗中猜测杨一清的实力,对这麒麟服也不免眼红耳热,想想看,将来学堂的校尉一身麒麟服出去,几百人都是大红的五品赐服,到了将来,谁还会记得有武备学堂?皇家学堂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