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第一强兵 >

第523部分

三国第一强兵-第523部分

小说: 三国第一强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庞统,这老实孩子的性格虽然已经在改善了,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起来,这只雏凤想要鲲鱼化鹏,直上云霄,还需要点时间。
    众人说的都有道理,但和王羽所想却有些差距。
    首先是诸葛亮的主张。诸葛亮思路清晰,面面俱到,他的计划中,几乎不存在破绽,各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只要各环节都不出问题,就能收获最终的胜利。
    所以王羽才用中央计算机来比拟他,若只论思维的缜密性,别说魏延,就算贾诩和田丰也稍逊他一筹。
    他的问题也同样来源于此,他的计划越严密,容错率就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别说敌人,就算自己人,也有可能搞出点计划外的问题出来。而在诸葛亮的筹划中,是没有这些意外存在的。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少年诸葛亮身上有,在历史上同样存在。就拿最出名的街亭之战来说,诸葛亮就没准备后备计划。
    他分兵四出,以马谡牵制魏军主力,其余各部四下攻略,想要完成整体目标,必须每支偏师都能达成目标才行,只要有一环失败,就会满盘皆落索。
    按照王羽的推演,别说马谡注定守不住街亭,就算能顶住,诸葛亮的计划也很难成功。以弱攻强,还摆开堂堂之阵?除非全军上下集体爆发才有可能。
    何况现在的诸葛亮年纪太小,头脑是足够强了,但在人心世故方面的造诣还差了点。暂时,顶多只能当个参谋用了。
    再说魏延,他的策略不是没有道理和实现的可能,但风险确实太大了一些,稍有不谐,就有可能成为中原大战的导火索,将青州卷入全面的战争。
    按照王羽的评估,吕布虽然被曹操算计了,损失了一定的实力,但其战斗力应该没有大损,因为他最重要的两支主力部队并没遭受多大损伤。
    吕布仰仗的主力部队,其实就是两营兵马——他自己率领的主力骑兵部队和以高顺率领的陷阵营为主力的步兵部队。
    在丁原时代,并州骑兵一度达到了五千之众。后来吕布近乎完整的接收了丁原的实力,投靠西凉军后,却屡受压制,骑兵部队的规模开始缩水。
    经历了洛阳的变乱,以及与西凉军的两年鏖战之后,这支骑兵的数量已经下降到了四千以下。不过,要是有谁因此而小觑了这支兵马的战力,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河东的多场战役之中,西凉众将都以优势兵力与吕布对战,但只要这支主力骑兵出现,不管带兵的是谁,带了多少兵,带的是什么兵种,都只有避其锋芒的份儿。
    当初张济就是不信邪,从鲁阳北上,试图和西凉主力分进合击,攻打洛阳,结果五千精锐全灭在并州狼骑的铁蹄之下。若非如此,曹操攻南阳也不会那么顺利。
    也正是因为并州狼骑取得的一次次胜利,才使得王羽对这支骑兵垂涎不已,挖空心思的想把吕布的实力给全盘接收了。
    用贾诩的话来说,在吕布问题上,王羽表现很不理智,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
    高顺的陷阵营,同样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并州军打的几场硬仗之中,都有这支部队的身影在活跃着。
    或者牵制敌军主力,给骑兵部队营造战机;或者趁着敌军的注意力放在主力骑兵身上,突施奇袭;独当一面的机会也不少,表现同样精彩绝伦。
    就拿吕布攻东郡这一仗来说。
    曹操的本意是要舍弃东郡的,不过为了吸引吕布的注意力,他给下达给留守的夏侯惇、程昱的命令是敌前撤退。也就是等吕布深入东郡,离洛阳足够远了之后,才能展开撤退行动,在那之前,是不能让吕布看出来意图的。
    这当然不太容易,为此,曹操事先找了个由头将荀彧调去了濮阳,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安全。
    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夏侯惇在吕布主力抵达燕县,距离濮阳还有一天路程的时候开始撤兵,做出放弃濮阳,退守鄄城的姿态,吸引吕布急行军,失去与洛阳方面的联系,为南阳的奇袭部队赢得战机。
    他的目的达到了,结果却未如事先的预计,因为高顺的陷阵营出现了。
    高顺的陷阵营是与吕布的骑兵主力一同行动的,知道吕布的部署后,包括王羽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吕布可能是想稳扎稳打,同时保持对南阳曹军的防范。谁也没想到,真正展开奔袭的不是骑兵,而是步兵!
    就在夏侯惇离开濮阳一天左右路程,正打算按照计划,以疑兵虚张旗号,退向鄄城,继续吸引吕布的注意力,自己则率领东郡的主力部队退往定陶时,高顺出现了。
    一日夜狂飙了上百里,在夏侯惇最松懈的一刹那,出现在了后者面前!
    突袭战!夏侯惇差一点就全军覆没了。
    也就是留守鄄城的程昱见机够快,以疑兵打着青州军的旗号赶往战场,令得高顺惊疑不定,不敢放手追击,否则曹军就要损失一员大将和一名重要的谋士了。
    这是这场战争中,吕布军唯一的亮点,可就是这一个亮点,使得天下群雄无人敢就此轻视吕布,视其为无物。就算是有勇无谋,但只要勇力强悍到一定程度,也足以令得智谋黯然失色。
    经历了这一战,陷阵营的详细资料,终于无法保密了,王羽也得见这支传奇部队的真容。
    按照汉朝正规的编制,一营部队就是两千人,到了汉末,各种制度都已败坏,军制也无法独善其身。陷阵营的实际兵力,也就是一千来人,随打随补充,多的时候一千一二,少的时候只有八百。
    最让王羽感到惊奇的还是这支兵马的兵种构成,闻名后世的陷阵营,竟然是一支轻装步兵!
    陷阵营的战斗力很强悍,而且经常承担攻坚的任务,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这都应该是一支重装步兵才对。
    拿王羽自己的部队来说,羽林军就是轻装步兵,以枪矛兵为主战部队,其他兵种辅助。阵列而战,羽林军发挥的威力更大,但若说到攻坚,还是以重装步兵为主力的泰山军更强。
    陷阵营却颠覆了这条常识,不过想想高顺奔袭夏侯惇的那一仗,王羽也是释然。
    若是重装步兵,再怎么也不可能达到这种行军速度。徐晃的作战风格,也被誉为长驱直入,不过,徐晃擅长的不是远距离奔袭,而是在战阵上的直来直去,无所畏惧,难以阻挡。
    重步兵是注定了不可能在机动力和其他兵种比肩的,除非丢弃盔甲,轻装上阵。
    可问题是,陷阵营不光是在追击夏侯惇那一战中展现了超强的机动力,在并州军的历次战役中,高顺经常率部与骑兵主力齐头并进。
    吕布军就像是一柄三叉戟,吕布和高顺是矛,张辽是盾,高顺能与主力骑兵并行,独挡一面,显然,战斗力不是唯一的理由,超强的机动力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得到的情报越多,越详细,王羽就越不想以武力解决吕布军的问题。
    一来以吕布军的强悍,急切之间未必能拿得下对方,就算打赢了,也很难留下那两支机动力超强的主力,此外,更重要的是,王羽舍不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武力解决吕布军,顶多能收降一个张辽,高顺可是个宁死不屈的主儿!小说里的吕布倒是很容易屈服,可王羽遇见的这位吕奉先却是个名副其实的绝世骁将,让他屈膝投降?可能吗?
    书上说,吕布在曹操面前两度求告,要曹操把捆他的绳索松一松,这就是他求饶的证据。可很少有人想过,曹操为什么不敢给吕布松绑?
    如果在五步之内,吕布暴起伤人,搏命一击,曹营中谁能挡其锋芒?
    武力解决吕布的最佳结果就是收服一个张辽,而按照王羽的设想,却有可能照单全收,这一进一出的区别可不是一般的大!
    众人的理论和设谋各有特色,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总体而言,王羽是满意的。不过,诸葛亮、鲁肃太稳,魏延太急,都没能与他的思路相契合,多少让他有些失望。
    倒是赵云等武将本来就是将才,而非帅才,很少从全局考虑,倒是不足为奇。
    不过没关系,时间还很多,大可从长计议。
    这般想着,王羽清了清嗓子,轻喝一声:“都吵够了没有?”
    说来也怪,诸葛亮和魏延就像是前世的冤家对头似的,饶是徐庶如何劝说,也压不下二人。而王羽一开口,就言出法随般的,把一群少年全都给镇住了。。
    “某等孟浪,请主公恕罪。”前一刻还张牙舞爪的魏延、潘璋老实了,讪讪转过了身。鲁肃等人自然也不敢托大,纷纷拱手为礼道罪。虽然诸葛亮还有些不平之气,但少年同样也低下了头。
    整个世界顿时安静了下来,徐庶长长的吁了口气。
    “文长、文珪要战……孔明、子敬要缓……子龙……”王羽倒也没有骂人的意思,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众人的争议做了个总结,然后他顿了顿,看向众人,沉声发问:“还有别的意见吗?”
    众人都有些拿不准他的意思,一时也是面面相觑,只有贾诩面带微笑,有会于心。
    半晌无人应答,王羽眼露失望神色,叹口气又问:“真没人了?”
    少年们都有些不安,同时也很疑惑,主公这样说,难不成是真有什么疏漏之处吗?
    眼见场面冷了,徐庶嘴唇微动,正要开口,不防身边风声微动,竟是有人抢在了他前面,定睛看时,抢答者不是庞统还有哪个?
    帅位上,王羽眼中精光一闪,看着腼腆的少年拱手为礼,略带局促的说着:“统有一策,但时机尚未到,须得旬月之后,方见分晓。”
    “好!”贾诩一拍大腿,高声道。(未完待续。)


五五七章 喜得麟儿
    早春二月,随着第一场春雨落下,温暖的东南风一夜吹遍了大河两岸,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还带来了生命悸动的气息。
    与田野中的忙碌景象相仿,高唐的将军府也异常繁忙,稍有不同的就是,出入将军府的人的神情和田间农夫们迥然有异。虽然这些大人物们也都是满脸喜色,但洋洋喜气却掩盖不了眼中流露出的紧张与不安。
    “应该快了吧?”一向以沉稳示人的田丰搓着手,跺着脚,像是街上的闲汉一样,有一眼没一眼的向后院张望着。知道的明白他是紧张,不知道的还以为老田要改行做贼了呢。
    “你问我,我问谁去?”贾诩撇撇嘴,翻着白眼答道:“我比你还紧张呢。”
    “二位兄台且稍安勿躁,张医令都特意从徐州赶回来了,以她妙手回春的本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国渊加重语气说道:“要知道,陶公去岁病得那叫一个重啊,所有医匠都是束手无策,张医令一到,竟是药到病除,上个月,陶公已经可以下床行走,打理政事了。”
    “就是这样才担心啊。”马忠突然插了一嘴,搞得众人都是莫名其妙。好在有潘璋从旁翻译。
    “女人心,海底针!”
    他煞有其事的说道:“听说那位张医令,与主公也是……”他两手抱在胸前,食指相向,轻轻一碰,神秘兮兮的笑着:“各位都是当世大才,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会不懂呢?”
    说着,他又故作怅然的长叹一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高明的医术能救人,也能杀……咳咳,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唉……哎呦,谁踢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