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少帅-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丢份了。”
看着脸色羞红的杜准,年轻军官自顾自的说道“不过你这几天的行为确实不错,有点军人的样子,我准备调你去武警部队。”
“你是谁?”脑袋慢了一拍的杜准彻底明白过来了,眼前的年轻军官不是来处理自己的,而是找自己另有事情。
“我叫张德瑞,是武警部队的司令,你应该听说过我吧?”这位年轻军官就是张德瑞,在陈则默专注于整肃警察部队的时候,张德瑞则是四处寻找还有军人气质的警察,可是这些人已经被张孝准挑过了一遍,张德瑞找到的人不是很多,刚刚听说这里有一个奇葩的警察,就急忙来了,一眼就瞅上了杜准。
杜准怎么会没有听说过张德瑞的名头,这几天到处盛传警察部队改革的消息,新上任的一个武警司令就是张德瑞,权力已经盖过了原来的警察头子陈则默。
浑浑噩噩的杜准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说了什么,只知道自己一直都很震惊,一个司令级的人物,曾经的副旅长怎么会找到自己身上了。
总算得到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物,张德瑞志得意满的走了,在经过牢门的时候,还对着刚刚的领头督察说了一句“回头把他的档案转到我那里,他以后就是我的兵了。”
十八章 军衔制
军衔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当初山子营的营头初立的时候,孙复把金质虎头作为营长的标志,银质虎头作为营副的标准,豹头和狼头则是连排级军官的身份象征,但是现在部队不断的扩大,孙复有些苦恼了,级别增加了却没有合适的标志了。
蒋百里来了,孙复给他加了一个金质虎头,两个虎头当个总参谋长,还算可行;蔡锷来了,孙复也给他加了一个,双虎头的旅长在刚有旅级编制的时候,也行得通。但是部队一扩编,两颗虎头就成了营级以上军官的标志,麻烦也来了。朱晟、蒋百里这些高于旅级军官的人孙复给他们加到了三个金质虎头,但是即将面临的介于旅级和总参谋长之间的军职的出现,佩戴的虎头已经不能满足分辨职位和级别的需要了。
本来孙复想要用虎豹狼这些兽头代替五星作为肩章的标志,但是想到崖州的海军和以后的空军,只好打消了这个看似很不错的主意。陆军有狮虎豹狼这些凶兽可以作为标志,但是海空军难道要用鸟头和鱼头,就算是这样,孙复也无法找到足够的头来代替五星,遗憾良久,还是向现实屈服了。
孙复拉着蒋百里、蔡锷、朱晟、张孝准这些手下见识比较多的军官,关起门来开始筹划新的军衔制。
对于军衔的问题,不只是孙复察觉到了,蒋百里、蔡锷等人也都觉察到了,但是这种事情不是他们该说的,所有已知隐忍至今。现在既然孙复提出来了,众人也就没了估计。
蔡锷对日本军队比较熟悉,当先说道“现行的日本军衔制比较复杂,陆军分为6等16级,包括将官三级,佐官三级,尉官三级,准尉一级,士官三级和兵士三级,其中佐官相当于西方的校官,士官三级又称曹长、军曹、伍长也就是上士、中士、下士;
相对于陆军,海军的军衔情况更加复杂,包括将官三级,上长官三级,士官三级,准士官一级,下士三级,卒五级,其中上长官相当于校官,士官相当于尉官,准士官也就是准尉,下士就是士官了,卒比之陆军多了两级。总之名称混乱至极,我不建议借鉴日本的军衔制。”
孙复赞同的点了点头,拍了一下脑门,孙复真的为日本人的智商着急,这么复杂的军制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太混乱了,自己听着都有种头晕的感觉,更别提其他不懂军事的人了。
“我们的军衔制绝对不能像日本人这样,太乱了,纯粹是脑残货。”
蒋百里和张孝准相视一笑,虽然不懂脑残是什么意思,但是听得出来,绝对不是好词。
蒋百里留学日本陆士,但是却从没有绝对日本军事有什么优点,尤其是混乱的军衔制,更是让人无语。至于张孝准虽然从没有对日本军事做出过评价,但是留学德国柏林大学专修“国防经济”,了解了西方强国的军事情况,对日本的军事也有些看不起,这种混乱的军衔制明显是国家不成熟的标志,是自己的内部不稳,新老势力相互妥协的产物。
朱晟在孙复面前从不低调,听到一个新名词就直接追问道“少帅,‘脑残’是什么意思?”
现在朱晟整日的负责军校的运转,已经很少在军中露脸了,但是他的名气在军队里却日渐增加,现在在伍的所有中低级军官都要进入军校进行一个月的紧急训练,虽然效果只能勉强增加些军事常识,也算聊胜于无。
摆出一副正经的样子,孙复严肃的说道“这个脑残啊,就是脑袋残疾的意思,就是神经病的意思。”
“哦”看着朱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孙复心里直笑,这个名词天生就是为日本人准备的,这次正好可以通过自己散发出去。
“我们接着说军衔制的事情,日本的混乱军衔制肯定是不能采用的,百里来说说德国一些西方的军衔制。”孙复对西方的军衔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似乎很简单。
蒋百里进入过德**队服役,对德国的军衔制感触颇多“少帅,德国的军衔制属于西方的军衔制系统,和英法等国的军衔制都比较相似,甚至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德国都是分为4等11级,包括元帅、将官四级、校官三级、尉官三级,不过德国和西方各国对于军士和士官的分级极细,甚至超过了军衔的数量。”
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孙复说“我们的军衔肯定不能像日本一样,但是学习西欧各国的也不合适,毕竟人口基数和地理环境不同,我们的军队以后的数量肯定不是德英等国可比的,4等11级太少了。”
蔡锷听到孙复的话明显眼睛一亮,直冒狼光。蔡锷是个绝对的军国主义者,推崇全国民军事化,如果军衔分级越多,那意味着以后的扩军规模也会越大,特别是这个军衔由孙复这个当家人提出来的时候,更值得揣摩一二了。
顿了顿了,孙复接着说“将官暂定分为三级,校官四级,尉官四级,军士四级,士官三级,兵两级。将官就是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多出一个大校,尉官多出一个准尉,军士包括一级到三级军士长,以三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另外再设总军士长,是军士级别的最高级。”
蔡锷心头砰砰乱跳,既然说是将官暂定,那就是上面还会增加,这样最少也会有十二级以上的军官军衔,再加上军官以下的九级士兵,足足有二十一级,要是没有百万军队,二十一级就太多了。
不想蔡锷想着扩军的事,蒋百里对孙复所说的军衔级别仔细的思索了一会,问道“少帅,军官以下分成九级,这倒好德国的有些像,但是这个总军士长是怎么回事?”
“所谓总军士长,就是士兵的最高头目,本身并不是军官,只在各兵种领域内存在的特殊职位。他有权参与所有牵涉到该兵种的所有军事会议,他代表该兵种的士兵在会议上发表意见,平时他是士兵的代表,向军队提出士兵的建议和要求。我的计划是把他的地位提升的可以和中将比肩的位置,当然了我估计十年以内,这个位置不会有人坐的。”
蒋百里细思之下,越来越觉得这个职位设的好,既可以代表士兵发表意见,又可以传达军官和各级主管的意思,是军官和士兵之间的一座沟通渠道,而且还可以让士兵有个更好的追求,提高个人的军事技能。
军衔制确定下来了,真正授予的时候确实极为谨慎,全军只授予了朱晟、蒋百里、蔡锷、张孝准四人为少将,张定国、陈贵、武元、刘辉、郑子康、孙固为上校,大校只有张德瑞一个,而且是武警大校。倒是中校人数不少,像德鲁、陈从义、陈得平等等十多人,孙复本人没有担任任何职位,不过地位却极为超然。
正旅级的张定国、陈贵,只有上校的职位,武元、刘辉、郑子康、孙固四人的军衔一出来,所有人都明白了,四人是接下来扩军的的旅长了。营长只有少校的份,中校不是接下来要扩充的编制的人,就是旅副职位的军官。
倒是士官的数量极为庞大,原山子营的第一批老兵除了大批的成了军官,剩下的大多都成了上士级别的,还有不少特别的成了三级军士长,第二批的服役近三年的老兵,多数授予了士官,优秀的成了上士,中等的也是中士了,稍差的也是下士了,再不济也捞了个上等兵,总之比新兵高了一级。
军衔制授予后,反响自是不同,像张定国就很怀念以前的金质虎头,五星虽然看起来也不错,但是比起金质虎头味道就差远了,而且自己的上校只是银质的五星,想要换成金星还要跨过大校这一级,而且看目前的架势,自己升官还要等一阵子了。
相比于张定国的抑郁,士兵们就兴奋多了,特别是士官们,这次改革军衔,彻底把军饷的额度定了下来。以往两个旅成军的时候都是抽调的老兵,新兵的数量很少,军饷也有些混乱,当时的新兵还按当警察时的6-8元发放,老兵则是十二块银元,这明显会引起新兵的不满。
现在实行军衔制,列兵的月饷银8元,上等兵9元,下士直接增到12元,中士和上士分别为16元、20元,反倒是从军士长开始每升一级就翻1。5倍,而军官则是以准尉的16元为基点,尉官每增一级加6元,直到上尉的34元,尉官到校官翻1。5倍,校官每増一级加12元,直到大校的87元,将官再翻1。5倍,少将130。5元,中将增加36元,上将再增加36元。这样算下来,正好是总军士长相当于中将的待遇,一级军士长待遇在大校和少将中间,二级军士长比中校稍高,三级军士长在上尉和中尉之间。除了士官的进阶比较难,待遇增加的极为猛烈,足以看出孙复对士官的重视。
孙复一直认为军官可以通过军校批量生产,但是优秀的士官却只能靠时间和经验积累,绝对属于珍惜资源。这一次授出了不少军士长,但是以后想要升到军士长的级别,只能涨能力和挣功劳了,单纯熬资历到了上士就到头了。
为了弥补基层军官的缺口,孙复允许上士以上的士官直接转为军官,上士转中士,三级士官长转少尉,一二级的军士长也只能转为中尉,上尉却是不可能了。不过士官的待遇比之军官的涨得快,这让不少的士官都安下心了当自己的大头兵了,当然也有不少人选择了转为军官。
十九章 黎族成营
大海永远都不是平静的,它的怒火随时都会爆发,没有人能够真正掌握它的规律。
德鲁第一次乘坐轮船离开他居住了二十多年的琼州岛,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可是他旅程显然不是很愉快。
“呕”
胃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吐了,但是德鲁仍然向外界发出痛苦的呕吐声,似乎是在庆祝他的处女航。天边飞舞的海鸥,偏偏起舞的海燕,船边游弋的海鱼,甚至天空翻滚的火烧云,他都没有心情欣赏了,只想早点结束这趟旅行,赶快回到岸上去。
琼州黎人居住于四面环海的岛屿上,但是真正出海的人却不多,多是依靠山林生存,只有寥寥几个部落生活在海边,能够进行近海的捕鱼,不过更多的是在海边等海潮退去之后检些海神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