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185部分

回到明朝当太子-第185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没有必要。
  时间已经很晚了,众人还在紧张的思忖着,烛火在窗外的微风下轻轻摇摆着,照亮着墙壁上的硕大的军事地图。
  事龘情是明摆养的,根据情报分析,清军一路向西,一路南下,野心勃勃,象两只巨大的钳子,就要把华夏给一钳子铰子。
  何其张狂,何其凶狠,也何其霸道啊。
  但皇太龘子又怎么能断定,多锋这一路,并没有依原本的打算,由河南直接渡过淮河,或是从天津下临清,再下德州,下济南,济宁,一路由徐淮下扬州,渡江下南京?
  两条线路,都是直接打击着皇太龘子的辖地,而如果现在就动员,最多到十月初,清军就能到达山东腹地。
  最多到今年年底,清军就能到达徐淮一带!
  而冬季做战对清军是毫无问题的,不论是正经的鞑龘子还是投跗的三顺王汉军们,他们原本就是辽东人,冰天雪地里都习惯了,淮扬这里的冬季,怎么能挡得住他们?
  灯烛之下,众人的面色也越发阴沉下来了。
  时间紧迫,太紧迫了。
  “殿下,甲仗局暂且停止打造桤甲,先多打造兵器吧。”
  良久之后,才是魏岳先开口说话,他起身叉手,面色十分阴郁:“南京武库所藏有限,和京师的十字库差的太远。况且,禁军也要用甲仗,哪里有多少富余来支应咱们?现在的很少,上次咱们弄的十几万斤生铁,打了大约四千副甲出来,现在也是折腾的差不多了,从马鞍山买铁,连同运费又是大笔开支,银子咱们就是有,也禁不起这般折腾殿下,皮甲镶铁片或是棉甲,好歹都具装出来,再多打刀矛盾牌,现在是七月,等十月间东虏来了,咱们新军也就能上阵了!”
  这个上将军,向来是在大政上,特别是军务之外很少出声,就算是朱慈恨问,这个统兵上将也就是笑笑不言声,更多的是把精力用在练兵和营伍之事上。
  倒没想到,对大军物资的储备和运用情形,魏岳倒也是十分清楚册白!
  听着他的话,别人不说什么,冯恺章和李恭二人,便是先连连点头!
  军马和相关的物品都
  已经堆积如山,相反,在要紧的兵器上却是落了后手,而冯恺章还别有一番心思,鲁密统既然不好造,那个重火铳装药龘麻烦,携带不便,也罢了。倒是火炮是军国重器,需要加紧时间铸造,火器局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试制各种火统和火炮,这个时间,是委实再也耽搁不起了!
  “铁是最为要紧的。”陈名夏此时在大局上没想明白,不过也是接着道:“咱们自己不产铁,就是有产铁的矿,暂且也顾不上了,只能外边调!军政司和军需司已经再三再四的给户部和工部去文,请多调生铁,还有硝石、硫磺、草药、布匹这些要紧军资,到现在也没到多少!”
  “咱们有的是银子,不如先自己买!”
  成立财税司的事,朱慈恨也只是刚有想法,不过龚鼎孳从军政司调任军需司有一段日子了,财税收支军需支出,龚鼎孳自然最清楚不过,说起这个,他也是神采飞扬,目视众人,笑道:“别处没有账簿,军需这里就先建了档,咱们从三月就有开支,成立各镇,分协,练兵,支应钱粮开支,这都是太龘子殿下自己掏的腰包,江北淮镇扬镇还有各协驻防营头,额兵是三万一千余人,马军五千,水师两千,有舟一百多艘,不受操江节制,剩下的,就是步军。有辅兵七千三百多人,也归咱们开支,在三叉河立大营时,还雇佣过夫龘子,开支也有详细账簿可查。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就是四十多万银子和二十万石粮。平虏军和各地厘金关卡开支,修兵营的开支,盐监开支,加起来,不到二百万也差不离了,粮食,用了六十万。此外,布匹、生漆、木料、牛角、硫磺、铁,这些在清江工部库藏里原有的就是一笔乱账,咱们也全部弄清楚了。现在每个月,光是用铁就在五万斤以上,铸炮,打造兵器甲仗,哪一样不要铁?现在存铁,不到三万斤了,要是再没有调拨过来的铁,各处就非得哑火不可。倒是火药和弓弦什么的,备的很足,箭矢有过百万支,火药有十来万斤猾
  “火药不够,”朱慈娘此时插话,笑道:“试炮什么的火药十来万斤是够了,底下要练火统,炮兵要练炮,十来万斤够什么使的?最少要备在百万斤以上。”
  “如六龚鼎孳咽一口唾沫,又接着道:“殿下带来的银子,大约已经是用光了,还好大元帅府行营修造可没花几个钱,不然早就不够使费。底下要给士兵配甲胃,配兵器,配火统,这笔开销说起来吓死人”
  捐官得来的四百多万,也差不多正好够使。”
  这话一说,原本一直默默听着的众人都是吓了一跳。
  之前招募新军,陈名夏等文官就觉得用银子太多了,安家费从五两涨到二十两,这笔钱花的实在太冤枉。
  不过后来看到新军士气极高,而且都是本乡的良家子弟,具结立保来当兵,没有那些兵油子二流子,个顶个的好军人,众人这才没有话说。
  接下来军服开销,又是大笔银子,各人都觉得肉疼。
  在淮安府城和扬州府城,还建了褒忠祠,高大过文庙,门前立了无数石碑,预备刻阵亡将士姓名,立神主牌位,这花费虽大,但为了提升士气,激扬民意,也只得忍了。
  此外大元帅府花销用银如流水,光是L个新闻司,南京、镇江、苏常松江甚至是杭州,到处有分司采访处,北边也是有消息源源不断的买回来,报纸又是赔钱在卖,每个月开销的数字,陈名夏看了都觉得想去死。
  再加上行政开销费用,太龘子从京师周老国舅爷那里弄的二百多万早花的海落石干,现在捐官儿的四百多万说是要好好用,怎么就这么几万兵马,就“刚刚好够用?”
  “一斤铁是一龘钱五分,一营兵要刀枪千把,皑甲一千余副,光是这些,连打造再损耗,每营光生铁一项就要万两以上。”
  “制甲和军服用的棉布、软熟皮穿、棉索穿、红戎绦穿、火漆、桐油等物,又要大量银钱。”
  “头盔、箭、撤袋、水壶、帐篷,哪一样不要银钱?打造武器的人工银子,月粮,坏了的修补损耗,还有骡马,精料,火铳、火炮、火药”
  龚鼎孳十分坦然,摊手道:“打仗就是用银子的事,关宁兵几万人,一年用饷好几百万,咱们这点钱算什么?况且,殿下要打造的是远超关宁的精锐,连同饷银,每营兵装具齐了,最少十万以上,每个月饷银加伙食训练损耗,在两万左右,打起仗来,那就说不准了。”。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二十九章 转折(9)

  (…
  陈名夏和郑元勋几个倒是没有想到,议军国大政,未来攻伐大事,倒说出一个琐碎的军需开销的事来。
  而且掰开揉碎了,说的鞭辟入里,十分精警详细
  若不是眼前这位是复社好友,有名的才子,简直要把这龚某人当成账花子来待了!
  “怎么?我龚某人就不能当个逐臭之夫?算术这玩意,我十来岁就学的精了,只是这是杂学,是小道,所以学的入门就丢下抛开手了,不敢再弄下去。免的被人说我是杂而不纯。”
  看着众人,龚鼎孳笑的十分潇洒:“上次看到陈子龙那样子,我就在想,为国事有什么可怕的?况且殿下赦我之罪,难道我就无罪?所以,军需司要一个能总理大局的人,我正好能尽一下力,这一下,也算是尽了微薄之力。”
  “你倒是尽了力了,”陈名夏眉宇紧锁,十分苦恼的样子:“可这么一说,把人心里说的七上八下,这军需不足,将来这仗如何打?向南京户部请饷,恐怕他们又是勒措,况且我也知道,左镇黄镇刘镇,各部兵马加上操江,禁军,户部也确实是没银子了。就算东南诸省开始捐官儿,三个月内,恐怕也接济不上咱们。”
  郑元勋却是不急,只笑道:“殿下在此,龚孝升难道愿意给自己脸上抹黑,军需军需,要是真的没银子了,他能当面这么说出来?”
  “这话说的是了。”龚鼎孳笑道:“不过,不和你们说说苦经,哪里知道军需的事有多烦琐哪?不说别的,就这一次赋税收粮,从早到晚,几天几夜不睡也是稀松的事。司里的人,各处乱跑,哪象你们,安居在这里摇摇笔杆子就得。所以,可千万不要瞧不起咱们这些干杂务的同僚才是。”
  “偏你废话多。”郑元勋笑骂道:“殿下在此你怎么如此大胆。”
  朱慈恨笑道:“由他说说也好,免得众人只知道自己辛苦,不理别人死活。”
  陈名夏心中一动,暗自警惕却不知道太龘子这话是对谁说的。当下也只得笑着应了,眉头却是不知不笔皱了一下。
  龚鼎孳也是笑道:“殿下这话臣当不赴这就实说了吧,捐纳只是特例,一次捐了,下次人就不再捐,况且,举国除了南京苏常,怕也没有几个地方有淮扬这么多有钱人了。所以可一不可再。不过咱们的盐课整顿已经初见成效方法一龘出,二十来天时间,消息已经传到湖广一带,商人来不及赶过来,不过新闻司在九江可是有分站,九江那里,已经有不少豪商要赶过来。咱们估算了一下,今年年前卖票盐的收入,最少在三百万以上,这样大军开销已经差不多够了。再有厘金,七月还没完,六月整个月,厘金收入是三十多万,这个月已经过七十万,列位,到年前,咱们估算厘金收入过五百万,和盐课加起来,还有杂项收入,九百万左右!”
  说起这些个,龚鼎孳真的是洋洋得意,脸上满是光彩,手舞足蹈,就差从椅子上跳起来了。
  不过在场的人都不曾有嘲笑他的意思,连同陈名夏在舟,所有人都是被这个数字给惊呆了。
  清江这里,粮食是加起来有三百万以上了,原本的库存加上两府今夏的赋税收入,才积起这个数字来。
  军中和地方不缺粮,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平虏军也建了起来,地方驻军也是进了正轨,原说捐纳的银子就很不少,够做一番大事了,结果到好,厘金和盐课两样,半年多光景,就能收入九百万!
  若是一整年,岂不是近两千万的数字?
  想到这里,所有人都是面色发白,看着朱慈娘,再互相注视,都是有难以置信之感。
  大明京师都丢了,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为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缺钱二字。
  没有银子,就无法以国法来约束军队,军队缺饷,将领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抵抗上命,甚至是皇命。
  没办法,皇帝还不差饿兵!
  刘泽清带兵在山东时,几次顶撞圣旨无事,不就是因为缺饷这两字?朝命一下,缺饷的理由一龘出,官员们和皇帝都是无法可想。因为一旦将领这么说,没有银子,就没有办法以国法来制衡,在银子面前,朝廷也气短哪~
  国家几次加赋,弄的民间民不聊生,西北和河南大规模的造反,不就是流民没有赈济,然后一呼百应闹出来的事?
  李自成搅的天下大乱,可之前是在驿站老老实实的干驿丁,若不是皇上想省几两银子裁撤了大部份的驿站,李鸿基此时恐怕还在陕北老老实实的丰着驿丁咧~
  这一下,以两府之地,收入有大明加了三次饷之后的一多半了
  不如果不是事实摆在眼前,在汝甲得意洋洋。就差有条尾巴晃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