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子-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如果不是事实摆在眼前,在汝甲得意洋洋。就差有条尾巴晃一晃的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一等一的聪明人的话~如果是在半年前,有人告诉自己,两府之地能掏腾出一年两千万不到的收入,恐怕自己能当场笑掉大牙!
“殿下。陈名夏率先站起,眉宇间尽是欢喜与激动之色,长揖而拜,朗声道:“臣为殿下贺,有此收入,可练十万强兵,国朝大事可为矣!”
“臣为殿下贺!”
“臣亦为殿下贺!”
一时间,殿内是喜气洋洋,所有人都是长拜而贺,眉眼之间,都是隐藏不住的笑意。
朱慈恨自己倒是有点儿哭笑不得。
今天议的是清军动向,还有陕北李自成的动向,就算是熟知历史,在决定整个国家民族气运生死存亡的关头,以他一个人的智慧也是决断不下来,召集这一场会议,就是要集思广益,为将来数月和一年内的行止做一个最优的决定。
结果倒好,一群臣子,不分文武,此时在为银子收入大张旗鼓的拜贺~这算是哪门子的议政。
“好了,好了!”
他不得不打断众人的拜贺,摇头笑道:“我们还是接着议刚才的事龘吧。”
“是,臣先说吧。”
冯恺章此时心情大好,虽然还有火统的事悬在心上,不过还是神色愉快的向着朱慈娘道:“殿下,现在我们有钱有粮,军需不足,也只是小事。
下一步,生铁火药等物,一定要备足,然后足饷足械,以现在的练法,可得四万强兵。再加上徐镇改编,镇军也有五万以上。以多释所部,不过五六万人,就算咱们野战不得胜,以淮泗一带水网密布,坐拥坚城,多铸大炮倚城而守,耗也把他们给耗走了。我大明国力雄厚,等东南诸省再有捐纳,厘金,赋税粮饷充足,百万大军指日可期,到时不论是流贼还是东虏,也不过就是派遣上将征伐舟事了!所以,当务之急,不过就是拖时间!”
“冯镇的话,也正是臣想说的。”陈名夏也庄容道:“殿下说,建奴要征流贼,而怀庆那边流贼动员数万大军要和建奴打,那么,就叫他们先狗咬狗去,咱们大明国力远在他们之上,多拖一时,咱们多几分胜算,岂不是好?”
“臣意云然!”龚鼎孳今晚出了风头,不愿再多说什么,再者,这两人所说,也正是他心中所思,是以很痛快的点了头,表示赞同。
郑元勋与魏岳,李恭等太,亦是点头赞同。
今晚所议,除开北京的军政情报,就是朱慈娘所说的将在十月左右发生的几场大战。
原本多尔衮犯了大错,可以说,是致命的大错!
阿济格奉命征李自成,率领的军队,囊括了大同等地的明朝降军后,不过是八万人。
这其中有相当多的普通士兵和明朝降军,真正核心的满蒙八旗和吴三桂的兵马,不超过五万人。
而大顺军在陕北集结了高一功、李过等部的主力,人数在二十万人以上,而且有五六万人的精锐部队。
李自成和刘宗敏、田见秀等大将也在集结兵马,在洛川集结待命,只等高一功和李过与阿济格一龘交上手,就在陕北这故乡之地,与清军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决战!
整个顺军,集结了超过五十万人,其中精锐敢战的部队在十五万人左右,实力强劲,而且是在陕北故乡做战,想来士气也不会太过低迷,同时为了战役准备了大量的粮草饷银,李自成的决心就是在这一战打跨清军出征主力,重新席卷山西与畿辅、河南,掌握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这个计划,十分可行,在当时的战略形势下,不失为收缩之后的一记狠拳,也是给骄狂之极的清军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时多锋已经奉命南下,前去攻打南京,选择的线路也是离了西部战场,两支出征军队将各自为战。
这是十分愚蠢和过度自信的计划,多尔衮的骄狂自大之态,也由此尽显!
可以说,如果多释真的南下,与明朝军队开始交战,而大顺军打龘败了同样自信骄狂并不算优秀统帅的阿济格,清军主力受损,威望大跌,多尔衮在北京根本呆不住,而多锋也势必泥足深陷,就算以南明之废,恐怕也未必就轻易投降了。
然而,整个中龘国,包括畿辅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南,整个战略局势,在七月到十月之间,都因为一场局部的战争,一场小规模的战役而改变了。
这才是转挥。
要命的转折。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三十章 转折(10)
这一场转折,便是十月初四日的怀庆战役。
这一场战役还是在清军命将出征前就布置下来的,由驻在山西平阳和河南西部的大顺军主动发起战役,在初四日这天,一万多骑兵,还有两万多步兵向河南怀庆发起进攻。
这支顺军极有战斗力,在短短时间就把怀庆攻下来,把清军驻河南的汉军部队彻底打穿了。
怀庆总兵官战死,巡抚罗锦辉惊恐万状,一日之内数次向京师请求援助。
在他的奏折上,把顺军人数从步骑三万夸张到了步骑近十万人,而且劲悍无比。
因为总兵力战而死,河南清军的汉军队伍几乎被一扫而空,所以情形也显的十分严重,于是原本一路向南的多铎接到摄政王的命令,大军转而向西,先至兰考、怀庆一带,打跨了当地顺军以后,又一直向潼关运动,预备破潼关下西安,击败顺军主力后,再南下灭明。
这个变化,是极其致命的。
李自成最后一个微小的机会,就是这样失去了。
尽管后人是站在史书上感慨,不过也确实叫人难以理解,为什么李自成已经集结主力,预备在陕北给清军来一个狠的,同时又要在怀庆打这么一场战役?
战役目的何在?
如果有把握分兵,他应该率主力出潼关,自己亲率大军在河南与清军一路交战。
要么就是全军在陕北与清军决战,在别的战场避免刺jī清军。
但愚蠢的就是以少量兵马刺jī清军已经南下的军队转而西向,这样一来,李自成自己反而是十分被动了。
因为他的主力驻在洛川,预备北上,但接到清军一路在河南向潼关而来的时候,他就进退失措了。
陕北已经有阿济格的威胁,潼关亦不可不保。
于是在洛川左右不定了十天之后,李自成率主力赶赴潼关,与多铎交战。
在潼关,尽管清军有红衣大炮,顺军主力仍然与清军多次交战,并且不分胜负,这说明,在一片石败后,顺军收拢了主力,重新集结,在士气和战斗力上,都有所恢复,和清军主力交手,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而就在此时,陕此高一功和李过等部却被实力更强一些的阿济格击败,清军自陕北而下,直插西安。
如果阿济格绕道自己身后,那么就和多铎前后夹击,顺军不仅会败,而且会全师覆灭。
在这种时候,李自成进退皆难,无奈之下,留大将马世耀守潼关,自己引主力匆忙南下,直接由汉中进入湖北,顺军主力会战的最后一个机会,就此失去。
很多人奇怪,号称有百万大军的大顺,为什么一片石后就销声匿迹,到湖北还有二十万大军,结果被阿济格打的hún飞魄散,根本不能抵敌。
主要的原因就是主力其实分散了,一部份主力在陕北,由高一功和李过、郝摇旗等将领率领,在李自成到达湖北死亡之后,这一路顺军才绕道到湖北,不过那时候李自成已死,顺军失去主脑,只能依附明军抗清了。
而李自成所部精锐,在潼关几次恶战不能胜,又匆忙败逃,军失其hún,将丧其胆,就算多铎后来没有继续追赶,而是折返去消灭南明,但顺军主力不在,人数虽多但毫无战斗力,与阿济格所部一触即败,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当然,如果李自成不是偶然死在九宫山,历史可能还有改写的机会。
这件事,便是朱慈烺召集会议所商讨的重点。
现在淮扬徐一带成一体,军队实力也够,财力物力都足够,是否主动出击,又或是继续如历史上的南明那样,置之不理。
前者可能会yòu使清军提前南下,这样,新军的准备时间就如众人盘算的那样,最多到十月左右,徐淮就将成为前线。
到那时,新军训练虽然有半年多了,但未经战阵,是否能打一场大规模的会战,当然是十分值得怀疑。
另一种结果,便是主动出击,而清军不知明军虚实底细,选择持重不发,不再继续南下。
这样的演变就有两个可能。
一,多铎按兵不动,在沿黄河的山东和河南某战略要地驻军,警备明军北上。
这样一来,清军在历史上的在山东和河南的空虚状态会改变。
原本在这半年多的时间,清军只有阿巴泰在山东有几千人马。
豪格在睢州对岸有几千人马。
两边相加,也不能包打明军一个强镇,所以历史上清军毫无动静,没有主动出击挑衅。
至于河南和山东的新附地方官员和汉军是没有战斗力的,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个可能,便是多铎如历史上一样,在明军异动之后,仍然选择西进,以大顺军为优先打击目标。
不论是清军不南下,或是对峙,历史都会发生严重的变化,李自成和阿济格的会战,就极有看点。
如果清军仍然西进,那么也好,平虏军这支新军可以有相当长的训练时间,朱慈烺也能更腾出手来整合后方,使明朝一方的实力变的更强。
一切皆有可能,任何做法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巨变,朱慈烺又岂能不慎?
熟知历史可以在短时间内叫他占到便宜,但眼前这件事,其能产生的变化是如此之多,而好处和危害又是如此之大。
就算是熟知历史又如何?他的一个决定,可能会带来预想不到的变化,到时候,历史的轨迹可能完全不同,以往的认知和经验自然就没有了任何的用处。
所以才集思广益!
而众议便是静观其变,不论如何,时间对朱慈烺,对整个大明都是有利的武器。现在捐纳将士绅阶层的忠心拉了回来,厘金助财税,军镇改革也正在进行,中枢在改良之后,最少在行政效率上已经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一切似乎在往有利的方向发展,在这个时候,时间是大明和朱慈烺的朋友,而不是敌人的。
叫他们互相残杀去吧,这不是很好么?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两个敌人彼此虽不曾见面,没有联络,不过互相配合的天衣无缝。
农民军低潮了,清军就入关。
刚要和清军决战了,农民军就又举旗了。
这么来回折腾,终于把一个庞大的帝国弄散了,只剩下东南半壁了,既然如此,现在这两个敌人自己开始互相残杀的,就由得他们去杀好了。
这一层意思,就算眼前这几个没有明说,但朱慈烺心中又何尝不明白?
烛已残,更已三击。
“好,你们既然都这么说了,那就照大家的意思来办吧。”
既然说了是集思广益,那么,众人的意思都是坐山观虎斗,朱慈烺便点头笑道:“练兵和筹备军需,都要抓紧了,就算是年底人家才杀过来,那也不过就是半年多的时间了!”
“是,殿下放心!”
这会子太晚,所有人都是自发的站了起来,魏岳和李恭、冯恺章对视一眼,三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