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董卓大传 >

第244部分

三国董卓大传-第244部分

小说: 三国董卓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发现,孙权军中最神秘的孙静与孙权的生母同时失踪,就象从空气消失了一般。
    “派人去找,一定要找到他们!”见董卓军众将摇头,贾诩又命令道。孙权军中有一个秘密,身为孙坚之弟的孙静,为什么在孙坚暴死后不自己篡权,反而将孙坚的次子孙权扶上了主位,这件不合情理的事,是董卓军高层想破头都猜不出原因的秘密。
    孙静与孙权生母的小船是在第三天清晨发现的,吕布、赵云军渡江与董卓军大队会合,赵云的船队在鄱阳湖西北面遇上了一艘行踪诡异的渔船,董卓军按例上去搜查,但巡查队的小校进舱后立即退了出来,并派人去请赵云来看。赵云刚进船舱,只看了一眼就立即退出船舱,并问那巡查队的小校道:“除了你们以外,还有其他人看到吗?”
    “没有。”那小校郑重的答道:“就我们几个人。”
    “做得很对。”赵云点头道:“将这艘船烧了,我会向大王替你们请赏的,还有,忘记你们看到的东西。”火油泼满了船身,胸像的烈火将小船吞噬,逐渐将孙权军的秘密带下了湖底…………三天之后,鲁肃率领着董卓军水军与部分陆军继续东下,去攻打建业、吴郡等地,孙权已死,江南元气尽失,鲁肃率领的水军平定江南易如反掌,正确的俘虏政策也是董卓军平定江南的一大助力,对董卓军来说,占领青壮年几乎被孙权拉来陪葬的江南暂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就算董卓军打算从这一路进兵,兵员也需要从后方调动,唯一的好处只能是完成贾诩制订的包抄中原战略的最后一环,至于经济与人口上的利益,还需要鲁肃、庞统这些内政长才,去慢慢恢复后再获取,司马懿也被康鹏派到了鲁肃等人身边,让他去向鲁肃和庞统等人学习。
    长江中游的柴桑口,周瑜与小乔初次见面的地方,一座孤零零的坟墓静静立在那里,墓碑上铭刻有十个篆字——周瑜与爱妻乔无霜之墓,落款是‘罪人康鹏’,‘康鹏’两个字是拼音字母,在这个时代,除了康鹏本人之外,没有第二个人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周瑜与小乔合葬后的当天晚上,康鹏将亲兵们赶到远处,独自在坟墓前跪了一夜,寒风刺骨,扑面生疼,但康鹏一动不动。第二天,康鹏颁下一道命令,从今以后,再有谁劝他饮酒者,斩!
    初平五年九月三十,郁郁寡欢的康鹏率领贾诩、徐庶、吕布、赵云、马超和张绣等人返回长安,途经襄阳时,康鹏又留下马超与张绣等将领镇守荆州,由徐庶和马良辅佐,这也是董卓军准备进军中原的第二支军团。
    一个多月后,康鹏率领的大军抵达长安郊区,情绪低落的康鹏只想赶快返回长安,在家中找回一些温暖与安慰,抚慰自己疲惫的心,可天不遂人愿,贾诩和吕布等人忽然失声叫道:“大王,不好了,来迎接大王的人怎么全部挂孝?”
    康鹏大吃一惊,抬头一看果然,远方来迎接自己的人群全部穿着孝衣,几乎与白茫茫的雪地一个颜色,隐隐还有哭声传来。“驾!”康鹏猛拍战马,飞快往人群冲去,吕布赵云等人不敢怠慢,慌忙跟去。
    康鹏冲到那群人面前,一眼就看到许靖、司马朗、法正和董崇等留守后方的文武,全部披麻带孝面有热泪,惟独少了一张康鹏最为熟悉的面孔,康鹏跳下战马,肥手颤抖着指着他们,想问又不敢开口,生怕听到噩耗。
    “外公!”一名丑陋肥胖的少女哭着扑到康鹏的怀里,大哭道:“我父亲他,父亲他……。”
    “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康鹏泪流满面,大吼道。
    许靖、司马朗、法正和董崇等人全部跪倒,许靖哭道:“大王,太傅他本就积劳成疾,今年秋雨连绵,太傅为了保证前方军需与后方的秋收,白天亲自到田间指挥抢收,晚上连夜署理政务,将身体彻底累垮了,于前天晚上不幸病逝,太傅临终前,还在念着他不能看到大王一统天下,是他一生最遗憾的事,他求大王不要为他伤心,保重大王的玉体。”
    “显佳!”平时喜怒不形于色的贾诩忽然放声大哭,疯狂的往长安城中跑去……康鹏的丑脸上肌肉不住扭曲抽动,眼中却没有半滴泪水,“显佳,孤的贤婿!”康鹏大吼一声,一口鲜血喷出,翻身栽倒……乱世烽烟,江南岂能好?
……(本卷结束) ……
最终卷—瓜熟蒂落
第一章 盟友的责任
    初平六年的新年钟声敲响,康王府那间简陋的书房中,康鹏静静的听着长安城中传来的爆竹声,手中默默把玩着那本没有写完的雍州财政帐簿,帐簿上有一滩暗红的血迹,李儒口中喷出的血。康鹏仿佛看到,李儒在深夜的烛光下,一边剧烈的咳嗽,一边艰难的统计和记录雍州的财政收入,而在李儒书桌上,还有堆积如山的公文与奏章,终于,李儒嘴角流出鲜血,人也慢慢倒在书桌上。不知不觉间,泪水再一次浸满了康鹏丑陋的铜铃眼。
    从康鹏来到三国时代的第一天开始,李儒就是康鹏最忠心也最可靠的助手,康鹏的每一次出征,背后都有李儒在默默的为康鹏运粮送兵,从不或缺;康鹏的每一次发布政令,都是李儒带着一帮文官依令执行,从不推脱;可康鹏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军民的欢呼时,李儒却默默回到幕后,为康鹏的下一步行动囤积粮草、物资与招募士卒;康鹏在洛阳失败的时候,又是李儒默默的为康鹏弥补,即使被人误解、辱骂乃至殴打,李儒也从不分辨,只是默默的替康鹏分担;可以这么说,康鹏来到三国时代每做的一件事,背后都有李儒默默的支持,而从康鹏认识李儒到李儒病逝这五年时间里,李儒从来没有主动向康鹏为自己要求什么,即使他的官位被康鹏降到贾诩之下,李儒也没有那怕一点点不满与抗议,只是象一头老黄牛那样的低着头辛勤耕作,直到为康鹏的大业活活累死。而直到得知李儒病逝那一刻,康鹏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对李儒的依赖是那么的深,是那么的重。
    亲自送李儒的尸体下葬后,几乎从没有病痛的康鹏大病一场,只得将政务与军务暂时交给贾诩与许靖等人打理,直到两天前,康鹏才能离开病榻处理政务。好在康鹏卧病在床这段时间,董卓军在江南的军事行动进展十分顺利,最南已经占领了建安,九郡八十一州基本平定,而步入正轨的雍并凉三州经济仍然在飞速发展,新占领的益州与荆州经济也开始了复苏,而曹操仍然在黎阳、白马一带与袁绍军僵持,只有刘备军因为关羽死在董卓军手中,打出了反董旗号,并在扬州一带集结兵力,有南下攻打董卓军路肃军团的趋势,但董卓军上下谁都没把刘备的叫嚣放在眼里,以刘备与诸葛玄的奸猾,绝对不敢在马超军团随时可以威胁到豫州的情况下贸然与董卓军开战。
    康鹏再一次为李儒而落泪的时候,书房外亲兵禀告道:“禀告大王,贾军师与许尚书求见。”康鹏忙擦去眼泪,强打精神叫道:“快请。”不一刻,书房门推开,贾诩与许靖进来,两人对康鹏行礼后,康鹏让他们入座,康鹏虽然擦去了泪水,但两人还是从康鹏红通通的眼睛中,看出了康鹏此刻的心情,贾诩难得有些心酸,抱拳道:“大王,显佳已逝,虽然不幸,但大王还是要保重玉体,否则显佳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
    康鹏勉强点点头,强忍悲伤问道:“文和与文休深夜来见孤,莫非有什么大事?”
    贾诩与许靖对视一眼,都露出无奈的神色,贾诩拿出一份奏章,苦笑道:“禀告大王,洛阳的暗月组送来报告,我们的那个皇帝已经将今年洛阳的赋税收入挥霍一空,又想派人来大王这里传旨,希望大王给朝廷进贡一批钱粮,而且胃口极大,希望从大王这里弄去二十万石粮食与十万金币。”
    “他去抢好了!”康鹏破口大骂道:“三十万石粮食就是三千六百万斤,现在的洛阳人口已经不到二十万,他想要孤替他养活洛阳的全部人口吗?孤的地盘今年虽然总收粮超过一万万斛,但这粮食是用显佳的命换来的,休想从孤手中白白拿去!”
    许靖苦笑,“大王所言不错,所以小生与贾军师他们商量了一下,也觉得不该白给。”贾诩神秘的笑道:“大王,我们商量的意思是,粮食既然不能白给,但洛阳还有二十万赤贫人口,而雍州的工农业正缺少人手,大王,我军是否该考虑重新直接控制洛阳了?同时也可以让那个小皇帝老实一些,免得他又搞出什么血诏来。”
    康鹏沉思片刻,老练的盘算重返洛阳后可能导致的后果,最后,康鹏摇头道:“不妥,还不是时候,我军虽然已经天下无敌,但袁绍、曹操和刘备一旦三家联手,就足以又我军分庭抗礼,现在就返回洛阳,我军的铁骑便可随时直接威胁中原,三家受到我军的威胁,很难说不会放下仇恨勾结在一起,对我军的大计反而不利。”经过那么多的风雨,康鹏已经彻底成熟了,现在董卓军的战略决策几乎都是由康鹏自己决断,贾诩也由董卓军实际上的战略决策者退居到辅助者的位置上,好在贾诩是属于那种权利欲望不强烈、只愿明哲保身的典型谋臣,不象诸葛亮和司马懿那样的权臣喜欢权倾朝野,康鹏每前进一步,贾诩就理智的退后一步,董卓军的权力交替中才没有出现风波。
    康鹏的分析说完,贾诩与许靖连连点头,心服口服,康鹏继续说道:“孤的意思是,洛阳是要重返,但是要在曹操与袁绍之间决出胜负之后,孤再重返洛阳,到那时候,被孤威胁的曹操为了自保,定会主动进攻洛阳,以进攻代替防御,不给孤进军中原的机会,而孤也可以乘机消耗曹操的实力,待到曹操久战国力一空后,孤一战可定中原矣。同理,孤在江南布置下重兵,刘备为了自保,也会不断进攻江南,孤仍然是坚守耗敌,待到刘备军疲民劳之时,孤再破之,易如反掌。”
    对康鹏的这个战略决策,贾诩与许靖叹服不已,贾诩忽然坏笑道:“大王,小生有一计,或可让袁曹提前决出胜负,让大王的计划完成时间大大提前。”
    “哦,不知军师有何妙计?”康鹏来了兴趣。
    “小生得先请问大王。”贾诩邪笑道:“不知大王是希望袁绍胜?还是希望曹操胜?”
    “孤希望曹操胜。”康鹏下意识的答道:“袁绍雄踞两州,实力远胜曹操,如果让袁绍胜了,再拿下曹操的青州,我军再解决袁绍,无疑要棘手得多。”
    “既如此……。”贾诩附到康鹏耳旁轻声说了些什么,愁眉苦脸的康鹏丑脸逐渐由阴转晴,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好,好,军师妙计,军师妙计。”见贾诩与康鹏说得高兴,许靖心痒难耐,却又不敢开口相问,李儒病势后,出于领导者的天性,康鹏找不出第二个可以放心将军务政务托付于一身的人,只得将权力分开,许靖领导民政,法正负责后勤筹备,因为连打了两个关键性的败仗后,陈宫完全失去了康鹏的信任,由军事指挥者调到军工生产开发负责人上,贾诩则率领一干谋士组成董卓军的参谋部,各个部门由康鹏亲自统一协调,互相之间不得干涉,以免出现意外,所以许靖虽然心痒好奇,却不敢开口询问。
    “让令明去吧。”康鹏沉思半晌,决定派庞德去执行贾诩的计划,并提起笔,开始给袁绍写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