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董卓大传-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平九年十一月初五,今天是刘备最为高兴的日子,虽然按理来说,刘备不应该这么高兴的,董卓军大兵压境,根据最新战报,刘备军的合肥军团和汝南军团情况都很不妙,恐怕难以坚守。这还不算什么,更严重的是,这几年刘备军的地盘上因为粮食大量减产,刘备军又连年发动战争,穷兵黩武,大量抽取壮丁为军,后勤运输只能用妇女来承当,造成恶性运输,昔日富庶的徐州十室九空,百姓己经穷困潦倒,连过冬的粮食和燃料都成问题。但今天的刘备脸上还是看不到半点沮丧,徐州军高层仍然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中。
马五对,纛二十杆,旗二十执,枪十杆,撒袋五对,大刀十口,曲柄黄伞四,直柄黄伞八,红伞二,蓝伞二,白伞二,绣龙黄扇六,金黄素扇四,绣龙红扇六,彩凤红扇四,吾杖二对,豹尾枪四根,卧瓜二对,立瓜二对,御林军三千,虎贲一万,刘备的銮驾倒是摆足了皇室威严,浩浩荡荡开进徐州南郊的授禅台,授禅台高九丈,方圆各长九里,上面遍插鲜艳的五色旗帜,香烛彩灯密如丛林,比起康鹏当初进位康王的大典不知气派了多少,更加证明了康鹏的吝啬与小气——要知道,当年西凉军的财政收入是刘备军的十五倍以上,现在更是达到了三十倍啊。
“奏乐。”在唱礼官威严的唱声中,八百人组成的宫廷乐队用编钟、编馨、琴、瑟、萧、笙、笛、鼓等六十多种乐器吹响了《飞龙曲》,在气势恢弘的乐受中,刘备头戴冠冕,身穿龙袍哭哭啼啼的走上高台——登基称帝的大喜日子,刘皇叔怎么要哭呢?要知道,刘皇叔可是大大的忠臣,忠到和董老大差不多的地步,刘皇叔可是发自内心的‘不想当,这个皇帝,今天的登基大典,刘皇叔实在是被文武百官赶鸭子上架,被逼无奈才进位称帝的,否则,刘皇叔就会大失民望,刘皇叔的所有文武也会称病致休,刘皇叔也实在是没什么办法了。
经过各种冗长的宫廷礼议后,号角呜鸣,新任刘备军太傅糜竺手捧玉玺,率百官跪于刘备面前,高唱道:“请万岁受玺。”刘备擦去一把鼻涕和眼泪,眼中泪水又滚滚而落,硬咽道:“备无才德,请择有才德者受之,备愿为其驾马执鞭……”
“报!”刘备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个撕心裂肥的叫喊声,一匹快马载着一名全身血迹的传令兵冲到祭台下,大声票报道:“禀告大王,九月二十六日夜,豫州汝南城被董卓军攻破,我军汝南军团全军覆没,军师诸葛玄以身殉国,龚都将军与刘辟将军双双战死,董卓军荆州军团再度逼近,目前先锋部队己到细阳。”
“什么?”刘备急得连哭都忘记了,从龙椅上一跃而起,大吼道:“汝南是怎么被攻破的?诸葛玄曾经在联面前立下保证,要坚守三个月,怎么这么快就全军覆没了?”
“敌人断绝了汝南城的水源。”那传令兵大哭道:“我军与汝南百姓无水可用,多有渴死者,我军被逼无奈只得突围,结果突围失败,助阵的汝南百姓又临阵哗变,我军就被董卓军全歼了。”
刘备的脸上阴晴变化,时而伤心欲绝,时而紧张,时而恐惧,时而发青,时而转白,转眼之间,刘备的脸上竟然转换了二十多种表情——就是没有高兴的表情。而刘备军百官个个面如死灰,每一个人脸上都写着绝望两个字,汝南军团被全歼,意味着刘备军的西南大门己经被董卓军砸开,不仅无险可守的徐州彻底暴露在董卓军铁骑下,而且刘备军合肥军团也有被包围的危险,再丢掉合肥军团,刘备军再不完蛋,那就真没有天理了。
“哈哈哈哈。”刘备忽然放声大笑,把刘备军众人从心惊胆裂的边缘拉回来,刘备大笑道:“尔等不必惊慌,肤受命于天,有上天保佑,董贼虽然猖撅,但肤早在徐州布下天罗地网,只等朕之三弟率军回援,董贼的乌合之众尽成齑粉矣。”刘备军的文武百官脸上这才恢复人色,刘备又低声吩咐糜竺道:“快马传令诸葛亮,让他收兵回徐州,放弃合肥。”
经过这次意外后,刘备军的官员重新整理了一下仪容,再度跪在刘备面前,而刘备又大哭着坐回龙椅,糜竺则将玉玺捧到刘备面前,恭敬道:“王上平定四海,功德昭于天下,况是大汉宗派,宜即正位。己祭告天神,复何让焉!”本来皇帝进位,应该三让方可接玺,但刘备怕再出意外,仅有一让就迫不及待的哭泣着接过玉玺,正式就位称帝,刘备军百官就势跪倒,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崩海裂的欢呼很快让刘备把丢失汝南的不快抛之脑后,刘备得意洋洋的封赏道:“朕决意,定国号为徐汉,改元章武,封王妃糜氏为皇后,诸葛玄为丞相,由其侄诸葛亮暂行丞相事,靡竺为司徒,张飞为大将军,太史慈为车骑将军,其余人等,各升三级。”
“谢陛下。”刘备军文武百官一起磕头谢恩,但这些官员还没从升官的喜悦中反应过来时,又一名传令兵冲来,远远就大喊道:禀大王,小沛急报,董贼雍州军团兵犯小沛。“这名传令兵话音未落,另一名传令兵又飞奔而来,”票大王,昨夜董贼冀州军团张辽部队突袭下坯,下坯守军不战而降!“
刘备的脸喇的变成死人颜色,瘫软在龙椅上再也站不起来,小沛和下坯是徐州的西北大门和北大门,这两处失守,刘备军这次是被三面包围了。但是对刘备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一队衣服破烂得象叫花子一样的刘备军,己经抬着一具尸体跌跌撞撞的冲进祭坛,刘备军众人一眼就认出那具尸体的身份——张飞,蓬头垢面的诸葛亮和太史慈也在这支军队中。
“大王,大王。”太史慈扑通跪下,大哭着膝行至刘备面前,磕头道:“大王,我们对不起你,合肥丢了,二十万大军,就剩这点人,三将军他……,他也殉国了。”
“三弟!”瘫软在龙椅上的刘备这次连人带椅一起翻在地上,想放声大哭,又哭不出声来,连平常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的眼泪都没法挤出眼角,刘备的喉咙中突然喀喀两下,竟然双眼翻白晕去,一场隆重热闹的登基大典,终于以刘备被董卓军吓晕宣告结束。
刘备直到深夜方才醒来,醒来第一件事机就是对守侯在他身边的百官大哭命令道:“给朕点起军马,朕要去讨伐董贼,给朕的二弟三弟报仇!朕要把董贼千刀万剐!”
包括诸葛亮在内,没有任何一名刘备军官员敢答应刘备的命令,汝南军团和合肥军团全灭后,刘备军只剩下不到四万军队,董卓军则有六十三万之巨,而且失去了豫州和扬州,刘备军就算强拉壮丁也没地方可以拉了,何况穷途末路的刘备军军粮、军械、武器和战争物资无一不缺,连正规军的装备都不能配备齐全,何况武装新拉来的壮丁。
“出去,你们都出去。”明白自己处境的刘备很快冷静下来,摆手道:“朕想一个人静一静。”刘备军的官员各怀心事,早巴不得刘备下这个命令,立即一轰而散,留下刘备一个人在房间里痛哭流涕。
先不说刘备在奢华的皇宫里辗转难眠,单说刘备军新任司徒糜竺与司空糜芳回到家中后,糜芳忽然邀请糜竺进密室商量大事,兄弟两进密室后,糜芳开门见山的对糜竺说道:“兄长,刘备己是走投无路,董卓统一天下己是无可阻挡,我等不可坐以待毙,必须另寻出路。兄弟认为,我们应该立即与董卓联系,商量投降事宜。”
“汝安敢出此无君无父之言?”和兄弟不同,糜竺还算是忠义之人,糜竺大怒道:“我等久随圣上,如今国难当头,你不思报效万岁,反而心存投降,去做那万人唾骂之事?”
“大哥,我们为那刘备牺牲了多少?连唯一的妹妹都嫁给了他。”糜芳冷冷道:“可换来什么呢?抄家?灭门?还是株连九族?我们糜家由商入仕在徐州崛起,不知多少商家士族眼红,他们早就盼着董卓打进来,杀光我们全家,他们才有出头之日,我们不投降,自然有他们投降。”
“不必多言。”糜竺怒道:“我誓死效忠万岁,绝不降董。”两兄弟争吵一通,谁也说不服谁,最后不欢而散,糜芳为家族考虑却被大哥叱骂,心中大怒,索性修书一封表示愿意做内应献出徐州城,让家人连夜出城给董卓军送去,不料家人在出城时被陈到率领的巡城士兵拿住,将靡芳的家人连同降书一起送到刘备面前,出乎陈到预料的是,刘备没有大发雷霆,立即把糜芳抓来砍头,反而让陈到隐瞒这件事,又将靡芳家人连夜悄悄送出徐州城,让他继续给康鹏送去降书。
几天后,正率领大军杀向小沛的康鹏在途中接到糜芳的降书,康鹏单独在大帐中接见了那信使,问明了那信使送信的的经过,那信使如实相告,康鹏不由奇怪刘备这么做的用意,便找来贾诩商议,贾诩一听笑了,“大王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刘备这摆明是借糜芳的投降来投石问路,试探大王是否有可能接受他刘备的投降。”
“他做梦!”康鹏咬牙切齿道:“孤可以接受任何人的投降,只有这个伪君子刘备,孤绝不受他的投降!”
“逗他玩玩也可以啊。”贾诩阴笑道:“左右大王要在小沛等四大军团会师,还有些时间,刘备平时在徐州、豫州和淮南搜刮了那么多金玉珠宝,大王让他自己吐出来,岂不更好?”
康鹏大笑,立即叫来那糜芳家人,大模大样的说道:“回去告诉糜子正,就说孤同意他投降了,但有一个条件,孤听说他的妹妹长得很漂亮,只要他把妹妹献给孤,孤保他在投降后可以享尽荣华富贵,至少换一个侯爷当当。”说到这里,康鹏想了想,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孤之爱妾甘泌在徐州有一兄长叫甘行,家中还有妻子和女儿,糜芳也得给孤把他们找到,送到孤这里来。”总算康鹏还有点良心,还记得他的一个老婆在徐州还有亲戚,虽然老婆的侄女长得很漂亮,但改邪归正的康鹏是肯定‘不会’,起坏心眼的了。
“多谢大王,小人一定转告主人。”那糜芳的家人欢天喜地的领命而去,虽然糜芳的妹妹己经嫁给了刘备,但现在的刘备连命都快保不住了,那里还能保住老婆?不过只要把糜芳的妹妹接回家中,只等徐州城一破,糜芳就可以把妹妹送给康鹏,保住糜家的荣华富贵了。
果然不出贾诩所料,那糜芳家人回城后还没进糜家,就被刘备派人接进了皇宫,得知康鹏的口信后刘备大喜过望,一边下令全城搜索甘泌的哥哥一家,一边派孙乾给康鹏送来降书,在降书中,刘备向康鹏保证,只要康鹏接受他的投降,刘备愿意退位不再称帝,献出全徐州的财宝,连被刘备册封为皇后的糜氏都可以献给康鹏,只求康鹏能留住刘备的汝南王封好。
康鹏看完刘备的降书后,二话不说大笔一挥,写下四个字,“可以考虑。”
接到康鹏的回信后,刘备立即召集全部官员,向文武百官宣布自己投降的决定,结果太史慈和糜竺等少许人坚决反对,诸葛亮和陈到等人不置可否,其他文武百一官致赞成。太史慈反对道:“万岁,我军与董贼之仇不共戴天,万岁岂可向国贼投降?我等愿为万岁舍死一战,就算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
太史慈的话在朝中并没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