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 >

第318部分

大明官-第318部分

小说: 大明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若是够资格的大人物,直接找尹旻谈谈并进行利益交换,大概就可以保送项大公子过关了——但可惜自己没有这个实力!

    想至此处,方应物产生若干无力感,虽然自己相对于同龄同年同窗们已经很成功了,但还远远不够。

    方应物又想起这次都察院之事,如果刚才自己的猜想是真的,只怕那万安首辅一开始着眼点就在利用李孜省身上。

    而自己害怕与万首辅正面冲突,那简直就是一种自作多情!因为自己这小卒子根本就不在万首辅的视线范围内,更谈不上冲突不冲突!

    不过这种被人无视的感觉,固然增加了安全感,但又让以局中棋手自居的方应物略微不爽,真是一种奇怪的矛盾心理……

    话谈得差不多,方应物便起身告辞,“今日不耽误老大人的时间了,就此作别罢。”

    李裕犹豫片刻,欲言又止,最后才道:“今日你见到李孜省之事,切莫与外人言。”

    李孜省的名声实在当得上“士林败类”四个字,只怕每一个士大夫都不愿意把与李孜省往来的事情传出去,与太监往来都没这么大顾虑。

    方应物笑了笑说:“老大人放心,在下不是不明是非的人,更不是口无遮拦的人。”

    忽然福至心灵,方应物又开口道:“不知道老大人是否晓得,家父前些日子升为翰林院侍读,也是由李孜省所举荐,简直有点匪夷所思,在下觉得那李孜省做事实在是有些莫名其妙。”

    李裕听到这个消息,忽然彻底宽了心。本来他因为自己和李孜省交往这种丑事被方应物看到而耿耿于怀,芥蒂一直不能彻底消除。

    但听到连方清之都受到过李孜省的举荐,李大中丞顿时芥蒂全消了,身宽意舒地附和着方应物道:“是啊,在下这个同乡行事确实莫名其妙……”

    方应物抱拳为礼,正式告别。其实就算他今天不说,以李大中丞和李孜省的交情,只怕也迟早会得知父亲方清之等人被李孜省举荐的秘闻。

    那还不如现在主动自曝其丑,以消除李大中丞因为道德自卑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法不责众,道德也不责众啊。

    方应物从李家出来时,天色早已黑了。虽然这儿离家近,但考虑到上午刚刚与父亲顶过嘴,还是不要回家了,免得挨一顿家法丢了官体。

    所以方应物折向北去,回了县衙上床安歇,一夜再无话。

    及到次日,排衙完毕后,方应物才回到二堂坐定,便听方应石禀报道:“刘府那个大公子来了!”

    这个刘府大公子自然指的是方应物的未来大舅哥刘枫了,话说刘棉花吩咐过,叫刘枫到宛平县衙历练,不过前阵子刘大公子一直没来,方应物还怀疑这大舅哥改了主意,却不料今天突然又来了。

    方应物将人让进来,请到旁边花厅入座,并试探道:“大兄真乃稀客,今天是什么风把你吹来的?”

    刘枫答道:“按照家父之命,为兄来给你这里当幕僚,你又不是不知道。”

    方应物哈哈一笑,“前阵子一直不见大兄驾到,还以为大兄嫌弃敝处衙门小,不肯屈就了!”

    刘枫闻言老脸一红,前一阵子风云动荡,小小的宛平县县衙硬撼东厂,正在风口浪尖上。所以他的夫人蒋氏力劝他不要过来,免得惹祸上身,他耳朵一软就听从了。

    刘大公子这点心思,方应物怎能看不破,不过嘴上当然不会点破,说笑几句难得糊涂而已。

    娄天化出现了,喜上眉梢地说:“刘大公子来得及好!在下近日忙到自顾不暇,刘大公子宰相门第家学渊源,正可分担在下之劳。”

    方应物暗暗想了想,这大舅哥处理实际事务能力估计远不如娄天化,就让他充当待人接物的西席罢。正好最近这段时间各方面应酬多,让这位宰相公子出面倒也各得其所。

    刘枫忽然又开口道:“其实还有别人托了我传话,想要与你一晤!”方应物好奇地问道:“能劳驾你传话的人必然不寻常,到底是谁?”

    “是兵部左侍郎张鹏张大人。”刘枫答道:“这里有他的亲笔信,亦委托我交与你。”

    兵部左侍郎?现如今兵部尚书位置可还是空着……方应物接过信来没有打开看,又先问道:“此人与你有什么关系?”

    刘枫笑道:“其实并非与我有什么关系,他也是保定府人氏,和家父十分熟稔的!”

    原来是保定府的!方应物恍然大悟,那显而易见了,这位张鹏张大人定然是刘棉花的乡党,也就是同乡加党羽!那算起来也是自己人了,就是不知道来找自己作甚。

    拆开信看,只觉得笔迹很眼熟,却没有抬头和落款。方应物仔细辨别,又看看信中口气,能判断出这是刘棉花写给别人的信。

    或者说很可能是刘棉花写给张鹏张侍郎的信,然后又由张侍郎转给自己看。信中有一句话颇为刺眼:“有无办法,可询问宛平县参谋也!”

    前段时间,汪芷党羽兵部尚书陈钺被吓得主动辞官回老家了,兵部尚书位置便空悬出来。不过内阁和都御史位置闹出的纷争更大,朝廷便没优先解决兵部尚书位置。

    这张鹏张大人位居兵部左侍郎,按理是可以接替尚书位置的……刘棉花那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对张侍郎说:“你去找方应物想想办法!”

    参悟出来这层意思后,方应物忍不住打个哆嗦,老泰山这不是把人往火上烤么?兵部尚书也是七卿之一,绝顶的高官,他小小知县能有什么办法?

    那万安万首辅对自己是无视,而老泰山对自己却是过于重视……一个让人不舒服,一个让人不好受,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啊,人活着真艰难!

 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

    方应物收起信件,抬起头来对刘枫苦笑几声,“老泰山太看得起小弟我了!我可只是六品知县,这可叫我如何是好?”

    刘大公子听到方应物的话,脸上现出迷茫之色,很有“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的风范。

    方应物摇摇头就此不提,这大舅哥大概只是帮着传话递信的,其中内情八成真不知道,刘棉花也不会对他这局外人传授机密,问他也白问。

    晚间散衙后方应物便专程去拜访兵部张侍郎。进了张府,宾主落座后张侍郎坦诚道:“吾已经写信询问刘公之意,并将近日京城情势告知。他回复说其实再等三年也可以,只是眼下有这么个机会,让你练练手也无妨。”

    方应物虽然没多大兴趣去再搞兔子搏狮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偶然为之还好,搞多了会死人!

    但今次还是要试试看,道理也很简单,既然身处在这人脉网里,享受了人脉网带来的好处,那么该尽到义务时就不便推脱。不然传出一个“孤介不近人情”的口碑,惹得人人敬而远之就不好了。

    要是不成就算了,反正刘棉花的意思好像就是让自己练练手。不过这时候更让方应物好奇的是,这张侍郎的态度未免太奇怪了罢?

    他好歹也是堂堂的正三品实职部院高官、兵部二把手左侍郎,完全具备接班兵部尚书的资格,怎么表现的一点主观能动性都没有?难道还真指望自己这种小知县神机妙算助他上台?

    故而方应物忍不住询问:“少司马本心意下如何?不知有何良策?”

    张侍郎很洒脱无所谓地答道:“刘公算无遗策,本官别无想法,只听从刘公吩咐便是,至于其他的没有多想。”

    想了想又道:“现如今一切拜托方大人筹谋了!”

    方应物无语,很想冲动的上去掐住张侍郎的脖子问一句:这全都是为你操心,你自己却没事人似的,到底是真淡定还是假淡定?

    张侍郎自然也有张侍郎的心思,他知道,做官想要做到三品,凭借人脉实力、机缘运气、功业政绩、个人才干都有可能,八仙过海各展所长而已。

    但从三品上进到几乎算人臣之极的二品,那就只有两种路径了——要么是名满天下、声誉隆重、众望所归;要么是朝中有人援引,通俗地讲就是有大佬为你撑腰、把你力挺。

    张侍郎早就自思过如今的处境,首先,自己绝对不是那种,名动天下的人物,现在高官里只有一个人能当得起名动天下四个字,那就是江南当巡抚的王恕,号称本朝第一正人,他张鹏还差得远。

    其次,他的恩主刘棉花丁忧回乡,并不在朝,那么在朝中就暂时没有够资格的强人会一力支持自己。

    总而言之,自己可谓是一没有名望二没有靠山,凭什么能走出这鱼跃龙门的一步?侍郎和尚书那就是半神和真神的区别,这一步难度甚至大于从七品做到侍郎的难度。

    所以看透宦海世情的张侍郎从一开始就主动把自己的希望压下去了,既然不抱希望自然也就淡定的无所谓了。

    至于恩主刘相公的意思,张侍郎也明白,恩主就是借此机会锻炼一下这位大有前途的女婿,培养未来的接班人,任由他胡闹了。

    方应物向来好胜,信奉十倍努力百倍收获,自然表示不理解张侍郎怎么就如此淡定……只能长叹一声,自己真是个操心的命,今次这事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收拾一下心情,方应物拉着张侍郎继续商议,“你是兵部少司马,应当知道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看看你的对手都是谁?

    目前朝中两大巨头自然是万首辅和刘次辅,在兵部尚书的争夺里,应该是刘次辅更为急迫一些。因为他刚在内阁位置争夺上输了一阵,必须要找回场子。

    万首辅这边我听说过,一直想将党羽尹直从南京尚书任上调回京师,但这个品级的位置本就不多,空悬的兵部尚书倒也合适安置。不过刘次辅这边会推出什么人选?倒要打听打听。”

    张侍郎话不多,这时候突然开口道:“这我听说过,可能是延绥镇巡抚杨大人。”

    方应物猛然一拍额头,这还真有可能!

    那杨抚台今年正好任期结束,在延绥镇政绩卓越(还是靠他方应物奠基的),同时延绥镇又是军镇,这样的知兵巡抚回京接替兵部尚书相当名正言顺。

    更重要的是,杨抚台是山东人,与次辅刘珝乃同乡,刘珝不支持他支持谁?前一段时间,不是还看到杨公子和刘家公子一起出现在教坊分司胡同里么?

    不过方应物愈发的头疼了,杨抚台是个老熟人,还是关系很不错的老熟人。最要命的是杨抚台是自己的前东主,将自己从榆林苦海救了出来委以重任,算是有恩于自己。这可叫自己怎么去面对杨抚台?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近人情,方应物叹息一声,走一步看一步罢。起身对张侍郎说:“今日先谈到这里,在下告辞了。”

    张侍郎忽然想起什么,提醒道:“近日将有人弹劾你,你要警醒些!”

    这是两天来的第三次听到别人提醒了,估计还是因为在工地上斩杀几个小营官的事情,方应物依旧毫不在意,礼节性的表示道:“多谢少司马相告!”

    方应物走到门口,忽然别有所思,又转回来问道:“按说这兵部能管军法?”

    张侍郎点点头,“近年来兵部权渐重,都督府权渐轻,军法之事在外操由督抚便宜行事,在内也是多由兵部建言,自然管得到军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