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最应该值得方应物庆幸的是,他以督工为大义在南城外混了一段时间,摆出万事不理的架势。所以没有直接参与到都御史的争夺中,成功从正面躲开了万首辅,避免了被风浪波及到。
想到便做,方应物吩咐王英去买了礼物,然后在傍晚时候携带着礼物,去了李裕府上登门道贺。
掌院都御史在朝廷里分量十足。是最有权势的十来个人之一,俗称的“阁部院”里,这个院就是都察院掌院都御史了,勉强也够得上人臣之极的边。所以方应物赶到李家的时候,发现有不少人已经先于他到达了,大概有点沾亲带故的人都要上门道喜一番。
不过客人都拥挤在门房和大门内外,没能进到李家二门里去,并只由李裕家里的西席先生和儿子出面应付。
众人对此纷纷表示理解。无论如何,李裕荣登都御史后。避嫌的姿态总要做一做的,不可能刚登高位便大会宾客,那也显得太张扬和没品,会成为朝廷里的笑柄。
方应物也明白这个道理。故而扔下了礼品,上前随便说几句闲话道喜,刷过存在感后便打算走人。
但李家公子却一把抓住了方应物。低声道:“家父说过,若方大人来了。便请入内一叙。”
方应物看看左右那不得其门而入的人群,顿生受宠若惊之感。谦逊道:“我方应物何德何能。。。。。。”
看着方应物进了二门,后面众人纷纷议论道:“此人是谁?竟然此时能登堂入室?”“貌似近日百姓口中风传的京师之虎,不知怎的入了大中丞之眼。。。。。。”
方应物来到里面堂前,通传进去后,却见主人家李裕出来迎接,这可把方应物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李裕现在身份可是正二品高官,他方应物只不过是京县知县。两者之间天差地别,论起礼节,方应物可真当不起出迎。
方应物见状连忙上前,而李裕也拾阶而下,不等方应物说话便先开口道:“本院非是迎接你,你不须在意。”
方应物愣了愣,察言观色瞧这李大中丞神色十分不自然,极其古怪,但是实在猜不出有什么情况。
李裕又接着说:“请你进来,是因为有个同乡想见见你,这人大概你也是知道的,乃是右通政李大人。。。。。。”
右通政李大人?方应物瞬间意识到这是谁了,其实此人另一个称呼更广为人知——佞幸方士李孜省,所谓右通政是被天子违规强行任命的,一直被百官所抵制。
如此方应物恍然大悟,难怪李裕此人脸色十分怪异!
那李孜省是什么人?本来读书人出身,却改头换脸成了装神弄鬼的方士蛊惑天子,今年靠天子力挺还捞到右通政官职,惹得朝廷轩然大波,君臣产生激烈冲突。所以此人在士林里名声极差的,只怕比汪直、梁芳这些太监还差。
就算李裕是李孜省的同乡,只怕也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提起这茬!更别说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李孜省悄悄出现在李裕家里,传出去甚至能当丑闻。
李裕见方应物反应过来了,就收起尴尬,正色道:“老夫在此迎住你,就是不想蒙蔽你,要问问你的想法。你爱惜羽毛不想见他,可以就此走人,老夫绝不阻拦;你若想见,老夫便引起进去。”
这李裕还算厚道,换成别人只怕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先领进去再说。。。。。。方应物哑然失笑道:“在下岂能让老大人难做?但请领着在下进去就是。”
这李孜省是成化末年政坛上的一个风云人物,好几次君臣冲突都因他而起,同时却也是很有个性的人物。方应物对此人有点兴趣,想亲眼看看此人究竟是什么样子,多长几分见识总不是坏事,说不定以后用得上。
如此方应物便跟随着李裕进了堂中,却见里面先坐着一位中年人,打扮有点小个性,身上是文士衫,头顶却是镶嵌鸽蛋大小宝石的道冠。总体看起来眉目疏朗气质出尘,很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李孜省见了李裕进来,“刚才说到哪里?对了,我和那万安说了,叫他让了这一步,然后我保他一个内阁人选。。。。。。”(未完待续。。)
ps:昨天冒着40度高温参加科目三场外路考,早晨6点出门,下午4点半才安排上车考试,然后扑街了,心情极度郁闷不爽,先前期待度很高,心理落差太大,晚上回来实在没心情码字。早上起来后好点了,生活总要继续,为了月票而战吧。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一个有童心的人
听到李孜省这几句,李裕对方应物无可奈何的苦笑。而李孜省瞥见方应物随着李裕进来,并没有停住自己的话,依旧说着。
“当那万安就说了,如今朝廷空着三个重要位置,一个阁臣一个都御史和一个兵部尚书,其中他只看重阁臣和都御史两个位置,所以两个位置里至少要取到一个。
而眼下内阁位置他万安正与次辅刘珝各自推荐人选僵持不下,都御史这边也没有完全把握,故而两者都不能轻易放手,免得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两边都落不到。”
而我就对万安说,我保你推荐的彭华能入阁,都察院这边你老人家就放了手,也别管那戴缙死活了,都御史让给我那同乡如何?”
这种种一般人不可能知晓的秘闻在李孜省嘴里娓娓道来,叫方应物听得目瞪口呆。他并不是吃惊这些秘闻本身,他吃惊的是李孜省的态度,这李孜省简直就像是一个骄傲的小公鸡,或者像是一个炫耀自己“宝贝”的小破孩一般。
李裕暗自叹口气,很捧场的问道:“照你说来,这次入阁之争,大概那翰林学士彭华要力压吏部天官尹旻了?”
李孜省“很不满”的打断了李裕的反问:“不是大概,是肯定!左右这两日旨意就会出来,一定是万首辅举荐的彭华入阁!”
李裕继续很捧场的问道:“可是你又怎么能保证这一点?宰辅人选这种大事,天子也未必肯听从你的意见。”
这句问话仿佛挠到了李孜省痒痒处,貌似莫测高深的答道:“因为我向天子说了一句话,我说尹旻在吏部十几年做到天官位置,今次又图谋入阁。仿佛贪心不足,不知其将何为!”
方应物细细琢磨这句话,感到李孜省能混的“风生水起”,还是有点小聪明的。。。。。。
吏部天官执掌铨政大权,是公认的外朝之首。堪称是权力第一的外朝大臣,而且也是被视为与内廷阁臣同等级的存在。
李孜省说一个管了十几年人事的吏部天官想入阁做宰相,是贪心不足?是意欲何为?天子听到这话,心里不犯嘀咕才怪。。。。。。
当然,最要害的地方在于,李孜省能随随便便在天子面前说这些阴阳怪气的话。其他人想这么说也见不到天子,或者能见到天子也不敢这么说。
方应物便暗暗想道,这李孜省虽然口气很像是吹牛,但确实不是吹牛,一句话封死了吏部尚书尹旻的前进之路,那么自然就是首辅万安力挺的彭华入阁了。
同时万安投桃报李。放弃戴缙不管,把掌院都御史位置让给李裕也在情理之中。难怪这李裕虽然心里并不认同李孜省,但仍要仔细招待着。
李孜省忽然转向方应物,问道:“方大人看来,我此事处置的如何?”
方应物心知肚明,李孜省这是故意问的,目的就是想从自己这里听到几句能满足他虚荣心的话。
但方应物稍加思忖。便开口道:“如今天子懒政,阁权日重,中外视为宰相也!孰轻孰重,万首辅岂能不知?所以在万首辅心中,举荐自己人入阁乃是重中之重,如此方才便利他操弄权柄。
但在之前,万首辅与刘次辅各举一人,看似相持不下,但细细思之又不然。万首辅诚然要重于刘次辅,但是彭华资历却比吏部尚书尹旻浅的多。影响力更是小得多。所以万首辅加上彭华,与刘次辅加上吏部尚书尹旻比较,甚至还要处于劣势。”
李孜省一时间没明白方应物的意思,皱眉问道:“你云山雾罩的到底想说些什么?”
方应物不慌不忙的对李孜省继续说:“因而万首辅为了打破劣势处境,必然要想办法从别处借势。插手都察院事务就是借势之举,就是要借用你的势!
他明知道你想推李中丞进位都御史,但偏要做出争夺的样子,以此来引你去找他谈判。这样他便掌握了主动,然后再引导你去为他火中取栗,阻挡尹旻入阁!
总而言之,我看这万首辅算计的很精明,把所有人都引入彀中,娴熟的玩弄于手上,最终达成自己的目的,不愧是做到首辅的人!”
李孜省听到方应物这通话,直愣愣的坐在椅子上,半晌一动不动。难道真如方应物所言,自己其实是被万安算计和利用了?难道自己的小聪明在精明人眼里根本不够看?
忽然间,李孜省猛然站了起来,也不打招呼,拔腿就向外走去。目送李孜省离去,方应物目瞪口呆,对李裕问道:“这就走了?他到底为何见我?”
李裕为此也哭笑不得,“不知道。。。。。。或许单纯是好奇,想见识一下京师之虎是何等样人罢。或许还有一种可能,仿佛有人要大举弹劾你,他想帮你摆平事情。”
方应物哑然失笑,“他也不先问问我需要帮助么?再说他帮了我,我又能给他什么?”
李孜省离开让李裕松了一口气,神态明显轻松起来,“听他说,仿佛陛下很欣赏你的应制诗作,也许他想从你手里淘换几首。”
抛开身为读书人对李孜省的成见,方应物不得不承认,这李孜省真是一个有“童心”的人。。。。。。
也正是这样有童心的人,才会让内向的宅男天子将他视为友人一般的存在,愿意与他畅所欲言。而对心机深沉的朝臣们,天子却懒得搭理,不愿废半句话,见半次面。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李孜省确实有小聪明,也知道要给自己准备后路,热衷于培养人脉。但他对于培养人脉方面过于一厢情愿,也不管别人领情不领情。
就像他主动举荐过徐溥谢迁刘健以及自己父亲方清之等人,但这些人会领他的情么?就算今天的李裕心里大概也是不认可他,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很可惜,有童心的人只有在当今成化天子这个特殊背景下才如鱼得水,一旦换了环境只会死的很惨。
今天已经是第二次从别人口中听到自己被弹劾的风声了,方应物对此只能冷笑,他很期待,不知会是什么人跳出来?
第四百四十五章 无视与重视
没了李孜省在中间夹七杂八,气氛就正常多了,方应物与李裕‘交’谈也渐渐步入正轨。
方应物忍不住说:“老大人若有机会时,还是劝一劝这李通政口风紧一些为好,若动辄这般口无遮拦,是取祸之道。”
方应物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据徐学士说,父亲方清之也是由李孜省举荐过的,担心李孜省到处张扬,反而要坏事。
李裕叹口气道:“方大人但请放心,李通政此人不是口无遮拦的人,不然也不能一直维持君恩不断。只是他在别处只能憋着,到了老夫这里却总要滔滔不绝,毕竟是认识二三十年的同乡人了,他大概对老夫感到放心的缘故。
今天话多,也许还有想通过炫耀这些折服你的念头,不然他凭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