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 >

第339部分

大明官-第339部分

小说: 大明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再这么冷下去,就成了群臣默认处斩某给事中了。虽然没人相信真会杀人。。。。。。

    成化天子高居宝座上洞悉了情势,忽然玩心大起。他重重咳嗽一声,言简意赅的吩咐道:“诸卿无异言,依祖制办。”

    旁边侍驾的锦衣卫官愕然不已。。。。。。依祖制办?那可是要杀人的,难道陛下抽了风,就为几句口头话动真格?换成太祖太宗不奇怪,但今上可从来不是这样的人啊。

    成化天子还看到。底下数十人好似被施了什么法术,整齐划一的齐刷刷的抬起头,貌似很不大不敬的直勾勾盯着自己天颜看。

    成化天子甚至能猜到群臣所思所想——我们这些贤臣正在努力的理清是非曲直,你这明君在一边听着等结果就是,突然插手捣什么乱?

    天子很想放声大笑,但仍然板着脸面无表情。装作冷漠的扫视群臣。

    首辅万安滚出班位,在宝座下叩首道:“陛下!王墨有口无心,无意之言,何至于死!”

    看戏完毕的成化天子心里感慨几声,还是万首辅处事妥帖、为人贴心。口中再次言简意赅的说:“死罪可免,下不为例。”

    群臣貌似松了口气,一起称颂道:“吾皇仁慈!”而王墨在宝座下连连顿首。涕泣道:“臣叩谢陛下不杀之恩!”

    看着诸卿姿态,成化天子忽然隐隐悟到点什么,但随即又深深后悔起来。现在才悟到,未免有点迟了,天子意兴阑珊的想道。

    王墨像死狗一样爬回了班位,他这事算揭过去了,但廷议还要继续进行,总不能不出结果。不过现在满殿诸公里。没人再会说因为方应物诽谤宰辅导致天变了。。。。。。

    此时也到了大人物出场时候,兵部尚书张鹏出列奏对道:“王墨言方应物诽谤宰辅,诸君皆以王墨为非,是以方应物并无诽谤。若方应物不是诽谤,方应物所言又当如何?”

    殿中比较聪明的人隐隐明白了张尚书的意思,但是逻辑能力比较差的人一时间却云山雾罩的,但可以肯定张鹏不会在这关键时候无的放矢胡言乱语。只能恨自己不多长几个脑袋。

    通俗的解释,就是王墨说方应物诽谤次辅刘珝,到现在大家已经公认是王墨错了。那就可以论证为方应物没错,如果方应物没错的话。他弹劾刘珝就不是诽谤。

    既然方应物没有诽谤次辅刘珝,那又推论方应物弹劾刘珝“因私废公”和“国之蠹虫”是对的。推理游戏到此为止,如果诸君无法推翻这个结论,那么下面该怎么办?

    太子太保兼谨身殿大学士刘珝此时也在班位之中,地震之前他敢使气辞官回家,但地震后他可不敢使气了,以免弄假成真。

    今日廷议,刘次辅便“抱病”而出,立身殿中,但他知道自己是敏感人物,所以不敢说话。但在此刻,要说刘次辅的心情,除了窘迫还是窘迫!

    他做梦也没想到过,纯粹的文字游戏竟然可以玩弄到这个地步!只靠几句话,竟然也能将他这个次辅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张尚书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等于是当着满殿大臣的面问:既然证明出刘阁老确实有问题,那么该怎么办?

    那刘次辅在众目睽睽还能怎么办?除了在宝座下免冠叩首、自请辞官,还能怎么办?

    放在从前,刘次辅肯定毫不犹豫就如此做了,那是因为他知道辞官只是手段,方方面面不可能真让他辞掉的。

    但现在刘次辅有很强烈的预感,只要他敢在这里当着天子面辞官,九成九会成功!就是不成功也会被有心人逼着成功!

    殿中大臣看看侃侃而谈的张鹏,又看了看窘迫无比次辅的刘珝,心里的惊奇难以用语言形容。

    因为在往常印象里,次辅刘珝言辞敏利,而兵部尚书张大人向来低调寡言。但在今天两人却反了过来,张大司马犀利尖锐咄咄逼人,刘阁老却讷讷无言。

    记性好的人还记得,今天是近十年来陛下第三次在早朝外场合面见大臣,而上一次是三年前廷审方应物,地点也在文华殿。

    当时阶下囚方应物口才极其犀利无敌,这风范给别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张大司马方才表现不亚于上次的方应物,甚至还有点相像。

    又联想到方才所议论的事情也涉及到方应物。。。。。。难道这张大司马与项御史一样,也被方应物鬼上身了?

    ps:第二更!



    

第四百七十七章 最后登场的主角



    殿中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太子太保、谨身殿大学士、次辅刘珝身上,但刘次辅是绝对不想当这个焦点的。

    班位次序在刘次辅身边的,则是他的老对头首辅万安。此刻万首辅虽然因为站位角度原因,不能正视刘次辅,但只用眼角瞥视,也已经足够爽快了。

    回想往昔,万首辅微微感叹,从成化十一年起,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近十年了。一个与自己争斗近十年的老仇家眼看就要走上穷途末路,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爽快?

    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次辅刘珝一旦去职,那自己将再无敌手,真是高手寂寞啊,万首辅心里唏嘘道。

    万首辅偷偷扫视了一眼殿内,智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只怕所有人都以为,第一个出来发言的都给事中王墨是刘珝的吹鼓手,是刘次辅派出来为他自己进行辩护的。

    但大多数人永远也不会知道,那王墨其实是他万首辅安排。即便没有别人出来质疑,也会有另外安排的人选出面唱双簧。

    什么方应物有天机相助,受益无穷逃过一劫,简直可笑之极,都是给他万安提鞋的!最后的最大益处还不是由他万安受着了?

    刘次辅久久不动,陷入了极大难堪之中,显然他无法为自己辩解,又不想辞官。可是除了辞官之外,真是有走投无路之感。

    成化天子看在眼中,暗暗叹口气。

    虽然这些年来,刘珝好斗、狭隘等性格缺点暴露的越来越多。越来越不讨天子喜欢,生了厌烦之心。尤其是与万安对比的情况下。

    但刘珝毕竟是当年的东宫帝师。如今见老师落到这个难堪地步,天子还是生了几分同情。

    如此天子便开了金口道:“东刘先生若有话说。不妨再上奏疏详述,不必急在一时。”

    这就是让刘珝老师回家以后,再写个辞官奏疏了。比起在金殿上当着群臣的面,被逼着免冠顿首辞官而去,写奏疏辞官还是要体面的多。

    如此刘次辅的事情算是有了结果,也暂时揭过,不用再继续议论了。前头介绍过,地震对应的焦点在两件事身上,方应物弹劾刘珝只是小风向标。林俊冒死请斩阉贼梁芳、妖僧继晓两个佞幸才是大风向标。或者可以说,前面大概只是热身运动,下面才是重头戏。

    果不其然,与方才的互相矛盾与纠结不同,话题一旦转移到阉贼梁芳和妖僧继晓身上,大臣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群情愤激!

    一时间群臣纷纷进奏,言称地震是感应君侧奸邪环绕,请求陛下顺应天意,斩梁芳、继晓向上天谢罪!

    说实在的。梁芳、继晓这两个人确实很招大臣恨。一个是贪得无厌,大肆假借天子之手侵吞国库;另一个是太过于招摇嚣张,区区一个半吊子僧人的出入仪仗竟然比宰辅尚书还隆重!

    天子头疼的捂了捂脸,果真不出所料。眼下这种状况一点儿都不意外。他确实敬畏上天告警,但要他杀掉梁芳、继晓两个宠信之人,那也实在做不到。

    还好另有准备。不然天子也就不会费心召集这次廷议了。他暗中对万安使了个眼色,叫万安按照原定计划出面转圜。

    作为天子的贴心人。万安当然不会拒绝天子的旨意,见状便出列奏道:“臣奏请陛下赦免林俊!”

    天子很配合的答道:“可!”

    其余大臣听在耳朵里。以为万安要为了赦免林俊与天子讨价还价,在其他地方让步。但林俊被释放本就是应有之义,不能为了应付天变而舍本逐末,轻易放过罪魁祸首!

    万安继续奏道:“奏请陛下免林俊一死,罢梁芳、驱逐继晓!”

    比起处斩,罢免与驱逐算是天子勉强可以接受的了,便继续答应道:“可!”

    万安立刻伏地拜到:“万岁!”

    对此群臣只能吐槽一句:“不愧是著名的万岁阁老”。但天子与首辅瞬间达成了一致结果,别人就很难再推翻了,否则就是同时挑战天子和首辅的权威。

    众人暗自叹口气,事情确实只能如此了。大势已定,想借天变彻底除掉奸贼已经不太可能,也不可能为此去伏阙闹事,能换得梁芳继晓被罢免驱逐也算可以接受了。

    本次廷议就要到此为止,殿中诸公放松下来,百无聊赖的等待着天子率先退出文华殿。

    正当此时,忽然有人闪亮登场了,一位丰神俊逸的三十七八岁词臣从班位中出列,朗声道:“臣有本奏!”

    众人齐齐目视之,原来是颇有名气的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方清之,也是大名鼎鼎的方应物的父亲,不知道他还要说什么。

    方清之不疾不徐,从容淡定的侃侃而谈:“依照公论,梁芳、继晓、刘公皆为天象感应示警之人,但今日朝廷对梁芳、继晓从轻发落,却对刘公从重处置,勒令其辞官致仕。未免是内外轻重有别,处事不公!”

    这是什么意思?其他人都有点糊涂,听方清之这口气,好像是要替刘珝开脱?

    众人倒不会怀疑方清之有意讨好刘珝,这可是方应物他爹,怎么可能去讨好就要下台的刘珝?只是感到非常奇怪而已。

    谁不知道,方家与刘珝向来有宿怨,尤其是方应物与刘珝之间仇结得很深,一个状元被夺走,比杀父夺妻之仇也就轻上一点了。不然方应物也不会在年前上疏大肆谩骂刘珝,当然正确的说法叫弹劾。

    方清之继续奏道:“朝廷行事大到决狱,小到封赏,首要就是公正!今日何为公正?

    臣以为,可同时从重,斩梁芳、继晓,罢去刘公,此为一;或者同时从轻,罢梁芳、逐继晓并只责罚刘公,此为二!

    如果陛下不肯斩梁芳、继晓谢罪上天,那也不该从重处置刘公,否则有违公正之义!”

    成化天子只要能保住梁芳、继晓等人性命,对旧日刘老师的去留当然没有什么太大执念,便垂询道:“卿以为又该如何?”

    方清之回奏道:“可迁刘公为文华殿或武英殿大学士,仍留其在内阁效力,或可将功赎罪。”

    这倒无所谓,成化天子点头道:“可!”

    天子一言既出,站在金殿中的方清之影像陡然高大了几分,看在诸公眼里光辉夺目。。。。。。

    群臣深深被方清之折服了,这心胸,这气度,非常人也,不愧是宰相肚量方清之,不愧是天留春色在方家!

    之前没有人能收获什么赞誉,唯有这位最后登场的人,才像是今天的主角啊。(未完待续。。)

    ps:第三更!

第四百七十八章 “众望所归”



    说实在的,拿刘珝顶缸以至于罢官,在许多大臣看来确实有点过重的嫌疑,未免生了几许兔死狐悲之感。

    但在天变背景下,这差不多已经是最简单最和谐的办法了。而且先前又被项大御史吓唬过,谁要给刘珝帮腔,那貌似就是自寻死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