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 >

第359部分

大明官-第359部分

小说: 大明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稣獗室印!

    王敬怒哼一声,抬手便将玉石砸向王臣,呵斥道:“你犯得什么糊涂?难道还需要我手把手教着你?别人能不能拿出银子来孝敬,是你我应该考虑的么?

    被指令到的商家里,谁拿不出银子来认领盐引,那就让他去找银子。再找不到银子,就让他破家!也让别人都瞧瞧,皇爷赐下的盐引,是那么好领的?”

    王臣不敢躲,额头被玉石砸出一个包,但还得强忍着疼痛认错:“干爹息怒,儿子知错了,这就照此去办!”

    王敬神色稍缓,又摆出长者姿态敦敦教导道:“我们在外面给皇爷办差,就要贯行狠绝两个字,非如此不足以表示用心!至于别人的死活,与我们有何干系?”

    其后采办太监又发出榜文,公布了十家商户,限令这十家在两日后到姑苏驿汇合,商议认领盐引的事情。

    被点到名字的商家,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这简直就是祸从天上来!十家分摊,每家平均就是一千五百两银子,这样一笔巨款有几个人能掏得出来?

    没被点到名字的商家也并不感到庆幸,很是物伤其类。这采办太监不是善茬,谁知道明天会不会点到自己?

    登时满城又一次哗然了,苏州府这两年真是流年不利!去年发了大水,今年又遇到一前一后两个钦差!

    前面那个钦差大臣还算是雷声大雨点小,虽然调门很有威胁,但到现在尚未见有实质性动作;谁知道后面又来了个更狠的,上来就要直接割肉,根本就是不加任何掩饰!

    强迫商家以高价认领朝廷滥发的盐引,这和抢劫有什么两样?相比较之下,还是前面那个钦差显得比较温柔。

 第五百一十五章 火候差不多了

    外面纷纷扰扰,府衙里李太守心烦意乱,不由得哀叹地方官难做。如果下辈子还有机会做官的话,那说什么也不当地方官了。

    这时候,门子来禀报道:“钦差方大人到了府衙,说是要见老爷!”

    李知府闻言皱起眉头,据他所知,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方应物没有公开露过面,几乎消失了一般。

    后来听说这方钦差整日都是在周边游山玩水、寻幽访胜,给人的感觉仿佛是遭遇挫败后,灰心丧气自暴自弃了。

    不过此时方应物突然出现在府衙,为的是什么事情?李知府正在琢磨时,忽然听到屋门外有人叫道:“怎么?李太守不敢见本官了?”

    原来这方应物已经闯到了堂外,而府衙中人知道钦差身份贵重,又不敢硬拦着。

    随后方应物又从堂外闯进了堂中,只见得他身穿玉色长衫,手持一把折扇,不像是钦差大臣,倒像是个消闲士子。

    方应物连礼节都懒得施,开口便责问道:“太守身为府君,看着治下虎狼当道、民不聊生,该如何应付?”

    李知府正为采办太监的事情烦心,听出方应物有指责的意思,便十分恼火,硬邦邦地顶回去说:“本府如何应对,与你何干?更不需你来过问。”

    方应物仰头哈哈大笑,啪的一声合上了扇子,极其无礼指着李知府道:“好一个与我何干!本钦差只是发了几个榜文,引起了一些流言蜚语,你便急不可待地跳出来,不但亲自上疏弹劾,还怂恿府中联名上书,给了本官一个难堪!

    如今这采办太监公然凌虐百姓,之前还勒索官府,从你苏州府库掠走数千两白银。这样的事实面前,却不见你有何表现!”

    李知府顿时哑口无言,这实在无法辩解,先前自己挟持民意弹劾钦差大臣的积极性是个人都看得到,又与现在面对王敬时的唯唯诺诺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知府的脸皮毕竟还没有修炼到刘棉花那种地步,若不然也不会止步于知府了。

    方应物由此冷笑连连,毫不客气地继续讥讽道:“怎么?你有胆量反对本钦差,却没胆量与那王太监抗争?连一封弹劾奏疏都不敢上?”

    李知府便强辩道:“时机未到,上疏弹劾也未见得有用!”

    方应物立刻驳斥道:“就算弹劾无用,但也是个表面功夫,你李廷美连表面功夫都不肯做?这倒是个笑话,本官讲给别人听一定很好笑,祝李太守早日扬名立万!”

    砰!李知府拍案而起,咬牙切齿地说:“方大人休要激将,不过弹劾一个中官而已,本官有什么不敢?”

    “那本官便等着拜读大作!若你言而无信,本官便亲自密奏天子,弹劾你昏庸渎职!”方应物大笑几声,转身离开了府衙。

    混蛋东西!李知府暗骂一声,方应物显然就是逼着他上奏疏弹劾王敬,最后一句话就是赤裸裸的威胁。

    但是李知府仍然搞不明白,方应物此举目的何在?自己是否弹劾王敬,与方应物有什么关系?

    从府衙出来,方应物心情大好,决定去望江楼喝几杯小酒庆祝一下。但到了望江楼大堂里,却见唐员外站在柜台边上,神色忧心忡忡,盯着柜面发呆。

    方应物忍不住嘀咕几声,唐广德神情如此,方才李知府神情也是如此,怎的今天所见之人都是愁眉不展?

    他便走上前去,拍了拍柜台问道:“唐员外!因何而忧心?”

    唐广德抬头见是钦差大人,忽然眼神一亮,将放在柜面上的帖子递给方应物。

    方应物低头看了几眼,这帖子其他没什么出奇之处,落款却是采办太监王敬的印鉴……

    唐广德苦笑着解释道:“王太监那边送了帖子过来,命令在下明日赴姑苏驿,至少要认领一千盐引。

    本来在先想着,破财消灾也就罢了。但据汪太监那边开出的转让价钱,一千盐引约莫是一千五百两银子,这实在匪夷所思,在下哪里拿得出这许多银子?”

    方应物对唐员外的遭遇表示深深同情……他知道那王敬抱着立威的态度,胡乱点了十家商户,没想到将唐广德点进去了。

    这也真够倒霉的,苏州城里商户何止千家,上千家里随机指定十家,百分之一不到的概率,这都让唐员外撞上了,不是倒霉是什么?

    也难怪唐员外看到方应物就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无论怎么说,方应物也是个钦差大臣,说不定帮得上忙。

    方应物出主意道:“唐员外,你总有些亲朋好友罢?我看你可以叫上一批人联名上书,向朝廷控诉一下王太监,我可以帮你递上去!”

    唐广德犹豫不语,方应物这个主意真不咋地!上书看起来可以出一口气,但细想之后实在没用。

    一来担心王太监事后报复;二来觉得上书没用,难道圣明天子只凭着一封平民百姓的奏疏,就放手惩治亲信太监?

    三来远水不解近渴,朝廷远在几千里外,而他明天就要被强逼着高价认领盐引了!

    唐广德的心思,方应物一清二楚,似笑非笑地问道:“怎么?唐员外还在担忧明日的事情?

    这样好了!你要串联本地名流,联名上疏弹劾王敬,而我会写一封文书,你明天带过去。

    在文书上,我自会表明,你们唐家已经被本钦差延请为佐贰,望江楼也被本钦差征用,预备为秋收时候的总会计房!如果王太监识相,自然放你一马。”

    唐广德不禁喜出望外,这才是他所期待的!在钦差太监面前,找别人都没用,也就方应物在名分上能稍稍抗衡。有了方应物的撑腰,情况总不会太糟糕了。

    虽然唐员外还是不明白,方应物为何要鼓动他上书,不过还是要利利索索的办了,争取多找一些人来,壮大声势的同时可以分散风险。

    和唐广德谈完话,方应物径自上了三楼,但是他的心里翻来覆去的默念着,火候差不多了,这样总该可以了罢……

 第五百一十六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上)

    紫禁城,午门内向东,有左顺门,过了左顺门,便可以看到文华殿和文渊阁。

    从理论上说,天子应当在文华殿处理日常政务,而文渊阁因为距离文华殿较近,所以在国朝初年成了近侍大臣值班的地方。

    后来近侍大臣的名号统一变成了大学士,差遣叫做入直文渊阁,被外界称为阁臣。

    又因为阁臣值班地点在皇宫大内,所以由阁臣组成的班子叫内阁,而部院监寺等衙门则是外朝。随着内阁体制不断发展,内阁由一个虚指名词变成了事实上的中枢机关。

    而读书人组成的官场具有浓重的宰相情结,而大明朝在太祖之后没有宰相,结果位处中枢的阁臣便被当成了负天下之望的宰辅。

    原本在皇宫无数殿阁中并不算太出奇的文渊阁,因为历史宿命变成了权力中枢,也就成了大部分读书人梦想的地方。入直文渊阁预机务,只怕也是传统读书人们的最高理想。

    能与文渊阁相抗的地方,大概也只有东边不远处的司礼监了。不过虽然那里很美,但却不是读书人们想要的……

    话说回来,文渊阁虽然具有神圣而特殊的地位,可也不得不说,文渊阁的硬件条件其实很差,还不如大多数县衙公房舒服。

    当年设计这里时,谁能想到这里会成为中枢?只怕工匠们根本没考虑过舒适性问题。

    号称宰辅的阁臣们,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文渊阁中堂,集体传阅重要奏疏、商议国家大事。天下所有的官民奏疏,大抵都要从这里走一遭,除去个别密奏之外。

    后世比较流行中堂这个词,作为宰辅大臣的别称,源头也是由此而来的。现在内阁有四位阁臣,首辅万安、次辅刘吉、群辅刘珝、彭华,都可以称为中堂。

    在中堂里,万首辅的座位是东边第一个,刘吉是西边第一个,刘珝是东边第二个,彭华是西边第二个。至于正中间,没有座位,只供奉着至圣先师。

    今天,有两份奏疏在几位阁臣中间传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次辅刘吉手上。与此同时,其他人各怀心思或者说不怀好意地看向刘吉。

    刘棉花沉吟片刻,又重新看了一遍这两份奏疏,其中一份是苏州知府所上的:“府内近日传言,钦差方应物欲变乱祖宗成法,重税于民。当此流言四起之时,方应物不肯分辩明白,似有默认之意,欲以诡术图利,致府内人心不安,士民不能乐业。又,东南三吴之地,乃国家钱粮之根本也,当求稳为上,断然不可因人而乱……”

    而另一份则是苏州府士绅联名所上的陈情表,由苏州府代为呈送,辗转送到内阁这里:“吾府向来重赋,去岁又经大水,正值人心板荡之际,生民无不祈望朝廷雨露恩泽。近闻钦差欲行苛政,实乃雪上加霜,乡间无不惊惧,唯恐钱粮不周便成束手就缚者……”

    在每天多达上百的章疏里,这事说大不大,也就是地方官民告御状而已,文渊阁里诸公都是老手了,处置此类事情驾轻就熟,三言两语就能快刀斩乱麻地做出决断。

    但这事说小也不小,因为涉及到钱粮重地苏州府。更敏感的是,当事人方应物是文渊阁里某人的女婿。

    所以几位阁臣没人先说话了,实在没法快刀斩乱麻,便抱着后发制人或者看热闹的心思,齐齐瞅着刘棉花。

    刘棉花反复看了两遍,这才抬起头,面无表情地说:“这封奏疏,先在我这里放一放,且容我深思熟虑一番。”

    天子可以将奏疏扣在不放,这叫留中不发,是表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