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 >

第395部分

大明官-第395部分

小说: 大明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月初时候,方应物到达京东通州码头,稍作休整后在清晨赶赴京城。大约在午时从崇文门入城,然后按照规矩先去了兵部,将钦差关防缴还给兵部。至于王命旗牌,早就被旗牌官送回南京去了。

    随后方应物又在散衙之前赶到西城都察院,报上名字挂了个号,表示差遣正式结束,等待都察院详细考察。

    上述这些乃是国朝钦差回京的规定程序,等都察院考察完毕有了结论之后,朝廷才会安排下面的工作。

    方应物从都察院出来后,公事算是暂时结束,可以回家歇息了,正所谓先公后私也。

    到了方宅胡同口,方应物忽然浑身放松了下来,回家的感觉毕竟与外面不同。

    恰好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拂过脸面,方应物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这就是家的感觉么。

    方应物刚刚默念了一声“回来了”,耳边忽然传来长随兼护卫方应石的声音:“小心!”

    方应物睁开眼,忽然一团不知从哪来的灰尘顺着风向洒到了脸上,险些将眼睛给迷了。他还没反应过来,又有一片纸打着旋儿糊在了自家额头上。

    方应物手忙脚乱的将额头上的纸扯下来,低头看去却是一张常见的黄纸,烧黄纸的那种黄纸。

    略晦气!方应物丢掉黄纸,加快了步伐,准备回家洗掉这股晦气。

    可是他走到自家大门前时,入目所及之处,是一地的灰烬,尘土时不时随着春风起起落落,以及若干没烧尽的纸烛燃香。。。。。。

    谁家死人了这是?方应物勃然大怒。指着门前狼藉对自家门子喝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你是怎么看门的?”

    门子万分委屈,“小老爷有所不知!这段时间总有百姓跑到门前,说是要拜小老爷你这星君,小人哪里全拦得住!只能劝他们将祭品取回去。免得糟蹋了食物,不然就是满地的猪头烧鸡了。。。。。。”

    方应物听得目瞪口呆,站在门内仰天长叹道:“世间尽是愚夫愚妇,可悲,可悲!”

    早有王英在前面回家报信,等方应物进了家门,父亲方清之已经在堂上等候了。

    在外面先公后私,是先将公事交待清楚了才可回家;到了家里还有先公后私,那就是要先拜见过父母长辈。

    方应物规规矩矩的行大礼拜见过父亲,而后站起来答话。方清之问了几句差事。方应物简单将自己的作为说了一说。

    最后方清之叹道:“虽然只是治标不治本,但你没有足够时间,半年里能将治标做到如此地步,已然很不错了。”

    方应物稍稍讶异,父亲大人有长进啊。居然能看得明白了。方清之又挥挥手,吩咐道:“你先回屋洗漱,晚间与为父一起用膳。”

    回到西院,方应物洗漱完毕,与小妾其乐融融的温存片刻,又逗弄了几下两个儿子,然后与父亲用膳去。

    君子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话不多,场面略沉闷。饭后父子到了书房,并落座用茶。

    方清之放下茶盅,开口道:“你。。。。。。不会真的是什么星君下凡罢?”

    方应物叫道:“当然不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儿子我是什么情况父亲难道不清楚么?”

    方清之忍不住挠了挠头,很纠结的说:“这阵子为父一直想着。替你上疏辞掉官职,叫你就此致仕算了。”

    方应物大吃一惊,仔细察言观色发现父亲大人不像是开玩笑的,慌忙问道:“这是为何?”

    方应物不能不慌,现在可是父为子纲的年代。如果父亲发了话叫他放弃功名利禄,那他没法拒绝,不然传出去就是忤逆不孝了。

    方清之叹了一口气,“为父枉活了近四十载,从来没见过做官能做成大仙的,叫为父如何见人。

    家门外的场景是什么样子,你也都看到过了,与愚夫愚妇拜大仙有何区别?长此以往成何体统?做官别做成笑柄了!”

    做官做成大仙?方应物顾不得欣赏父亲大人的冷幽默,苦恼万分的抱着头,“儿子我也不想如此!天变本该也与我无关,但不知为何夹杂不清的就成这样了!”

    方清之又道:“天变之后,东厂才放出消息,说王敬之死是东厂人员的过错,确实与你无关,可惜为时已晚。”

    “什么?是天变发生之后,东厂才放出消息?”方应物敏锐的抓住了关键地方,连忙反问道。

    方清之点点头:“是的,天变之后第二天,东厂就送了消息到邸报。现在看来,为父觉得像是东厂故意为之!

    先前东厂有消息也不报出来,应该就是故意将风头引到你身上!如果东厂早些将你撇清,那即便再有天变,也没人联想到你了。”

    这肯定不是巧合,八成是汪芷从中搞了鬼!方应物万万没想到问题出在本该是最可靠的环节上,简直悲愤莫名,心里狂吼一句:汪芷我顶你个肺!

    找汪芷秋后算账是另外一回事,方应物赶紧又对父亲问道:“这样胡编乱造的流言,可曾犯了朝廷忌讳么?”

    方清之无奈的摇摇头:“目前还算不上犯忌讳,人世间各种神神道道的传闻多了,愚夫愚妇胡乱拜神求仙,不差你这一个。就连宫里,不也有什么活神仙国师么?

    只要不妄言天象、乱造天机便可。但仍旧有不小隐患,若朝廷什么时候想起打击邪神婬祠,你可就要悠着点了。”

    方应物无语,这年头的百姓脑袋里都在想什么?国朝百姓热衷于造神不假,不要造到他头上来好不好?就是要造神,也要等他死了以后再封神啊!

    方应物刚想到这里,又听父亲道:“做官做成神仙的,自古以来也有不少,但都是死后成神,便如包龙图做阎罗这种典故。

    但你这个样子,未免也太啼笑皆非,还是辞官算了。否则长此以往,迟早要成祸患,殃及家门就不好了。”

    方应物心惊胆战,高声叫道:“父亲大人,想点别的办法成不成?别总是绕来绕去的想叫儿子我辞官!”

    ps:

    比原计划拖了几个小时,少写了一千几百字,但我尽力了。。。。。rp

第五百六十六章 神仙?妖怪?

    方应物回到京城,需要见的人很多,比如好友项成贤、洪松,又比如老泰山刘棉花,还有李东阳李裕屠滽等许许多多人。

    人多了,先后次序就比较令人犯愁了。到底应该先见谁后见谁,方应物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但是直到现在,方应物才明白自己的真爱是谁,才知道了自己内心深处最迫切想见到的人是谁,简直非汪芷莫属啊。

    所以在回到家后的第二天,方应物便绕过城中心,跑到东安门外一处不大起眼的酒家里。这酒家距离东厂不远,生意不怎么样。

    光天化日之下,方应物直接将美艳的女掌柜拖进屋里,按在墙上问道:“速速叫汪公子来见我。”

    这女掌柜自然就是何娘子了,咯咯笑了几声,“汪公子不在京里,说是要研究一下往边镇派遣密探的事情,故而去了蓟州镇。”

    这一定是故意躲出去!方应物冷哼一声,“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等她回来时,你就来告诉我!”

    刚回京事情多,方应物没多少时间耽误,既然无法见到汪芷,便就打算抽身走人。

    不过何娘子突然伸手握住了方应物手腕,嘴唇轻轻咬着另一只手的指甲,明媚的眼睛水汪汪的,一言不发的瞥着方应物。

    方应物试着抽出手腕,却纹丝不动,像是被铁箍的一般。他只得摸了摸腰身,仰天长叹一声,看来不得不从了。

    咱是有求于她,还指望她联系汪芷并报信,方应物自我安慰道。不过昨晚与两房小妾折腾的精疲力尽,今天又要做过一场,女人多了真吃不消,以后一定要修身养性哪。

    从何娘子房里出来,已经是午后了。方应物在酒家里匆匆吃了几口,便回到西城去。按照老规矩,此时老泰山刘棉花已经下班回家了,登门造访便能见到人。

    果不其然。方应物才到刘府大门,什么话也没说,便直接被门子领到了刘棉花书房。

    刘棉花虽然年岁已老,但眼神很好,目视方应物走进屋里,便先开口批评道:“你去南方出了一次差,便闹得脚步虚浮,年纪轻轻怎能如此不堪驱使?

    若身体熬不住,又能有什么前程可言?多少英俊豪杰,都是因为身体虚弱才壮志未酬。”

    方应物略有尴尬。这真不是出外差劳顿缘故。。。。。。但又哪能跟老泰山解释这个?只得岔开话题,直接说明来意:“这次回京,赫然听到不少流言,又有愚夫愚妇乱来,小婿为之奈何?”

    刘棉花忍不住问了一句和方清之一模一样的话:“你到底是不是星君下凡?”

    方应物一口否认了。他是一个专业的、技术的精英官僚,不需要靠跳大神吃饭!

    刘棉花还是有点艳羡,表情颇为遗憾。“其实这样也挺好,如果老夫当年有这种谪仙光环笼罩,现在说不定早就稳稳地坐上首辅宝座了。”

    方应物脸皮抽抽几下,今天这刘棉花说话怎么如此不靠谱?只得苦笑道:“小婿正为此发愁,老泰山不要说笑了。”

    刘吉皱眉道:“谁与你说笑了?今上酷爱佛道神仙方术。老夫当年身上若有一层星君下凡传言,只要稍加利用,借此结交天子,哪里还轮得到万眉州做首辅。”

    方应物无语,刘棉花看问题的切入点果然与众不同,特别是与父亲彻底的截然不同。简直一切都无所不用其极的围绕着升官二字。

    “你别不信,这可能也不完全是坏事。说不定天子会对你产生兴趣,时常召你进宫侍候左右,这可是极为难得的恩典。把天子哄得高兴了,三年当侍郎。五年作尚书。。。。。。”

    方应物沉着脸打断了老泰山的畅想,正气凛然道:“老泰山休要说笑了!小婿岂能做那谄媚佞幸之人?”

    刘棉花收起放飞的心思,转而疑惑问道:“老夫记得,你与东厂汪芷关系尚可,怎么这次好像是东厂误你?按照时间来看,东厂本应该早可以把事情说明,根本不必等到天变之后流言四起的时候。”

    方应物无可奈何,唉声叹气的说:“天意如此,造化弄人,一言难尽。”

    刘棉花闻言若有所思,“原来这是天意么。。。。。。难道能击败你的,也只有天意了?”

    方应物问道:“老泰山给出个主意?”

    但刘棉花也没什么办法,“老夫做官几十年来,从来没见过也没听到过这种事情,你叫老夫出什么主意?”

    此后两人又谈论了一番这半年来的朝廷动态,见话说的差不多了,方应物便起身告辞,又被刘府仆役带着出了大门。

    不过方应物才走几步路,还没有出胡同口,便听到后面有人大呼小叫。转过身去,却见刘府的管事小跑着追赶自己。

    老管事跑到方应物面前,气喘吁吁的说:“方姑爷!我家老爷叫你无论如何,也要速速回转!”

    又有什么事情?方应物一头雾水,随着老管家重新回到刘府,连具体地方都没变,还是进了老泰山书房。

    不过此时书房里多了一个身影,细看却是老夫人。而刘棉花不复宰相气度,耷拉着脑袋坐在太师椅上,正被老夫人气咻咻的责问什么。

    见方应物进来,刘老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