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与烈日擦肩而过 >

第7部分

与烈日擦肩而过-第7部分

小说: 与烈日擦肩而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而江涛则想在登陆过程中对彗发和彗核进行天体物理学方面的观测。另外,虽然登陆艇和备用艇的外形相似,但体积,结构和功能却大相径庭。登陆艇上不仅有设施先进的实验室,而且它的外部也安装了各种科学仪器。备用艇则只是作为救生艇而准备的,所以它的设计以安全可靠为宗旨。尤其是它的维生系统,安全系数很高。但是它只装备了很少的科学仪器。因此,田丽和江涛都想坐登陆艇登陆而不想乘坐备用艇登陆。 
    
    李志指令长很满意小集体此时的气氛。逃难的惶恐正在被探险精神取代。此时,他们不再是一批避难者,反到是有史以来第一批拜访彗星的冒险家。 
    于是,他批准杨帆等三人一同登陆。自己留在青龙号上保持通讯畅通。 
    杨帆等三人飘进登陆艇,开始进行例行检查。登陆艇的外形大体上呈圆锥形,顶点是对接口。锥底上分布着三条起落架和三个发动机喷射口。登陆艇不仅有设施完美的生活舱和装备先进的实验室,而且还带有一部靠六条机械腿驱动的步行式探险车。原来还有一部轮式探险车,由于彗星表面无法使用,被放回青龙号的储藏室了。登陆艇原来储备的生活物资只够三个人使用四十天的,因为登陆火星后,他们只计划在火星上停留四十天。现在任务变了,登陆艇里又装载了青龙号上一半的生活物资,不仅储藏室被塞得满满的,就是生活舱也没有多少空间了。不过,由于彗星的引力很微弱,所以这些增加的额外负荷不会影响登陆艇的飞行。 
    
    青龙号上的另一半生活物资则装进了备用艇。因为青龙号不能在彗核上着陆,只能由两艘登陆艇登陆彗星。 
    青龙号轻轻一颤,登陆艇带着大家的希望向“希望”飞去。 
    “看到右边那块深色区域吗?深颜色说明冰层下面有岩石。我们降落在那里。”江涛给杨帆指着目标。登陆艇象羽毛般荡了过去。杨帆经历过不少次再入大气层操作,也接受过火星登陆的计算机模拟训练。然而,面对重力如此之小的彗核,杨帆还是头一回。此时,自动驾驶仪完全没有用处,他必须把人类的灵活机智提升到极限。 
    “一千五百米、一千四百米、一千三百米……”遥控系统机械地报告着数据。 
    杨帆关上发动机,用姿控火箭对准彗核表面喷射。姿控火箭的功率很小,一分一毫地衰减着相对速度。此时登陆艇与彗核间的相对速度是每秒三米左右,并且正在减少。 
    “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 
    “减震器已经张开,大家作好准备。” 
    三个人把头弯向双膝,蜷起身体,让脊柱结构为他们作最后的缓冲。 
    一阵轻微的震动后,杨帆立刻打开了朝向天际的姿控火箭,防止登陆艇由于反冲再弹回太空。在这么小的重力环境下,大型物体间碰撞的结果和台球差不多。 
    终于,姿控火箭的气流把登陆艇死死地按在彗核表面。杨帆关上了所有的发动机。静静地等了一会儿。登陆艇纹丝未动,他们确确实实地来到了彗核上。 
    杨帆松开满是冷汗的手,向后仰倒在座椅上。此时,他仿佛听到遥远的地球那里呼起一片欢呼声。当然,真正的欢呼声要在几分钟之后才能响起来。 
    第六章 
    “报告指令长,我们登陆艇成功了。”或许是刚才耗费了太多激情,杨帆报告时的声音干涩而平淡。他自己都觉了出来,赶忙打开一瓶水喝起来。江涛和田丽也都瘫坐在椅子上,好一阵没有动静。自从飞船被宇宙尘击中后,大家一直绷紧的神经此时才算稍微松驰了一下。 
    片刻的闭目养神之后,杨帆腾地站起来,整理了一下宇航服。江涛也站过来,帮他系好飞行背包,又从工具柜里拿出一面国旗塞在他手里。然后,杨帆的身影消失在减压舱气阀后面。抽气声咝咝作响。减压舱里也有闭路电视,信号正在向地球直播。杨帆向闭路电视镜头挑起大拇指,以示自己轻松的心情。 
    减压完毕,外艇门悄然无声地滑进艇壁,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展现在杨帆面前。杨帆停在门旁,久久未动。他觉得自己仿佛正置身于地球南北极某处的冰原上。彗核表面凸凹不平。登陆艇位于一片相对平坦平原上,四周是一些低矮的冰山,都不过几十米高。彗核表面的颜色有深有浅,说明组成彗核的各种物质在彗核中的分布很不均匀,彗星被天文学家们称为“脏雪球”,看来这个绰号还真恰当合适。 
    
    再往远处瞧,因为彗星的直径很小,所以地平线离得很近。虽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但是由于彗发对阳光的反射作用,使彗核的背阴面上也有充足的光线。彗核表面的冰层把照在上面的光线的一部分反射回去,使彗核看上去就象一个巨大的闪闪发光的宝石。这里虽然是背向太阳的一面,但谈不上处在黑夜中,亮度大约象地球上的黎明一样。 
    
    杨帆缓慢地走下舷梯,在梯子的最后一级上站好。当初在登陆火星的计划中,就确定由他第一个踏上新土地。计划中,他应该宣读登陆宣言,然后再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那个宣言宇航小组修改了无数回,但一颗硬币大小的流星却让它完全作废。 
    杨帆稳定了一下心情,开口说道: 
    “朋友们,我们能来到这里,是踏在无数前辈组成的阶梯上。我们也愿意作后人前进的阶梯。” 
    没有回答,杨帆只在耳机里听到一阵哗哗的电流声。 
    杨帆转过身子,扶着栏杆,朝前探出身子,向彗核迈出左脚。没想到耳机里却传来一声大喊: 
    “小心,力量太大了!” 
    听到江涛这一声喊,杨帆已经离开舷梯的左脚硬生生地收了回来,身上冒出了冷汗。当然,冷汗立刻被宇航服内的循环系统排解了。面前的大地看上去就象地球上的一个高原,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忘记彗核的重力相当微小。如果刚才杨帆那一脚随便踏上去的活,反作用力会立刻把他弹上太空。 
    杨帆抓牢舷梯,再一次伸出左脚,在彗核表面上反复试探,才小心地把重心移到左脚上。人类第一次踏上了一颗彗星,但却没能够踩出一个脚印来,不仅因为这里重力微小,而且杨帆是踏在几十亿年形成的坚固冰面之上。 
    当杨帆小心地松开手之后,才真正感受到彗核引力的微弱。希望彗星的彗核质量大约为20万亿吨,引力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一,杨帆平时一百五十斤的体重在这里减少得还不及地球上的一只青蛙沉。他开始试探着向前迈步,只要脚稍微一用力蹬地,身体就不由自主地飞了起来,飘飘荡荡,一分钟左右才能再落地。 
    “不要离开登陆艇一百米以内,以便援救。”几公里外,李志在天上命令道。 
    杨帆围着登陆艇跳开了“舞”。每一步都能飞过几十米,然后再调头向另一个方向飞去。脚下晶莹剔透,让他感觉象是走在一座冰场上。终于,他落在一片颜色较深的地方,停了下来。较深的颜色使他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因为这意味着冰层下面不远就是岩石。杨帆手里的五星红旗仍然束在一起呈杆状。他把旗杆的下端放到脚下的冰面上,小心地找好位置。 
    
    就是在地球上,凭人力他也不可能把旗杆插进冰层里去。幸亏这不是根普通的旗杆。杨帆双手紧握旗杆,用右手大姆指按了一下旗杆上的一颗按钮,只觉得猛地一震,旗杆下端弹出一米长的铆接杆,深深地射入冰层中去。巨大的反作用力使杨帆的身体横飞起来,不过他早有准备,双手紧紧地握住旗杆,身体几乎笔直向天,然后又从另一面落到地上。三分半钟以后,这个惊险动作在地球上引起一片惊呼。 
    
    之所以会在旗杆里安排这种构造,原来只是为了能够让国旗长久地飘扬在火星上。月球上没有空气,因此,当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时插下的星条旗至今仍然完好无损地立在那里。火星与月球不同,火星上不仅有风,而且还有很猛烈的尘爆,普通材料制作的旗子在尘暴中很快就会损坏。为了能让五星红旗长久地飘扬在火星上,设计者们选用了纳米合成材料来制作旗面和旗杆,而且还设计了弹射型的旗杆,这种旗杆可以轻而易举地插入坚硬的岩石之中,使之不被暴风卷走。 
    
    插好国旗后,杨帆后退了一步,向国旗举手行礼。此时此刻,千难万险都被抛到了脑后。 登陆仪式结束后,杨帆回到登陆艇,换田丽和江涛踏上彗核。由于三个人都很疲倦,所以他们只做了一些简单的测量和采样工作,就回到艇内去休息了。 
    李志指令长在几公里外的青龙号上,通过屏幕分享着组员们的快乐。信号从登陆艇那边传来,通过青龙号通讯系统做中继放大,然后传向地球,引起一波又一波的感慨和赞叹。此时,彗星已经深入水星轨道,速度也越来越快,就象是扑火的飞蛾。弥漫汹涌的太阳粒子流干扰着通讯信号,只有青龙号上的通讯系统才有足够的功率与地球联系。 
    
    不一会儿,方自然代表宇航中心发来的贺电传送到青龙号,又从这里传向登陆艇。 
    “你们是真正的杰出人士,从来都是。”方自然最后用自己的话总结道。 
    “庆祝我们登陆成功,并预祝我们以后的旅程能够一帆风顺。来,干一杯。”田丽说着,把三杯无色透明的液体端到大家面前。这是在失重环境下使用的水杯,杯子上面套着封套,插着吸管。 
    “这就是彗星水吧。”杨帆端起一杯仔细地端详着,象品评师在作鉴定。 
    “你能肯定,人喝了它没有问题吗?” 
    “怎么,怀疑它有工业污染?”田丽笑道:“它比地球上所谓的纯净水还纯净呢?” 
    “哈,”杨帆的脑子又开始往外冒怪念头。 
    “如果有厂家来到这里建立个彗星水饮料厂,准保是笔好生意。唉,可惜青龙号的发动机功率不够。不然我一定把它减速致动,进入环地球轨道,然后在那里拍卖。” 
    “真是个生意人。”田丽把彗星水一饮而尽:“这颗彗星我捐给世界减灾组织了。我想让他们把这里的冰雪切割开来,定点发射到沙漠上空的大气层中去。你倒好,想拍卖我的捐献品。” 
    “早说呀。”杨帆也一饮而尽。虽然他们并未真正断过水,但如此放心地畅饮,自从“中了头彩”后还是第一回。 
    “咱们这么有交情,我那一份就让给你了,捐的时间写上我的名字就行。”杨帆什么时候都不忘开玩笑。 
    杨帆他们登上彗核已经二十小时了。还在飞向彗星的途中,他们就开始拟定彗星探测计划。宇航中心转来了各国有关专家送来的探测计划。这些计划大多很粗糙,一来各国科学家对此没有准备,几乎所有计划都是闻讯后苍促间拟定的。二来人们对彗星这种来去匆匆的过客了解很少。青龙号真正面对着什么他们都心中无数。所以各类计划好奇心重,可行性低。当然,谁都知道李志他们此行本是为了自救,所以每份计划都注明,在方便的时候,请如何如何。指挥中心为了减少他们的负担,只从中筛选了十份送转给他们。 
    
    江涛他们倒是来者不拒。仿佛重新找到了此行的价值。而且,充分了解彗核也是他们生存下去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