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小娘子驯夫记 >

第123部分

小娘子驯夫记-第123部分

小说: 小娘子驯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定府的两百亩地,在京郊,也不过换到三十亩良田罢了。



关秀秀大喜,她可是清楚的知道,再过几年,永乐帝就要迁都北平了,到时候保定府的地也要跟着水涨船高了。



郭志彬看着关秀秀欢喜的模样,心情也舒爽起来,两个庄子而已,这个人情他欠下了。




解决了后顾之忧后,郭志彬带着关秀秀正式上路了,二人轻车简骑,关秀秀只带了几身换洗的衣服和那一身亲手绣制的嫁衣,亲兄虽然没有回来,却亲手写了个条幅,又封了两百两银子给她做嫁妆。



粱直则被姨母打发出来送嫁,他大大咧咧的钻进了关秀秀的车厢,看着外面骑马的郭志彬,笑的嘴角都歪了。



好小子,那点破心思,粱大爷还不明白么,有粱大爷在,这一路是别想亲近他们家秀秀了!



看着旁边关秀秀仔细的盘点着嫁妆,粱直斜靠在车厢壁上,随手从袖中抽出了两张地契,轻飘飘的丢到了关秀秀膝头:“表哥给你添的妆,哼哼。”



关秀秀看了一眼,心中暗惊,面上却一脸迷糊:“表哥,这是?”




粱直一口气几乎闷在了胸口,这个,这个乡下妞!他扑过来,拿起那两纸契约,咬牙切齿的道:“看好了,这是京中最繁华的东大街上的两个铺子,一个绸缎庄,一个点心铺子,都是日入斗金的!”



四月更新计划如下,单更,打赏累积满一百加更。



其中2月和3月的打赏累积一共泅左右,这是第二次打赏满17加更,所以还欠三次打赏加更,零头自动滚入下个月打赏累积。



看到书评区有读者问了,简单解释一下明朝科举吧,乡试,会试和殿试,基本可以理解为省考,国考,面试。



其平乡试考取出来的是举人,会试考出来的是进士,然后会试第一的又叫做会元。



那殿试干嘛的呢,殿试就是给这些进士排个名次,有点像是高考完了进行本科收录,一甲二甲三甲,等于一本二本三本。




其中一甲只有三个人,这三个人叫做进士及第,就是进士里拔尖的意思,他们的名号大家也非常熟悉了,第一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huā二甲人就多了,大概一两百人,其中二甲第一也有个专称,叫做传胪,这一批人,被称为进士出身,就是正经的科班毕业。



140 传说中的二少奶奶

郭志彬策马从后面追上,刚好听到梁直的大喊,他没有错过一旁的关秀秀微微翘起的唇角,下意识的也勾起嘴角,梁直这个傻瓜,他家娘子连京城的地契都一眼认出来了,两个铺子而已,怎么会不晓得!

郭志彬纵马和马车并排行走,半弯下腰,眉眼带笑的看着关秀秀道:“柳家分家了。”

关秀秀一怔,看来堂姐夫行事倒是有几分霹雳作风,那两个对自己嫂嫂有意思的弟弟彻底的被踹开了。

她同时也意识到,郭志彬一路和他们同行,却能知道老家的消息,他的手腕倒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

郭大奶奶轻轻咬着下唇,看着镜子里的小女人,就在不久前,她还梳着姑娘家的发式,转眼间就成了妇人的发髻。


以前总觉得妇人要把头发全部盘起,层层叠叠,累赘的让人讨厌,可真的成了妇人,却又发现,盘起的发别有一番风韵,尤其夫妻二人时,他伸手一取发簪,瀑布般的秀发倾泻而下,他眼中的那一抹惊艳,让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大丫鬟红玉看着郭大奶奶再次走神,忍不住提醒道:“大奶奶,今儿个戴这只翠玉簪好不好?”

郭大奶奶回过神来,看着自己身上浅粉的襦裙,又看了眼绿的娇艳欲滴的簪子,轻轻点了点头。

片刻功夫,她已经打扮整齐,对着镜子又照了照,镜中的小女子娇羞的回望了她一眼,清丽淡雅,比未出嫁时的姿容更盛三分。

郭大奶奶浅笑道:“走吧。”

在房间里的丫鬟婆子们立刻动了起来,众星拱月般把郭大奶奶给围在了当中,穿堂过院,向着正房行去。

到了院子外,立刻有管事的嬷嬷迎了上来,笑道:“大奶奶今儿个也这么早。太太已经起了,正在喝粥呢。”

郭大奶奶浅笑着应了声。身旁的大丫鬟机灵的摸出了个荷包,不动声色的塞入了嬷嬷手里,那嬷嬷心照不宣的塞入了袖中,顺便掂了掂分量。


到了屋前,马上有丫鬟打起了帘子。里面又有人迎出来,接着郭大奶奶进去,到了屋子里,果然看到李氏面前一小碗燕窝粥。面前四样简单小菜,加上一碟金银馒头,正慢慢的用着。


郭大奶奶二话不说。两只手向前伸出,马上有丫鬟给她挽了袖子,又有人捧来温水,她净了净手,自发的到了李氏身前。拿起一双筷子,看着李氏的眼神落到那个碟子里,就给她夹上一口菜到面前的空碟里。

李氏慢慢的吃了半碗粥,放下了,笑道:“你这孩子。不是早就叫你不要来这么早了么。”

郭大奶奶接过丫鬟递来的帕子,擦了擦手。浅笑道:“儿媳巴不得天天守在母亲身边,就怕母亲嫌儿媳烦呢。”


说话间,犹然带了三分小女儿的娇态,李氏很是受用,拉着她的手坐了下来,笑道:“你这孩子,就是嘴巴甜,这段日子你操持老二的婚事,下面的刁奴们可曾为难于你?”

郭大奶奶抿嘴一笑:“咱们学士府上,就是个婆子也能识上几个字呢,都是讲理的,哪里会为难媳妇。”

李氏笑眯眯的点了点头:“那我就放心了,对了,老二院子里的人可配齐了?”

郭大奶奶早有定论,不慌不忙的应道:“齐了,和我那院子一样,配了两个管事嬷嬷,八个小丫鬟和两个大丫鬟。”

李氏眉头皱起,问道:“我记得你那院子不是四个大丫鬟么?”


郭大奶奶微微一愣,连她身旁的大丫鬟也露出了惊愕的神情,确实,郭家少奶奶的满额配置是四个大丫鬟,可谁家姑娘嫁过来还不带两个自己人呢,像是郭大奶奶身边的四个大丫鬟,就全部是从家里带来的。


她事先也打探过了,将要过门的郭家二奶奶家境普通,本是乡下种田人家,运道好,和郭家做了十几年的邻居,不但儿子中了二甲传胪,还把女儿的婚事定给了学士府。


郭大奶奶盘算着,新奶奶虽然有个做知县的哥哥,这刚开始起步,家里怕是也好不到哪去,但是怎么着两个丫鬟还是能带来着,便自作主张,给郭家二少奶奶留了两个大丫鬟的空额。

这也是她做长嫂的无私,要是换了旁人家,怕是会忍不住使坏,给妯娌安排的一干丫鬟婆子全部是自己人。

反正相公是新科探花,老二明显不是个读书的料子,郭家的前程将来都在她们大房身上,卖二房一个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今天听李氏这么一说,那未过门的郭家二少奶奶竟然连一个陪嫁丫鬟都没有!

这,也太窘迫了。

郭大奶奶片刻功夫就调整过来,忙笑道:“我不是想着母亲和弟妹关系亲厚,怕是要亲自赐下两个丫鬟——”

李氏笑呵呵的看着大儿媳,“也难为你想的周到了,玲珑,翡翠,以后你们就去老二院子里伺候吧!”

旁边便有两个大丫鬟越众而出,恭恭敬敬的应了声是。


郭大奶奶却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两个丫鬟是李氏用的最顺手的,她第一来请安的时候,便是一个给李氏捶着腿,一个给她打着扇,若是李氏传个话什么的,也多是这两个大丫鬟跑腿。

而现在,李氏居然毫不犹豫的把左膀右臂给了郭二少奶奶!

郭大奶奶不得不深思一下,这个没过门的二弟妹,在婆婆心中究竟有多重呢。

当然,若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也许婆母很不待见老二家的,所以塞两个能干的丫鬟进她的院子,架空她也是有可能的。

在郭大奶奶的百般心思中,李氏对着身后的一个嬷嬷招了招手,那嬷嬷小心的捧了一个红色丝绒盒子上前。

李氏接过了盒子,放到了桌子上,轻轻打开,立刻,一套金镶玉的头面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纵然这些丫鬟婆子已经见惯了学士府的富贵,还是忍不住齐齐变色,那玉竟不是平日里常见的翠玉。而是一汪的火玉,缕缕金丝缠绕在上面。那玉仿佛一滴滴被包裹起的流火,不断的跳跃着。

郭大奶奶屏住了呼吸,在一干丫鬟婆子嫉妒的眼神中,伸出手,轻轻的触摸着面前的金镶玉头面。

李氏笑道:“你帮我看看。这个样子,是不是过时了?”

郭大奶奶回过神来,左手摸着右手腕的镯子,那是给婆婆敬茶时的见面礼。虽然也不同凡响,和这一套头面相比,却又明显落了下乘。

片刻功夫。她心中百转千折,猜测着李氏是要二少奶奶过门的时候自己戴,还是准备给她的。

眨眼之间,郭大奶奶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她笑道:“怎么会。这手艺一看就是上上乘的。”


李氏的视线落到了那套头面之上,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火玉,轻叹道:“这是当年我出嫁的时候,家中的陪嫁,后来你也知道。这套首饰就没了,然后你公爹又给我找回来了。”

郭大奶奶心中一松。自己没有赌错,这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婆母自然是要留着自己戴的,她笑道:“父亲对母亲真是让人羡慕啊。”

李氏斜瞥了她一眼,笑道:“我们家老大对你不好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他办完差事,还特意去稻香村给你买了红豆糕。”

郭大奶奶娇嗔一声,挽住了李氏的胳膊,只是不依,李氏伸出食指,一顶她的脑门,笑骂了声:“你呀,磨人精。”

郭大奶奶笑嘻嘻的抿嘴不说话,小脸上却现出了两个梨涡。

她有时候也感慨自己的好运道,年幼时相处大的几个闺蜜相继出嫁了,却各有各的烦恼,妯娌不和,婆母严厉,丈夫花心,没一个过的轻省的。

只有她,当盖头被掀开的时候,看到那一张俊秀斯文的面孔时,就已经打定主意,不管婆母多么难伺候,她也要好生的忍耐下去。

谁又能想到婆母居然会如此和蔼呢!

上次回门,连嫂嫂都说她嫁到了蜜罐里呢。


郭大奶奶又陪李氏坐了一回,带着浩浩荡荡的丫鬟婆子回到了自己院中,从她一过门,掌家之权就被移交到了她手里,她原本还担心,这是婆母对她的考验,谁成想一切却顺利的像是在做梦。

家中诸事尽有章法可寻,她根本没费什么心神就上了手,甚至把几房陪嫁的家人都安插进去,婆母也没有半点表示。

郭大奶奶的生活,当真是顺风顺水,没有半点波澜。


回到了房间里,几个郭家的下人识趣的退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郭大奶奶的几个陪嫁丫鬟,她们服侍着郭大奶奶换了家常衣服,又给她松了发髻,挽了个松松的坠马髻。

郭大奶奶斜靠在软榻之上,几个丫鬟轻声谈笑起来,说的却是郭家二少奶奶行将过门,居然连一个陪嫁丫鬟都没有的趣事。


只听了片刻,郭大奶奶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行了,二房的事情也是你们说的?这阵子都给我关紧了嘴巴,要是我从外面听到半点流言蜚语,你们就收拾包袱回家吧!”


几个丫鬟立刻束手而立,齐声应是,她们自幼伺候这位大奶奶,自然知道她平日里脾气虽然温顺,但是关键时刻却不容许别人反驳,到底是礼部尚书的嫡长孙女,行事自有她的派头。

只是随着郭二少奶奶入门的时间越来越近,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