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312部分

顺明-第312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流民中那些骑马的,早就是跑到了前面。那些开战的时候被列为后队的。现在则是后撤地前队,一边是庆幸自己地运气好。一边是快走。
    流民的部队,也是知道自己不能乱,他们地队伍中主干也是打过仗的边兵和老弟兄,可看见自家的头目都是跑到了前面,心中可就没有什么底气了。
    以流民部队的训练,齐步走都是很难的事情,身后的骑兵不断的迫近,又怎么可能严整有序的撤退。
    后面的想要跑到前面去,前面的想要跑的更快,当有人发现,不管是李自成还是罗汝才,他们真正的心腹精锐都已经跑远之后,整个的队伍顿时是维持不住了,就好像是雪崩一样。
    开始是小的边角,然后是大快的脱落,最后是整体的崩溃,在胶州营的骑兵队伍不紧不慢的追到百余步的时候,前面的李、罗联军已经是分不清那一队是那一队,所有人都是在疯狂的跑。
    用势压迫,现在已经是把对方压迫的差不多了,跑在最前面的汤二高举起了手中的马刀,直属他的马队,都是同时举起了手中的兵器。
    这么多骑兵的动作,等于是十分醒目的给周围的各个马队一个命令,汤二把手中的马刀朝前一挥,身后的马队也是齐齐的将兵器向前倾斜,这么多人的动作整齐划一。
    马匹开始加速,每个人都是把身体尽可能的趴在马背上,这样马匹跑动起来的速度更快……两翼的骑兵,是胶州营的轻骑兵,是各地方军自己的马队,他们也是千锤百炼的骑兵,他们穿着黑衣,披着头蓬,紧紧的握着轻便的马刀,双腿微微用力,现在,就是他们最好的战场,敌人就在眼前,等着他们用自己的技巧和勇气去收割。
    官兵骑兵的骤然加速,让那些已经是慌乱奔逃的流民士兵们更加的惊慌,但现在这样的局面,四面八方全是人,即便是要向两边散开,也没有什么地方跑散,这个地方是胶州营选择的战场,也是最好的屠场。
    进攻和退却的时候,部队能展开的阵线都不会太大,两侧并不是一马平川,兵势如水,部队就好像是水一样,如果周围完全是平地没有什么阻碍,那水就会肆无忌惮的流淌,兵马也会到处的跑散。
    但周围有丘陵,荆棘,树丛的话,边缘士兵即便是想要逃散,速度也会受到影响,他们的速度变慢,但内部那些还在平坦地形上的士兵却跑得快,立刻就会拥挤混乱起来。
    流民之所以是流民,就是因为他们无组织无纪律,或许方才冲阵的时候会有一腔的血勇,但退却的时候,他们却也是无头苍蝇。
    至于那些有组织有纪律的李、罗联军士兵们,不是被放在了阵后,就是已经是跑在了前面。
    在某种意义上,是和刘备当年被曹操追击的时候,那批“自愿”跟随他的平民百姓差不多,到最后,曹军就是为了这批被裹挟的平民百姓,才没有完全追上刘备。
    李、罗联军放在后面的这些人,就是这类的存在,在冲阵的时候他们可以当作炮灰,在后退的时候,他们可以作为阻碍。
    只是这一次,李、罗联军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大了些。为了和官兵的大战,这些士兵都是尽可能地调用那些有战斗经验的流民,这些人是流民军中骨干的来源。损失掉了。对将来地潜在发展损伤很大。
    已经跑了一段地流民们疲惫而惊慌,而胶州营的骑兵一直是控制着速度,突然发力,直接就是追了上来。
    已经是混乱起来流民步卒。若是在方才,让他们去冲击胶州营的长矛方阵和火铳阵线,他们也会满腔血勇的冲上去,可现在每个人都是想要跑,跑到队伍地中间去。让自己身后的人来对抗追击的官军骑兵。
    勇气。在冷兵器时代甚至是发展到热兵器时代,一场战斗的决定因素仍然是战士们的勇气,现在,这些流民士卒地勇气已经是消失殆尽,他们就从方才疯狂地虎狼,变成了现在待宰的猪羊。
    骑兵们冲进那混乱的人群之中的时候,很多手中拿着武器的流民甚至是没有转身,很多胶州营骑兵的第一刀甚至都劈空了。
    马匹冲得急,乱哄哄的人群没有来得及躲避。很多人直接就是被马匹撞飞。这样的冲击,让本就是混乱的队伍变得地更没法收拾。没人想着回头拿兵器抵抗,都是拼命地朝着前面钻。
    如果有拦住自己的人,推挤不动,再也顾不得这共患难地情谊,拿着自己的兵器对前面的同伴砍杀了下去,为了活路,很多人什么都不顾得了。
    两边没有地方可跑,完全是被淤塞住了,不管是左右,都是拥挤异常,身前是同伴,身后是官军的骑兵。
    本来还听说那些官兵只是赶人不会杀人,只要是跑的快些,总归是没事,但今天这些官军和那传说大相径庭,他们手中的刀剑劈砍,可一点也不留情。
    汤二手中的马刀向前伸着,有敌人出现在他臂展刀锋所及的范围之内,他就调整腰刀的方向,让刀锋在对方的脖子上抹一下。
    他自己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因为马匹的速度和人马加起来的冲量足够给敌人致命的伤害,他只需要控制着马匹就可以。
    但这种骑兵作战的理想动作并不能持续多久,胶州营的马队甚至是出现了部分的混乱,原因就是前面的流民士卒太密集了,被官军的骑兵冲锋在后面一推,立刻是拥挤起来,被砍杀和逃散的流民空出的空间,根本跟不上骑兵前进的速度。
    空出来的地方,立刻被后面的骑兵堆满,前排的骑兵只是扬起手臂拼命的劈砍下去,前面倒下一批,骑兵只能是上前一步。
    这些被骑兵砍杀的流民惨叫,临死的反击,可就是因为拥挤和混乱,根本无法快些的逃走,同样的,胶州营的骑兵们也是被这些流民阻挡住,根本无法前去追击。
    能跑的,都已经是跑掉了,李自成和罗汝才队伍的核心也是骑马的那批,早就是走的不见踪影,而那些步卒,老底子和核心,除却第一队和第二队敢死冲锋的之外,也早就是调到了后面。
    这时候也是双脚撒欢,跑的远了,以眼下河南乱成一团的局面,流民们跑散了不要紧,只要李自成的本队还在,立起杆子就能重新收拢起来。
    冲在前面的那些骑兵很快就停住了马匹,因为他们的马刀都有些卷刃,手也已经砍得酸了,只能是让后排的同伴上前。
    每个人的马匹和身前,都被鲜血染红,铁骑兵军服和斗篷,已经被溅的星星点点,地方军骑兵的黑衣,倒很难看到红色,但是细看之下,好像变成了紫黑色,而不是纯黑。即便是这样,这些流民们还是拥挤在那里,不是不想跑,而是跑不散。
    现在脑筋稍微转动快些的人,都能想到为什么胶州营要把战场选在这里,这里的地形的确是平坦无比,上万人的大部队可以展开。
    但在涡水南北岸的平坦区域,也仅仅是能供这上万人的部队展开,双方列阵对攻都是没有问题,但是两侧都是沟壑丘陵,矮树灌木,地形相对复杂些,要想向两边逃跑。在慌乱之中,就会拥挤和混乱。
    大军之战,原本是面。可因为战场的选择。双方接触的只能是线,相同长度的阵线,自然是胶州营地兵马占据上风。
    “大帅,南岸二十四营。共战死四百二十一人,轻重伤三百人,所斩杀流贼,各营粗略轻点了一下,一共七千左右。”
    一名亲兵恭谨的开口禀报说道。王海在身后惊呼了一声。李孟回头,王海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大帅,没想到咱们地兄弟们死伤居然这么大!”
    这和李孟所想地完全不同,他还以为王海惊讶杀敌这么多,没想到是惊讶自己军队死的人这么多,这才死了多少人,一时间李孟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何时自家的军将们居然有了这样的自大之心。李孟微笑着开口问道:
    “小海,若是光用火器。你觉得咱们能打掉流贼多少人。”
    王海刚要出声回答。想了想却反应过来,有些讪讪地说道:
    “也就是第一波的冲锋。这次流贼们用的是家底先冲,不会像炮灰那么一直死命的向前冲,怕是第一轮火铳打完,这些人就应该是收住了势头,跟咱们对耗了。”
    李孟又是笑着问了一句:
    “能杀多少人呢?”
    王海对这个早有估计,稍微一琢磨就开口说道:
    “差不多能有一千多流贼被打掉吧,其他的人怕是够不着。”
    “死掉四百二十人,伤三百人,杀掉敌人地骨干精锐七千余,这一仗打得值得,小海,为将者固然要体恤下属兵士,但在临战之时,一切都应以大局为先,胜利,胶州营地胜利,才是你要考虑的最重要事情。”
    这话说的严肃起来,已经是带着点教训的味道,王海凛然的倾听,李孟点点头,今后大战还有许多,一味的依赖火器,敌人也不会杀杀的向上撞,只有肉搏厮杀,对方才会感觉自己也有取胜的机会。
    可是这样的战斗,在胶州营地方阵、训练和装备面前,还是胶州营地胜面为大,当然,这样的战斗,必然会出现比远距离地交战更大的伤亡,同样的,代价增大,获得的收益和胜利也是加大。
    火器战在野战中伤到对方的皮毛,而肉搏却可以杀伤对方的元气,最起码,在这个时代是这样的。
    甚至直到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中期,战场上的刺刀冲锋和肉搏,仍然是决胜的重要手段,那时候的火器已经完备异常了,更不要说现在。
    胶州营有个很好的传统,将领们对士兵非常爱护,所谓的爱兵如子也就不过如此,但这种爱护却有着像不敢打肉搏战,打死战的方向发展,溺爱自己的孩子等于是害他,这种过份依赖火器不愿去肉搏的心态,岂不是就是大明军队面对敌人乱放火器的,敌人冲近全军大溃的毛病,最起码也是有了苗头。
    士兵们是人,但对于将领来说,他们是将领手中的工具和刀剑,是为他们取得胜利的,必须要敢,要舍得付出伤亡,只有这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军将。
    这道理的确是冷血残酷了些,不过在战场上,是没有什么温情可言的,因为这是战争,你死我活的战争。
    李孟这番话说完,王海和周围的亲兵都是若有所思的模样,他们是将来的后备军官,李孟所说的问题,他们迟早都要面对。
    当然,话也是点到为止,不能说的太深,李孟转头询问一名一直是低头不出声的亲兵说道:
    “你数到多少了?”
    那名亲兵一愣,然后抬头开口说道:
    “四千六百一十。”
    李孟拿起千里镜看了看已经有些远的阵线,骑兵们已经是有足够的空间纵横奔跑了,这些留在后面的流民也是成功的实现了阻截官军追击的命运,真正的主力和跑得快的人,已经是跑出了这片“狭长”的地带。
    如果骑兵再追击,会有战果,但已经是意义不大。
    的确杀地足够多了,李孟眯着眼睛看前面除却烟尘之外,差不多已经是安静下来的战场,只有些伤马的嘶鸣之声。深吸了一口气,硝烟和血腥掺杂在一起地味道,不知道有什么先天地因子存在。李孟发现自己对这个味道十分的喜欢。
    或许自己喜欢战争也不一定。放下千里镜,李孟扬声下令道:
    “传我将令,马队收兵,归德士绅所带民壮搬运尸体。打扫战场,步卒南岸就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