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384部分

顺明-第384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先生所说地事情。却是李某这边没想到地。今日你提出来。想必心中已有腹案。说出来就是。这等大功。李某心中不会忘记。”
    李孟地确是没有想到。解放军出身地他。把很多事情都是当作理所当然了。却没有想到这一层。周扬今晚地进言起到了绝佳地效果。心中也是高兴。不过神色却还是装做郑重。欠欠身开口说道:
    “今日去宁师爷那边询问。因为多了漕运厘金这个进项。今年不出大地意外。不出大地意外。咱们山东地收入比去年要多出不少。多这个进项。恰好能补出屯田军属户口划出地缺
    说到这里,李孟在边上文卷之中翻检记下,拿出一张文卷来,笑着对周扬开口说道:
    “这是三天前登州武装盐丁大队送来的报告,登州府那边的金矿重新开采已经是有了眉目,当地的几家大户一直是在偷偷摸摸地开采,总算是查出来了。这也是个收入可以补上。”
    招远金矿那边可没有李孟说的这样轻松。那边几名大户一直是装做和胶州营极为亲近的样子,然后私自开采金矿。对外封锁消息。武装盐丁过去清查的时候,当地的大户豪族自然不会愿意,明里暗里用了不少手段,最后是用一场场小小的腥风血雨作为了局。
    为了金矿的利益,这些山东地方上的小团伙,甚至敢和胶州营动刀子,当然,这下场也是可想而知
    不过这些打打杀杀的事情,没必要让周扬知道,只是告诉他有了金矿这个进项,屯田户这边地改革可以大胆的进行。
    “屯田户军属改为平民,只是三年内仍按屯田户体制管理,但田中所得,除却自家吃用的四成,再留两成自用,其余缴纳赋税,三年后等同于平民,和屯田户再无相关,享受军属的优惠待遇。”
    说到这里,周扬笑了几声,笑着说道:
    “在田庄里面毛估,按照每人五十亩算,屯田户自家的耗用差不多就要五成,多的要六成,这么算,实际上胶州营也没有损失太多,可虑的就是三年后……”
    周扬迟疑了下,小心的开口问道:
    “大帅,三年的时间可够吗?”
    这话问地已经是很直接,三年,当然是问在这三年中,胶州营能够做到一种什么样地地步,李孟自然是明白周扬话中的意思,稍一思索,开口笑着说道:
    “南征在即,若是成功,用不上三年,你放手去做就是!”
    周扬连忙起身大营,对于他地建议,李孟深以为是,这件事情对他来说,越早办越好,随即开口下令说道:
    “既然如此,周先生这就拿出个章程来,这些屯田军属,给他们平民身份不打紧,不过新给他们的田地,一定不能是他们本乡本土的,要变换地方。”
    胶州营的屯田田庄,都是在灾荒年买的地,收拢的流民,很多屯田户压根就是在本乡本土,甚至是在他自己的土地上耕种,如果就这么还给他们,人很难觉得是什么恩情,反倒是会觉得物归原主,没准心中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当然这话不能说破,双方都是意会而已,李孟既然正式的下令,周扬连忙站起身来恭谨的答应,李孟对他的话全盘接受,这就已经是对他的肯定,周扬心中也是畅快,行礼之后就要告退。
    “先把这计划拟个文书给我,这是大涨士气的事情,每做一步,都要让下面的人知道,事情可以慢慢做,但这宣传一定少不了,慢慢给他们希望和盼头。
    临出门前,李孟又是开口叮嘱说道,这个政策是收拢手下军心士气的好办法,自然要把这宣传施恩的效果做足,让人人都心怀感激,让这些屯田兵感恩效死。
    这边周扬转身出门,却看见一名丫鬟急匆匆的朝着这边跑来,这可是内宅的女眷,除非有要事,轻易不会到这边来,周扬连忙低头转身闪到一旁,免得失礼,那丫鬟气喘吁吁的跑了过去。
    周扬心中纳闷,心想着内宅到底出了什么急事,不过这想法一闪而过,随即就不再去想,这可不是他该关心的。周扬知道,今日这转屯田兵为平民的提议被李孟同意,接下来会有很大的工作量,搞不好自己的幕僚班子和屯田系统,在接下来的一年,甚至是几年里都要忙碌这个。
    但周扬也知道,这个提议差不多就能确定他在胶州营之中的地位了,首席文臣可期。
    看着急匆匆跑进来的丫鬟,李孟的眉头皱了起来,事事顺心的时候总是太少,公务这边顺利,可家事却并不安稳,自从流民大军屯驻在开封城外三十里的地方,木云瑶就是忧心忡忡,茶饭不思,这几天更是有些不舒服,下午的时候颜若然已经派人请郎中来了。
    这丫鬟如此急匆匆的,应该是有了结果,李孟很是关心,对内宅的几个女孩子,他感觉亏欠最多的就是木云瑶,这个女孩为了他,舍弃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甚至是自己的身份地位,甘愿默默无闻,可李孟只能给对方一个妾的身份,女孩的付出和回报实在是不成比例。
    心中牵挂,这边李孟离开座位,可借着门口***的光亮,却看见这丫鬟脸上全是喜色,顿时是一阵糊涂,没事就好,可也没与什么喜事吧!
    “老爷,老爷,二夫人……二夫人有喜了。”
    这可真是突然的惊喜,李孟一下子有些懵,这段日子在家的时间不短,自然是勤于耕耘,没想到这就有了结果。
    一时间李孟的心中全被喜悦充满,畅快至极,只想着放声大笑。
    大战在即,内宅大喜,这真是再好不过的预兆……





    正文 第三百六十九章 风雨来前的平静
     更新时间:2009…6…12 1:21:41 本章字数:3354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孟对外一概是说自己无父无母的,尽管每次说起这个,心中总是有颇多的辛酸。
    但所谓天家事无私事,李孟有没有后代子女,血裔的传承是不是人丁兴旺,可是被等同于这胶州营的前途。
    颜若然有了儿子之后,胶州营的向心力马上是增强了许多,大家看到了十年和几十年之后,自己和自己的儿孙应该去效忠谁,但也有人隐约的担心,如果就这么一根独苗,那未免还有风险。
    木云瑶有喜了,不管是男是女,总算是把担心给打散。结果山东一地,李孟自然是喜不自胜,其余的人也是欢欣鼓舞。
    在周扬建议把屯田军户的身份从原来的半农奴改为自由民的第二天,济南城就都知道了总兵府的这件事情。
    那郎中可是极为有名的名医,他的判断众人都是相信的,一时间从上到下,人人道贺,搞得气氛热闹无比,如果不是李孟下了死命令,说是军民两处的政务都是繁忙,恐怕各处的人还要亲自赶过来。
    即便是这样,道贺的,送礼的,借机讨好靠近的,那是大有人在,结果八月间,整个山东最大的最多人知道的事情就是这个,周扬那个所谓的“屯田军户改籍策”。这个影响深远,近乎革命性意义的改革被人忽视了。这也算是山东境内的趣闻,日后也是被写进了笔记之中……
    马士英就任漕运总督,兼着凤阳巡抚的职司,就地整合兵马,这马士英当真是有能力的,本来寿州和颍上那边已经被称作是南朱仙镇了,尽管这名字很是不吉利,整个南直隶特别是凤阳府、庐州府、安庆府这几个地方,流民和一些看不明白局势的绿林人物,地方豪强纷纷作乱。
    官府弹压一是没有力量。二是很多官府人物本就是首鼠两端,准备观望,结果马士英上任才十天左右,凤阳周围就是肃静了许多,但这马士英却知道漕运总督和凤阳巡抚,最关键的是保住南直隶的陆上门户。还有守住凤阳皇陵。
    他手上整合之后,才不过是七千多的兵马,只是驻守在凤阳一带,绝不轻出。而南京守备魏国公,则是差不多的态度,也是收拢兵马在南京周围,同时不断的派出使者去督促镇江地募兵。
    现在的南京镇守太监卢九德率领的兵马和革左五营在寿州一带形成了均势,彼此大战小战不断,不过谁也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而其他地大明兵马。则是各有守御地范围。不能动弹了。
    在微山湖一带。闯营和曹操营中地探子们。看到了大量新造地船只下水。并且岸边有大批地兵马调动。、
    以目前山东兵马地调动。如果说在济宁一带地漕运水系有大批地兵马调动。船只下水。所指向地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河南。
    按照以往地判断。肯定是坐船下徐州。然后入黄河。逆流而上。得到了这个判断地探子们都知道事关重大。没有人敢于耽搁。即便是跑死了马也在所不惜。直接是朝着河南开封地方向送信。
    中秋节前后。开封城内地官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就在开封城西三十里地流民大营。开始朝着南面前进。
    自从牛金星做出山东想着龟缩。只想着保全一方地安宁实力。并且在朱仙镇这一战前后看见了山东兵马地举动作风。闯王李自成就不想着去和山东作战了。与其是去自找麻烦硬碰硬损耗实力。还不如先默默地发展。
    等到自己的实力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解决了,至于罗汝才他本就是打着到处劫掠,舒舒服服的过日子的念头,这就是所谓的横行天下,不要拘泥一方之地,更不愿意去招惹。
    而且自从开封城内地那个探子送出那封信之后,双方的裂痕就越来越大,现在李、罗双方都不想去打什么硬仗。生怕在战斗的时候。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南下彻底扫平汝宁府、南阳府,双方在这上面还是有共识的。
    尽管那名被抓到的送信人在闯营的严刑拷打之下。承认自己是河南巡按高名衡派出的死士,就是为了离间闯营和曹操营,所以才写了这封信,给出这个解释之后,罗汝才和下面的十三太保都是笑呵呵地接受了。
    并且很是痛悔的说,差点就被官兵派出的奸人蒙蔽,伤了兄弟的和气,但闯营这边却观察到了些情况。
    曹操营自从那晚之后,每日里都是有曹操的内营警戒,而且双方大营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远,彼此提防的心思是越来越重。
    崇祯皇帝犹犹豫豫的给山东下旨,本来没有报什么希望,没想到山东还真是做出了反应,兖州军集合与漕运水路的边上,大发船只,一副就要逆流而上,即将和闯营大战地摸样,却真正地吓退了闯王大军。
    去和在河南的百万流民大军交战,李孟暂时之间抽调不出来这么多力量。所以只是采取了一个姿态。
    几个月前,灵山商行和胶州营地兵器制造局在济宁州下了大订单,买船造船,胶州营可是有漕运厘金作为担保,从前的生意往来都是实打实的现银支付,结果这订单一下,不光是山东做这个买卖的商人们欣喜若狂。
    就连南直隶,甚至是浙江一带的船商们都是赶过来,就连八闽商行的郑家都是要插上一脚,赚些利润。
    这么多的船只,自然要清点一下,而且济宁州在各处随着豪门大户的逐渐归顺,兖州军渐渐的可以空出手来,地方上用武装盐丁和屯田田庄的护庄队就足够能维持住局面,他们作为机动部队,也应该是靠近水路要津,便于随时的动作。
    清点船只,集中部队,这是胶州营内部的命令,在外人看来,这可是胶州营大部队即将调动的前兆。、
    而且胶州营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