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388部分

顺明-第388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孟这话说的可是有点重,不过邓洋人听到,紧张了半天的心情却猛然的松懈,这才发现额头上已经是微微的见汗,看见李孟冷冷的盯着他,心知道自己方才的表现已经是招惹人生气了。
    邓洋人平日间那些嬉皮笑脸、插科打诨的本事这时候全都消失不见,迟疑了下,才开口说道:
    “大帅,小人离开西边已经是十年了,这个佣兵欧曼所说的话,小人明白的不多,不过知道说的是很有道理,但也有很多和小人当年在佣兵之中所见到的不同,不过小人当年在欧洲的时候听人说过,自从瑞士人的长矛方队出现后,长矛、火铳、斧枪、剑盾等武器,方阵的具体应用,各个国家都是在摸索着前进,十年内,甚至是几年内,一年内,战法就会有新陈代谢,有许多革命的变化。”
    瑞士是他母语的发音,不过谁也没有理会,邓洋人说到这里顿了顿,看看李孟听得很是全神贯注,这才又有些放松的说道:
    “小人来得早,欧曼那边来得晚,这些年,在欧洲足够有很大的变化了,他说的这些,记得当年欧洲服役的时候,上面的军官也和小人讲过。”
    邓格拉斯尽管没有什么肯定的回答,但却说,这些建议的确是有道理的,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空谈,李孟心中有些暗喜,心想有这么一个人的加入,对自己军队的提高肯定是有很多的帮助,李孟又是开口询问道:
    “你觉得这欧曼当年会是什么级别?”
    “回大帅,按照咱们胶州营的说法,我那边基础的军队编制也类似于营,只不过每个营的人更多些,这欧曼按照他掌握的知识来看,或者是营千总这一级别的军官,或者是更高的。”
    李孟听到之后点点头,脸上带了些笑意,不过看着邓洋人还是有话没有说完,却很是迟疑的摸样,便开口问道:
    “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别藏着掖着的。”
    “那个……大帅,这萨克森公国的佣兵,在我们那边的名声极差,烧杀抢掠,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事情都如家常便饭一般,这样的品德,实在是不值得让人信任。”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个有故事有本事的佣兵
     更新时间:2009…6…16 0:36:57 本章字数:10615


    萨克森公国是德意志诸邦中的小国,那时候的各个邦国都是穷国,农民破产之后也就是去做佣兵。
    和严谨忠诚的瑞士佣兵,战技精强西班牙佣兵相比,德意志诸邦的佣兵为各国知名的是贪婪、凶残和无耻。这其中的恶中之恶,名声最为恶劣的就是萨克森公国的佣兵,这个国家地处欧洲腹心,漩涡之中,如果不黑心一点,断没有生存下来的道理。
    虽然有种种的解释,但这样的人在李孟的麾下,作为主家,可就没有什么高兴的道理了。
    邓格拉斯邓洋人汉化的程度非常深,他可是知道李孟用人的习惯,就算是汉人手下不忠诚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如果再来一个背信弃义的番鬼佣兵,鬼知道会发生什么,结果会是什么。
    既然今天李孟叫邓洋人来询问,邓格拉斯心中有数,今天所说的,就是为那个欧曼背书,胶州营上下都是以军事优先,这欧曼看来肚子里是有货的,将来必然会要重用,不过在欧洲德意志各个邦国的佣兵的名声都是极差。
    像是李孟胶州营这样的体系极端的要求忠诚,如果这欧曼有那传统的习性,将来出了什么事情,恐怕自己这边还要跟着担负责任,所以事先要把这些话挑明了说。
    这些桥段,在现代的影视媒体和一般阅读中根本接受不到,李孟倒是听得颇有兴味,不过欧曼是否忠心的这个,李孟倒是没有什么担心。
    “不忠不孝,只要有才就能重用”曹操的用人理念,李孟也要无奈的接受部分,他现在地位不高,没有大义的名份,李闯和明廷知道他武力的强大,但在天下人之中。阵营有两个,一为官、一为贼,官是大明朝廷,贼是李闯曹操八大王,李孟是大明官兵系统的一员,有抱负的人才也不会找不显眼的胶州营。
    所以出身卑贱不是问题。当年犯过错也不是问题,只要你能给胶州营帮助,只要你能在这个团体内不捣乱使坏,胶州营还是能做到不计前嫌,放手使用。
    何况这欧曼还是个洋人,即便是做过什么,那也是在万里之外的大陆,和胶州营无关,只要他能给胶州营效忠。那李孟就什么也不在乎。
    听完邓格拉斯地讲述,李孟沉着的点点头,开口笑着说道:
    “具体如何。还要听他讲讲他地来龙去脉。才能决定使用。邓洋人。有句话本帅给你先打个招呼。若是想家。内宅地护卫队还缺个队副。你要是愿意来。我很愿意帮忙。”
    从水营副统领到护卫队地队副。这可是一连降低了好几级。邓格拉斯好像是被突然扎了一刀。立刻是立正凛然听令。李孟地注意力转向这名德意志佣兵欧曼。关于他地举止行为。所有能搜集到地情报都是源源不断汇集到总兵衙门这边来。
    在胶州营系统里面。懂得佛朗机语地通译也不少。其中有几名还是跟着费德勒神甫、邓格拉斯学习过一段地。每日里就是跟在欧曼地跟前。这欧曼虽说是德意志佣兵。不过却懂得几门外语。
    这更说明他地身份有问题。要知道。在欧洲地普及教育程度甚至比关外地满清还要低。能认识字。有些文化地人非富即贵。要不然就是教堂地神职人员。至于这名自称佣兵地欧曼有这等地知识。实在是很让人震惊。
    不过胶州营这边却没有把这个疑点当回事。因为其余地问题实在是太多。比如说欧曼经常用生硬地汉语询问士兵。还有经常去周围地村庄市镇去问当地地居民。至于询问地问题。不是什么有关军事机要地事情。而是这山东官兵地风纪。
    山东地兵马。别地不说。这军纪一项实在是无可指摘。尽管军营都是在远离市镇地地方。但偶有打交道地。都是对胶州营士兵地纪律大加称赞。欧曼得到了这个回答并不敢确定。还在四周询问。
    而且根据几名情报人员的观察,这欧曼应该不是第一次来大明的内陆,尽管他的汉语颇为的生涩,但在一些生活的小细节上,显得很娴熟,而且还有个大胆但不能确定的推测,欧曼可能来过山东。
    “大人,我到这里来就是想找一个有严格地军纪,有荣誉感的军队效力。”
    对于李孟的询问,欧曼回答的颇为平静,在和邓洋人交谈三天后,李孟带着神甫费德勒和邓格拉斯,以及亲兵头领王海、马队的指挥汤二,一起来到了实验营的营地。
    把来自萨克森公国的欧曼叫到大堂上来,略微提出几个疑点,这欧曼没有任何隐瞒的意思,开门见山的交待出来自己地来意。
    知道他地身份不是一名冒险者之后,王海率领的亲兵营加强了李孟地保卫工作,实验营的军官们也是派出了护卫,召见的那个大堂可以说是杀气森森,寻常人甚至是寻常的兵士在这场合都不是太自在。
    比如说那费德勒神甫总是感觉到有点冷,邓格拉斯则是尽量的向着后面靠,而这穿着胶州营普通士卒服装的欧曼,站在那里,却是坦然自若,侃侃而谈,这更是说明他的素质和不凡。
    这样的状态让李孟更是欣赏,他同样是直截了当的说道:
    “我山东的军队军纪森严,都有为胶州营效命,保家卫国的决心,应该就是你寻找的那种,可你也要让我们听听你的经历,实话实说,看看你能为胶州营做些什么,本帅来决定是否留用。”
    军人之间的对话不需要那么多繁文缛节,已经比来时整洁许多的欧曼仿照胶州营的士官礼节行了个军礼,站在堂上侃侃而谈。
    “瑞士人开始做佣兵的时候,德意志的农民们也开始去欧洲各地从事这个卖命的工作,但是既然是雇佣兵,他和本质的军人就有区别,他们是为了金钱在作战,德意志的武人们,已经没有了当年神圣罗马帝国那些骑士的荣光,我地祖国。萨克森公国的雇佣兵们尤其如此。”
    整个大堂上的人都是听得全神贯注,这万里之外的西方也有种种的新鲜事,欧曼并不是在讲述什么奇闻轶事,他的表情很是凝重。
    “一百多年前,想要约束属下雇佣兵军纪地一名雇佣兵老将被哗变的属下杀死,在此之后。萨克森公国的佣兵就我祖国的耻辱……我是一名破产贵族的继承人,我的祖上是光荣的骑士,我想做一名有荣誉感的雇佣兵。”
    接下来的述说,欧曼放缓了许多,显见是有不愿意回忆地往事,但他也知道,要真是想报效胶州营这部队,就必须要讲明白自己的经历。
    “我有家族的教育和在常备军服役地经历,我的雇佣兵团队随着胜仗越打越多。汇集到我这里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我也统领过万人以上的佣兵大队。”
    说到这里。李孟瞥了一眼站在一边的邓格拉斯,看见这邓洋人已经肃然起敬,可那边的欧曼却已经停止了讲述,欧曼的讲述很多词语都是用母语来代替,边上的费德勒神甫给做出翻译,王海听得聚精会神,突然停下来,忍不住开口问道:
    “接下来怎么?”
    欧曼清了清嗓子,很艰难地说道:
    “我的队伍在一次战役中杀死了同为德意志人的几千佣兵。我的部下在这之后,因为我不允许他们劫掠平民而哗变,把我驱逐出去。
    “说到这里,欧曼一向是冷静的情绪终于出现了些波动,他声音大了点,朗声说道:
    “德意志人应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继承当年神圣罗马帝国的荣光,可现在却是几十个分散的小邦国。彼此攻杀,自己消耗。”
    因为语速有些快,费德勒神甫甚至有点跟不上他翻译,稍微停顿了下,欧曼又是变得平静起来,淡淡的说道:
    “我只不过是个没有爵位的雇佣兵,我已经是在欧洲失去了存身之地,也不想投靠其他国家重新和遍布欧洲地德意志佣兵作战,我只能是带着我的理想来到东方。寻找一支军纪良好的军队。”
    邓洋人一直是站在李孟的身边。此时正凑上前来解释说明,欧曼要真是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这样的人在德意志不会超过十个,他所说的军纪的事情,也的确是实际地情况。按照邓洋人地观察,这欧曼的确不像是说假话。
    接下来地事情,就和胶州营情报系统的观察有关了,欧曼在一年半之前跟随一名商人来到了澳门,不过那名尼德兰的商人并没有死,而是离开去了印尼。在这时候的欧洲,对于东方的传闻近似神话。
    许多哲人学者都是把东方这个大一统的帝国描绘成道德上近乎完美的天堂,这种描述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大思想家伏尔泰还是在坚持这个论调。欧曼就是受到了这些理论的影响,希望在大明帝国能找到一个有道德,有荣誉感的军队。
    在澳门,欧曼跟着来自欧洲的商人和传教士,不断的去往大明的沿海城市,并且抓住机会去往内地,可眼下是大明的末世,混乱不堪,到处是军阀私兵,要不就是民团乡勇,这些人那里谈得上什么军纪和荣誉感。比起欧洲的雇佣兵的混乱来,也可以称得上不相伯仲,彼此彼此。
    极为失望的他,已经准备去美洲过下半辈子了,谁想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听到有人谈论山东,说是山东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