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399部分

顺明-第399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清理地界的时候,还没有这次的大局基本确定,大军南下武装游行,可地方官还是坚定不移地站在胶州营一边。那清理地界的命令可是布政使司发下来的,走地是标准的程序,在法理上谁也挑不出毛病。
    高价盐扒皮,清理地界割肉,孔府被李孟的一个个政策折腾的很惨,按说双方已经是个势不两立的关系,何况目前大明皇帝仍在,正统仍然是在朱家,他李孟即便有夺权的可能。可目前还是作为大明的臣子行动。
    孔府再怎么糊涂昏庸,也要划清界限,要不然孔夫子的精神和大义就都成笑话了。
    不过末世之中,道德沦丧,李孟想不到的离奇事情有很多,这孔府还真就是和地方官一样,主动找上门来了。
    衍圣公地世子孔嗣礼,这可是下一代的衍圣公,孔府的第一继承人。让他前来。这等于是孔府把头磕在了地上,彻底的臣服了。李孟和孔三德稍微愣怔了下,李孟开口扬声说道:
    “请他进来!!”
    坐在一旁的孔三德却没有从惊讶之中回过味来,在他一贯的认识中,孔府从来都是把自己看的极高,根本不向除了皇帝之外的世俗官员低头,而且也不怕什么改朝换代,因为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需要读书人地支持,都要把孔府作为一个象征摆在很高的位置上。
    何况胶州营这段时间针对孔府所做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都是血淋淋的手段,按照孔三德的想法,孔府一定是恨这李孟入骨,他还有些担心,心想这孔府始终是个招牌,按照李孟的发展,将来总有需要孔府的一天,现在把关系搞得这么僵,今后未免有些麻烦。
    谁想到,孔府竟然是全不要脸面,直接上门求见了……
    这孔嗣礼也算是高大挺拔,相貌堂堂,本就是一等富贵的人家,这么多年的养下来,地确实有种世家翩翩公子地气质,进入屋中立刻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孔三德却没有被这孔嗣礼地相貌和气质所迷惑,这孔嗣礼私下里也是道德败坏之辈,贪财好色,在孔府内的斗争中不知道毁掉了多少人,至于文章经义,那是一塌糊涂,据说族内文会,还有写错字的时候,标准的绣花枕头,这孔嗣礼的本事却是在钻营阴谋上,孔府内的那些长辈都是被他哄得服服帖帖,那些竞争者都是被搞倒了,对外待人接物,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孔嗣礼是个怎样的出色才俊。
    进门之后,孔嗣礼先是冲孔三德点点头,站在李孟身前,稍微一迟疑,还是屈膝跪了下去,开口说道:
    “下官参见大帅,恭祝大帅此次出征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衍圣公的世子也是有爵位的,按说在李孟这身份的武将面前,最多也就是平礼相见。断没有跪下的道理。
    但这孔嗣礼却是恭敬到了极处,所用的礼节比起那些州县官员丝毫不差,姿态做的极低,孔三德坐在边上,在那里目瞪口呆,完全糊涂了。
    “世子远道来的辛苦。快坐吧!”
    胶州营虽然和孔府彼此恶斗,眼下已经是掐住了孔府的脖子,但这一切都是在官方的名义下进行,双方见面还要笑眯眯地客套,这就是所谓的政治。
    孔嗣礼还是跪在那里,恭谨的说道:
    “在大帅的面前那有下官坐的地方……下官这次来,却是有件事情要请大帅应允!”
    这态度真是完全的奴颜婢膝,都说是孔府是儒家地圣地,孔圣的嫡系传承。历朝历代都要把他放在很高的地位上,要不然就是与天下人为敌,几千年精神传承。让人感觉是神圣之地,神圣之族。
    但孔府这这么多年的传承中,早就失却了其精神和学术上的意义,他充其量是个帝王挂起来的幌子,是传承时间较长的贵族而已。
    这样的贵族和地方上的豪族高门没有什么区别,为了自己家族地传承,他们随时准备向强者低头。
    本来李孟这孔府对自己来说还是个麻烦,今后还要用种种手段解决,谁想到对方这么容易就已经是服软了。对方既然是客气,李孟也不好做的太生硬,也只得是笑着说道:
    “衍圣公府如此高门,不知道还有什么事要让本帅来办,实在是受宠若惊啊,尽管说就是,本帅尽力帮忙!”
    这话夹枪带棒的,听到地人肯定不会舒服,不过孔嗣礼脸色如常。在地上笑嘻嘻的说道:
    “大帅,孔府人口众多,这吃盐的用度耗费很大,想要和大帅加价购买一批,还望大帅应允,阖府上下,感激不尽。”
    这话说完,屋中诸人都是愣了愣,如今卖给孔府的盐的单价。比山东他处要贵出几倍去。因为这盐,孔府死了许多家仆丁口。为了这盐,还唆使兵部尚书陈新甲陷害山东,某种意义来说,因为这盐,议和的事情才泄露,陈新甲才会被下狱身死。
    谁想到今天,却听到这孔府的世子过来说愿意加价购买,这是**裸的臣服示好,果然是孔府高门,做事都是这么讲究分寸尺度,不说自己错了,愿意低头,而是换了个途径,愿意购买高价的盐。
    现在地盐再加价,那价格实在是不可思议,不过却表明了孔府一个姿态,愿意听从大帅的处置,从前的矛盾,孔府愿意花钱助饷,花银子买个平安,买个和解。
    孔府如此让人不齿的变化,并不是因为李孟出现在这个历史上而产生的波动变化,即便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孔府从来不是什么忠义的代名词。
    先不说什么汉家王朝的更替,从五胡十六国到金国、蒙元,这些异族蛮夷入住中原华夏,从不见孔府有什么行动表示,始终是四平八稳的呆在山东一带,安享这些异族蛮夷赐给地爵位,供给的薪俸。
    而且在真实的历史上,满清入关然后得天下,孔府可是乖乖的剃发易服,孔老夫子讲的华夷之辩,儒家讲的舍生取义,忠义之道,也没有人提了,大义算什么,保住这千年传承下的富贵才是真的。
    孔嗣礼在那里恭恭敬敬的等着李孟地答复,李孟却突然感觉到一阵无趣,淡然地开口说道:
    “这件事我答应了,会有人找你办理。”
    孔嗣礼没想到事情居然这么容易,满脸都是欣喜的表情,对方既然是收了钱,那自然不会继续找麻烦,自家也可以平安,孔嗣礼知道什么事情都要慢慢来,不愿意留在这里多言,行礼之后就要下去。
    等到孔嗣礼走出了屋子,一直是坐在边上地孔三德才长出了一口,喃喃的说道:
    “可怜小的被糊弄了这么多年,大帅说的不错,孔府这么大的架子,不过是个纸老虎罢了!”
    他这句话才说完,那孔嗣礼居然又回转到堂上,先是冲李孟告了声罪,然后笑着对坐在那里不明所以的孔三德说道:
    “三哥,您这么多年经营文如商行有大功,衍圣公和族中几位长辈合议,决定还是让您来经营比较合适,商行的几名管事正在三哥的府上等候。”
    很自然从容的把话说完,这才又是离开,李孟坐在堂上含笑不语,孔三德却怔在哪里不知道说什么是好,许久之后,这大堂上却爆发出孔三德的一阵大笑,这也顾不得什么失礼不失礼了。
    “大帅,三德辛辛苦苦将近二十年,居然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空架子忙活,实在是,实在是……”
    言语之间颇多的唏嘘,这孔三德在孔府之中,被这个光环已经是晃花了眼睛,以为这是千年不灭,强大无比的圣人府邸,对这个极有信心,被孔府赶出来的时候,一时间心灰意冷,即便是被李孟请到这边来做厘金局的督办,但心中一直是以这件事遗憾。今日见到这个孔嗣礼跪在面前,自己却端坐一边,这从前平日里见到自己甚至都不愿意称呼什么的衍圣公世子说话客气客气,带着尊称。瞬时间,这孔三德心中有什么东西崩塌了,只觉得自己颇为的不值。
    稍微失态了会,孔三德从椅子上起来,又是跪倒在地上,开口郑重其事的说道:
    “大帅,小人这就回济宁州,把厘金局这上上下下重新梳理一遍,给大帅当好这个赚钱的管家!”
    李孟能看出来,这孔三德的心境可能是经过了什么转变,原本最后那一丝对孔府的牵挂和心结都是烟消云散,现在的孔三德,才是彻彻底底的成为胶州营的人。
    实际上,厘金局的收入虽然可观,但如今对李孟的进项来说,却不是绝对的,在登州府的招远县,金矿的收入增长不管是从绝对的数量还是幅度上,都可以说得上是让人瞠目结舌。
    之所以这般着紧厘金局的贪墨和效率,因为山东的太平日久,已经让文官体系中渐渐的滋生出**和种种其他的弊端,必须要借这个由头来整治一番,让这个团体重新变得清廉有效率,胶州营没有资格去犯和大明官场同样的错误。
    在兖州府和济南府的边境,还有宁阳县接见过兖州府的官宦权贵之后,已经是十月二十九日。胶州营大军在山东境内的武装游行也算是告一段落,从大军启程到此时,已经是给整个山东所有还没有判断明白形势的人物和势力足够的时间,如果这个时侯还没有什么表示的话,那就该表明彻底的站在对立面了。
    有几名知州知县就是没有任何的表示,现在已经是被武装盐丁监视居住。
    “这天真怪,阴了这么多天,不下雨不下雪的不知道憋什么?”
    行军途中,几名士兵小声的议论道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八章 商事 入关
     更新时间:2009…6…21 1:00:16 本章字数:3618


    十一月初二,李孟的大军到达了济宁州,不过这次却没有一路上的宾客如云,反倒是在济宁城外的军营中驻扎。
    本来城内的诸位大商人都准备去拜见,可在济宁繁华街区的当街杀头,这血腥让所有人都是噤若寒蝉。
    杀的不是外人,还是胶州营厘金局的税丁,要说有些官方身份的差役,那一家的最牛,从前是盐运使衙门的,他家的差役那都是的富得流油,而今则是这厘金局的税丁,小小的税丁就连知州的面子都不卖。
    不管是有什么背景的大商人,在这些税丁的跟前都要客客气气,厘金局的税丁都是胶州营的老兵,往往还是有功勋的老兵才能担任,一年税丁,工钱就已经是当兵的足饷的十倍,高过了济宁知州的俸禄,就算是放在大明天下,这也是一等一的丰厚收
    虽然人人都知道,这些税丁威风的原因是巨大的胶州营站在他们身后,但这种威风你就要卖账。
    不过有些心思活络的商人们却也是想出了些歪门邪道,税丁再怎么忠心威风,他也是人,是人就喜欢金银财帛,那就送钱贿赂,或者是送女人田地什么的,这税丁一成了自己人,当然估算货值抽取厘金的时候,就会手下留情。甚至可以买卖一些违禁的物资,这可是了不得暴利,贿赂的那点银子,自然就不算什么了。
    现在,那些收钱的税丁们被斩首示众,那些送钱的商人们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他们的斩首是第二天,家产全被罚没。
    那些贪墨的税丁们,斩首前没有一个人求饶,都是惭愧无地的趴在地上,不敢见人,当年生死大战经历过来,被大帅安置在一个好地方。算是酬报功劳,谁想到自己不争气,贪财枉法,丢了自己的人,丢了大帅的人,而且还连累自家的家小失却了军属的身份。这不是自己一个人地性命,而是几辈子的事情。
    各军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