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440部分

顺明-第440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也只有所谓的老兵方阵才能阻挡,更不用说这些手持弓箭和火铳的步卒了。
    一根长矛往往能穿透四五个敌兵的士卒,这样的状态,长矛是无法抽出来了,这帮人直接丢下了手中的长矛。
    下面已经是吓破了胆子的蒙古鞑子和汉军士卒们,每人还理会骑兵们已经是丢下了长矛,或许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来占点便宜,或者是发动反攻,每个人都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逃跑,跑的越远越好。
    丢掉了长矛的铁骑兵们从马鞍的一侧抽出了挂在那里的大剑,单手举着,狠狠的向两边劈砍,下面是乱成一团的败兵,每一剑下去,都能带走一条两条的人命,没有什么人敢于正面的对敌。
    每个人都是把背面卖给了敌人,胶州营的铁骑兵就是这么挥舞着大剑砍杀,这样的杀伤速度很快。
    在前面的那些步弓手和火铳兵这么被人砍杀,部,换句更准确的话说,这是在屠杀。方才还是颇为密集的队伍,就在这短短地时间内,已经是被砍杀的稀稀落落,当然这大批的士兵在外围的更多是亡命的溃逃。
    铁骑兵在前面的两个方队,冲进步卒队列地也就是有三排左右的铁骑兵,没有想到对方是这样的不堪一击。
    如果是步卒坚强的阵型和队列。铁骑兵第一线的冲撞还无法摧毁,这时候,第二波和第三波的骑兵就会冲上。
    方才的加速过程中,每一排的铁骑兵,彼此之间的距离都是拉开,而且除却第一排是全力冲锋之外,其余地排列都是在控制着自己的马速,预备着在第二波,第三波的冲锋之中开始加速冲阵。
    不过这步卒方阵实在是太不堪一击。并不是随便一支部队就能有胶州营这般地勇悍和严整纪律。
    看见第一排的士兵已经是冲开了对方的军阵,第二排第三排的铁骑兵也都是放缓了马速,丢下了骑矛。抽出带着的大剑和铁骨朵跟着进去大砍大杀。
    但不管如何,明军重骑兵前冲的速度的确是被这些步卒挡住了,这就是对方骑兵冲阵的低潮,是力量最薄弱的时候,重重地打击上去没准就可以反败为胜。
    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和岳乐等人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各队的军将相继的下令,早就是后退在百步之外的满八旗马队开始发动。
    此时被夹在中间的蒙古步弓手和火铳兵还没有完全的逃散,让他们叫苦的是,前面这些杀神还在砍杀。后面的自己人居然又跟着杀上来了。
    满八旗地马队从发动到冲锋用的时间不长,毕竟是百步之内,这么短促的时间,让在前面列阵的这些步卒也是无法的完全散去。
    不过满蒙八旗的马队丝毫没有在乎自己的战友,也是那么不管不顾的撞了过去,满蒙八旗的马队和胶州营地铁骑兵好像是两个大锤,在拼命地击打被夹在中间的步卒方阵,谁先打穿这些步卒,谁就能提早地加速击穿对方的队伍。
    拿着大剑移动砍杀的铁骑兵们也是看见了对方的动向。沉重无比的甲胄和兵器让他们没有太快的移动速度,失去了机动力的重骑兵可是运动中骑兵的盘中餐,现如今能想到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的加速对撞过去。
    可胶州营已经冲进来的铁骑兵却做出了让鞑子不理解的动作,冲进来的铁骑兵始拨转马身朝着两边散去,根本不管自己身边身侧还有没有杀掉的步卒,直接是离开。
    被夹在中间的步卒不管前面还是后面,都已经是散开,满蒙八旗的马队,如果加快速度。还可以追击那些缓慢朝着两侧而去的胶州营铁骑兵。
    满蒙八旗还击的马队速度同样是被步卒们稍微阻碍了些。但追还是能追得上,可方才冲进来大砍大杀的铁骑兵不过是前面两队的半队而已。
    等到满蒙八旗的反击骑兵出来。却看见差不多已经是停住的铁骑兵开始缓慢的向前动作,这次没有那么长的过程,已经是跑热了身子的马匹很容易就可以加速起来,看着放平长矛的重骑兵朝着自己这边冲来。
    鞑虏的反击马队真是心胆俱寒,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迎头对撞,无论如何也不是这些铁罐子的对手,可这要被冲散了,虽说是阻碍了对方铁骑兵前进的速度,但被冲散是难免,可自己身后那有什么再打反击的队伍。
    迟疑的仅仅是军将而已,下面的鞑子士卒可都是骑马精熟,此时也顾不得什么中军本阵,朝着两边呼啦一下子散开,鞑虏大军的中军,阿巴泰精心布置的阻隔和反击的阵势,瞬间就变的空了。
    而跟在铁骑兵两边的轻骑却没有一同的冲过来,直接的朝着大军的两翼转了过去。





    正文 第四百章 长矛 火铳 杀不停
     更新时间:2009…7…13 0:57:25 本章字数:7143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用兵聚散为常以为上。
    这两句话都是形容主将用兵调度从容,如臂使指,这样的部队在战场上那都是百战百胜,因为这两句话常常被人来形容两宋最著名的大将岳飞的指挥能力。
    但在今天的战场上,这两句话却要用来形容鞑子的奉命大将军阿巴泰了,冲出来的满八旗马队看见对面的后队铁骑兵,开始还稍微矜持了下,可能想着对方发动或许要比自己要慢,先冲起来或许有便宜。
    可当铁骑兵跑起来之后,刚刚冲出来的满八旗马队迅速的判断明白了形势,齐刷刷的朝着两边散开。
    要说这满蒙的骑兵毕竟在马背上的时间要比关内的汉人多很多,控制马匹的技术很强,距离不长,时间很短,他们居然能在这么狭小的空间之中,控马散开,避开铁骑兵的锋锐,这或许也应该让人赞叹一下。
    铁骑兵就好像是一名大力士举起了大锤狠狠的砸下,要是砸准了,自然可以一下接下一下的砸下去,要是砸空了,几下之后就要脱力。
    铁骑兵的第二波次冲锋实际上已经是把鞑虏大军的阵型完全的打穿,冲到了鞑虏兵马的背后。
    本来在两翼的轻骑兵在重骑兵冲乱满蒙兵马的队列之后,可以顺势在两边跟着掩杀,但为了封死鞑虏兵马的侧翼,轻骑兵却是指东打西的,名为冲锋实际上却是去两边堵住路,而这铁骑兵不管是怎么冲,鞑子的骑兵散开闪躲就是。
    原本还算是严整的满蒙军阵,被铁骑兵的方队冲了两个来回,乱的不能在乱,可造成的杀伤,却远不如方才对那些步弓手和火铳兵的杀伤,轻骑的速度毕竟要比重骑。而且那种还要顾及阵型整齐地重骑兵要快很多。
    铁骑兵冲过来的时候,满蒙骑兵纷纷的打马散开,铁骑兵冲过去又冲回来,已经是把鞑子的军阵搅和的好像是一锅粥一般,但造成的杀伤却不多,追不上谈什么杀伤。而且因为空间有限。
    那些鞑子兵马即便是散乱掉。也不会跑远。何况这本来地阵型也不是那么完全地整齐。
    如果再这么继续追击下去。铁骑兵地马力就要耗尽。跑不动地骑兵对在鞑子地军阵之中。那可就是活动地肉块了。
    但铁骑兵在第二波冲阵结束之后。在胶州营地本阵就敲起了退兵地锣声。既然造不成太大地杀伤。那没必要在敌阵中消耗力量。
    想要重新恢复军阵地稳固。可是难上加难了。方才满八旗地表现更是难以让人信服。蒙古散兵们此时连身在绝境。应当背水一战地士气也是消失无踪。满蒙八旗地军将们下达地命令。没有人愿意执行。
    谁知道这样地命令是不是让他们排列在阵前送死。而满蒙八旗地军将们。从阿巴泰到下面地参领也都是士气全无。方才地打法也算是避开了明军地骑兵冲阵。并且基本没有受到什么损伤。
    可方才这短暂丢脸地交锋。满蒙八旗地军将每个人都是意识到失败已经是不能避免了。对面地明军一系列地举动就好像是在进行平日地操练一样。而自己这边只能被动地应对。
    对方的铁骑兵从容的撤回自己的本阵,自己这边却组织不起来追击和反攻,不能也不敢。
    铁骑兵在回到本阵之前,分成了东西两队,分别是朝着兜住两翼的轻骑队列而去,稍微脑筋清醒一些的满蒙将领看到这个,也是心如死灰,对方地不断的加强两翼的力量,前后本来就有大军堵截。
    眼下四面合围的形势已经是形成。那接下来还怎么办,现在尽管对方发动攻势,这边想出方法应对,目前是不过不失的局面,可这样所有的举动从大局来看,都是垂死的挣扎,结局已经是确定了。
    看着铁骑兵队分别到达了两翼,而满蒙的兵马还在那里乱哄哄的整队,坐在马上地李孟笑着对边上地王海说道:
    “在这样的平原地形上。什么奇谋妙策都是瞎说。两军对碰,胜负归根到底。靠地还是大军实力,咱们强过鞑子,那就肯定胜了。”
    边上的亲兵统领王海笑着说道:
    “大帅,这些鞑子也挺能折腾的,方才的铁骑兵也没有伤到他们什么元气,方才在千里镜里面看过去,这会功夫,又是把他们的带甲骑兵聚拢的差不多了。”
    李孟骑在马上,把带着的头盔稍微晃了下,开口淡然的说道:
    “跟这些鞑子耽误的时间未免太多了,击溃要依靠骑兵,解决战斗还要通过火铳和长矛,第三营到第九营投入战斗,派人去通知赵能,让他时刻等待这边的号令,准备夹击鞑虏。”
    主帅的命令一下,立刻有传令兵去往各营下令,传令完毕,传令兵回到本阵之后,李孟向前一挥手。
    身后的鼓声咚咚的敲了起来,但大鼓的敲击很短,急促的打了几下,马上就停下,接着是接到命令的各个营的鼓声开始响起。
    每个营的鼓点,是命令,也是士兵们调整步幅节奏的依据,有节奏但又很单调的鼓声一响,第三营到第九营的七个营开始向前运动。
    按照常例,火铳兵们走在长矛方阵的前面,不过老营兵马和其他营的兵马比较,的确是有些细微的不同,比如说即便是不要求队列的火铳兵走在前面,他们也是按照身后的节奏鼓声行动。
    七个营的火铳兵在前面排列的非常整齐,一千四百名火铳兵排列成三排,就好像是一个方队的士兵一样向前压了过来。
    在鞑子的军阵那边,奉命大将军阿巴泰在那里喘了几口粗气,涩声的命令道:
    “让蒙古的散兵前去冲阵,咱们满蒙八旗的马队随后,这次能冲开,就是咱们的造化,咱们也能回到关外,不能冲开。那就是死路一条了。”
    听到他命令的摆牙喇亲兵急忙地去蒙古散兵那边传令,在这个时候,蒙古散兵的队列那边已经是乱成了一团,哄哄的不知道在做什么。
    间或有零散的骑兵或者是朝着两边,或者是直接向后面逃去,可明军没有一点要收纳降军的意思。毫不留情的斩杀当场。
    若不是明军有这样地态度,恐怕这些蒙古散兵早就是哄堂大散了,谁还会傻乎乎的留在这必败的军中。阿巴泰派去传令的摆牙喇亲兵很快就是灰头土脸的回来了,那些蒙古散兵,本来是草原上的小部落或者是零散牧民汇聚而成,他们也有自己的***,一般也是以某某汗的属下汇聚。
    并不是完全的一团散沙,本来跟着女真兵马入关,是想着来捞取些金银财宝和其他好处。可并不是想来送死地。自从来到这北直隶和山东边境和明军开战以来,没有一点胜利的希望不说,而且清国的满蒙八旗丝毫不把他们地性命看在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