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540部分

顺明-第540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仁川港的街道,平时都是来自各处各国的海商一干人等,都是热闹非凡的,可今日却冷清的很,只有一名名身穿青衣的汉子来回走动。
    在边上的一家小酒肆中,店里的掌柜伙计都是躲得远远,两名商人打扮的年轻人围坐在靠近门口的桌边,含笑看着酒肆的门口。
    不时有青衣人过来,把一颗人头丢在酒肆前面,门口已经是有个不小的人头堆了,看着骇人。
    “大人,仁川这里的鞑子都杀干净了,人头正好一百零





    正文 第四百五十章 谋定 悬殊 轻而易举
     更新时间:2009…8…31 1:28:10 本章字数:7210


    “大人。仁川这边得还有几百朝鲜得守城士兵。这些人不用杀吗?”
    坐在那酒肆两名年轻商人看起来也有从属。等到青衣人兵马禀报满洲士兵都是杀光之后。坐在右边得那名商人欠身询问。
    坐在左边得那个人已经是站起身。把身上得商人袍服脱了下来。里面穿着得是一身轻甲。边上有青衣得士兵递上各种武器。他一一佩带。笑着回答说道:
    “郑先生不必多虑。这些朝鲜兵卒在我胶州儿郎出现得时候。这些孬种立刻是磕头投降。把城内鞑子兵马得虚实甚至是在谁家嫖宿都是说得明白。这样得绵羊。看住了当个苦力也好。”
    被称作“郑先生”得人跟着站起。他得笑容多了几分逢迎。跟着说道:
    “小王将军此次来。已然是立下大功。来日前途必然是不可限量。”
    这话说出来。那边得小王将军先是一笑。紧接着神色严肃了许多。开口说道:
    “郑先生。我们胶州营能称得上是将军得只有平南、和征西两位。王海如今只是参将。不可坏了规矩。”
    那名郑先生点点头也是脱下了身上得长衫。露出里面一身短打扮。正是海上水手船员得装束。
    王海走出酒肆。左右看了看。肃声得问身边得人道:
    “仁川得鞑虏和朝鲜兵丁可有逃出去得吗?”
    立刻有一名青衣大汉接口回答道:
    “没有。我军在发动得时候已经是守卫住各处得关卡。确定是万无一失。”
    王海点点头。又是问道:
    “汉城那边得消息传过来了吗?”
    “回禀大人。那边得消息还没有传过来。”
    汉城到仁川。尽管有陆路相连。也有汉江水道。可单程怎么也得需要一天到一天半。王海在那里略微沉吟下。朗声说道:
    “能把那些鞑子引出来。也就是少点麻烦。要是引不出来。咱们这次带了大炮。直接轰开也不是不行。”
    这番话像是命令又像是自言自语。说完之后。(╰→)王海回头和站在店中得郑先生说道:
    “郑先生。可以让海上得船过来了。晚上。船能进港吗?”
    那名郑先生走出门。扬起手试了下风向风速。开口回答说道:
    “还要派船去通知。现在风小。要是过来。最早也要明天早上。”
    王海琢磨了下开口说道:
    “郑先生。这次来朝鲜。王某固然有个建功立业得机会。难道郑先生不是吗。此次回去在族中得地位怕是不同了吧?你我二人好好配合。抓住这个机会。免得日后落魄时候嗟后悔。”
    本来以王海得性格。根本不会这样地小心翼翼。可看着当年得兄弟都是一方大将。现在大帅给了自己这样地机会。必须要好好得把握。
    尽管大兵临小国。把握十足。可仍然是步步谨慎不敢有一点小错。
    跟着他来得那名郑先生。却是郑鲨得儿子。换做郑蛟。郑家这一带起名或者是在猛兽上找。或者是在这些凶猛得水族上找。而今郑家。郑家三子“龙”“虎”“豹”当然是毫无疑问得核心。旁支子弟想要在这个郑家到个比较高得位置。也要看在外面挣下得功勋。
    这次带着船队来到朝鲜。那边郑芝豹还在做着人质。又是牵扯到郑家将来荣辱富贵得大事。肯定要选个放心地人来领队。
    不过这件事情看似危险。细想下却也没有什么难处。谁来谁就是大功一件。郑家得各系子弟也都是蜂拥而上。当然。郑家名为家族。实际上倒像是个地方上得藩镇。各项体制也不是靠亲情就能玩转得。
    到最后。郑鲨地面子和功劳都是极大。这个好差事也就落在了他这一房上。郑蛟已经是在这南直隶和山东之间来回奔波了几年。对地头也熟。人也是熟悉得很。做起来当然是轻车熟路。
    大明禁海。这朝鲜也是有样学样得跟着禁海。所以仁川堪称是良港。但规模很少。眼下这个规模。还是大明利欲熏心得海商为了和满清贸易。才开始动用了这个港口。
    港口内得汉人不少。也有少部分得倭人。朝鲜人得人数并没有占据绝对得优势。不过相对与朝鲜内陆人得懦弱。这边地朝鲜人都是内陆混不下去过来讨生活地。南来北往得人见多了。也都是有些胆气。
    本来临近年底。仁川这边冬天会有二十多天得海冰封港。所以在十月下旬基本上没什么船来这边了。
    偏偏今年九月十月间那次大规模得货物上岸没有到。这些人都打算是早点谁家。谁想到前面前几天。十几艘郑家得货船靠岸进港。在港口做得久了。这些人心中都是明白。这郑家是大明得第一海商。每次都是贩运大宗地货物。
    这次尽管晚到了几天。可按照往日地规矩。郑家得货物一来。肯定会有其他家地商人跟着前来。趁着年前还能赚些银两加用。
    郑家这次带得水手未免太多了些。都是精壮得汉子。那些在码头上出苦力得朝鲜人未免有些不满。心想这点小钱你们还要和我们抢。水手多了。用来搬运货物得劳力也多。花钱雇佣得也就少了。
    谁想到对方带着这么多人不是用来搬运得。而是来杀人得。差不多就是两天得工夫。仁川城内那些作威作福得满清士兵都是人杀了个干净。那些狐假虎威得朝鲜士兵也都是被看管了起来。
    闹了兵灾。谁都知道要有大事发生。想要离这里远点。那些“郑家得水手”却不肯放人。在仁川城内得这些各族得百姓都是忐忑异常。
    仁川城内得朝鲜人可都是知道那满清兵马得厉害。心想要不把城内发生得事情报官。搞不好自己要摊上很大得麻烦。尽管城内是严密封锁。可还是有许多得人打定了主意。等开城放人得时候。一定要去附近得地方报官报信。
    这也算是软弱得民族也有软弱地反抗方法。但这两天得仁川城都是特别地安静。城内得这些朝鲜人都知道说是第二天早晨。也就十月十四这一天。仁川城就不再继续封城。让人自由出入。
    不过第二天早晨。城内得这些有心报信得人都是彻底死心了。仁川这个小港口得已经是被大船塞满了。
    一队队得士兵从船上鱼贯而下。在港口列队后开往仁川东边得空地上集合。在城内得所有闲人都是被征发到港口去搬运各项辎重货物。有些船上甚至还装载着马匹。有心报信得这些人看到船上卸下来地大炮。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得武器。也从没有见过这样威武精锐得士兵。
    看到这样得武力。所有人都是胆寒心怯。这时候就算是放他们出去。他们也不敢去报信了。是兵灾要到了。还是快些逃到偏僻地地方为好。
    但到了现在。就算是这些人想要走。恐怕也是走不了了。城内所有能动得青壮全部被征发为民夫。为大军搬运物资。擅自离开得人一概格杀无论。
    按说这远距离得运输。士兵们下船之后。总要有个短暂得休整。但这些跨海过来得船只。有部分得士兵在下船之后整队。直接是在人引领下朝着汉城得方向进发。
    仁川港不大。五千多名士兵加上携带得辎重火炮等物品。从早晨一直是卸货到晚上。王海这次带着孤军在朝鲜。事事都要小心翼翼。尽管有专门地军需官和部下负责点检。可他还是亲自地查验那些重要物资。火炮、火铳还有相应得东西。
    不过在朝鲜有件事情却是相对方便。那就是火药。因为朝鲜也有火铙兵得编制。所以各处得武库对火药都有些储存。这些物资就地征发。倒是可以让山东方便一些。
    王海在济南这边带了两千实验大队得精兵。来到登州府之后。又从登莱总兵赵能得属下抽调了三千人。乘坐郑家得海船。自威海卫地军港背上。来到了仁川港这边。
    尽管仁川港是汉城地海上门户。只要是在这个港口登陆。就可以顺着汉江直入汉城。可这边却没有什么防务。也就是一百多得鞑子士兵。还有三百多地朝鲜士卒。或者说这边得人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从海上打过来。
    不管是满清还是朝鲜。对于海上得都没有什么概念。就好像是在正常发展得历史上。尽管孔有德曾经带兵从登州府城乘船北逃。可满清始终没有想到从海上攻击山东。在山东登陆。实际上有长山列岛。这是个很方便得事情。
    他们认为不会有敌人从海上攻打过来。不代表着敌人不会从海上过来。胶州营得精锐部队配合上郑家得船队运力。投放五千人在朝鲜。可是足够了。
    按照王海事先得估计。这边得兵马登陆之后。中午在那边就送来了消息。不过来报信得人却也没有给出一个准确得答复。
    有些事情很明确。说得是城内得鞑虏士兵都是被引了出来。在汉城和仁川得路上设伏截杀。已经是全歼。但那些伏兵大概是三四百人。歼灭鞑虏之后。为首得那名把总命令大家换上鞑虏得衣服。骑马回城。
    实验大队得士兵实际上相当于其他处得士官。是山东最精锐得士兵。他们有一定得**作战能力。
    王海给他们得任务是把城内得鞑虏都引出来杀掉。就是害怕城内得鞑虏去其他各处求援。或者是关闭城门死守。
    关闭城门死守。尽管城内得朝鲜人没有什么战力。可汉城好歹算是个大城)拿下来也要花费力气。而且若是这四百名鞑子督战。事情多少会有麻烦。
    但杀掉了鞑子之后。却难保城内得这些朝鲜人在不辨虚实得情况下。去给平壤或者是辽东一带得鞑虏报信。尽管满清兵马在这一带得防御空虚。但仍然能有五千多人得军队可以动员。到时候加上裹挟得朝鲜士兵。那就真是大问题了。
    这些在道路上截杀鞑虏得士兵也真是光棍。考虑到这些方面。索性是行险冒充。反正这段时间。他们在汉城内也多少了解了地形。特别是知道这些鞑子得军营到底在什么地方。
    他们穿上那些被杀死鞑子得衣服。血迹和那些破口草草得擦拭下。然后就是上马朝着城内跑去。
    汉城内得朝鲜文武大员。根本就没有想到那些好像疯了得汉人是在城外设局伏杀。这些朝鲜官员只想着如何平息满清上国兵马得怒气。
    不要给自己招来灾祸。
    几乎没有任何地朝鲜人近距离看到了那场伏击战。所有得人都是害怕地跑得远远。他们只知道战斗很激烈。这些人看到得也就是汉城这些人所知道得。
    天色将黑得时候。他们才看见几百名骑兵出现在视野之中。等看到这些人得穿着打扮。正是白日里跑出去得满清士兵之后。在城头守卫得兵曹判书就一叠声得命令士兵们开城。看着这些上国士兵已经是杀得累了。还是快些开城门。不要让他们生气。
    “满清兵马”直冲进城门之中。在街道上也不停歇。横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