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顺明 >

第637部分

顺明-第637部分

小说: 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近四千骑兵追到鲁山就放弃了追击,闯王李自成这么多年的征战,亡命奔逃的可不是一次两次,他既然跑出去了包围圈,想要追上,可就难了。
    闯王尽管是跑出去了,可他辛苦积攒起来的主力在襄城这一战之后灰飞烟灭,想要再重新练出这么一支部队来,可不是仓促能办成的事情。
    而且闯王能有这样的地盘,能积累起来这样的实力,完全就是倚靠着一场场胜利,这次大败之后,天下人都是明白了谁强谁弱,有话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可大顺接下来却是树倒猢狲散了。
    就算是闯王想要恢复,也要看胶州营给不给他这个时间,以胶州营行事的风格,这种可能基本没有。
    李孟不是崇祯,胶州营的各位军将也不是大明的督抚,万万不会因为李自成耍的一点小技俩就会延缓自己地计划和攻势,胶州营对待顺军的态度一直是忍和等待,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被找到,忍了这么久的山东兵马自然要把事情做的干脆利索,不留后患。
    这些都是后话了,尽管河南形势一片大好,李仙风和开封城内的各位官员以及在河南有身份地位地豪绅名望,都开始写信派人来恭贺齐国公此战大捷,想必这消息传播开来,天下间凡是有资格写信恭贺的,都会来表明自己地态度了。
    这一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大家都是心中明白,代表贫民流贼的李自成和代表大族士绅的李孟,到底应该选择那一边,大家心中更应该明白。
    看着是喜事连连,不过在襄城一带大营中,高阶的武将都是知道,大帅这段时间地心情不好,脸也经常是阴着。
    众人都在琢磨,这一战是不是有什么隐患,可思前想后,这一战之后,应该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莫非是胶州营在其他方向上有什么问题,塞外和关外都是一片大好,现在那边已经是冬天,就算是有战斗也已经停下来了。
    大帅究竟怎么了,唯一适合询问劝慰的,在现在地大营之中,也只有主簿袁文宏可以说两句了。
    一来是经常参赞机要,二来他是军中稍有的高位文官,又是山东系统内部的嫡系,说话多少可以随便些,这一日他把郝摇旗部和襄城东顺军降卒的调配文书送到帅帐中来,进来之后,就看到李孟盯着地图发呆。
    亲兵已经是通传过,袁文宏进去后,先是躬身问好,然后开口说道:
    “大帅,征西陈将军那边在降卒中挑选了五千人补充到部队之中,豫北游击袁大人和归德都司贾大人各自挑了两千人,开封那边过来的屯田庄头给大帅禀报说道,这边的顺军降卒都是青壮,而且懂得农活,只要是熬过这个冬天,将来
    好地劳力。”
    李孟看着地图没有回头,沉声的回答道:
    “顺军这些力量都是陕西、河南仅剩地青壮劳力了,活不下去起来求生造反,他们都是农户出身,自然是好劳力,让田政司的那些人查查,这些劳力地家人还在不在,若是在的,尽可能让他们团圆。”
    “大帅慈悲,这些降人必然感激涕零。
    ”
    袁文宏一边躬身赞颂,一边心中却是佩服地恨,顺军这些年轻的兵卒多年征战,陕、豫之地又是连年的灾荒战乱,十室九空,这些降兵大部分都是孤身一人,大部分都没什么家人了。
    可李孟这个举措一出,这些顺军降兵肯定是感恩戴德,原本不稳的心思也会因为这个举措安定下来。
    山东耗费不多,却可以收拢人心,并且在天下人面前呈现出一个仁义之师的形象,真是一举几得,这做法真是妙绝。
    袁文宏告了声罪,急忙在边上找了个桌案,摊开纸笔把李孟的命令写了出来,写完之后,递给李孟过目用印,又在哪里说道:
    “马军统领汤大人已经派来了信使,说是今日下午就和那明廷的总兵高杰一起前来拜见大人。”
    李孟已经是坐在座位上,浏览了命令,唤来亲兵用印,开口问道:
    “汤二那边对顺军的骑兵觉得如何,这次要不是想到留给骑兵点种子,我就让下面的人杀个干净!”
    “回大帅的话,汤大人说这些顺军的马队很多人的草莽习气太重,要不就是当年明军的兵油子,马上马下的作战还可以,但适应咱们山东的军纪还要一段时间,不过汤大人也对大帅感恩不尽,马军规模陡然大了一倍,他说只要过上半年,大帅就能看到一支纵横天下的无敌铁骑!”
    尽管是袁文宏转述,可这话却依然是豪壮异常,连一直是沉着脸的李孟也是笑了下,可还是能看到李孟脸上闷闷不乐的神情,袁文宏迟了下,还是开口劝道:
    “大帅,学生斗胆说句话,临清之乱,无非是乡野村夫的呱噪而已,顷刻平定何须挂怀,而今消息未到,想必是路上耽搁而已,大帅莫要忧心,眼下大胜圆满,正应当畅怀欢庆,大帅也该舒心啊!”
    李孟轻拍了下桌子,无趣的说道:
    “什么大胜圆满,我带兵用兵也快十年,若是能早一个时辰把袁时中和三个团放出去,李闯绝对逃不出去,可惜我在战中才想到此点,却让这李闯跑了,今后还要费一番周折,想想就是心中郁闷!”
    李孟说的郁闷,袁文宏却不好跟着说什么,李孟这一仗从几年前的蓄势,引导顺军和明军的动作,到襄城大战的全歼顺军,变顺军的四面合围为胶州营的铁桶阵,这样的布局用兵,甚至可以被称为是神奇。
    至于闯王李自成趁乱逃走,这不过是白璧微瑕而已,反正以胶州营绝对优势的实力,接下来也不会成为什么破坏性的错误,可李孟还这般的自责遗憾,该怎么去说,只能是说过于追求完美,袁文宏也没有什么劝解的办法。
    军帐中安静了会,袁文宏才又是开口问道:
    “大帅,陈将军今日派人捎来口信,说郝摇旗是顺军的宿将,熟悉河南和湖广两地的地形,能不能划拨他帐下效力,徐州军中可以给他个参将的位置。”
    李孟沉吟了下,摇摇头,吩咐道:
    “这个不行,此战结束的太快,摇旗又是顺军的核心人物,要是这么快让他随军征伐,难保会有什么乱子出来,郝摇旗手下的兵卒可以编练出四千来,再给他补一个团,让他去卫辉或者彰德,他在黄河北镇守,先熟悉下胶州营的各项规程,历练出来了,有他的用处,陈六那边,清查司那么多人,让他行文调拨!”
    比起对顺军内部和河南地形熟悉无比的郝摇旗,清查司的探子们自然是差了许多,可李孟的考虑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袁文宏自然不会说破,这件事也算是成了定论。
    不过,马队统领汤二和明廷的延绥总兵高杰却比通知早到了会,听到军帐外的亲兵通报,李孟刚要见,却想到了一件事,开口扬声吩咐说道:
    “先让汤统领领着高总兵在咱们的军营中走走,看看各营的日常操练,也去正在打扫的战场上看看。”
    几万大军的营地不小,加上四处赶来的民夫丁壮还有顺军的降卒,加上货场和焚烧尸体的场地,用巨大来形容也不过分。
    尽管马队统领汤二不明白大帅命令的用意,可作为直属部队的他,却知道无条件的执行命令,和他一同前来的延绥总兵高杰尽管一直是恭恭敬敬,可未免太过油滑了些,让自命为职业军人的汤二极为不习惯。自从确定山东兵马大胜之后,感觉高杰一方面是敬畏,一方面则是打起了小算盘,比如说把自己的军队和马军的营地拉开距离,派出人在地上上拉丁入伍,和地方上的乡绅勾勾搭搭等等。
    这倒也可以理解,投诚这个事情不会有什么问,唯一的是高杰想要让自己的部队规模大一些,自己的筹码也大些。
    满心活泛的高杰在看完胶州营的大营地之后,看完那些严整训练的步兵队列,看看堆积如山的物资和大批的民夫丁壮,威武之师和这些一切背后的巨大物力人力,延绥总兵高杰突然觉得一阵胆寒,好像自己玩惯了并且把自己玩到总兵位置的那些招数,好像不会好用了,已经过时了。
    结束了参观,差不多也到了午饭的时间,汤二和高杰心思各有不同的前往帅帐处用午餐,快要靠近的时候,却看到一骑飞驰而过,骑士在马上对拦路的卫士大喊:
    “六百里加急,山东急报!!”





    正文 第五百一十一章 帅帐对谈
     更新时间:2009…11…12 0:41:40 本章字数:7143


    山东一切安好,国公请勿挂念!”
    从济南那边直送到这边加急信笺,信上就这几个字,李孟在帅帐中看完之后,直接是交给亲兵军校,骑马在各军宣扬。
    临清州邪教作乱的事情,胶州营中绝大部分的士卒都还不知道,不过这山东一切安好的消息,好歹会让士兵们心思安定。
    “事情怕是过去了十天,怎么就这几个字过来?”
    李孟淡然的问道,那名信使恭恭敬敬的开口回答道:
    “回大帅的话,公孙先生那边说,等大帅捷报到山东,再派人过来述说详情不迟,免得扰乱军心士气,公孙先生还说,那王知府大惊小怪,的确是小事。”
    算算时间,估计来报告详细消息的信使已经是在路上了,因为自己大胜流贼的捷报在战争的当天已经是向着山东发出,和自己的预料差不多,的确是小事,尽管那王知府派人急报,可山东那样的局面,什么人能闹的起来。
    出战在外,胶州营的军将士卒的年纪相对年轻,思乡之情也是免不了的,一个家乡一切安好的消息,让士兵们的士气陡然的振奋了下。
    胶州营主簿袁文宏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尽管神色没什么变化,可还是放下心来,那边已经是通传过,说是马军统领汤二和明延绥总兵高杰已经是看完军营,对高杰这等的降将,李孟也不会宴请留饭。
    对于大明这些游击以上,手握兵权的武将,山东都尽可能的有一份档案预备,特别是对陕西这种出兵出将的地方,延绥总兵高杰也是地方实力派人物,自然也会有针对他的调查和资料。
    高杰尽管也是一镇地总兵。可从起家到被招安。这种种地举动只能是被称之为猥琐。完全是土匪流寇地作风。
    这样地人居然也能混到总兵地位置上。可见这大明烂成了什么样子。这样地军将因为自己有从顺军带过去地几千老底子。搜刮兵马成了几万地大军。大明朝廷对这等有实力地武将只能用高官笼络。可高杰这些实力在胶州营面前压根不值一提。他想着从地方上多抓点兵丁。让自己在投降地时候多增添点筹码。这样地举动自以为是妙计。可落在李孟地眼中。只是更增恶感。
    在明军地队伍之中。骑兵马队也是精锐。胶州营地马队除却装备精良之外。令行禁止之外。在马术和马战上显不出什么特殊来。延绥总兵高杰这么看地话。倒也觉察不出胶州营如何地强大。无非是人多马多而已。
    等来到大本营这边。在李孟地授意下。安排汤二领着他在各处转转。大明地步卒是个什么样。无非是拿着武器地无赖穷汉。胶州营地步卒又是什么样子。装备精良、士气高昂、训练充足、杀气森森。
    高杰再怎么糊涂。看完大本营地几万步卒和上百门地大炮。巨量地物资之后。终于是明白了双方地实力差距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有这样地差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