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贞观风流 >

第195部分

贞观风流-第195部分

小说: 贞观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箱子逐一被魏征打开,五口箱子里面装的都是账本,当初小痴带进宫的两口箱子里,那些账本全部在列。张焕此时已经完全明白,李世民这次是要和几大家族算总账了!至于其他三口箱子里的东西,张焕敢打赌,绝对和前太子走私兵器案有关。

张焕猜测的没错,贞观十四年九月十八日,庶人李承乾离开长安去黔州的时候,曾经将一口大箱子交给了李世民。那口大箱子里面装的就是东宫和世家走私兵器的所有账目,而且是已经解码的账目。至于小痴转交李世民的那些账目,本来只有进账没有出账,后来侯君集自杀之前,将解码密钥留给了李世民,那些出账也已经解码,清楚明白的说明了那些粮食的去向。

“魏征,这就是证据?”箱子全部打开之后,李世民面色平静的询问。

“回皇上,正是!”魏征随手拿起一本,打开后念道:“一月一日,扬州运粮五千石,一月二日,江都运粮四千六百石……”

魏征念完一段后停了下来,大多数人已经知道这是账本,不过除了少量几人,其他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账本,都看向魏征等他解释。

李世民问道:“魏征,这是什么账目?”

“皇上,这是贞观十二年一月,洛口仓收到的漕运粮食,本月共入仓十二万三千四百石。然而当月洛口仓呈报给户部的账目,仅仅只有五万四千石!”

李世民点点头,面色平静的询问唐俭:“唐俭,可有此事?”

“这个……”唐俭有些瞠目结舌,“户部往来账目过多,臣实在不记得几年前的账目了!”

“户部账目确实很多,朕不怪你。”李世民摸摸额头,“你亲自去把贞观十二年的漕运账目都带来!”

唐俭见皇上不怪罪,心头松了口气,赶紧带着几个户部官员出了大殿。

唐俭几人离去后,大殿内忽然安静了下来,不过大多数大臣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最后宁静罢了。

几大世家出身的官员已经面色惨白,心中惊骇莫名。虽然在朝堂地位不高,不过他们在各自的家族还是有一定地位,当年的漕运舞弊案也知道一些。如今见皇上开始翻旧账,怎么可能不吓得半死。

最近两年,朝廷不断加大各地官学的投入,九成以上的官学已经开始免费发放书籍,再加上科考制度不断向寒门士子倾斜,这两年中举的世家子弟寥寥无几,在朝堂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如今在朝中地位最高的,竟然是从五品的太仆寺员外郎李伯彦,此人也是和张焕同期中举的进士。可以说,将这些世家官员都拉在一起,也形成不了什么力量。刚才有几个胆大包天想要和魏征纠缠的,已经被拖出去关了起来,如今虽然知道大祸即将临头,包括李伯彦在内,竟然再无一人敢出面辩驳。

李世民手指轻叩案几,看上去没有丝毫异常,只是静静的等待。见皇上不说话,其他人更是静悄悄一片,就连张焕也老老实实站着。

大殿内的静寂持续了很久,直到唐俭几人气喘吁吁抬了账目归来,众人才纷纷将目光投了过去。

“皇上,贞观十二年所有的漕运账目都带来了!”

“和魏征带来的账目对一下!”

“遵旨!”唐俭答应一声,亲自取出一月份的账本,和魏征拿出的账本对了起来。

“皇上,贞观十二年一月的账目对完了,侯思齐当日报来的数目,和魏大人的账目比起来,确实少了六万九千四百石,分毫不差!”唐俭多年在户部,查看账目速度极快,很快就报上了数字。

“果真如此!这样说来,魏大人的账目是真的了?”

“魏大人素来公正严明,拿出来的证据当然是真的!”

“李大人,你说那些粮食被侯思齐弄到哪里去了?”

“嘿嘿,不好说啊不好说!”

见魏征带来的账目果然没错,众人再次低声议论起来。

李世民面色十分惊讶:“如此说来,魏征带来的账目是真的了?”

“这个……”唐俭略微犹豫了下,“只对完了一月份的帐,因此不能完全确定真假。而且只有进账没有出账,无法肯定粮食的去向。”

“魏征,可有出账?”

“回皇上,有!”魏征翻了一会,从箱子底下取出一本账,看着上面念了起来,“二月六日,某将一月截留的六万九千四百石粮食全部运往范阳,交予范阳卢氏;三月五日,某将二月截留的六万三千石粮食运往渔阳,交予范阳卢氏……五月……”

魏征念完五月份的出账之后,忽然提高了声音,“七月八日,某亲自押运六月截留的粮食前往扬州,随后面见崔伯颜对账销账,是日赵郡李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漕帮苗奎皆有参与,某得钱五十万贯……”

“先停下!”李世民拍了拍掌,“魏征,这份出账是谁所写?”

魏征朗声道:“皇上,乃是前任漕运使侯思齐手书!”

“侯思齐?”李世民一脸的不相信,“此人不是早就死了吗?你确定这是侯思齐手书?”

“皇上,臣完全确定!”魏征语气坚定。

“辅机,玄龄,你二人善于鉴别字迹,去看看那是否就是侯思齐的手书。”

“遵旨!”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答应一声,快步走过去拿起账目看了起来。

“皇上,臣和房大人一致认为,这就是侯思齐的手书!”仔细鉴别之后,长孙无忌出言禀报,“臣担任吏部尚书的时候,多次和侯思齐有公文往来,对他的字迹十分熟悉。”

房玄龄躬身道:“臣也敢肯定!”

长孙无忌精于鉴别字迹,而房玄龄更是有过目不忘之能,有他们俩人同时证实,完全可以确认这就是侯思齐的手书。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全都十分清楚,因此房玄龄话音刚落,朝堂上再次喧闹起来。

第216章 世家的彻底衰败3

一片喧哗声中,张焕转头看了一眼站在后面的李伯彦。李伯彦虽然表面强自镇定,不过颤抖的双腿,以及苍白的脸色已经暴露出了内心的恐慌。其他的那些世家官员更是个个面无人色,若非是在朝堂上,只怕早就一哄而散了。张焕淡淡一笑,到了他如今的地位,虽然早就不把李伯彦等人放在心上,不过想起当日他们对自己做的事,张焕自然也不会同情他们。

李世民这次并未阻止喧哗,等到大家的议论声逐渐停息,微皱眉头询问长孙无忌:“辅机,按我大唐律令,魏征呈上的这些账目,可否作为证据?”

“皇上,可以作为证物!”长孙无忌半转身子低头回答,“不过没有证人的话,单凭这些证物很难定下罪名。”

“魏征,辅机的话你听见了吗?”李世民看着魏征,“如果没有人证,只怕你这个反坐之罪是逃不掉了!”

魏征昂头道:“皇上,人证就在外面!此人和其家族迷途知返,因此臣答应让他做证人,请皇上恩准,让人证进入大殿作证!”

“准!”

“皇上有旨,传人证进殿!”见李世民点了头,春浩赶紧高声喊了一句。

随着喊声,侍卫领了一人进来,见到来人,众位大臣都吃了一惊,就连张焕都有些意外。

“小臣参见我皇陛下,皇上万岁万万岁!”来人一进来,就伏地大礼参拜,此人竟然是被封为承议郎的王叔易。

作为王氏商队的领头人,王叔易如今名声鹊起,在长安城几乎无人不识。现在的王叔易已经不亲自带领商队了,仅仅坐镇长安运筹帷幄。

李世民摆摆手道:“起来说话吧。”

王叔易却不起身,以头叩地道:“皇上,臣有罪,请皇上治罪!”

“嗯?”李世民似乎有些不解,“你是来作证人的,何罪之有啊?”

“皇上,家兄有一封请罪书,请皇上过目!”王叔易膝行向前几步,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高举过头。

春浩快步上前,将书信捧给李世民。

李世民拆了书信,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一拍案几喝道:“真是胆大妄为!如此说来,魏征弹劾你们几家参与漕运舞弊,是事实了?”

“回皇上,确实如此。不过小臣的家族也是被崔伯颜等人所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啊!”王叔易一边叩头一边大哭,“家兄自知罪孽深重,准备将家产全部捐献给朝廷,请朝廷依律治罪!不管皇上如何发落,小臣一家绝不敢有半点不服!”

“皇上!”魏征踏前一步,“据臣所知,太原王氏并未深入参与漕运舞弊案,而且很早就脱身而出,随后组建西去商队,为了大唐立了不小功劳。这次王氏又前来作证,请皇上从轻发落!”

“请皇上从轻发落……”魏征话音一落,张焕、房玄龄、长孙无忌三人同时出班附议。

见到这三人出面,哗啦一下有七成官员都同时附和。李伯彦等人虽然对王氏恨之入骨,此时也只好呆呆站着,既不愿意附议,也不敢出来反对。

李世民沉声道:“王叔易,既然这么多大臣都为你王氏求情,朕令你戴罪立功,彻底查清楚当初的漕帮舞弊案。除此之外,你王氏当日获得了多少不义之财,此次要十倍归还朝廷,听明白了吗?”

王叔易再次叩首道:“小臣谨遵圣谕,一定完成皇上的命令。”

李世民不再理会王叔易,转头看着长孙无忌道:“辅机,这个案子交给你亲自处理,务必一查到底!”想了想又看了一眼李治,“太子,你协助辅机,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朕!”

“臣遵旨!”

“儿臣遵旨!”李治也赶紧站起身,躬身答应下来。

这种惊天大案,一般都要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三司会审,上次张焕状告崔氏三代,就是三司会审。不过这次李世民指定刑部尚书长孙无忌和太子李治一起办理,竟然没有一人出面反对,大家都看得清楚明白,这次皇上是要对几大世家下狠手了,此时站出去反对,岂不是自讨苦吃?

李世民摆摆手令李治坐下,接着道:“唐俭,朕令你会同大理寺,调查哄抬物价一事,务必尽快调查清楚,平息暴涨的价格,给百姓一个交代!”

唐俭心头大喜,躬身道:“臣遵旨!”

崔氏商会哄抬物价已经是板上钉钉,几大家族本身也岌岌可危,这件事并没什么难度,在百姓那里博个好名声显然不成问题。

“魏征,这件事虽然很严重,不过还够不上大逆之罪。你还有什么话说吗?”李世民很是随意的问了一句。

魏征高声道:“皇上,臣还有话说!”

“讲!”

“皇上,以崔氏为首的几大家族不但参与漕运舞弊,而且伙同侯君集,将兵器贩卖给倭国和高句丽!此乃货真价实的叛国罪,罪同大逆!”

众人本来已经够震惊了,没想到魏征竟然还有一手,除了少数几个知情人,大多数人都已经被这个消息震得呆立当场!这个罪名如果成立,那毫无疑问绝对就是大逆之罪!王叔易惊骇之余,这才想到自己家族是多么幸运,竟然在跳进更大的火坑之前脱身而出。

“可有证据?”李世民语气依旧平淡,眼中却已经怒火熊熊。

“这三只箱子里,就是侯君集和崔伯颜等人做交易的账目。”魏征指了指剩下的三口箱子,“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侯君集亲笔记账,请皇上查验笔迹!”

李世民点点头,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再次上前,很快就确认是侯君集的笔迹。

李世民站起身道:“可有证人?”

“回皇上,证人如今在刑部大牢,请皇上准许带此人上来。”

“辅机,你亲自去带人吧!”

“臣遵旨!”长孙无忌答应一声,快步离开了大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