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巨舰大炮时代-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山长是在考虑,是否也卡断了美国人的链霉素供应,以配合一下德国的恐怖袭击呢。
这个诱惑非常大,因为根据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显示,虽然美国一直接在研究青霉素和链霉素,但是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青霉素的生产是跨时代的技术,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复制得出来的。
在历史中,青霉素于1928年被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但是却一直无法找到一种提纯青霉素的技术,致使青霉素十几年一直未得以使用,直到1939年,在英国的澳大利亚人瓦尔特?弗洛里和德国出生的鲍利斯?钱恩,重复了弗莱明的工作,证实了他的结果,然后提纯了青霉素,1941才找到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
事实上,虽然美国政府说要购买五百万支链霉素储备,但是链霉素实在太贵了,每支300元,五百万支就要十五亿,华元与美元的汇率基本是一比一,也就是要十五亿元,就算美国政府财大气粗,也不得不考虑,目前为止,美国政府储备的不超过一百万支,其余的都是民间购买的,
链霉素除了是治疗鼠疫的特效药之外,还是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美国民间从中国购买的链霉素大都用来治疗肺结核病,除此之外,还用来倒卖给日本的有钱人,英国爆发黑死病之后,又倒卖给英国的有钱人,带有明显的投资倒把的行为。
张山长心里虽然极为不愿意向美国出口链霉素,但是他也知道这样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
美国不同英国和日本,美国地域广大,回旋地方大,而且德国人的飞机也不可能侵入到美国领空,不可能在美国上空投掷鼠疫病毒,因而虽然纽约鼠疫会给美国带来一定的麻烦,但最多只是一阵惊慌而已,而不会像日本和英国那样致命。
中国如果趁机向美国人大肆出售链霉素的话,还可以趁机赚美国人一笔,否则,美国人也最多死上几万或者几十万人,对美国的实力影响不大。
不向美国出售链霉素,除了损失一大笔金钱之外,没有任何好处,这种损人害已的行为,张山长认为偶尔做一下可以,并不适合做得太多。
像对美国这样能够赚取很多金钱的事情,更加不适宜做。
何况,中国政府对于美国盟友的遭遇不能够无动于衷,否则会有嫌疑,谁都知道,日本岛上的鼠疫就是中国人造成的。
为了撇清嫌疑,中国政府要做出一个姿态,给美国盟友一些力所能及的“支持”。
但是这次,美国人并不满足于单单进口链霉素了,他们想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要求中国转让链霉素和青霉素的专利技术。
张山长本人倾向于转让技术,这样可以让这两种药更加广泛地应用,从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赚的也会更多。
但是转让这两种技术,需要得到政务院总理的同意,因为现在青毒素和链霉素的收入大部分都归国家所在,一旦转让了专利技术,按照规定,专利技术收入归拥有这项技术的个人和企业所有,届时中国政府将失去这两项重大的财源。
链霉素和青霉素之所以卖一个天价,这都因为是国家收取了几百倍的税收,每支青霉素,国家财政可以得到三百元,一年因为这两项目就有近六亿元的收入,要他们放弃这笔收入,张山长自己也会舍不得。
张山长因此特意召集了政务院的总理程同先,以及商业部长莫之声商议这件事情。
商业部虽然只是政务院下的一个部门,但是由于张山长经常插手商业部的事,再加上商业部长莫之声资格比政务院总理程同先还要老,是最早和张山长合伙的人,而且还是张山长的岳父,所以,在程同先看来,这个商业部已经脱离他政务院的控制,成了张山长的直属部门了。
莫之声和程同先联袂来到张山长居住的丰泽园,但是张山长却请他们走出丰泽园,在湖边一边散步一边交谈。
张山长首先问莫之声,问他的商业部和美国人就链霉素的价格的问题谈得怎么样了?
莫之声的商业部一直和美国人谈青霉素和链霉素专利转让的事情,只是由于中方的要求很高,所以一直没有结果,但是最近,美国发生了鼠疫,从而忽然加快了谈判的进度,做出了一些让步。
莫之声说道:“几年来,美国从中国购买的青霉素和链霉素总数已经超过了十亿美元,美国人认为,这个价钱,就是自己研制也可以研制出来了。”
程同先却反驳说道:“据我们所知,我们卖给美国人的链霉素,大部分都给美国人高价转卖给了英国人,他们从中至少赚取了一倍的利润。”
莫之声道:“这也是事实,美国人都是民间购买的,用来投资也无可厚非,他们除了一部分卖给日本人之外,起码有一半转让给了英国人。让英国人来承担这笔昂贵的费用。”
“300元一支的价格实在太贵了,因而中国的青霉素和链霉素其实最大的消费还是在中国,中国每年大约要消费一千万支,而我们出口的每年却只有二百万支,由此可见,如果降低价格的话,完全可以扩宽我们的市场,增加我们的收入。“
“我们经过调查,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各国间谍、科研部门正在千方百计地企图获取我们的生产工艺,这两种药品在战争期间非常重要,特别是链霉素,如今连美国都开始流行鼠疫,其它国家更加岌岌可危,为了自身有国家安全,他们能够生产,他们才不会管什么专利法呢?
事实上,美国人也在研究这两种药物的生产技术,我们可是在美国申请了专利的,凭美国人的科技能力,完全可以从专利的公开描述之中,推敲出青霉素生产工艺的技术细节,到时他们能够生产出青霉素、链霉素,我们将损失惨重。”
“美国人虽然有专利法案,但是如果美国人可以盗版的话,绝对不会跟我们客气的。”张山长说道,“这关系着的巨大国家利益,对于他们这些强盗国家,侵略别国都是家常便饭,何况盗取技术、侵犯别国的利益又算得了什么。”
张山长相信,自从中国美国申请青霉素专利的时候,美国政府已经将有关申请文件送到科研室去研究了。
专利的申请文件中,有公开部分,一般都需要清楚的说明实现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发明点,但是技术细节是保密的,通过这些简单的描述一般很难制造出青霉素。
但是也不能够排除,美国的科学家们也许可以从这些描述中受到启发,研究出青霉素也有可能的。
不过,这都需要时间,现在美国人就是缺乏时间。
程同先关注的是政府的收入,如果转让专利给美国的话,等于每年至少减少了六亿元,这是一笔很大的数字,他无论如何都不接受不了。
最后,张山长只好对莫之声说道:“跟美国人的谈判尽量拖一下吧,起码一现阶段,他们还不能够研制出青霉素和链霉素的,最多我们把链霉素的价格降低一点,以表示我们作为盟国对于美国人民的支持。”
美国驻华大使没有得到美国所要的东西,于是给美国总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芮恩施分析道:由于从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现在的中国人非常不信任西方人,虽然中国加入协约国,但是对于协约国的其它成员国还是满怀戒心,其中中国与英国的关系就是榜样,中国人明显不信任英国,而英国也无时不在戒备着中国,两国之间至今还互相拆台,中国人在打英国殖民地的主意,而英国人却还在不知死活地企图分裂西藏和新疆。
在同盟国步步胜利的情况之下,协约国的两个主要成员国之间还互相防备互相猜忌,不能同心致力对付同盟国,这是令人不可思议的。
中国人不信任还包括了美国,虽然美国对于中国一向有友善的一面。而且还将庚子赔款多余的部分归还给了当时的满清政府,但是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还不够,在他们看来,这是强盗抢了他们的东西,然后再发善心归还一部分给他们,这并不算恩惠。
芮恩施最后写道,中国的力量现在已经成为打败同盟国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如何把握这支力量成为协约国成员国元首必须深思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可能将这支力量推到同盟国的一方,这对协约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而做到这一点,需要有无比的政治智慧!
芮恩施显然在暗示,美国总统必须要用无比的智慧来解决中国的问题。
在白宫,美国总统威尔逊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面的椅子上,看了芮恩施用电报发过来的信件之后,深思了半个小时,之后他动笔向芮恩施回了一封信。
威尔逊信中只有一句话,就是让他跟中国政府联络,威尔逊希望在近期内能够访问中国。
1917年9月30日,中秋节,美国总统宣布将在10月25日访问中国,而中国方面也证实了这个消息。
而此时,中国外交部长王宠惠还在太平洋的海上,他正赶往美国华盛顿参加协约国部长级会议。
威尔逊的行程其实很紧,如果他想在10月25日到达中国北京的话,他在10月5日就必须动身了,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长途飞机,还得靠坐船,而最近德国人的潜艇又进行无限制潜艇战,威尔逊还要军舰护航,在海上起码要漂泊十五天,才能到达中国。
一些报纸已经在吹嘘了,说美国总统来华访问是中国无上的光荣,中国得到了列强的承认,从此中国也是世界强国了,如此等等。
不过,这个美国总统威尔逊还真是很得中国人的好感的,原因是之一是他首先承认现今的中国政府,并首先在国际间提出:“尊重中国主权”的呼欲,他主张“国际友谊需要用心培养,尊重他国的法律,而非随意武力征服。”这很对中国儒者们的胃口。
在威尔逊还没有来到中国之前,在中国大地上就已经掀起一股威尔逊热了。
不过在威尔逊到来之前,中美双方要就某些东西达成一至,就是链霉素的问题。
威尔逊大老远来到中国,为的也是美国的利益,如果没有一点好处的话,他才不会大老远地跑到中国来。
但是中国人最大的让步。也就是把链霉素的价格降到三分之二而已,这对美国人来说聊胜于无。
相对而言来说,美国人手中的筹码不多,本来美国人想以取消庚子赔款跟中国人交换的,但是庚子赔款清政府赔给美国的部分总共才有2400万美元,美国政府当时还说要退还一半,因此宣布取消庚子赔款对中国政府没有任何意义,至于其它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实际已经失效,重新提起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一切还得威尔逊到来才谈。
威尔逊来到北京之后,张山长当天就在总统府会见并宴请了他,等记者们照过相,等表面文章做完之后,张山长和威尔逊进行了秘密的会谈。
威尔逊说:“张先生,如果我承认你们对南洋英国殖民地的实际占领,你给我什么价格?”
这话对张山长有一点吸引,如果美国人也承认中国对南洋的占领,不替英国人出头的话,以后的麻烦会小一点。
张山长虽然对于美国干涉不干涉南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