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奇圣人王阳明 >

第26部分

神奇圣人王阳明-第26部分

小说: 神奇圣人王阳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颢和程颐。这俩兄弟是周敦颐的弟子,名声向来不好,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留下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脑残语录供人批判,还特喜欢装13,经常大雪天的让人在他们家门口罚站(程门立雪)。但此二人对理学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忽悠,甩词儿是必备的基本功,二程也不例外,直接甩出了“理”这张王牌。
据二程忽悠,理这个东西又称天理,为什么要加个天呢?因为要强调它是先于万物而存在的,天生就有的,雷都打不掉的。
于是张载从棺材里爬出来不满道:“靠,那老子的‘气’呢?将其置于何地?”
二程不紧不慢道:“你丫一边歇着去,听我继续来忽悠。你那套‘气’的理论已经过时了,应该与时俱进改造一下。理是爸爸,气是儿子。由于龙生九种各个不同,儿子里面有人才也有人渣,有自我奋斗的也有待业啃老的。终于有一天,爸爸一怒之下,把这帮儿子都赶出家门让他们自己去闯荡江湖,于是各种气就开始在天地之间游走,其中的败类浊气浸染于人心,就变成了人的私欲和邪念。为了改造大家的世界观,我们要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向外界格物穷理,赶走坏儿子,找到好爸爸,你就豁然贯通了。”
明朝一哥王阳明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 叫板当年明月 电子书制作:李玉法
本电子书仅供学习交流之用,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132
没过多久,一个更猛的人跳了出来,此人吸纳整合了前几位大忽悠的思想,又旁收佛老,构建了一套完整而庞大的哲学体系。
朱熹。
朱熹说,太极是一切的源头。太极很淘气,有多动症,动来动去就衍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分化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并进一步形成了春夏秋冬,天地万物。
然后太极又像孙悟空一样“拔毛分身”,分出无数个小太极附着在万物身上。
其实朱熹版的太极实质上就是“总理”,小太极就是“分理”。“总理”和“分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分理”散布于万物之中,“总理”囊括散布于万物之中的“分理”。
万物可以分别通过自己的“分理”呈现出一个“总理”,即呈现出一个太极。
这有点晕,不过没关系,朱熹知道你会晕,所以做了一个比喻——月印万川。
月亮只有一个,万川各不相同,却都能倒映出完整的那个月亮。
接着,朱熹开始一板一眼地给理下定义了:
1.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出现的无色无味没有形状的东西。
2.理是万事万物兴衰运行的总规律;
3.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而气呢,与理相对,有形有状,化为万物,比如美女、佳肴、豪宅、名车,挑拨你的情欲。
理就是道,气就是器。
OK,下面注意看这几条对应关系:
理——性——道心
气——情——人心
理跑到你的心上面就叫做性,性本善的性,用人话说就是“道心”。
气跑到你的心上面就叫做情,情欲的情,用人话说就是“人心”。
明朝一哥王阳明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 叫板当年明月 电子书制作:李玉法
本电子书仅供学习交流之用,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133
道心秉承天理,有仁义礼智信的特点;人心秉承形气之私的特点,饥食渴饮爱美女。朱熹并不否定人心,也承认虽圣人亦不能无人心,用他的话说就是道心需要人心来安顿,人心需要听命于道心。
道心与人心相互交织融为一体。比如范跑跑平时站在讲台上人模人样地传道授业,地震一来他还是得自己先跑;再比如有些美女年轻时以玩弄感情为乐,四处骗吃骗喝,等到有朝一日成了大龄剩女,还是愿意找个忠厚踏实、事业稳定的工科男嫁了好好过婚姻生活。
归根结底,万物的构造都离不开理和气。理是指导事物运行的规律,气是构成事物形态的材料。二者彼此相依,不可分离。
但是朱熹认为,人心有私欲,因此危险;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前者应当克制,而后者应当主动向外界求取。
当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之后,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最终的结果便是否定人心,肯定道心。
性统治了情,理主宰了心,人悲哀地沦落为理的载体,存在于世的意义与山川草木无异。说难听点,就是植物人儿。
于是,以陆九渊为首的,不愿被忽悠成植物人的反对者纷纷跳了出来。
一直反对到陈白沙,陈白沙收了个徒弟叫湛若水,湛若水有个铁哥们叫王阳明。
王阳明廓清了陆九渊以降所有朱熹反对者纷纷扰扰的观点,六个字解决问题:少废话,心即理。
明朝一哥王阳明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 叫板当年明月 电子书制作:李玉法
本电子书仅供学习交流之用,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134
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
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王阳明说,求之于心而非,虽其言出于孔子,也不敢以之为是;求之于心而是,虽其言出于庸常,也不敢以之为非。
但在朱熹看来,只能说“性即理”,至于心,因为它包含了“性”和“情”两部分,“情”就是情感和欲望,未必与天理和本性尽合,所以断不能说“心即是理”。
王阳明不听他叽叽歪歪,用一个公式解决问题:心=性=理=良知。
恒等式,我给它取个名字叫“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中的性融合了情,王阳明没有将情一竿子打死,只说将情之过与偏(即欲)调整到合理的范围即可。
以后王阳明说的话里但凡出现“心”字,可以马上联想万能公式:心=性=理=良知。
接着,王阳明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意就是人的意识活动,具体怎么活动的,请参考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喧哗与躁动》、《墙上的斑点》等,在此不再赘述。
意识一旦发动,必有所指,比如你感觉到渴了接下来的行为必然是去找水,五毛想多赚点钱给女朋友买戒指了接下来的行为必然是开动马甲四处发帖,这种“意”之所在,便叫做“物”。“物”指“事”(意用于事亲,则事亲为一物),即与意识相关的人事行为,而非其字面意思“物体”。
到此,由“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此心在物则为理”三大命题构成的“心即理”说圆满自洽。
心外无理:普遍规律只有与你的心灵融合才有意义,才能渗透到你的信念与情感中,从而有效地影响你的行为,否则只是一种空疏的概念、束缚主体的桎梏。
心外无物(事):心之发动处谓之意,即我们所说的“动心”。意不可能悬空,必有落实的对象,一切活动(事)都是意识参与的活动,因此,离开主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如果只有这两个命题,自己玩自己的,那心学确实就和禅宗没有什么区别了。
明朝一哥王阳明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 叫板当年明月 电子书制作:李玉法
本电子书仅供学习交流之用,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135
最后一句才是重中之重。
此心在物(事)则为理:具体的理体现在心与外部世界所存在的关系中,脱离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理没有意义。
我承认王阳明虽然肯定“物即是事”,但他始终没有明确把实在的客观物体(山川草木)排除在心外无物这个命题的适用范围之外,这就不得不面临一个存在论的问题。
事实上,阳明压根就没有兴趣去讨论这个问题。我来替他回答:离开了主体,客观存在对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比如你凭什么把你扔东西的那个箱子叫做垃圾桶?那明明就是一长方体的铁皮。你凭什么认为粉笔只能用来写字?我一小学老师就从不板书,喜欢用粉笔砸人,在他看来粉笔就是提醒学生认真听课的工具。
要是看过《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等科幻电影,你就会明白,人类集体感知到的这个世界有可能只是一套制作精密的程序,你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罢了。
罗素曾提出过一个关于时间的思想实验,问:你如何证明世界不是在五分钟之前被创造出来的?
当然你可以举很多例子来证明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时间至少已经绵延了五分钟,比如你拿出一支钢笔,说这是三天前你在中关村家乐福买的,而且你还保留了当时的小票,假如我不信的话,你可以带我去家乐福查找三天前的记录……但我可以说这支笔、这张小票、中关村和家乐福这些名词和实物以及你此刻对三天前的记忆(记忆本身是神经元的电流,在电影《移魂都市》、《全面回忆》中,记忆已经成为一种试剂甚至商品,可以随心所欲地注射、更换)都和你的身体一样,是五分钟之前创造的。这样你就没办法再做进一步的反驳。哪怕做同位素放射性检测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射线、衰减甚至此刻地球上全部的物理化学知识也都是五分钟之前上帝创造好的。所以,罗素说,谁也证明不了。
再去看看窗外,是不是五味杂陈?
唯一靠谱的是回归内心。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读孔子却人人无法成圣,人人都看巴菲特人人都成不了股神,人人都这个奶酪那个弱点的最后该是什么人你还是什么人。
外在之理包装得再炫目多彩,不经过与作者同样的心路历程,你永远不可能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尊敬父母,爱戴兄弟了,这便是“心即理”的明证,而孔子的出现不过是对这些行为命名罢了(孝、悌)。
孔子可以告诉你怎么说怎么做,却无法告诉你这么说这么做的心理依据。
同“应该怎样”比起来,“为何这样,如何这样”更重要、更根本,这需要你自己到心上去求。
明朝一哥王阳明 以心写史最牛新锐 叫板当年明月 电子书制作:李玉法
本电子书仅供学习交流之用,更多精彩,请见原书。呼吁读者购买正版图书。 136
所以,日本籍“明矾”,“明治维新”领导人之一西乡隆盛就说:“读经宜以我之心读经之心,以经之心释我之心。”任何经典不过是对人心的记载,对它不应当做教条顶礼膜拜,而是取其有用者用之。
如果你足够刁钻,非要在存在论上驳倒我,非要将“存在即被感知”这一命题彻底粉碎,那我就费点神,再把薛定谔家的猫牵出来。
虐猫狂薛定谔闲来没事意淫的时候,构思了一套惨无猫道的装置。此装置安放在一个密封箱里,由原子激发。
箱子里还有一只可怜的猫和一个毒气瓶。
实验开始。每当原子衰变放出一个中子,它就会激发一串连锁反应,最终结果是打破那个毒气瓶。
事实很明显,如果原子衰变了,毒气瓶被打破,猫就会挂掉。如果原子没有衰变,那么猫就会好好活着。
该实验的结果:当我们没有观察时,那只猫是又死又活的。
如果把量子力学中这条“测不准原理”放大到宏观世界,那么不仅仅是猫,一切的一切,当我们不去观察时,都是处在不确定的叠加状态的。这是因为万物皆由原子组成,原子服从不确定性原理,万物亦无法逃脱此理。
你甚至可以极端地说:当我不观察时,月亮是不存在的。
这是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