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八六一 >

第33部分

一八六一-第33部分

小说: 一八六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鸿章掩饰的水平显然比曾纪泽强,他轻吐了一圈烟雾,眯着眼道:“莫要担心,我敢保证得胜的战报马上就会到。”
    曾纪泽心下哼了一声:“很很镇定自若嘛,我看其实你比我还要着急吧。”曾纪泽索性不再渡步,坐了下来,瞅了一眼李鸿章手上的水烟,“这烟有那么好抽么,我也来尝上一口。”
    曾纪泽伸手就去拿烟筒,李鸿章往后一躲,“这烟味道重得很,只怕你受不住的。”
    曾纪泽不以为然:“少荃你受得住,我怎么就受不住了。来,别小气,让我也尝一口嘛。”李鸿章躲不过,被曾纪泽硬是抢了去烟筒。他大学时也是一个烟鬼,毕业后为了节省才艰难的戒了烟,想当初多少牌子的烟他都抽过,这古人的水烟他还从未尝试过,倒也是个新鲜。
    曾纪泽学着李鸿章的样子,猛吸了一口,顿时,他感到嗓子里仿佛被灌进了一股烧焦的树叶之味,呛得他连连咳嗽,把那烟筒赶紧丢还给了李鸿章,抱怨道:“这烟什么味道吧,太难抽了。”
    李鸿章哈哈大笑,“这可是我家乡特产的烟丝,味道不是一般的重,连我平时也不敢抽的,心情焦躁时才会抽上一两口压压神。”
    李鸿章无意间吐露了自己也同样焦虑的心情,曾纪泽听得清楚,脸上顿时现出异样的微笑,颇为得意的盯着李鸿章。
    李鸿章见他这副怪笑表情,怔了那么一下,方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便是无奈的摇了摇头,笑道:“这一战关乎重大,谁能不担心呢。我可不像老师那么厉害,任泰山崩于前,却还稳坐钓鱼台。”
    李鸿章方自嘲罢,王凯泰匆匆而去,脸上尽是欣喜之色。曾纪泽现一见王凯泰那表情,便猜到了分,起身向李鸿章道:“说曹操曹操就到,好消息来了。”
    李鸿章亲倒了一杯热茶递上,“幼轩莫要急,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再说也不迟。”
    王凯泰接过茶来吞了一两口,便迫不及待的说道:“好消息呀,太仓的潘团长传来了战报,他先后击退了蔡元隆和李秀成的次进攻,太仓还在咱们手上。另外,吴团长部也已抵达太仓,在东南城外三十里下驻扎,已与太仓的四团构成了犄角之势,李秀成不得不从南门移营西门。太仓的形势对咱们颇为有利呀。”
    曾纪泽与李鸿章相视而笑,果然都出各自的所料。李鸿章道:“咱们的淮军装备着先进的洋枪洋炮,虽然训练不久,进攻能力还较为乏力,但守城还是很占优势的。”
    曾纪泽表示赞同,“少荃所言甚是。那么下步我淮军该如何行动,少荃可有什么高见?”
    李鸿章早有思量,道:“目下李秀成在苏杭的实力虽然强,但粤匪在西面已失去安庆这个屏障,老师正调动各路湘军,沿江而下,围逼金陵,洪贼早晚得召李秀成率军回援,我估计太仓再坚守月余便可安然无恙。”
    “不过,通过来沪以来的一系列战斗来看,咱们淮军武器装备,训练方式都是正确的,唯一不足的兵力捉襟见肘。所以我以为,咱们现在要做的,一方面是继续加强上海防御、从海陆两路不断的增援太仓。另一方面则要抓紧时间扩军,依我看,淮军的兵力必须要在三年之内达到五万,这样才有绝对的优势击败李秀成,复克苏杭。”
    李鸿章的曾纪泽深表赞同,他很快就下令在上海乃至江苏招募新兵。淮军的原先组成,除了原先跟随曾纪泽的常胜军之外,多是张树声、刘铭传这些团练武装,这些淮勇虽然已经经过一定的训练,具备相当的战斗力,但缺点却是“兵为将有”,私属性质很强。
    尽管曾纪泽花了些力气重新整编,将常胜军与团练尽量混编,并使原常胜军占据了更多的军官位置,但淮军的私人性质仍然很强,这是曾纪泽所不能接受的,他必须将这支武装绝对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湘军的“兵为将有”特殊编制的出现是具有一定历史特点性的,曾国藩制定这样招兵的方式,显然是针对清军八旗兵、绿营兵战斗力弱、军纪溃败而言。
    湘军从某种意义而言,更像是一支宗族武装。在初期时,湘军显示出了相当强大的战斗力,而随着湘军的不增扩张,手下将官掌握的军队数量越来越多,而这些军队又尽为某一将直接领导,这就使部分湘军将领渐渐变得不再令出必行,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曾国荃,即使是曾国藩的的某些命令,他都敢拒不听从。
    曾纪泽要把淮军建设成接近与西方的近代化军队,但又能满足他一人“独裁”指挥的半政府半私人武装,这就注定了湘军的旧有建军模式的落伍。实际上,曾纪泽期望中的淮军,更类于近代末期,如桂系、奉系等这样的军阀武装。
    正是出于这样的初衷,曾纪泽迫切的需要在扩军过程中,将原先的“团练系”武装分解、消化,最终演变成一支完全听命于他一人控制的军阀武装。
    为此,曾纪泽专门设立了一个“募兵处”,并设一名征兵总长,并任命刚刚来沪不久的丁日昌担当这个颇为重要的职位。
第五十六章 军校
    丁日昌,字禹生,广东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人。。道光二十七年倡建落田书院。威丰四年办团练。七年升任琼府学训导。九年,因守城有功,升任江西万安县知县,到任不久便将历年积案一一整理结案,旋经广东巡抚奏调,办理广东洋务。同治元年,太平军攻占广东高州,朝廷调丁日昌赴高州帮办军务,丁日昌主张设炮局铸造开花大炮,但未被采用。
    丁日昌有组织团练的经验和带兵的能力,更为难得的是在广州办理过一段洋务,具有相当开阔的视野。曾纪泽原本是想让他为不久之后开办的军工洋务事宜中主持大局,但现下容闳赴美未归,征兵之事却迫在眉睫,想来想去,丁日昌是这个募兵总长最合适的人选。
    湘军募兵的范围局限于同族乡里,这样有利用加强将兵之间的联系,曾国藩之所以能这样募兵,是因为他的湖南藉,以及一批同他一样具有威望的湘藉名士的支持。曾纪泽在江苏的募兵自然无法采取这种方法,所以他的募兵范围则更加的广泛,农民、商贩、手工业者都可以报名应征。
    曾纪泽特别强调对读书人应征的渴望。清廷的科举制度固然可以挖掘出曾国藩这样的文武全才,但在刻板的八股文考试中选拔出来的人才,大多是迂腐死板的学究,相反,在落榜不第的读书人中,却隐藏着许多更具才华的“落魄书生”,曾纪泽当然希望他的淮军中能加入更多这类的“落魄书生”。
    他的淮军将要建设成一支近代化的精锐军队,士兵的文化水平也将是曾纪泽建设提高的重要方面,毕竟,一支充斥着文盲的军队,并不符合世界军队发展的潮流。因此,能为低层军官中添入更多有文化的新鲜血液,对提高淮军的整体文化水平是相当有用的。
    另外,那些落魄书生能够在曾纪泽手下得到重用,并能和那些及第之士同样获得官职富贵,那这些人必将对曾纪泽倍加感激,忠心耿耿,这对曾纪泽对淮军的掌控将是十分有利的。
    募兵的告示贴出后,报名者相当的勇跃,淮军的军饷丰厚是人尽皆知,这也是报名参军者数不胜数的原因。曾纪泽对丁日昌的能力相当信任,故他把募兵处的事宜放心的交给他全权负责。
    太仓的淮军与李秀成依然在僵持不下,潘鼎新和吴长庆的两团越战越勇,接连击败了李秀成的数次进攻。
    2月中旬,另一个对淮军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人物抵达了上海——英国人戈登。
    这位步炮学说专家似乎十分迫切的参与到大清国的平叛战争之中,不等曾纪泽前往租界拜访,他在抵达上海的第二天就主动来巡抚府报道。
    这位历中上鼎鼎有名、颇受争议的英国人对曾纪泽的第一印象相当的好,态度温和、言语务实。很显然,他在来华之前对中国内战的形势做了充足的功课,在简单的问候之后,戈登就简明扼要的向曾纪泽阐述了他对平叛战争的看法,其中很多方面都与曾纪泽的不谋而合。基本上,戈登本人满足曾纪泽的期望。
    “曾大人,请你马上给我一支军队吧,我迫不及待的想要和那个李秀成较量一下,我相信以我的指挥能力,击败他将不在话下。”戈登求战之心很迫切,不过在曾纪泽看来,他是有点太过自信了。
    “少校先生的指挥作战能力是勿庸质疑的,但指挥一支军队直接作战,对于先生来说未免有点大材小用,我有一个更重要的岗位留给先生。”紧接着,曾纪泽和盘托出了他的想法,他想建一所近代化的军事学校。
    从常胜军到淮军的建立,曾纪泽一直尝试着聘用洋教官,对他的军队采取西式的训练,但由于建军的仓促,以及手头可信的外事人才少之又少,故而一直以来,所谓的西式训练都不够系统和全面。
    随着淮军的不断扩张,武器的不断更新,曾纪泽越发感觉到了训练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军官的培训,这直接关系到将来淮军能否成为一支可与西方军队媲美的近代化武装力量。
    而大批量的新思想军官,并不是雇几个洋教习,花那么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培养出来的,他们需要长期的,系统性的学习与实践。正是这样的原因,促使曾纪泽决定开办一所近代化的西式军校,为不断扩充的淮军提供大量的具有西式军事素养的新军官。
    戈登对曾纪泽的理念深表震惊,与很多初次跟他接触的外国人一样,戈登同样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保守落后的国家中,竟然会有如此富有远见思想的人物存在。戈登很清楚的意识到,曾纪泽将要建立的这所军事院校,将是这个古老国家里程碑式的创举,无论将来历史如何发展,这都将是写与历史之中的一页。
    很显然,参与到这个伟大的创举事业之中,远比亲临前线指挥打仗更有意义。
    戈登在与曾纪泽交换了一些建校的理念,教学的内容等细节之后,欣然接受了曾纪泽的邀请。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所近代化的军事学校终于在黄浦江畔落成,曾纪泽将其命名为“黄浦军官学堂”。
    曾纪泽自任校长,丁日昌任常务副校长,戈登担任教务总长。另外,曾纪泽凭命刚刚抵沪不久的冯桂芬担任学堂文教总长,专以为学员们讲授文化课,以及介绍西方世界的一些知识。
    除此之外,曾纪泽还增设了一个“训导处长”的职位,由江苏人陈鼐担任。该部门的职责是狠抓学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务必使学堂培养出来的军官政治思想过硬,以“忠于校长,热爱淮军,热爱国家”为荣。
    说白了,设立这么一个“训导处长”的职位,曾纪泽无非是为了确保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绝对的效忠于他。当这些未来的各个级别的军官效忠于他时,那么他们手底下直接领导的淮勇亦将效忠于他,这对曾纪泽对淮军的掌控力是十分有帮助的。
    在新开办的黄浦军官学堂中,曾纪泽并没有给李鸿章留位子,这是因为他有意的要剥离李鸿章在军队中的影响,而使其只成为一个战略形的军政幕僚。曾纪泽深知此人不比其父曾国藩,虽然同样是一生效忠于满清,但却颇有野心与权力欲。想当年的历史中,八国联军攻破北京时,李鸿章曾私下与东南地方大员协议,一旦朝廷灭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