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温体仁的话音一落,文华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嗡嗡嗡”的声音。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并不着急,钟进卫就更不用说了,他只是打酱油的存在,该说的都已在前几日说过了,现在旁听只是以备群臣咨询而已。
这些位于大明金字塔顶层的人都了解现在大明宗室的处境,他们中不少年纪大的人还见识过万历年间宗室无以谋生而闹事要求给予普通人待遇的事。
因此,他们一加讨论后,觉得对藩王宗室的诱惑应该不小,再有大明为了甩掉这些包袱而全力支持他们海外建国的话,怕是有不少人会心动。
之前一直没发言的户部尚书毕自严更是恨不得马上让这些藩王宗室滚蛋,这样能省下不知道多少钱粮。
但他也还有一个担心,犹豫了半天后还是问道:“首辅,请问把藩王宗室都封建海外的话,这朝廷所费钱粮怕是要不少吧。这国库刚缓过气来,用钱的地方正多着呢!”
他当然是会算账,知道最终肯定是赚的,但很有可能国库无法撑到赚得那天,因此他才有此一问。
温体仁听了对他一笑道:“无需担心你的钱袋子,朝廷只是辅助他们而已,并不需要包办所有费用,而且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不需要一下就为此拿出好多钱来。”
温体仁接着又费了不少口水再把有关钱粮方面的想法,也给他们说了一遍。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把他和崇祯皇帝以及中兴侯商量的事都说出来,是不想后面有的事情提前公布,免得又生是非。
毕自严听完松了口气,这就好,他对剩下的事就不关心了。
但已提为兵部尚书的梁廷栋却又有意见了,和之前王承恩所担心的问题有点类似:“首辅,这藩王要是在海外壮大,觊觎大明本土的繁华,想要有所图谋不轨,则如何是好?”
温体仁一听,呵呵地笑了起来。不过现在是正儿八经地商议国事的时候,他笑了下就不笑了,给梁廷栋解释道:“各藩国去到北美洲之后,要同化收归那些蛮夷为它所用,要想建成像大明这样的藩国,那得要多少代才行?而且这期间还要仰仗大明本土对他们的全力援助,如此才能在北美洲站稳。那些藩王想要对大明本土图谋不轨,几辈子都不可能。”
梁廷栋一听,脸色微红,缩回在自己的位置不再说话。
钟进卫见这些文臣没有一个反对藩王宗室封建海外,而且还查漏补缺地在发表着意见。
他心中不禁微微摇头,还真是屁股决定脑袋,利益决定一切。
他们三人商量好的东西其实已经囊括了差不多的东西,只是后面牵扯的东西提前给这些人知道了也不好。
于是,钟进卫转头向御座看过去,冲刚好看向他的崇祯皇帝点点头。
崇祯皇帝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他就开口道:“既然诸位臣工都赞同此举,朕意是先召集藩王宗室来京商议,而后选出探路之人。此事还需费不少时日,今日就先到此为止吧。”
原本肯定是有人往后面再深想,也想到了一些问题想问,可现在崇祯皇帝说这事情来日方长,还有的是讨论的时候,今天就到此为止了。他们也就暂且罢休,回头想想再说。
只有礼部尚书何如宠还不肯就这么结束,出列奏道:“陛下,臣建议来京之藩王宗室都让厂卫跟着,以防串联私结,对抗朝廷之策。”
崇祯皇帝听了后想了一会,就点头同意道:“准奏,此事朕自会安排。唯有一点,此事事关重大,保密程度列为甲等,诸位臣工记住不得私自泄露消息。”
大明的保密律法在建虏肆虐京畿之时已颁布了,在场众人也是在约束范围内。现在他们见皇上强调,就躬身领命。
温体仁不想再继续此事,因为今天召开这初步会议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就趁着这个势头,抢在其他人面前向崇祯皇帝一躬身道:“如此,臣等告退。”
殿内众人见首辅如此,只好纷纷向崇祯皇帝躬身告辞,一起退出殿外。
就只有徐光启墨迹着走在最后,在发现中兴侯没有出殿后,又折返了回来。
崇祯皇帝正准备和钟进卫说话,见徐光启返回,就有点诧异地看着他。
当他准备问话时,徐光启先说话了:“陛下,臣前段日子奉旨组建之事已安排妥当,想请中兴侯移步,指点臣一二。”
崇祯皇帝一听,先是愣了下,接着反应过来是指什么。当即呵呵一笑,然后对钟进卫说道:“既然徐卿相邀,钟师傅就走一趟吧,这原本就是你提出的主意。”
钟进卫被他俩打哑谜似的对话给弄糊涂了,好奇地问道:“陛下,是何事?”
谁知崇祯皇帝因为藩王封建海外之事,开头还挺顺利的,心情不错,就生了捉弄他之心,故作神秘地道:“钟师傅去看了自然就知道了。”
徐光启见崇祯皇帝故意不告诉钟进卫,心中好笑,却也配合道:“中兴侯,不用着急,一会你就知道了。”
钟进卫看看徐光启,再看看崇祯皇帝,无奈地笑了笑,就向崇祯皇帝告辞,随徐光启而去。
第四百二十三章 自己儿子怎么办
崇祯皇帝看着钟进卫和徐光启的背影消失在殿门之外时,察觉到现在时辰已不早,快到用晚膳的时间了。
他坐在御座上想了一会,把藩王宗室都封建到了海外,又带动大明迈前一步,达到祖宗都未曾达到过的成就。
崇祯皇帝想着就激动,当即无心再批奏章,直接吩咐内侍,安排周皇后、田贵妃和袁贵妃一起用晚膳。
一皇三妃共进晚膳之事并不常见,更多的是崇祯皇帝自己一人匆匆用膳后就接着批奏章到深夜,或者和臣子边吃边议事。
因此,当崇祯皇帝的命令传到三个妃子耳中后,又因天色尚早,几人都未曾用膳。因此都各自欢喜异常,纷纷梳妆打扮起来,哪怕是有五个月身孕的周皇后也不例外。
在晚膳中,崇祯皇帝的心情不错,三个妃子的心情更好,这晚膳就吃得其乐融融。
当吃得差不多时,一家四口开始说起话来。
田贵妃见崇祯皇帝今天是从未有过的高兴,就有点好奇,忍不住问崇祯皇帝道:“今日何事让陛下如此高兴?”
周皇后此时和两个妃子的关系都还不错,又只有她有子,因此显得大度不少。此时一听田贵妃竟然打听起政事,怕崇祯皇帝不高兴,就假装斥责道:“田妹妹,不得过问政事。”
田贵妃也就因为好奇,顺口一说,并没有武则天那种想干涉朝政的想法。
她在听到周皇后的斥责后,马上醒悟过来,连忙离席,向崇祯皇帝福了下去,一边请罪道:“臣妾口快,心中并无他念,只想和陛下一起高兴高兴,却违背了祖宗规矩,还请陛下降罪。”
三个妃子在崇祯皇帝的心中,他最敬重周皇后,但最宠爱的其实是这田贵妃。袁贵妃则夹在两者之间,不上不下的那种。
虽然因为田贵妃父亲左都督之事,他不甚满意。可那一把火又把他心中的气给出了,再说左都督是左都督,田贵妃是田贵妃,因此他还是最喜欢田贵妃。
此时他心情也好,又见田贵妃及时请罪,也就不以为意,呵呵一笑道:“田妃起来吧,朕不怪罪。有一件大事如果做好了,朕将超越秦王汉武、唐宗宋祖,成为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今日则成功迈出了此事的第一步,因此心中甚喜。”
男人在自己的女人面前,都好表现自己,这点连皇帝都不例外。因此崇祯皇帝在说的时候,还带了点得意地神情。
三个女人一听,都好奇地看着崇祯皇帝。连怀孕五月,气度从容地周皇后也心生惊讶,马上体现到了她的脸上。
崇祯皇帝看到自己女人如此表现,内心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就对他们说道:“此事对你们说说也无妨,只是外面就不要去传了,朕已把此事列为机密甲等。”
周皇后一听,知道事关重大,既然是机密甲等,她就想阻止崇祯皇帝说出来。
可女人的好奇心天生旺盛,又是崇祯皇帝自己主动要说,她就忍住了没劝,只是对身边伺候的内侍宫女道:“你们先下去吧。”
内侍宫女们已听到了崇祯皇帝的话,现在皇后吩咐,他们又未见崇祯皇帝反对,就躬身退了下去。
崇祯暗暗点头,等殿内只剩下他们四人之后,就带着微笑说道:“朕要推行一项国策,把大明境内的所有藩王宗室全部封建海外。一则解决国内的宗室负担,二则替大明开疆扩土。到时候,大明的龙旗,将插遍天下,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崇祯皇帝一边说,一边在心中想着这个美好的前景,不禁又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三个女人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大为高兴。崇祯皇帝能取得如此成就,他们身为他的女人,自然也与有荣焉。
不过马上周皇后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只见她皱起了眉头,想了一会,问还在那边微笑着的崇祯皇帝道:“陛下,臣妾可否问个问题?”
崇祯皇帝一听,看向她点点头道:“你是朕的皇后,有什么问题就尽管问好了。”
周皇后并没有因为听了崇祯皇帝这大度的话而面露喜意,她的秀眉仍是皱着没舒展开来,看着崇祯皇帝问道:“陛下,这藩王宗室封建海外,可会包括陛下的龙子龙女?”
田贵妃和袁贵妃一听周皇后的话,脸上的笑容也马上消失了。
虽然她们目前还没有生养,可此事事关她们将来的子女,当然关注得很了。
更甚者,现在太子已定,要是皇上刚才所说的藩王宗室都封建海外,包括了皇上的龙子龙女的话,她们的子女就肯定是去海外。那么以后再见一面都会很难,当母亲的自然就舍不得。
崇祯皇帝听了一怔,他之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的想法中,所指的藩王宗室就是指现在已封的那些藩王宗室。
那些人都和崇祯皇帝不是很亲,他最亲的兄弟就一个天启皇帝,已经薨了。因此在这国家利益面前,崇祯皇帝把那些人封建海外去,丝毫没有顾虑。
可现在周皇后提出的这个问题,还真是他遗漏的一个问题。
如果自己有多个儿子,他想到这里,看了周皇后那隆起的肚子一眼,又继续想道:太子已有,其余儿子必然是封为亲王,也是将来的藩王了。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笑不出来了,低头看着眼前的菜碟发呆起来。
周皇后和田贵妃以及袁贵妃则保持着一个姿势一动不动,关注着崇祯皇帝,看他会怎么说。
崇祯皇帝确实有点纠结,如果自己的儿子不封建海外去,那么其他封建到海外的藩王宗室必然不服,从而会影响这藩王宗室封建海外之举。
可如果自己的儿子也封建海外的话,他也是人家的亲爹,自然想着能时常看看聚聚;一到海外;就基本上很难相见了。
想到这里,他抬头看看自己的三个最爱的女人,都一脸关切地看着自己。
他知道她们内心的想法;为人父,为人母者,谁不想能和自己的亲生儿子在一起!
崇祯皇帝心中一叹,又低头看起菜碟。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猛然抬起头来,扫视了自己的三个女人一眼,才决然地说道:“朕决定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祖宗基业为重
周皇后对自己的夫君还是了解的,她一见崇祯皇帝这幅表情,心中一震。趁着皇帝金口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