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帝国崛起-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眼下复汉军就已经被划了出去,成为了单独的编制,那么军政府那边已经没了军队,所以她应该被称为复汉政府,或者复汉军政府,而不是复汉军军政府。
“是的,军政府。政府手里有军队,但却不是复汉军。”
说着,张野将武装警察的花名册递给了徐世昌。
“武装警察?”
徐世昌接过花名册一看,被张野的这种编制给搞的晕头转向的。
警察他知道,外国人管巡捕叫警察,可这武装警察是怎么回事?而接下来打开花名册第一页一看,徐世昌更是被吓的半天开不了口。
武装警察部队总司令,钱庄。下面分为一二三四四个大队,分别是大队长的名字。而再往下看,上面赫然写着这支部队竟然拥有八千人,这可是要比袁世凯的新军还多一千人呢。
“武装警察,说白了也就是待在城市里的军队。他们手中除了只有少量的步兵炮以外,其他的装备基本与正规军差不多。当然,迫击炮和重机枪大多数都被安置在城墙上负责守卫城池。
现在局势不稳,军队还有军队的任务,所以接下来,城市的防守和治安任务将会交给武装警察来完成。这是一支完全**的军队,他有自己的司令部。当然,你也有权调动他们。”
张野跟徐世昌解释道。其意思也很明确,军政府并非没有军队,但却是武装警察部队,你只有权调动武装警察,无权调动复汉军,当然了,若是有紧急军情,复汉军也是会过来帮忙的。
“将军!”
正说着,还未等徐世昌反应过来,亲兵队长便紧急的跑了过来,看着站在办公室内的徐世昌,欲言又止。
“说吧,都是自己人。”
张野直接开口道,徐世昌已经是自己人了,所以也就没什么秘密可言,若是遮遮掩掩的,反而会让人觉得对其不信任。
“是!侦查兵刚刚传回来的消息,发现有大约一个旅团的日军部队正在向青州移动。”
亲兵队长如实的汇报道。
青州,是沂蒙山东北方的门户,一旦青州落入日军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到了那个时候,日本人甚至可以轻而易举的派遣兵力进入沂蒙山。
然后直接从北侧,绕过位于沂蒙山东面的关口阵地,直接窥探沂蒙山内部的布局。若是日军秘密派人到内部来搞破坏的话,张野这边也根本无可奈何。
因为四周都是山脉,你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方都派上人去驻守,也不可能做到不让一个人悄悄的跑过来。
“这日本人刚来就这么不老实。”
张野暗道了一句。
日本人与德国人商议的结果张野并不知道,但是从后来日本人的动态倒也可以勉强的分析出来。
青岛,德国人是绝对不会让出来的,毕竟先前他们已经秘密的发展了那么多年。所以此时青岛还在德国人手中,而这一次,日军是从东营登陆的。
所以,两者之间很有可能一个选择以山东为大本营,一个选择东营为大本营。至于再往南,德国人是不会同意的,一旦日本将大本营选在了青岛以南的地区,日本舰队可以很轻易的封锁住德军的补给。
“命令钱庄即刻接手临沂防务,李三才立刻出发赶往青州,把屯聚在那里的日军给干掉。”
张野只是看了眼地图,即刻吩咐道。
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杨军威这边肯定是抽不开身的,赵克明刚刚拿下了枣庄和徐州,武警还没有过去。
只有临沂那边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武警已经开始执行城内的巡逻任务,其他的城防还在熟悉中。
不管怎样,张野是决不允许青州落入日军手中的。同样的也包括青州西北方的淄博等地,虽然莱芜才是最后的阵地,但莱芜并不在张野手中。
只要卡死了青州,就能把日军给吸引到青州附近,否则的话,一旦日军冒险突击,部署在青州的李三才部便可直接北上,一举捣毁位于不足一百公里处的东营大本营。
第一零六章:兵发青州
徐世昌原本是不打算发表意见的,毕竟自己刚来。
张野虽然表现出了对自己的信任,但徐世昌也不会拿着张野的信任就目中无人,对张野的军事部署指手画脚。
但是当张野做出决定之后,徐世昌还是忍不住了。他有跟日军交手的经历,对日军的战斗特点虽然不能说是很清楚,但也要比张野他们这些完全没跟日本人交过手的人要好很多。
可以说,张野的计划虽然是正确的。但却怎么也无法让徐世昌放心,因为袁世凯也是这么败的。
虽然他知道张野的实力要比袁世凯好很多,炮火的数量也远远的将袁世凯甩开了几条街。但他毕竟是败在日本人手下过,心里面还是有些顾虑的。
“将军,万万不可。我军虽然勇猛无敌,但日军的战力也很强大,或许在武器方面他们还不如我们,但是日本人战斗的方式可跟清军是完全的两种模式,将士们没有做足准备,贸然上战场的话,恐怕会发生不测。”
徐世昌虽然要提醒张野,但也没有表现的太过于强硬,只是提出了日军跟清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
张野的军队打清军打惯了,一开炮清军就会乱跑,这到了日军那边可完全不会发生。遇见那帮孙子,他们可是会顶着你的炮火直接攻过来的。
袁世凯的失败虽然让徐世昌倍受打击,但不得不说,经过那一战之后,徐世昌也得到了成长。北洋新军的将士们也得到了成长,那些活下来的老兵,也将会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日本,一个早晚都要面对的敌人。我早就对他们做足了准备,部队也有过一些训练。所以,这一战,我亲自去打。”
让李三才那个猛将单独去打青州,张野还真不放心。
若是清军也就算了,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怎么打怎么有。可对面是日军一个全军都没有接触过的敌人,他们又刚刚战胜了北洋新军,可谓是士气猛涨。
唯一对日军有些了解的,恐怕也就只有张野一个人了。而且日本人又奉行武士道精神,特别是在明治维新之后,更加歪曲了武士道精神的意义。
而武士道精神本是推崇名、忠、勇、义、礼、诚、克、仁这些优秀传统的。再简单点的说,这八个字,是日本人总结了儒学和佛学之后,将两家的精华给总结出来了。
但是在明治维新之后,武士道精神明显的被分为了两派,分别为叶隐武士道,主要强调名、忠、勇、死和狂。也就是二战时期几乎所有日本军人都在奉行的武士道主义。
而另一个流派则是儒学武士道,强调义、勇、奉公、忠诚和仁。可以说这一派是比较理性的,他们跟华夏的观念有些相同,忠君守法,以德服人。
但是面对着日本的现状,加上天皇有意走向军国主义道路,所以这一派必然要被抛弃掉。就在这种环境下,叶隐武士道开始壮大了起来。在日本国内被政府疯狂的宣传,推广。
总之,目前在对待日本人的时候,不可以用常人的理念去对待。叶隐武士道正在慢慢的壮大,但是儒学武士道也还没有完全的退出。
只是因为日本在对清战争中屡次尝到甜头,所以让儒学武士道的日子很不好过。而这个时候,需要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不仅要打醒小日本,同时还要暗暗的帮一把儒学武士道流派,让他们在日本国内的竞争中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一般的人去,张野自然不放心。所以,这一次张野也打算亲自上阵。
“将军,三思啊。你是复汉军的魂。你若在,复汉军方可继续壮大,你若吃了败仗,则复汉军将会士气大跌,清廷也会联合日德两国开始对我们进行围剿。这次贸然出去进攻,得不偿失呐。况且我们的防御这么稳固,又有这么多的兵力,哪怕日军真的来攻,我们也不怕。”
徐世昌被张野的话给吓的连连出声制止,也管不上什么自己是不是刚来之类的。
袁世凯经营了那么久的北洋新军到了日本人面前都还没有还手之力,他就不信张野能够打败日本人。
而且东营距离青州只有不到一百公里,而临沂距离青州却有两百公里,相差一倍的距离。这注定了等张野他们抵达青州之后,也将会是进行攻城。
换句话说,他们很有可能会面临着与北洋新军同样的结局。徐世昌已经经过了一次失败,所以这一次,他不想在经历一次失败,而且还是刚刚投奔张野便有可能要再次面临失败。
“刘备且战且败方能建立蜀国,我军在装备上要胜过日军,在将领的准备上又强于日本。即便日军采取守势又能如何?我有大量的火炮,而日军刚刚登陆东营便迫不及待的兵发青州,补给物资都未能跟上,现在上去,正好打他个措手不及。
此战意义重大,若是我军得胜,这便是一次绝佳的宣传时机。清廷打不过的对手,我能打的过,袁世凯打不过的对手,我能打的过。卜五大哥,风险与收获是成正比的,你不必再劝,我意已决。”
张野意气风发的说着。
尊重和威望仅凭着一张嘴是换不来的,必须要依靠强大的拳头才行。趁着此时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实力差距并不大,张野觉得自己必须要抓紧这个机会。
否则的话,日后谁不谁都敢来欺负一下华夏,那华夏还上哪去获得绝佳的发展时机?
此时国内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刻,只要自己能够战胜日军,便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也是在告诉其他国家,若是想在我嘴边抢肉,那就要先看看你的拳头够不够硬。
所以,这一战张野必须要打,而且还要打得漂亮,胜的漂亮。
“将军,还是多带一些人去吧,毕竟日军有五千多人,而且他们距离大本营更近一些,得到支援的速度也更快一些。”
徐世昌知道自己无法阻止张野的计划,他甚至都还不知道李三才手下到底有多少人,所以她只能建议张野多带一些人去,以免出现什么差错。
“嗯,也是。那就从杨军威和赵克明那边各自抽调两千人与我一同前去青州。”
张野仔细一想,这一点他刚才倒是忘了。
此次与日军交手,除了有更深的战略意图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练兵!
以前是没那个机会,虽然与德国人闹了些不愉快,但双方也还没有到刀兵相见的地步。所以张野这边练兵自然就只能去找清军了,现在有了日军当陪练,若是不好好把握机会的话,以后恐怕可就没这机会了。
杨军威这边倒是好说,直接抽调两千人跟着走就行。至于赵克明那边,只能让他派出两千人直奔青州,同时也当做是生力军,反正在沂蒙山等的话,是来不及了。
而且张野也知道,这一次日军虽然要占领青州,但他们的目的恐怕还不是来找自己的麻烦。十有**是他们与德国人商议的结果,而且这一个旅团的日军,恐怕接下来会继续前往其他的地方进行占领。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了,既然你敢来,那就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张野可不管你是不是跟人商量好了,只要没跟我商量,那就是要打你。
接到命令之后,李三才直接集结了部队,只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便收拾好了行装,乘坐着马车不停的赶路,直至次日夜晚才抵达沂蒙山外围。
而此时,从杨军威这边抽调出来的军队也早就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