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军-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田恒烈当然是相当高兴,沈庆之却觉得这样是不是太过于隆重了,毕竟自己已经是个…
但是,当那数十人齐声对他道:“我等,见过沈将军。”
并一起下拜时,看着他们热切的眼神和激动的发抖的身躯,沈庆之终于明白,他们为何这般难以抑制且不顾一切,看看吧,李家,宋家,薛家,程家,等等,以及易名为朱家的长孙后人等齐聚这里,且前所未有的隆重和期待,为的并非自己已经立下的功绩,为的当是自己身上的那个传言,还有他们百代难忘的复兴之念吧。
韩中正选择这里;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庆之。”田恒烈暗地提醒道。
沈庆之才醒过神来,连忙下马,对在场各位拱手为礼道:“在下沈庆之见过各位父老。”
“不敢。”数十人又齐声道。
他们人人热切的看着这位顶盔贯甲,嵴梁笔直的站于他们面前,就如同一把锋利逼人的宝刃的少年名将,后排有些骚动,门楼上的花窗后也有人影闪动,他们身后,也不知道从何时起,聚集了不知多少的百姓。
霍卫青和历中原暗自打量周围,人群里忽然响起一个声音,高声喊道:“沈将军,敢问你大戟双刀何在?”
田恒烈油光满面的回道:“他出来见各位父老带什么家伙?”
人群里又有人问:“沈将军,您何日召集军马,我等可能从军?”
沈庆之闻言一笑,摘下盔来,捧在手心,对着发问处道:“庆之奉令组建闽南新军,自然欢迎各位壮士加入,至于具体入选标准,当在十日后,于福州城外新军大营前公布。”
那人再问:“大人,小人斗胆,敢问大人能将多少兵?”
这难道是韩中正的人?沈庆之大笑起来:“庆之将兵,当然多多益善。”
年轻英武的他站在这座酒楼前,豪气干天的一句,立即引发了一片欢唿,在那片喧哗中,又有人高声问道:“将军,人皆说你是武掉天王转世,敢问您还记得前世?”
这他奶奶的谁问的?韩中正的人无不吃惊诧异的看向插嘴乱出牌的那厮,那小年轻浑然不觉自己问的离谱,还目不转睛的看着沈庆之,而他身边一群都是这样,不,全场,因为他这句话询问,都立即安静了下来,在等沈庆之的回答…
在众目睽睽之下,沈庆之的面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但最终,他还是缓缓的点头,并坚定的道:“庆之,一日也不敢忘!”
是的,他怎么能忘记,存于记忆之中的一切?可全场因此而…
第六卷 第九回 诛心之问
时光飞快。
转眼就是又一年的夏日来临。
作为韩中正如今最看重的后起之秀的沈庆之,在开始几日的应酬之后,就归于了平静,准备起组建新军的工作来。
和在稷山招兵不一样的是,那个时候,好歹有朝廷的正式任命,于是有大燕的全力支持,但在这里,一切只能靠自己。
虽然有当地大族和韩中正的支持,然而毕竟还是不能做的太过肆无忌惮的。
因此,这座名为军营实际为未来新军军官培新学院的所在,就被秘密安置在了福州城外的一辟山谷中。
而到了这个时候,沈庆之才更发现韩中正的深谋远虑。
用韩中正和他私下说的话来说——空谈大义根本无用,唯有靠长久的利益诱使,才能让这些旧唐大族甘为驱使,可是…
说破天了,韩中正是要给他们看到希望,但又不能让他们做大失去控制,因此干脆以孙沈的力量来制衡当地力量,这也就是韩中正在那日酒楼前秘密安排人为沈庆之造势的原因之所在。
对韩中正的这些手段,沈庆之毫无反感,因为他看多了太多的派系倾轧,阴谋内耗,与其等将来不可收拾,何不在开头就将一切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呢?
更让沈庆之高兴的是,韩中正对他的全盘信任以及超乎他想象的重用。
他并非一个贪恋权势的人,在血火的岁月里,这些都是浮云,可是在这些之前,他急需要自己能左右韩中正的判断,多活一次的人在已知的历史轨迹中回答选择题时是无敌的存在,就算韩中正也不可能是沈庆之的对手,他,只求的其实只有这个,可韩中正给了他更多…
“大人如此,何以为报!”
想着这些,年轻的名将看着正他面前操练枪阵的军官方阵,在心中感激的叹息道,历中原和霍卫青则依旧如从前一般,跟随在他的身边,只不过现在,他身边还多了三个人,高至阳之外,当地两大领袖大族的长房子弟,李守信和恢复本姓的长孙功。
哦,还有一个人。
被韩中正硬塞来的,托尔多森。
自称为罗斯着名步兵统领的外族友好人士。
这是沈庆之唯一对韩中正不满的地方,但作为部下的他也不能太过于高估长官的包容,哪怕那是韩中正,所以他才不得不屈服,不过托尔多森也别想好过就是,在沈庆之的以身作则之下,一群人从来当他是浮云一朵。
托尔多森却能忍受。
因为能够进入这片被他心中称为燕之卡廷堡的练军重地,能被安排在沈庆之这样一位人物身边,足矣说明韩中正对罗斯的期待和对他的看重,至于沈庆之的态度,年轻而富有盛名的将军有些傲气也是可以理解的嘛,所以他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幸福。
尤其是看到,这座在未来一定会很着名的,甚至会在燕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军校”蒸蒸日上时。
更让他高兴的则是,最近传来的一处消息:
安熙十八年春末,四月,安西四镇民乱突起,燕庭不得不改变策略,令赤西平入襄阳会张卫国,不久,张卫国便派新任襄阳副指挥使李致远,领三万河东军配合五万禁军前往西北平叛。
与此同时,河西李耀武也派出两万大军入蜀防御。
长江以北,中原,都因为西北的叛乱开始人心惶惶…
托尔多森发自内心的祈祷那位梁子任最终被燕国的军队打的落花流水,到那个时候,拓跋林陛下就会明白,他之前的选择是错误的了。
他在胡思乱想,沈庆之的眼如刀一样的扫上他的面颊,但在托尔多森察觉绽放笑容之前,就又扫向了远方——山谷口,有一名骑兵冲入,急急忙忙来到沈庆之面前递上一份信。
沈庆之打开一看,是韩中正告知他久违的赫连玉树的消息,原来常往返于合肥的赫连玉树竟然已经配合尔朱大石,在合肥重建一军。
也就是说,淮左的力量又恢复了些。
看来,朝廷并没有忽略江东啊。
至于局势之中的慕容铎,还是没能逃过自己要逃过的任命,朝廷命他严加查探高邮湖堤崩溃的真相,说到这里要加一句,在官方宣布的消息中,高邮湖堤崩溃是因为当地水利官员玩忽职守造成的,当地水利官员以及高邮都督都以被下狱囚禁,会在事情明朗后,随案犯一起秋后问斩…
“大人还说什么的?”沈庆之问。
那名骑兵道:“回将军,大人吩咐您等会陪托先生一起,回福州将军楼参加晚宴,说是有客人来了。”
“哦?可知道是谁?”
那骑兵摇头,沈庆之也不再问,回头吩咐他名义上的副手:“托尔多森,你去准备一下,一刻之后便随我一起出发。”
沈庆之,是整个大燕,唯一一个能将托尔多森的名字发音发的很准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真正当他是个手下,从不假以颜色的人,偏偏托尔多森愿意,闻言他立即一丝不苟的道:“是。”说完如同军人一样,去换装去了。
看着他的背影,沈庆之冷冷的一笑,心想路上又要听这厮废话多多了。
在军营这些日子里,那厮有事无事就来和他鬼扯,沈庆之碍于面子,也想更了解一些罗斯的情况,开始也曾耐心听着,可惜这厮实在太废,对罗斯的军力等方面的了解简直可以用白痴来形容,用霍卫青的话形容,托尔多森是个典型的在酒桌上能斩杀千里之外的敌人的将军。
因此,随着接触,沈庆之现在彻底失去了对他的兴趣,托尔多森却不以为然,依旧死缠烂打……当然,托尔多森也并非完全的废材,最起码,他在练军方面还有些心得,这对陷阵新军也有些帮助,加上托尔多森毕竟是北方那位强人拓跋林的代理人之一,因此沈庆之也只能勉强忍耐着。
果然,等到动身,他就又开始了,不过沈庆之倒没有想到,今天的托尔多森和往日多了点不同,他看起来严肃多了。
“沈将军,我有一句话一直向询问将军。”
“何事?”
“沈将军,我从你的眼中常常看到一种担忧,我相信我的判断没有错误,请问将军是在担心国家的形势吗?”
沈庆之真不习惯这老毛子的用词方式,更不喜欢被人刺探心中的秘密,因此他冷哼了一声,反问道:“托尔多森,这个国家的形势变化,和你有什么真正的关系吗?”
托尔多森笑道:“将军知道我的使命是前来帮助你们完全你们的理想,换句话说,我的成功也依赖于你们的成功,所以我当然要关心这些。”
“我想的,是我的私事,关于国家局势,那时韩大人操心的事。”
“不,将军你不该这么认为。”
“……”沈庆之皱起眉头看着他,这厮热心于颠覆燕庭不够,还想颠覆韩中正?托尔多森似乎明白沈庆之不满什么,他连忙辩解道:“将军不要误会,我只是认为将军已经具备的一名统帅的能力,所以应该多想一想整个局势。”
沈庆之的感觉一向很准,闻言,知道之前自己想的多了,便立即转向另外一个方向问道:“你是不是试图通过我向韩大人说些什么,你完全可以自己去说。”
“可是我没有说服力。”托尔多森遗憾的道。
这位北国人虽然令人烦,但某些方面也直率的很,换做任何一个汉人或者国人都绝无可能这般坦诚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无能为力,更不会直白承认自己的目的。
沈庆之因此也不禁笑了起来。
看着他难得的笑容,托尔多森顿时心中如同饮了三斤美酒一般,连忙强调:“将军,我说的是真的。”
“说吧,托尔多森,你到底什么意思。”
“燕对西北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半个月的时间了,可严格说起来,大概那些远征的军队才抵达战场吧,根据我对战争和对你们这个国家的了解,这场战争将消耗燕的相当一部分实力,如果在这个时候…”
“继续。”
“好的将军。”托尔多森咽了口吐沫,认真的看着沈庆之道:“将军,您为什么不建议韩大人,早些将战争提上日程呢,我观察了你们对军队的培训以及扩建的速度,我想按着这种速度,就算到了年底,你们的力量也才不过三万人左右,而这种规模的力量放在整个中原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接着他又道:“我也听说沈将军安排了上万名子弟在江南一带招兵扩建,可是没有大力的财源支持,没有装备支持,那些散于山野的兵马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说完,他眼巴巴的看着沈庆之。
这位老毛子对颠覆大燕已经急不可耐,不过与其这么说,不如说他是心动于梁子任的先出一招,在往日他和沈庆之的交流里,他早就流露出这种,梁子任是他对手的情绪,于是今天,在这无人的山路中,在沈庆之的心腹护卫的护卫之中,他干脆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不得不承认,他说的确实也有些道理。
只是,他把沈庆之对稷山旧部的控制程度想的弱了些,同时也把整个江东官场对韩中正的“支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