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太平广记 500卷 >

第488部分

太平广记 500卷-第488部分

小说: 太平广记 500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书
按草书者,后汉征士张伯英所造也。梁武帝《草书状》曰:〃蔡邕云,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羽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难,不能救急,遂作赴急之书,盖今之草书是也。〃(出《书断》)
【译文】
按:草书,是后汉隐士张伯英创造的。梁武帝《草书状》说:〃蔡邕讲,从前秦朝时候,诸侯纷纷割据一方,互相争夺势力范围,因此战事频繁,插着羽毛的檄文急相传递,望着烽火台上烽烟的指示,信使骑着驿马急驰。这样,认为隶书难写,不能救急,于是草书赴急,就是现今的草书。〃



汲冢书
汲冢书,盖魏安厘王时,卫郡汲县耕人,于古冢中得之。竹简漆书科斗文字,杂写经史,与今本校验,多有异同。耕人姓不。(不字呼作彪,其名曰淮,出《春秋后序》《文选》中注。)(出《尚书故实》)
【译文】
汲冢书,是魏安厘王时,卫郡汲县的一个农夫,从一座古墓中得到的。蘸漆书在竹简上面,字形象蝌蚪,杂写经史,与现今的版本校验,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也有很多地方相同。这个农夫叫彪淮。


李斯
秦丞相李斯曰:〃上古作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能译。今删略繁者,取其合体,参为小篆。〃斯善书,自赵高以下,咸见伏焉。刻诸名山,碑玺铜人,并斯之笔。书秦望纪功石,乃曰:〃吾死后五百三十年,当有一人,替吾迹焉。〃(出蒙恬《笔经》)斯妙篆,始省改之为小篆,著(著原作者,据明抄本改)《苍颉篇》七章。虽帝王质文,世有损益,终以文代质,渐就浇醨。则三皇结绳,五帝画象,三王肉刑,斯可况也。古文可为上古,大篆为中古,小篆为下古。三古为实,草隶为华。妙极于华者羲、献,精穷其实者籀、斯。始皇以和氏之壁,琢而为玺,令斯书其文。今泰山峄山及秦望等碑,并其遗迹。亦谓传国之伟宝,百世之法式。斯小篆入神,大篆入妙。李斯书,知(明抄本知作如)为冠盖,不易施乎。(出《书评》并出《书断》)
【译文】
秦丞相李斯说:〃上古时期创造出大篆,很是流行,但是这种文字距离现在太古远了,很多人都不能认识它们。今人对大篆进行了整理、改造、删去笔划结构繁芜的,保留下来合理的,参照着创造出来小篆这种文字。〃李斯擅长书法。自宰相赵高往下,都佩服他。他的字刻在各个名山上。碑古、印玺、铜人上刻字,也都出自李斯的手笔。李斯曾书刻秦望纪功石,说:〃我死后五百三十年,当有一人代替我的手迹。〃李斯知道大篆的精微,才晓得怎样将它改造成小篆,著有《苍颉篇》七章。虽然,古代帝王都研究文字,最终还是用文字的使用取代了对文字的研究,这样,对文字的研究与改造也渐渐淡薄了。上古时期三皇结绳记事,中古时期五帝画形为书,下古时期三王肉刑。这些,都让李斯在改造文字时作比较、参考。古文字是上古时期的文字。大篆是中古时期的文字。小篆是下古时期的文字。三古时期的文字是实。草隶是华。将文字的华美发展到极至的是晋时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而精心研究、深入探讨得文字的实质与精髓的,是史籀与李斯。始皇帝用和氏璧琢成帝王之印……玉玺,命令李斯刻石为文记载这件事情。今天尚在的泰山、峄山以及秦望等碑,都有关于这件事的记载,也成为了传世的国宝,百世后人书法的楷模。李斯小篆字形出神入化,大篆结构精妙无比。李斯的书法可以说是历代书法的魁首,却不容易学习、仿效。


萧何
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何使秃笔书。(出羊欣《笔阵图》)
【译文】
前汉时的萧何擅长书写大篆。前殿建成后,慎思了三个月,为的是给它题书匾额。书成后,来观看题书的人如流水。萧何是使用秃笔题写的匾额。


蔡邕
后汉蔡邕字伯喈。陈留人。仪容奇伟,笃孝博学,能画善音,明天文术数。工书,篆隶绝世。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今古。又剏造飞白,妙有绝伦。伯喈八分飞白入神,大篆小篆隶书入妙。女琰甚贤,亦工书。伯喈入嵩山学书,于石室内得一素书,八角垂芒,篆写李斯并史籀用笔势。伯喈得之,不食三时,乃大叫喜欢,若对数十人。伯喈因读诵三年,便妙达其旨。伯喈自书五经于太学,观者如市。(出羊欣《笔法》)蔡邕书,骨气风透,精爽入神。(出袁昂《书评》并出《书断》)
【译文】
后汉蔡邕字伯喈,陈留人,身材高大伟岸,相貌英俊不凡,而且非常孝顺,知识渊博。既能绘画又通晓音律。天文术数无所不通,而且写一笔好字。他的篆书、隶书,可称得上是绝世之作。蔡邕尤其善于书写八分字,字形结构多变化,深得其中的灵妙。古往今来,没有人能超过他。蔡邕又创造了飞白字体,精妙绝伦。他书写的八分飞白出神入化,大、小篆书达到神妙的境界。蔡邕有个女儿叫蔡琰,很是贤慧,也会书法。蔡邕去嵩山学习书法,在一个石室里得到素书一部,八角放光,用篆书记载着李斯、史籀书法用笔的态式、构造。蔡邕得到这部书后,高兴得一天没吃饭,大喊大叫,象面对着许多人似的。蔡邕将这部书研读了三年,深得书中的精奥,使他的书法达到极高的造诣。蔡邕亲手书写《五经》,放在太学中,去观赏的人象集市上的人一样多。蔡邕的书法,风骨不凡,气韻灵动,超凡脱俗,是神妙的艺术品。


崔瑗
崔瑗字子玉,安平人。曾祖蒙,父骃。子玉官至济北相,文章盖世,善章草书。师于杜度,媚趣过之,点画精微,神变无碍,利金百练,美玉天姿,可谓冰寒于水也。袁昂云:〃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王隐谓之〃草贤〃,章草入神,小篆入妙。(出《书断》)
【译文】
崔瑗字子玉,安平人。他曾祖叫崔蒙,父亲叫崔骃。崔瑗为官一直升任到济北的宰相。他写的文章举世闻名。尤其写一手好草书。崔瑗的草书师于杜度,笔划精微,善于变化,象金子经过百炼,如美玉丽姿天成,造诣超过他的老师杜度,只是过于追求媚俗,有些浮华。袁昂说:〃崔瑗的书法象高峰阻日、孤松一枝,鹤立群峰之首。〃王隐称崔瑗为〃草贤〃,说他章草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小篆臻于妙境极至。


张芝
张芝字伯英,性好书。凡家之衣帛,皆书而后练。尤善章草,又善隶书。韦仲将谓之《草圣》。又云,〃崔氏之肉。张氏之骨。〃其章草急就章字,皆一笔而成。伯英章草行入神,隶书入妙。(出《书断》)伯英书,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出袁昂《书评》)
【译文】
张芝字伯英,生性就热爱书法。他家里做衣服用的布帛,都先用来练习书法然后再蒸蒸洗染。张芝擅长写隶书,尤其擅长写章草。韦仲将称他为〃草圣〃,说〃崔肉张骨〃称赞张芝草书风骨的不凡。张芝书写章草已达极至,出神入化。他急着写章草时可以一笔书个〃章〃字。他的隶书也功夫到家,达到神妙的程度。张芝的书法,如同汉武帝爱好道家,已达到空灵欲仙的程度。


张昶
张昶字文舒,伯英季弟。为黄门侍郎,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文舒章草入神,八分入妙,隶入能。(出《书断》)
【译文】
张昶字文舒,是张芝的三弟。官任黄门侍郎,尤其擅长书写章草。他书法的风格跟张芝相近,当时人称他为〃亚圣〃。张昶章草和八分的功夫已达神妙的境界。他还能书隶书。


刘德升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人。桓、灵世以造行书擅名。即以草剏,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胡昭、钟繇,并师其法。世谓钟繇善行狎书是也。而胡书体肥,钟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也。(出《书断》)
【译文】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人,汉末桓帝、灵帝时代,因创造行书字体而闻名。虽然是刚刚开始创造的一种字体,也很漂亮。书法风流婉约,是当时仅有的一家。胡昭、钟繇的书法,都师法于刘德升。世上人说:〃钟繇善行狎书,就是这个缘故。而胡书字体肥,钟书字体瘦,他们都从刘德升的书法里汲取了长处。


师宜官
师宜官,南阳人。灵帝好书,征天下工书于鸿都门者数百人。八分称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能而性嗜酒,或时空至酒家,因书其壁以售之,观者云集。酤酒多售,则铲灭之。后为袁术将钜鹿耿球碑。术所立,宜官书也。(出《书断》)
宜官书,如鵰翅未息,翩翩自逝。(出袁昂《书评》)
【译文】
师宜官,南阳人。汉灵帝喜爱书法,征召天下善书法的人集于鸿都门,约几百人。这些人中,师宜官的八分书法是最好的。大的,一个字的直径长丈;小的,在寸方的一片竹简上,可书写一千个字。师宜官恃才傲物、好饮酒。有时空手去酒店,在酒店的墙壁上书字出售,招来许多人围观。若卖给他酒,可以多出售给你几个字。否则就铲掉墙上的字。后来,为袁术制作钜鹿耿球碑。袁术立的碑,师宜官书写的文字。
师宜官的书法,如鹍鹏展翅未收,凌空而降,翩翩落下。



梁鹄
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人。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举孝廉为郎,亦在鸿都门下,迁选部郎。灵帝重之。魏武甚爱其书,常悬帐中,又以钉壁,以为胜宜官也。于时邯郸淳亦得次仲法,淳宜为小字,鹄宜为大字,不如鹄之用笔尽势也。(出《书断》)
【译文】
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人,少年时就爱好书法,拜师宜官为老师。梁鹄因为擅长书写八分而闻名,被举荐为孝廉也被汉灵帝召在鸿都门下任侍郎升任选部郎。汉灵帝很看重梁鹄。魏武帝曹操也非常喜爱梁鹄的书法。常将他的条幅用钉钉在墙上,或悬挂帐中。曹操认为梁鹄的书法胜过他的老师师宜官。当时,邯郸淳也学得王次仲的八分书法。邯郸淳擅长写小字,梁鹄擅长写大字。邯郸淳运笔不如梁鹄有气势。


左伯
左伯字子邑,东莱人,特工八分,名与毛弘等列,小异于邯郸淳。已擅名汉末,又甚能作纸。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而子邑尤得其妙。故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云:〃子邑之纸,妍妙辉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伯英之笔,穷声尽思。〃妙物远矣,邈不可追。(出《书断》)
【译文】
左伯,字子邑,东莱人,特别擅长书写八分,名声与毛弘并列,稍逊于邯郸淳,东汉末叶名声鹊起,又能在纸上书写。秦灭汉兴,有纸代替竹、木简书写。到汉和帝时,蔡伦改进了造纸的技术,此后制出的纸更适于书写了。左子邑进一步发展了蔡伦的造纸技术。萧子良答王僧虔书上说:〃左子邑制的纸,美妙有光。韦仲将制作的墨,在这种纸上书写,墨黑如漆;张伯英制作的笔,在这种纸上书写,尽意穷声,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绝妙的好纸离现在太久远了,久远得没法得到它。


胡昭
胡昭字孔明,颍川人。少而博学,不慕荣利。有夷、皓之节,甚能籀书,真行又妙。卫恒云:〃胡昭与钟繇,并师于刘德升,俱善草行。而胡肥钟瘦,尺牍之迹,动见模楷。〃羊欣云:〃胡昭得张芝骨,索靖得其肉,韦诞得其筋。〃张华云:〃胡昭善隶书,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