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十八总督(全文)-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扬威将军,从全国各地调集军队,准备一举击败英军,收复失地,并再次谕令奕山等,乘广东海面英船无几、香港空虚之际,即行剿洗,收复香港。谁知清军陆战再次失利,扬威将军遁逃杭州。
1842年璞鼎查返回香港,开始亲自处理香港政务。
1842年6月,在璞鼎查的要求下,英国政府又从印度调来援军,扩大对中国的武装侵略,继续凭借武力进犯长江口,攻陷上海、镇江。在上海6天,勒索赎城费50万银元。英军并在上海四郊抢劫。8月10日,英军大小兵船85艘直逼南京,停泊下关。英军到南京后又向两江总督牛鉴索取赎城费300万银元。南京告急,清政府急忙派耆英为钦差大臣赶到南京求和。
1842年8月29日,这是中国人民难以忘却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近代历史写下了奇耻大辱的一页,也揿下了英国殖民主义者专横残暴的印记。这天,耆英、伊里布、牛鉴代表清政府与璞鼎查在英船“康华立司”号谈判。璞鼎查开列出严苛的议和条款,并声明必须一字不改地全部接受条件,否则,继续刀兵相见。腐败的清廷,无能的耆英,在璞鼎查的逼迫下,只好在《南京条约》上签字。
谈判桌上
双方坐下来正式谈判是8月14日。地点选在离英舰停泊处不远的静海寺。是由英国人指定的,英国人嫌天热,军舰上坐着说话不舒服,于是上岸到静海寺。
关于这场谈判先后过程,麦天枢、王先明所著《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一书有生动的描述:
这天,头戴红缨斗笠的卫兵守在寺院门口。中方出场的是江苏按察使代理布政使黄恩彤、四等侍卫咸龄;英方代表为秘书官麻恭、翻译官马礼逊。
双方握手相见后,在一张八仙方桌旁的四张太师椅上相对坐下来,除了随后简单对英方提出的草约作了一点探询性的讨论外,这次郑重其事的会谈主要解决了一件事:出示并确认双方的“全权证书”。
麻恭少校首先取出他个人的委任状,以证明他是被委任来代替璞鼎查进行正式交涉的。然后,麻恭又取出一份英国国王颁发璞鼎查的全权委任状,将它摊在方桌上,由翻译罗伯聃用汉语向中国代表宣读,并指给对方辨认和理解英国女王的签字和印玺。
轮到展示中方全权证书的时候,事情就要隆重或繁琐一些了:香案摆了出来,香烟燃了起来,中方代表和所有在场的随从们全部扑地九叩首之后,一位随从官员才取出一个黄绸裹着的小箱子,双眼注视着手中物,十分小心地慢步送到首席代表黄恩彤跟前来。
黄恩彤打开箱子,再打开里面的一个黄盒子,道光皇帝颁发耆英、伊里布、牛鉴的全权证书出现了。马礼逊上前认真地看了一番,回头用英语对他的同胞说:“是真的。”
第一次正式会谈,结束了。
随后双方代表的接触,主要由英国人准备条约文件,清廷一位钦差则忙于对和谈十分缺乏实质内容的应酬。8月20日上午,耆英等三人拜访璞鼎查。英军旗舰“康华立司”号上,一片“节日景象”:士兵们全都更换了崭新制服;卫队手执新式来复枪,成双行相对列于甲板的通道上;军乐大作,三声礼炮响过,英国全权大使璞鼎查、海军总司令巴加、陆军总司令郭富,由马礼逊介绍,迎接来访的中国客人。
主人把三位中国钦差让到军舰中厅的一张大沙发上,请他们品尝一杯“樱桃白兰地”,然后带他们在舰上参观。耆英对英舰上的很多东西发生兴趣,但为了尊严、礼貌,并不询问。伊里布年近八十,十分疲倦,面上露出内心的痛苦。牛鉴除了每次饮完白兰地酒表示满意外,并无任何表情。
参观之后,三钦差即离去了,连条约的事情提都没有提,事先有所准备的英国人叹曰:这似乎只是一次会见的典礼,而不是会谈。
在临走的时候,英国人提出由他们的医生为身体不适的伊里布诊看,伊先是拒绝了,但随后见耆英问英人有无治牛皮癣的药并拿了药片,他也就默默地接受了诊治和“洋药”,几天后他觉得很见效,又托人向英人索取。
8月24日上午,三声礼炮响过,四十多只小船满载英国人登岸,中国官员率领20只轿子和成群的轿夫迎接璞鼎查、巴加、郭富等进入静海寺。
这次会见,除了大吃大喝外,还额外地办成了一件事:耆英在席间提及扬州赎城费,璞鼎查答应将这50万元在第一批赔款中扣除。
8月26日,英方要求进行第三次聚会。地点在南京城内的江上考棚,最初耆英以大批英国卫兵入城恐发生居民反抗推辞,璞鼎查称只带随从数人而“不携一兵,以示无猜”,耆英便答应下来。
璞鼎查等在四营中国士兵组成的仪仗队和卫队护卫下迎进江上考棚,大部分时间依然在酒席上度过。
应该说,在各类交往会见中,中国人也为条约内容进行过不少的努力。最初得知英方的条约要求,伊里布还矜持了一下子:割地赔款,开口岸,这纯粹单方面的赚头太大了,“惟商欠可谈,余皆难准”。牛鉴认为“战费一层,名目不佳,当先驳去”。耆英则把握不准皇上的意思,三个人左右权衡不得主意。
但是,当英国人又威胁开打南京时,三大钦差立即具文连夜送往英舰,答应依英国人的条件为基础正式开谈。
中方代表们还在这样一些事情上枉费脑筋:日后正式签约,能不能不用皇帝的玉玺,而用钦差的“关防”,相持数日,最终还是由道光本人解决了。他倒不觉得允许用玉玺太丢面子,反而对此解释说:过去颁各贡国御书就是用“宝”的,这次再用也无妨。能不能把所索口岸中的省会福州改为泉州,英国人坚持不允。道光对这点小要求也便作罢了。能不能条约签字后就将英军从长江、上海、吴淞、舟山、镇海、厦门鼓浪屿全数撤走,经多番讨价还价,商定签约后长江舰队立即撤走,但舟山及鼓浪屿要等到条约内容落实,赔款如期付清后才能退还。
清政府以保面子为先,争银子争地为次。璞鼎查当然高兴,最终几乎全部如英国人的开价收盘。
按约8月27日双方会见,但是,时间已过,中方三钦差在静海寺相候多时,结果向称“守信”的英国人没有来。派人去问,说他们要进一步研究和审查条约文本,抽不出时间来,约定两天后会晤。
8月29日。关于结束历时三年整的鸦片战争的最后的仪式,在英军装有174门大炮的旗舰“康华立司”号上进行。
仪式进行的席位,设在军舰颇为宽大的中舱,正中一张圆桌,由璞鼎查、耆英、伊里布、牛鉴四人依次围坐,两旁的长凳上坐着级别较高的英国海陆军官,长凳后面,排列着装束整齐,将军帽捧在左手的英军侍卫。
被摊放到圆桌上的条约文本,一共有4份,每份都分别以中英两国文字缮写并精细地装订成册,英国人还仔细地将装订纸页的丝带的两头都粘在纸上,并加封火漆,据说是为了防止中国全权代表不敢将全文送呈皇帝,而将其中的某页取掉。
璞鼎查作了个礼貌又果断的手势,江苏布政使黄恩彤从随身携带的一个黄绸包裹的方盒中,取出了毛笔、墨盒、关防,由耆英、伊里布分别代表中国写下了他们的名字并加盖印章。
璞鼎查签字结束,舱里舱外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整个英国舰队都在高悬的英国国旗下,呼喊他们的“女王万岁”。在这震耳欲聋的声浪中,璞鼎查邀请已经做完了英国人要求的一切的中国客人到前舱喝酒。或者是为了安慰一下他们恭顺又满脸暮色的客人,海军总司令巴加,举杯提议“为中国皇帝陛下的健康而干杯”。
一个当时在场的英国军官触景生情,写道:“中国皇帝的高于一切的统治,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然而,这些不留情面的征服者因此为中国带来的,哪里只是一个中国皇帝的不幸!
《南京条约》是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条约的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勒索巨款,其中赔偿鸦片费600万元,商款300万元,军费1200万元,共计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可派驻领事,协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等。《南京条约》使中国蒙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中国人民一直反对这个可耻的不平等条约,并一直为取消不平等条约,收回香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至此,璞鼎查完成了义律想完成而未能完成的任务,实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领土、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野心。这就是英王为什么选中璞鼎查的原因所在。
台湾军民奋勇抗英
1841年8月,璞鼎查率领英国舰队北上进犯福建、浙江时,担心台湾军民从后面对英军夹击,便分出一部分舰只骚扰台湾,主动牵制。9月30日,英军运输舰“纽布达”号驶入基隆港,炮轰二沙湾炮台。清守军开炮还击,英舰桅杆中弹,狼狈败逃,在慌乱中触礁。侵略军纷纷落水,有的凫水上岸,有的爬上舢板逃窜,被守军当场击毙30多人,俘获133人,缴获大炮十余门,大小炮弹数十颗。清廷闻报大喜,下旨嘉奖守军将领达洪阿、姚莹顶戴花翎,其他有功人员一律赏赐。10月19日,一艘英舰驶到基隆港外,先挂红旗,继挂白旗,派人乘舢板入港,要求赎回被俘英国官兵,基隆守军置之不理。27日,英舰闯入港内,大炮齐发,轰坏炮台石堡和营房数处,台湾守军开炮还击,打死侵略军两名,英舰狼狈逃窜。战后清皇室赏给达洪阿骑都尉世职,赏给姚莹都尉世职。
1842年3月5日,英舰三艘在大安港外游弋窥探,清守军严行戒备,不出海作战。11日,英国二桅船“安因”号被我渔轮诱入土地公港,触礁搁浅,伏兵趁势发炮攻击,打死侵略军数十名,俘虏五十余名,缴获大炮十余门,鸟枪五杆,腰刀十把。这些武器都是英军在进犯浙江镇海等地时抢去的。战后,清皇室赞称其“大扬国威”,特旨赏封达洪阿太子太保衔,姚莹三品顶戴,其他官兵各有封赏。
经过三战皆受重创之后,璞鼎查看到,在短期内武力征服台湾守军已属不可能,便不敢再轻犯台湾。于是,英军便勾结一些沿海盗匪,在淡水、鹿港、彰化、嘉义、打鼓、郎峤等地海面继续进行窥探骚扰,以配合英军对我国大陆沿海的军事行动。
两次大捷俘获英军二百多名,经过兵备道姚莹审问取供后,奏请清廷发落。朝廷立即批复:“据奏称,该逆等罪大恶极,若解省讯办,洋面恐有疏虞,仍请在台正法,所见甚是,着即照议办理。”清皇在另一谕旨中又说:“取供之后,除夷目暂行禁锢候旨办理外,其余各逆夷,与上年所获130余名,均着即正法,以抒积念,而快人心。”当时闽浙总督怡良担心这样处置,会引起英国报复,要求姚莹将这些英俘解省。姚莹断然拒绝说:“夷性畏强欺弱,我擒其人,久而不杀,是明示之弱也。”“两军对仗,势必交锋,非我杀贼,即贼杀我,乃先存思彼报复之念,何以鼓励士气乎!”姚莹按皇上御旨,将139名英军战俘一律处死,只留颠林等英军九名头目和黄舟等汉奸两名暂行禁锢。璞鼎查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