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姚文元文集 >

第139部分

姚文元文集-第139部分

小说: 姚文元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陈恭敏同志的“思想原则”和“美学原则”——答陈恭敏同志》, 1960。6。6 期《剧本》。 
  《天下无废物》(金兆文), 1960。6。11 期《解放》。 
  《肮脏的自白——斥美国现代反动堕落的“垮掉文学”》, 1960。6。8。 《新民晚报》。 
  《为人民的幸福而思索》, 1960。6。12。 《解放日报》。 
  《一个大阴谋——杜勒斯的几笔黑帐》, 1960。6。11 作,收入《想起了国歌》。 
  《介绍〈萧三诗选〉》, 1960。6。15。 《文汇报》。 
  《粉碎美帝国主义这个大阴谋》, 1960。6。16。 《解放日报》。 
  《迅速反映新事物,热情歌颂新事物》, 1960。7。13 期《萌芽》。 
  《奴才哲学——现代修正主义者为什么要鼓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1960。7。13 期《解放》。 
  《艾森豪威尔的“非暴力论”》, 1960。7。21。 《解放日报》。 
  《革命文艺的战斗纲领》, 1960。8。8 期《上海文学》。 
  《掌握思想斗争的规律,把兴无灭资的斗争进行到底》, 1960。8。13。 《解放日报》。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史——读〈创业史〉》, 1960。9。 第 17 —— 18 期《文艺报》。 
  《努力反映农村生活中的新事物——谈李准短篇小说的几个特点》, 1960。11。30。 《人民日报》。 
  《这就是主人翁的态度》, 1960。12 作,收入《想起了国歌》。 
  《列宁和列宁主义的颂歌——评〈以革命的名义〉》, 1960。12。2 期《上海电影》。 
  《从阿 Q 到梁生宝——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看中国农民的历史道路》, 1961。1。1 期《上海文学》。 
  《论生活中的美与丑——美学笔记之一》, 1961。1。17。 《文汇报》。 
  《用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教育人民》, 1961。3。24。 《解放日报》。 
  《关于美学讨论的几个问题——答朱光潜先生、美学笔记之二》, 1961。5。2。 《文汇报》。 
  《“红色娘子军”的思想意义》(金兆文), 1961。7。8 期《解放》。 
  《艺术的辩证法——祖国美学遗产初探、美学笔记之三》, 1961。6。6 期《学术月刊》。 
  《古今谈》, 1961。7。22。 《解放日报》。 
  《〈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改版后记》, 1961。8 作,收入《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 
  《艺术的辩证法——美学笔记之四》, 1961。8。 第 7 — 8 期《上海戏剧》。 
  《“烂桃”和“萌芽”》, 1961。8。22。 《文汇报》。 
  《学习鲁迅的文风——纪念鲁迅诞生八十周年》, 1961。10。11 期《解放》。 
  《关于“锥刺股”》, 1961。10。13。 《文汇报》. 
  《蟹的杂感》, 1961。10。12。 《文汇报》。 
  《天才与勤奋》(金文), 1961。11。22 期《解放》。 
  《大跃进的果实》, 1961。11。9。 《文汇报》。 
  《另一种毒药》, 1961。11。14。 《文汇报》。 
  《诗的警语》, 1961。12。12。 《文汇报》。 
  《论艺术品对人民的作用——美学笔记之五》, 1961。12。11 、 12 期《上海文学》。 
  《夜读偶感》, 1962。1。15。 《解放日报》。 
  《〈新松集〉前记》, 1962。1。25 作,收入《新松集》。 
  《在前进的道路上——评胡万春短篇小说集〈红光普照大地〉》, 1962。2。16。 《解放日报》。 
  《看花漫笔》, 1962。2。26。 《解放日报》。 
  《评〈擂鼓集〉》, 1962。3。3 期《上海文学》。 
  《论建筑和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美学笔记之六》, 1962。3。3 期《新建设》。 
  《革命志气和踏实作风的力量——一九六一年短篇小说选评之一》, 1962。3。3。 《文汇报》。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形象——一九六一年短篇小说选评之二》, 1962。3。17。 《文汇报》。 
  《想起了国歌》, 1969。4。9。 《解放日报》。 
  《并非“挨批”》(尖兵), 1962。4。11。 《解放日报》。 
  《第一位的工作——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 1962。5。5 期《山东文学》。 
  《黑牢中的红鹰——赞〈红岩〉》, 1962。5。5 期《四川文学》。 
  《须要总结文艺工作者成长道路上的经验》, 1962。5。9 — 10 期《中国青年》。 
  《两个编辑同志的想法》, 1962。5。13。 《文汇报》。 
  《关于郑板桥的“狂”》, 1962。5 作,收入《想起了国歌》。 
  《郑板桥家庭教育一事》, 1962。5 作,收人《想起了国歌》。 
  《咏物杂感(江河、红绿灯、像片)》, 1962。5。28。 《解放日报》。 
  《一点辩证》, 1962。6。8。 《解放日报》。 
  《从播种到收获》, 1962。6。18。 《解放日报》。 
  《“七一”抒情》(顽石), 1962。7。1。 《解放日报》。 
  《革命的传统力量》(顽石), 1962。7。31。 《解放日报》。 
  《手表和挂表》(何自), 1962。8。20。 《解放日报》。 
  《找》(顽石), 1962。9。13。 《解放日报》。 
  《赌棍的自白》(针锋), 1962。9。17。 《解放日报》。 
  《躲不开,赖不掉,骗不了!》(针锋), 1962。9。21。 《解放日报》。 
  《读报偶感》, 1962。9。20 作,收入《想起了国歌》。 
  《蕴藏着无穷潜力的人——谈唐克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962。9。9 期《上海文学》。 
  《不可征服的人——谈杜鹏程短篇小说集〈年青的朋友〉中的人物形象》。 
  《草原在歌唱——读短篇小说集〈遥远的戈壁〉》, 1962。9。22。 《文汇报》。 
  《“大道理”的力量》(顽石), 1962。10。13。 《解放日报》。 
  《〈想起了国歌〉后记》, 1962。10。18 作,收入《想起了国歌》。 
  《生气勃勃的农村图画——读浩然近年来的短篇小说》, 1962。10。28。4 《人民日报》。 
  《革命的“红玫瑰花”——读〈甘蔗田〉》, 1962。11。11 期《上海戏剧》。 
  《垂死阶级的心理》(顽石), 1962。11。26。 《解放日报》。 
  《反映人民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读〈傲霜篇〉和〈壮志录〉有感》, 1962。12。12。 《解放日报》。 
  《垂死的阶级心理》(之二)(顽石), 1962。12。15。 《 4 解放日报》。 
  《“有这样一个党!”》, 1962。12。21。 《解放日报》。 
  《新年买鬼》(向红), 1963。1。5。 《文汇报》。 
  《提倡多写一点热气腾腾的短文》, 1963。1。5。 《解放日报》。 
  《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人们一定胜利——论〈第二个春天〉主题思想的现实意义》, 1963。1。21。 《解放日报》。 
  《颂“三宝”》(顽石), 1963。3。17。 《解放日报》。 
  《传播科学 破除迷信》(顽石), 1963。3。20。 《解放日报》。 
  《〈母亲〉的思想意义——重读〈母亲〉,并以纪念高尔基诞生九十五周年》,收入《在前进的道路上》。 
  《论艺术分类问题——美学笔记之七》, 1963。4。4 期《新建设》。 
  《光辉的“灵魂工程师”——推荐〈红色宣传员〉》, 1963。4。4 期《上海戏 
  剧》。 
  《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思想阵地》(顽石), 1963。4。7。 《解放日报》。 
  《手的解放》(顽石), 1963。5。8。 《解放日报》。 
  《这不仅是家庭问题——读〈家庭问题〉》, 1963。5。12。 《人民日报》。 
  《为革命而读书》, 1963。5。10。11 期《中国青年》。 
  《请看一种“新颖而独到的见解”》, 1963。5。20。 《文汇报》。 
  《“和群众一起革命”》(金人), 1963。5。22。 《解放日报》。 
  《奇解一则》, 1963。6。7。4 《文汇报》。 
  《宣传唯物主义 破除迷信思想》, 1963。6。11。 《解放日报》。 
  《关于加强文艺批评的战斗性》, 1963。6。3 期《文学评论》。 
  《辩“义气”》(葛铭人), 1963。7。3。 《文汇报》。 
  《析“苦学”》(葛铭人), 1963。7。10。 《文汇报》。 
  《“谁该掩鼻?”》, 1963。7 作,收人《为革命而生活》。 
  《谈“化装》(葛铭人), 1963。7。29。 《文汇报》。 
  《几句补充的话》, 1963 年,收入《为革命而生活》。 
  《无产阶级的父子情》(顽石), 1963。8。4。 《解放日报》。 
  《防“落井”》(葛铭人), 1963。8。11。 《文汇报》。 
  《从德彪西讨论想起的》(群山), 1963。8。19。 《文汇报》。 
  《从德彪西想到星海》(铭人), 1963。9。9。 《文汇报》。 
  《略论时代精神问题——与周谷城先生商榷》, 1963。9。24。 《光明日报》。 
  《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青春之歌——评《〈年青的一代〉》, 1963。10。19 期《文艺报》。 
  《文艺作品反映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些问题》。 
  《为革命而生活,还是为爱情而生活?》, 1963。10。19 期《中国青年》。 
  《爱“未来”》(葛铭人), 1963。10。19。 《文汇报》。 
  《破“而已”》(葛铭人), 1963。10。16。 《文汇报》。 
  《〈文艺思想论争集〉再版序言》, 1963。12 作,收入《文艺思想论争集》。 
  《这股风和那股风》(闻潮), 1964。1。5。 《解放日报》。 
  《歌颂为主》(闻潮), 1964。1。19。 《解放日报》。 
  《破“陈腐旧套”——也算纪念曹雪芹》(葛铭人), 1964。2 作,收入《为革命而生活》。 
  《首先做革命派》(同期), 1964。2。11。 《解放日报》。 
  《反映最新最美的生活,创造最新最美的图画——关于现代剧若干问题的研究》, 1。964。3。2 期《收获》。 
  《革命的青年一代在成长——谈话剧〈年青的一代〉》, 1964。3。6 期《红旗》。 
  《评周谷城先生的矛盾观》, 1964。5。10。 《光明日报》 
  《冰山雪岭奏新歌——推荐短篇小说〈迎冰曲〉》 1 , 1964。5。16。 《人民日报》。 
  《革命的歌声是千百万群众的歌声》(闻潮), 1964。5。28。 《解放日报》。 
  《两种“境界”》(闻潮),收入《为革命而生活》。 
  《青年人的“生活教科书”——分析几个反映青年生活道路的优秀作品的思想意义》, 1964。5 — 6 月,收入《在前进的道路上》。 
  《韧》(闻潮), 1964。7。9。 《解放日报》. 
  《读〈故事会〉》(金向红), 1964。8。22。 《文汇报》。 
  《创作更多优秀的革命故事——读〈故事会〉》(金向红), 1964。9。9 辑《故事会》。 
  《使社会主义蜕化变质的理论——提倡写“中间人物”的反动实质》, 1964。12。14。 《解放日报》。 
  《新事物的灿烂光辉——赞越剧〈春风送暖〉》(闻潮), 1965。2。28。 《解放日报》。 
  《名词小议》(葛铭人),收人《为革命而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