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宫门之变-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公孙贺也算是达官显贵了。他的妻子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他和汉武帝算是连襟。在朝廷中,公孙贺得到了卫家势力的支持,儿子公孙敬声又担任太仆,父子并居公卿之位。在常人看来,即使是汉武帝刘彻也不能轻易废杀公孙贺。可能只有公孙贺本人才知道自己的危险。终于在巫蛊之风吹起后,公孙贺成了牺牲品。
整个案子要从公孙敬声说起。与战战兢兢的父亲不同,公孙敬声自恃是汉武帝的外甥,骄奢不奉法,竟然大胆到擅自挪用禁军北军的军费一千九百万。事情败露后,公孙敬声下狱论死。刚好当时朝廷在大肆搜捕通缉犯、阳陵大侠朱安世而不能得。汉武帝一天多次催逼早日逮到朱安世。公孙贺于是自请逐捕朱安世,请求能以功赎儿子公孙敬声的罪过,得到了汉武帝的同意。后来,公孙贺果然抓到了朱安世。朱安世作为大侠,不是浪得虚名的。当他得知公孙贺是用自己来赎出儿子时,朱安世笑道:“公孙贺他自己就要大祸临头了。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大不了,大家同归于尽。”朱安世于是从狱中上书,告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告发公孙敬声派巫师祭祠诅咒皇上,并且在皇帝前往甘泉的驰道上埋下偶人,祝诅有恶言。有关私通的事情并不能置公孙家于死地,但是有关巫蛊诅咒皇帝的告发将公孙贺父子推向了死亡的深渊。汉武帝很快命令有关部门处理公孙敬声巫蛊案。汉武帝的命令中有“穷治所犯”四个字,事实上给整件案子定下了基调。公孙贺父子最终死在狱中,公孙家被族诛。还有多位王朝的重量级人物受到株连致死,包括卫皇后的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和已故大将军卫青的儿子卫伉。
公孙贺一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巫蛊案本身,此案摇身一变成了牵连后宫和外戚势力的大案子。当年四月,长安城刮起大风,掀翻房屋,吹折树木。一时间人心惶惶。大家都知道,在公孙贺、卫伉和两位公主的背后,都有皇后卫子夫和她儿子——太子刘据的影子。
在汉武帝末年,皇后卫子夫已经失宠。卫子夫的失宠不能简单地用年老色衰来寻找原因,更是因为卫家势力的发展引起了汉武帝的反感。江充很清楚汉武帝的家事心理,再加上他与太子刘据及卫氏都有过节,怕汉武帝死后刘据成了新皇帝砍自己的脑袋,于是决定向刘据下手,彻底铲除卫家及太子的力量。巫蛊事起后,江充将之作为权力斗争的工具。之前的动静和无辜百姓的鲜血在一定意义上都只能算是铺垫,最后都要把巫蛊的矛头对准刘据。
铲除了公孙家族这个卫家和刘据势力的外围力量之后,江充思索着如何将矛头对准刘据。当时,甘泉宫中的刘彻常常做噩梦。在梦中,有许多人拿着大棒朝汉武帝砸过来。刘彻认定巫蛊诅咒的阴谋依然存在。江充趁机进谏说,宫廷左右有人从事巫蛊诅咒,需要穷治其事。汉武帝又一次授权江充在宫廷中追查巫蛊之事。
一张更大的血网形成了。
三
太子刘据是位相当不错的太子,具备成为一代明主的潜质。
刘据是刘彻的长子,元狩元年立为皇太子,是时年仅7岁,卫子夫也因此被立为皇后。卫家势力随着卫子夫的失宠和卫青、霍去病的逝世而大为衰落,但只要太子刘据存在,卫家势力都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削弱。刘彻在29岁4时才有了儿子,非常珍惜刘据,努力将刘据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刘据到了读书的年纪,汉武帝就给他组织了当时最好的师资力量,教授他《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刘据加冠后独立建立了东宫。汉武帝还专门为刘据建筑了博望苑,让他有交通宾客的场所,希望他多见识、多学习。
刘据没有辜负刘彻的期望,将儒家知识学得一套一套的,精通得很,性格仁恕温谨。而刘彻虽然推崇儒学,却只将其作为统治工具。刘彻自己却跳出了儒学说教的框架之外,真正奉行的是“外儒内法”,崇尚权威和强法。而刘据没能真正体会父亲的苦心,反而是沉迷于儒家的说教之中。父子俩深层次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调和的,尽管刘据严格按照儒家理论孝顺父亲刘彻。随着太子越来越接近继位的时间,汉武帝越来越嫌弃太子缺乏帝王才能,认为儿子“不类己”。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儒治国的目的是加强专制统治,而宽厚的太子是真心实意地要建设儒家心中的理想世界。我们可以认为,汉武帝父子的冲突更多的是政治理念的冲突。
随着汉武帝晚年宠爱的赵婕妤生下爱子刘弗陵后,父亲刘彻和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刘据开始出现了不安的情绪。对于接班人来说,最后的阶段常常是最煎熬的阶段。汉武帝也察觉了儿子的情绪,就对自己的小舅子、太子的舅舅、大将军卫青说:“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岂有之邪?可以意晓之。”从这段话来说,刘彻虽然对刘据不满意,但并没有废立太子的意思,而是叫卫青安抚太子。病中的卫青就劝外甥刘据隐藏一下真实的想法,别和皇上爆发直接冲突,这样对大家都好。刘据显然没有听懂卫青的意思,还是经常劝谏汉武帝减少与周边民族的战事。汉武帝最后急了,语重心长地告诉刘据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将来能够安享太平啊!”母亲卫子夫也常常劝刘据要善于揣摩汉武帝的心思,不要干涉朝廷大事,更不要涉及人事问题。可惜,刘据沉溺于儒家说教太深,没有听进去。
卫青死后,刘据失去了重要的外朝屏障。公孙贺死后,一旦有事,刘据只能单身作战了。
铤而走险
一
公元前91年的夏天,汉武帝刘彻依然在甘泉宫休养。
七月,在宫廷中追究巫蛊的专案组正式组成。组长就是江充,成员有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三人。这个专案组的结构很能说明问题。江充是刘彻信任的、敢办事的人;韩说是侯爵,代表贵族显贵;章赣是负责监察的专门官员,本应该成为专案组的负责人,但现在只在组里代表朝臣。宦官苏文进入专案组显示了汉武帝对整件事情的关注。苏文向来和太子刘据不和。他曾向汉武帝进谗言说经常去皇后宫中的刘据长时间停留在皇后宫中是为了和宫人行淫秽之事。汉武帝在个人道德上对刘据还是放心的,没有相信苏文的诬告,同时将服侍太子的宫女增加到二百多人。现在,汉武帝将明知与太子不和的苏文送入专案组,其实在心灵深处已经怀疑太子与巫蛊、与自己的重病有所关联了。这和江充的目的是符合的。
江充主持典治巫蛊后,禀报说长安宫中有蛊气,得到汉武帝允许后入宫大挖特挖。江充连汉武帝的宝座周围都掘地三尺,先是在后宫希幸夫人的地方发现了巫蛊,后来又进入皇后宫中和太子的东宫四处挖掘。太子宫的挖掘有“重大发现”。江充等专案组成员和胡巫们挖到了桐木人和一卷帛书。帛书中写着一些乱七八糟的符号。经过江充和胡巫的指认,“翻译”出帛书上的内容是诅咒汉武帝刘彻早死。江充收起挖掘到的成果,声称要出城禀告皇上。
这下子,事情严重了!
刘据向太子少傅石德询问应该怎么办。石德作为太子师傅,与刘据的利益休戚相关。太子一旦出事,石德也跑不了。于是他建议刘据说:“前丞相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及卫氏皆被以巫蛊的名义处死。现在巫师与使者在东宫掘地得到验证,根本说不清楚到底是有人故意放在东宫栽赃给我们,还是本来就埋在那里。太子殿下无以自明。殿下不如假传圣旨,收捕江充等人,惩处他们的奸诈之罪。”石德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继续说:“反正皇上现在重病,在甘泉宫休养。皇后和宫中属吏都是拥护太子殿下的。殿下完全可以起兵自卫。”刘据听到师傅造反的建议后,瞠目结舌,不知所措。石德的进一步劝说帮他下定了决心:“现在皇上是否在世,我们根本不知道。奸臣如此猖狂,太子就忘记了秦朝扶苏的往事了吗?”秦朝的扶苏就是在父亲秦始皇死后,被赵高、李斯等人矫旨杀死的。刘据在情势紧迫之下,同意了石德的建议。
不多时,宫殿中就来了皇上的使者。使者带来的圣旨命令将专案组的所有成员立即逮捕下狱。猝不及防的江充束手就擒。他毕竟年轻,缺乏政治阅历和磨炼。按道侯韩说是官场“老油条”了,怀疑使者有诈,不肯受诏。使者也不多说,以抗旨为名,招呼武士将韩说当场杀死。御史章赣也拒绝受诏,与武士发生冲突,结果受伤而逃。宦官苏文没有和江充三人在一起,而是在深宫负责挖掘工作。听到消息后,苏文慌忙溜走,逃归甘泉报信。
刘据还派出了一路兵马,由太子舍人无且率领,持皇帝的纯赤色符节于当天夜里进入未央宫,与母亲卫子夫联系。卫子夫事先并没有参与造反的谋划,如今面对儿子派来的武士,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她对儿子的冒险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卫子夫将皇后中宫的侍卫车马和长乐宫的侍卫车马全都交给了儿子,并打开了武器库。刘据分发众人武器,真正踏上了武装叛乱的道路。
刘据通告留在长安城中的百官,说江充造反,太子替皇上除害,命令百官协助除奸。刘据命令将江充带出来,痛骂说:“赵虏!你祸乱赵王父子还不够,竟然来挑拨我们父子关系!”江充被斩首示众。在整个过程中,江充都没有说一句服软的话。也许他早就知道“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的道理。至于与江充联合的那些胡巫则都被绑在上林苑的树上活活烧死了。
刘据很快就控制了局面。他的造反或者说“兵谏”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吗?
二
当时,接替公孙贺的丞相刘屈氂留在长安城中。
刘屈氂成为丞相也是出于专制的需要。汉武帝刘彻自公孙贺后对外人感到失望,于是扶持皇室成员出任丞相。刘屈氂就是刘彻的哥哥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是自己的亲侄子;同时刘胜是庶出,又有几十个儿子,刘屈氂在宗法上对刘彻这一支没有任何威胁。
现在刘屈氂是唯一可能与刘据争夺长安城的人。而且刘屈氂偏爱刘据的弟弟、昌邑王刘髆,又和刘髆的舅舅、将军李广利结成了儿女亲家,和李广利一起暗地谋划扶立刘髆取代刘据的太子位置。只是他没有参与江充策划的巫蛊之祸。他对江充的表演心知肚明。仅仅是出于推翻刘据的共同目标,刘屈氂没有出来阻止江充主导的闹剧。江充突然被杀,刘屈氂一下子被推上了前台。刘据抢先发兵攻入丞相府,刘屈氂拔腿就逃,连丞相印绶都来不及拿。
刘屈氂逃出府邸后的表现令人费解。按说现在太子刘据起兵造反,刘屈氂正可以乘机以“平叛”为名剪除政敌。但刘丞相没有这么做,反而是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隐藏起来。刘屈氂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捉摸不透汉武帝的真实意思。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皇帝的家务事,官员是更难断,也不敢断。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刘屈氂是反对刘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