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十年讲话汇编1966-1976-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一九七四年元月十二日”。
毛主席批示,同意转发。主席还指示,由中央起草一个通知,一道发下去。但是发得晚了一些,开始时耽搁了一下。我有责任。这是一件大事,本来还可以更早一点。现在我把两个通知念一下。(念通知,略)
第二个通知也念一下:中央决定,在传达学习中发七四年一号文件时,增加以下学习文件和文章:一,毛主席的《我的一点意见》。二,毛主席致江青同志的一封信……(略)
在报告了毛主席并经主席同意转发后,印发的过程中,江青同志也是注意抓这个问题。江青同志首先发现了二十军防化连的一个对批孔问题的情况反映,是军报内部参考上登的。江青同志看到那里的批孔推动不起来,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例如文字太长、深、不好懂,要求通俗易懂。正好这个时候也就是七四年一号文件上附的,北大清华搞的那个《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付印这个材料把林彪与孔孟之道的言论分类对比,简明扼要容易懂,江青同志看了《内参》上的反映,就请谢静宜同志和迟群同志带着材料直送二十军防化连。并带去了江青同志的一封信,是1974年1月13日写的,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二十军防化连的全体同志,当我看到军报《内参》上有关同志们在批孔问题上有困难时,我正好收到了北大、清华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和《名词解释》,这两个材料对你们会有帮助的。请谢静宜和迟群同志到你们那里宣讲,并送去二百份供批林批孔参考,有什么问题,可请谢迟两位同志转告我。 江青一月十三日
附送:1.《五四以来反动派、封建地主阶级学者尊孔复古文章摘录》;2.《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3.《孔子是“全民教育家”吗?》;4.《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反对社会变革的》;5.《读柳宗元的(封建论)》。”
谢静宜和迟群同志到现场后立即和他们进行了座谈,浙江省委、防化兵和廿军党委均给江青同志来信,现把信转发各地,作为批林批孔的参考。跟着江青同志又给空军马宁同志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据说空军机关对批孔有些困难,特请苏元勋同志送上北大、清华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及《名词解释》100份,可能有助于批林、批孔。请指定一个连队,由苏元勋同志去宣讲。” 苏元勋同志在空军机要部门工作,九·一三前是受林彪一伙压制的,还被关进了监狱,九·一三以后,才受到了重视。江青同志的信里还写了:“请指定一个连队,一定请苏元勋同志参加座谈,有什么问题,请苏元勋同志转告我。江青七四年一月十三日”
今天本来想请苏元勋也来参加这个会,空军马宁、传作同志同意了在34师传达试点,他事先已经约好了,要去34师开座谈会,没有来。马宁同志又复了信给江青同志,联想起来苏元勋同志就是谢静宜同志的爱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压,还关进了监狱,斗争很坚决,林彪一伙是很害怕这些敢于革命的人的。
第三封信,就是给国务院文化组的,是江青同志写给吴德同志的。信里这样写的:“吴德同志:我请谢静宜和迟群同志代我向你们问候春节好,此外,请他们带去北大、清华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二百份《历代反动派、封建地主、资产阶级学者尊孔复古文章摘录》和《名词解释》各二十份,材料不够,可翻印,我希望文化组的批林批孔不断深入下去,开花生果。江青一月十三日”
第四封信就是江青同志给军委几位负责同志的(洪文、剑英、小平)。信是这样写的:“首先请代我向全军同志问好,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见面了,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批林、批孔深入不下去,对林彪的思想和孔老二的思想关系都搞不清楚。北大和清华搞的这个材料,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现请谢静宜同志和迟群同志来宣讲这个材料。另外,他们下去搞些调查研究,也可能有所帮助。批林批孔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大事,是反修防修的头等大事,是国内外帝修反非常惊恐的事,随着批林批孔的深入发展,全国党政军民学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团结胜利,现送去《历代反动派、封建地主、资产阶级学者尊孔复古的文章摘录》二十份,鲁迅的《批判孔孟之道的言论摘录》二十份供参考。文件和材料分数不够,可以翻印。有什么问题可报告中央,我们共同努力学习,保持优良传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知难而进,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我相信在人民解放军的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我们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毛主席说,要能文能武。《晋书·刘元海载记(?)》里说,汉朝的文官随何、陆贾无武,武将绛侯、周勃·灌婴无文。我们应该“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解放军报,七四年一月廿六日一版)。我们人民解放军是无产阶级的柱石,是文武全才。我们一定能胜利完成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的任务。江青七四年一月廿四日”
军委收到此信后,昨天在这里已经召开了动员大会。我今天早晨得到了这个消息,向政治局几位同志建议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同志今天开这个会议,
第五封信,就是江青同志给海军苏振华同志的信,信里说:“现请谢静宜和迟群两位同志到海司去搞试点,并送上《林彪与孔孟之道》二百份,其他材料以后再送。七四年一月廿二日”
现在海军正在直属系统动员,第六封信是江青同志写给外交部的,这几天外交部有外事活动,没有发出,今天我交给了仲曦东同志。在这里我也念一下:“外交部党的核心小组的同志们,为了使你部的批林批孔更好更深入地发展,特请谢静宜和迟群两位同志送去北大、清华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二百份,《五四以来反动派,封建地主,资产阶级学者尊孔复古文章摘要》和《批林批孔文件汇编》各廿本,到你们那里宣讲批林批孔文件,希望你们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将批林批孔运动取得更大胜利。江青一月廿二日”
这是六封信的情况。除此以外,江青同志还直接作了试点,一个是卅八军,一个是警卫一师,再一个是江青身边工作的一个直属单位。这些单位都已经作了试点。我们现在收到各地的简报,在批林批孔中,广大群众已经开始发动起来了,我们也要求新华社,人民日报,军报的记者,要把方面先进的经验。好的典型,及时推广出去。刚才说了,我们中央机关和国家机关是落后一步,今天补上这一课,请政治局在北京的同志也出席一下,开个动员会,我的介绍完了。
江青:
这个材料里头可能印的有赵纪彬写的《孔子杀少正卯》。他是很用了功夫的。我看了两遍,我个人啊,用了工具书,还是没有完全看懂,因此暂时不发给同志们,但是那写批判文章的地方,我们准备发。这个材料里面没有印好,没有推荐。但是不能抹杀他的功劳,因为他是用了很长的时间研究的。赵纪彬,教授吧?
迟群:
江青同志给我们两个人的任务有三条,下去以后,一个我们是送信,送材料,当通讯员;第二就是去学习;第三就是大家还有什么要求和意见带回来汇报。我们下去座谈和了解一些情况,许多同志提出一些问题来,当场有的时候我们临时作点准备,临时来回答,但是今天一下子开这么个大会,中央领导同志都来了,所以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是一个很大的教育了。刚才总理的讲话,这些都使我们深深感到抓大事的重要。就是说要用什么样的姿态,去抓大事,抓路线,如何理解抓大事的重要意义,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地去抓大事,所以中央给我们作了榜样,我自己要很好地学习,贯彻。因为在这一点,在我们自己所工作的那个部门,那个单位,问题都很多,差距是很大的,需要很好地赶上来的。
刚才总理念的这个材料,就是主席批示同意转发中发 [74] 1号文件,这个材料的产生过程,简单给同志们介绍一下。就是说,这个材料是在我们主席,江青同志直接关怀下编写的,是在江青同志直接地,具体地指导下编写的。
谢静宜:
这个过程是这样的,就是当我们向毛主席汇报林彪也有孔孟之道的言论的时候,主席说,噢,凡是反动的阶级,主张历史倒退的,都是尊孔反法的,都是反秦始皇的。问到林彪有那些孔孟的言论或者类似的语言,主席让我们,就是让我和迟群同志搞一个材料送主席看一看。所以我和迟群同志就召集了几个同志议了一下,整理了一个初稿,这个稿子只有两三页,当时只有两三页,送给了主席,也送给了江青同志。江青同志看了以后,立即找我们去了,就是说,给我们提了意见了,感到东西不多,江青同志指(示)啊,东西不多,有些不够准确,还有一些个别的是牛头不对马嘴的。
迟群:似是而非。
谢静宜:似是而非的东西,所以当时我们提议……
迟群:当时讲到了,抓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是当前的一个大方向。
谢静宜:当时我们提议,我们想成立一个班子,专门下点功夫好好地搞一下。江青同志同意我们这个意见,而且指示我们要老中青三结合,还提议我们要到毛家湾去,找资料。所以这样一来,东西就多了,他们那个里头的大磁缸子里头的东西,条幅,还有挂的条幅,横幅,我们反正到那里翻箱倒柜呀,东西很多,材料这样就丰富了。后来,就编了一本,送给主席和江青同志,主席,江青同志看得非常细,连封皮标题,就是封面那个标题,前言,内容,一字一句地,不漏地看完,特别是在内容方面。
迟群:特别是在一些带有原则性的一些提法,作了一些指示。
谢静宜:看得很细,给我们作了指示,(把)我们叫去之后,讲了,肯定了这个材料比上次内容丰富多了,但是编得还比较乱,就是要分类,要通俗易懂,为工农兵着想,应该还编上一个简释出来,这样以便大家好理解。还给我们指出,有些地方不够准确,所以要查,要核实。那就多了,我举一个例子,比如“天马行空”,我们只查到了汉,江青同志查到了宋,昨天晚上江青同志又查到了唐,今后还要查。这样,我们遵照这个指示,以后,我们又回去研究了。后来江青同志再让我们去毛家湾,看林贼大批的一些卡片,几十箱子,好多。就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改动了,待会儿,卡片的问题,迟群同志还补充,所以后来又写了解释,包括前言怎么写,封面怎么写,都指的很细的,内容更是如此,一遍又一遍地改。后来我和迟群同志在下边讲的时候,感到江青同志象抓样板戏一样这么认真啊。当然,样板戏江青同志抓了好多年了,但是专案工作江青同志也是有几年的经验了。最后,编写完了之后,送给主席,江青同志看了,最后定了稿,同意转发。但是由于我们这些做具体工作的同志,水平是有限的,很低呀,学习也不够,还有很多不妥的之处,希望同志们提出意见,我们再修改。
另外,我还再讲一遍,就是对批孔的文章,主席是非常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