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族全传-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哒笤海闳ヌ鹊酱杉5教冉滞纺慊岱⑾郑蠢赐嗣谴┑木∈晴甭蕹穸小D睦锵袷裁疵拦υ迹滞方ㄖ戮杉蚵凰担稚夏憧茨切┟拦信┑木∈切┟薏家路!薄�
当时,孔祥熙讲得有根有蔓,宋蔼龄也不好再作不相信的奚落了,只好半信半疑,姑妄言之姑听之吧。然而眼前,当刚刚经历随夫荣归故里这一种听起来似乎可怕实则异常舒适排场的旅程后,尤其是经历了孔氏家族操办的虽说古老、俗气却也极尽铺张奢华的迎亲仪式后,宋蔼龄的印象里已经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仿佛第一次真正找到了归宿一般。看来,这山沟沟里裹着的小小太谷,的确不可以等闲小觑啊。
当日参加婚宴的客人散去之后,宋蔼龄才得暇仔细瞧瞧孔祥熙的祖宅这令人久仰的山西首富孔家大院。不瞧则已,一瞧果然是气魄非凡。就见那院落屋宇,全是巨石垒成,粗木为梁,一进一出的庞大院落回环九曲,仿佛迷宫一般,很有些中世纪欧洲古堡的风格。尤其令宋蔼龄这个自幼生在江南的南国女子惊诧不已的是,在这荒凉贫瘠的大山之中,孔氏宅内居然还藏了一座错落别致雅似江南的大花园。园内一汪莲花池水倒映出无边寺里的白塔,周围画廊曲折,亭台点缀,好一派难得的江南风光哟!一时间喜得宋蔼龄心往神迷,留连忘返。直到夫君在旁唤她到赏花亭中小坐,她才猛醒过来。
其实,在这里孔祥熙跟宋蔼龄是打了埋伏的。此处豪华宅院虽眼下确属孔门,但却并非孔氏老宅。孔氏家族的祖宅我们知道,是在城关以西程家庄的井儿院,亦即孔祥熙自幼吃尽艰难困苦的那个地方。而眼前这座高宅大院,却是孔祥熙后来自美留学归来且小有发展之后,才从太谷一位姓孟的秀才家里购得的。说来也真是命运捉弄,冤怨相报,那落魄的孟秀才祖上,便是当年与孔祥熙曾祖父孔宪昌争夺拔贡且胜了孔宪昌的那位孟拔贡。不过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宋蔼龄一直把这座孟家花园宅第视为孔家祖宅,并以此向外人炫耀,以此证明孔家确为山西的首富。不知她是确实不知道,还是知道了也不愿挑明,就这么一直胡涂着再胡弄别人。就宋蔼龄的性格来说,这后一种可能也比较大。
宋蔼龄自幼是在都市里长大的,并且一直受的西方文明熏陶,身上自是洋气十足。不过在都市里住得久了,冷丁来到乡村,呼吸呼吸山野乡间满带泥土芳香的新鲜空气,倒令来蔼龄一下惬意了许多,仿佛返朴归真了一般。特别是孔家做出的各种吃食,虽不及西餐那样富丽堂皇的讲究,却也十分的好吃可口,令宋蔼龄大开眼界也大饱口福。那么多的美味佳肴暂且不说,光是山西风味的面食,就足以令人膛目结舌,不知先吃哪一口才好。什么剔尖啦、擦片啦、豌豆面疙瘩啦,好多名堂简直宋蔼龄闻所未闻。关键是这些东西都十分的好吃,每每香得人不忍住口且又回味无穷。当时未蔼龄心下暗忖,都说是皇帝老子过得日子好,能好到什么地步,怕也不过如此罢了。每念及此,她不禁感叹,这要多大的家业才能铺陈得起呀!
尽管前面讲了许多,都是令人舒服惬意的事情。但毕竟宋蔼龄是在大都市里住惯了的人,眼下来到太谷孔家,举头四望尽是大山,满眼苍凉,时间一久宋蔼龄不免有些闲极无聊,有些想家想爸爸和妈咪了。特别是当时二妹庆龄已经和孙中山先生成婚。同是姐妹想想人家再看看自己,宋蔼龄不免有些黯然神伤。说到底,她还是一个见过世面且不甘平庸的人,她怎么能忍受像一个财主婆子那样,整天山珍海味绫罗绸缎的醉生梦死呢。想当年,她宋蔼龄小小的年纪便只身一人飘洋过海去闯美国,美国总统她见过,中国的总统她也伺候过,难道这辈子她就跟这么个孔样熙终老山沟?不!绝不!黯然神伤之余,宋蔼龄在心下已打定了一个主意,重新设计孔祥熙。然后再和丈夫一起,重新走出这大山,再干一番经天纬地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不久,孔祥熙和宋蔼龄夫妇的第一个女儿孔令仪出生了。
3.“铭贤”轶事之二
孔祥熙此次荣归故里,来铭贤学校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计划增设大学预科并付诸实践,新扩建了许多教室和办公楼。等到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即将开学时,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使“孔夫人”或“宋师母”同时成为一位执掌教鞭的“良师”。
当时开学在即,可原来应聘的一位美国欧柏林大学的教师突然变卦,表示不能来中国任教了。这样一来,使铭贤学校原来就感到不足的师资力量,更显紧张。再续聘其他教师已经没有时间了。怎么办?有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为何不请现成的老师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的校长夫人出来任教?”就这样宋蔼龄这位年轻的女子拿起教鞭走上讲台,主讲英语,同时指导卫生和环境卫生课。当时在太谷这样落后的县城里,传统的看法是年轻女子不配占据“先生”这个神圣的受人尊敬的席位,况且这里的学生有的年龄还超过了宋蔼龄。但是宋蔼龄以高雅的风度和女人特有的勇气博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师母”。为了表示对“师母”的敬意,大家特意集资买了一个金手镯赠给宋蔼龄。礼物虽轻,却表明当时的人心所向。孔祥熙和宋蔼龄心里自然十分高兴。后来由于长女需时照顾的缘故,宋蔼龄才结束了这段教学生涯,退居家中协助丈夫处理校务并料理家务。
当回忆这一段难忘的经历时,宋蔼龄说:
“我根本不配做这种工作,我相信即使在一所普通学校里,我也不够格。我之所以能够教书,只是因为当时的情况特殊……我记得在一次英语课上,一个学生问我,为什么在一个英语复合句里,有时候不能重复使用一个名词。我回答说:‘哦,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我看来,对于那些使我和学生都感到不解的问题,这是一个最好的回答。从此以后,每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我就说:‘哦,这是不言而喻的!’”
孔祥熙办学一向重视体育,重视学生身体的锻炼,他认为身体是发展智育和德育的基础。所以铭贤学校一向是以体育好而闻名的。1916年春天,山西省举办第一次中学以上运动会,这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孔祥熙倍感兴奋,觉得一展铭贤学生体格和学校风貌的大好机会来了。于是他别出心裁地想出了一些在当时认为新的花样,借此机会宣传铭贤也宣传体育的重要性。运动会在太原举行,只有100多名学生的铭贤学校竟派出了20多名选手前往参加,其规模在各学校中绝对第一。孔祥熙让铭贤学校的运动员穿上整齐的校服,精神抖擞地在太原市绕行一周。运动会开幕那天,孔祥熙又亲率只穿背心短裤的选手们绕场小跑一圈,向观众挥手致意,使整个运动场掌声不断,轰动一时。
在这次运动会上,铭贤学校的选手们夺得了200米跑、400米跑、撑竿跳、掷铁球、平跳和跳远六个项目的冠军。任何一所学校与之相比都相差甚远。于是各学校纷纷派人与孔祥熙联系,拟在铭贤选手中聘请体育教员。孔祥熙为了进一步推动山西全省的体育而婉辞说,铭贤选手并非专攻体育,他答应代为各校向平。津、沪、宁各大都市延揽大批体育人才人晋,分赴各个学校担任体育教员。自那时起,山西的体育一度雄居华北之首。
1916年夏季,孔祥熙在太谷凤凰山酿泉亭举办了山西全省第一届学生夏令营。参加夏令营的各校学生欢聚在一起,交流知识,研讨学术,并举办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加。这次活动使得学生们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当然,孔祥熙和宋蔼龄回太谷继续办铭贤学校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两件事:一件是“发财”,一件是“革命”。
在中国旧知识分子的传统观念中,有重学问、重名望而轻财富的特点。做了铭贤学校校长的孔祥熙,在一般的太谷商人看来已经是富得流油了。但孔祥熙认为经商发财要“志当存高远”,他不能受“一群少年去赶集,人家骑马我骑驴,回头看见推车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类一般百姓的人生哲学的束缚。
古人云:“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意思是说袖子长善于跳舞,财富多益于经商。
孔祥熙最初经商的资本并不多。据说,山西人喜欢攒银子,集到一定数量就把它铸成1000两一个的大锭收藏起来,称为“莫奈何”,最初是防盗贼的意思。当初孔祥熙就是凭着3000两银子起家,后来竟发展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中的“首富”,足见其发财确实是“有术有效”。
早在孔祥熙组建“中美同盟会”时,他通过和外国传教士的频繁接触发现煤油乃百姓生活之必需,煤油生意有大利可图。当孔祥熙听外国传教士告诉他英国商人要在山西倾销煤油时,立刻伙同他的五叔孔繁杏,设立了“祥记公司”(又称祥记商行)。他向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了25000英磅的保证金,按当时汇价16银元兑换一英磅,共付出40万元,取得了山西省亚细亚壳牌火油总代理权。此外,孔祥照后来曾对别人说,他开始发财是在欧战时期,代美国购买山西铁砂。孔祥熙因为和教会有关系且和美侨较多接近,又因为火油生意和美国使馆商务参赞处有所来往。一次,他听说美国商人要收购铁砂,立即跑到太原把山西铁砂定购下来,每吨银币1元,运到天津交货。美国给他的收购价是美金1元,转手之间获利一倍多。
祥记公司的买卖为孔祥熙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利润,这可以说是孔祥熙组建“中美同盟会”的意外收获。同时也为孔祥熙日后经商积累了资金,为其成为一个买办商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5年,孔祥熙与陈光甫、庄得之等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据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记载,在该银行最初发起人集聚的约10万元资金中,有孔祥熙股金1万元。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是旧中国主要的商业银行之一,它与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后改称浙江第一商业银行)和新华信托储蓄三家私营银行合称为“南四行”。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提倡小额储蓄、举办小额工商放款为招揽业务的手段。抗日战争以前,它在国内各地的分支机构多达80多处,直到解放前夕还尚存40余处。
1917年,孔祥熙又借中华书局面临危机、濒临绝境时,投资人股并渐渐控制了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是陆费伯鸿于1872年创办的,最初以出版中小学课本为主,并印行古籍、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1917年因缺乏资金,几乎倒闭。正当此时,孔祥熙以投资相利诱,企图夺取中华书局作为他的政治资本。但因中华书局旧有股东害怕孔祥熙喧宾夺主,就采取一边利用、一边限制的办法,仅借了大宗款项,来增加书局的资金。
后来书局为了更好地吸收资金,又采取厚发股息的方法,从而资金迅速增加,由初期的25000元增至160万元,后又增至400万元和800万元。期间,孔祥熙逐渐在书局打下了基础。
书局的资金收足以后,又因美金、法币等币制形同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