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凋落的红颜 >

第122部分

凋落的红颜-第122部分

小说: 凋落的红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再怎样的努力,也不能挽回杜太后的生命。没多久,这位经历了无数变故的老妇人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据说,杜太后非常信任赵匡胤的谋臣赵普,爱之如子,因此当她自知不起时,特地召赵普入宫为她的遗嘱做一个当面见证。

  该来的人都来齐之后,杜太后向赵匡胤发问:“你明白自己是怎样得来的天下吗?”等了一会,见赵匡胤光哭不回答,杜太后似乎很不满意儿子的小儿女模样:“这都什么时候了,我要跟你交代大事,你怎么就知道哭?”赵匡胤也不知老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眼见老太太升天在即,便拣好听的说:“我能当上皇帝,那还不是靠先父和母亲你老人家积得德多嘛。”没想到老太太身体不行脑子却还清醒得紧:“哪有这样的事。你能当皇帝,不过是因为柴氏皇族选了个小孩儿当皇帝,不能令臣下信服归心,让你钻了空子。我们必须吸取这个教训。你和光义都是我的儿子,以后你要将皇位传给你弟弟。国家如此之大,必须要有一个年长有见识的皇帝才能稳固,才是我赵家社稷之福。”

  听了母亲的叮嘱,赵匡胤连连叩头泣曰:“儿子不敢不听母亲的教导!”杜太后又对赵普说:“你也要记住我今天说的话,不可违背。”赵普连忙将杜太后所言都当着她的面写成誓书,并在后面署上“臣普记”的落款。并将这誓书藏入一只金匣,交给可靠的宫人掌管。

  六十岁的杜太后于六月初一安然逝于滋德殿。据说她留下了这道关于皇位传承的交代,也就在历史上留下了“金匮之盟”的谜团。不过在杜氏去世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谜都没有任何人知晓,它真正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已经是北宋王朝已经进行了第一次皇位交接以后。

  十三、后周皇族的结局

  (据说,赵匡胤留下了厚待柴氏宗支的交代。而这项仁政,却是以柴氏嫡系子孙的凄凉下场换来的。)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六年,十六年间,他武治则平荆南、定湖南、灭后蜀、灭南汉、灭南唐,还俘虏了南唐后主李煜,为宋王朝立下了大大的万儿来。文治则“释藩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浊乱之源。州郡司牧,下至令录、幕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治定功成,制礼作乐。”不但勤政,而且进一步宽刑罚养黎民,为新兴王朝迅速聚拢人心。尤其是“释藩镇兵权”——这是他在赵普的告诫下吸取了自己当年由武将起家篡位的经验教训,于建隆二年七月(即杜太后去世的第二个月),导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精彩好戏,将当年帮自己搞兵变的兄弟姻亲们如石守信、王审錡、高怀德等人的带兵之权都统统收掉。从此开始了北宋王朝重用文官、重文抑武的风气。

  在这十六年间,效忠后周王朝的人也是赵匡胤的一块心病。首先当然是高官厚禄买住了一大批。收买无效者又分两种,一种势单力薄翻不起大浪的陆续被贬放了,另一种有些势力的不免就要动用武力——这些也都被宋军陆续消灭了,包括郭威的外甥李重进。与此同时,赵匡胤也没忘了必不可少的姿态:按年按节,后周两代帝后陵墓都少不和要去祭祀,建隆二年八月,由王溥主持修订的《周世宗实录》也顺利成书。

  然而,姿态始终只是姿态。柴荣子孙就象刘知远子孙一样,在新王朝中不会有真正的好结果。

  后周终结时,后周皇族中唯一与郭威有血缘关系的男人,只剩他的外甥李重进。他也是当时皇族中最年长的男人。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四月,后周老臣李筠发兵讨宋,却因父子意见不统一,长子李守节降宋、自己也策略失误而迅速失败丧命。李筠造反时,身在扬州领兵的李重进非常高兴,派亲信翟守珣赶往北方与李筠联络,想要对宋来个南北夹击。谁知他用错了人,翟守珣竟跑到汴京去向宋太祖投诚,并按照宋太祖的计策又返回扬州哄骗李重进,使他对李筠产生误解,平白放弃了与李筠同击宋军的战机。李筠被灭后,宋太祖便开始对付李重进,终于迫使其在同年九月起兵造反。由于势单力孤缺乏谋略,李重进起兵仅五十天便被宋军所败,不得不自杀身亡。

  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结局也很悲惨。

  除了周恭帝柴宗训,柴荣还有三个儿子:曹王熙让、纪王熙谨、蕲王熙悔。

  乾德二年十月,当时最多也不过就是六七岁年纪的柴熙谨不明原因地夭折。熙让和熙悔也在不久之后陆续“不知其所终”。

  现在,柴荣的儿子就剩柴宗训一人了。自宋王朝建立后,周恭帝被废为周郑王,他先是和继母小符氏一起幽居西宫。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刚九岁的柴宗训被贬居房州,那是一个贬放废帝废太子的好地方,在大巴山和秦岭之间,想当年唐中宗李显贬居房州,又成功地咸鱼翻生重登帝位。只是李显的经历没有在柴宗训身上重演。贬居房陵十一年后,即宋太祖开宝六年(公元973)三月,柴宗训死在了荒凉的居住地。离他的二十岁生日还差五个月。这个死亡年龄,就象他夭折的弟弟们那样,很难让人相信会是自然现象。更有可能是有人万万没想到,那个九岁的孩子竟会在那样艰难孤寂的环境里仍然顽强地活了下来,终于按捺不住要终止他的生命。于是,柴宗训死得很是时候,刚刚成年,却还没来得及成婚,更没来得及为他英雄一世的父亲柴荣留下后代。当然也就为赵宋王朝免去了一个祸患。对比担惊受怕的贬废生涯,柴宗训死后的待遇却是超高标准。赵匡胤为这个儿时曾经喊过自己叔叔的少年穿孝发哀,辍朝十日,又派人专办丧事。还给他上了个“恭皇帝”的谥号。这些热闹生人眼目的事情,柴宗训是再也不会知道的了。当年十月,柴宗训归葬故里,长眠在父亲柴荣的身边,终于不再寂寞凄凉。

  直到嘉祐四年(公元1059),不知是不是自己的儿女夭折得太多,五十岁的宋仁宗忽然想起了后周王朝的皇子们来,下令找来柴氏族谱,从柴氏家族的旁支诸房中找一个辈份最长的人,给予一定的待遇,由他及他的后人承担奉祀后周皇族之职。——但是这位柴氏后人,应该是柴荣兄弟们的后代,已经与柴荣没有什么关系了。

  那么,郭威和柴荣的女儿们还有谁在吗?我们所能确切知道的,大概就只有郭威之女寿安公主了吧,她当初幸免于后汉的屠杀,是因为她已经出嫁并随夫离京。她的丈夫是与赵匡胤非常铁杆的张文德,入宋后仍然官运亨通,寿安公主在那时候会以怎样的心情看待自己孩子的父亲。

  柴荣的女儿,史书上只记载了那个在父亲去世前夭折的无名皇女,其它的公主都不见记载。但在民间传说中倒还能找到柴公主的身影。记得从前看过一篇游记,作者写道:在山西孟县藏山,也就是两千多年前“赵氏孤儿”躲藏过的那个地方,有一座烈女祠,里面祭祀的就是柴荣的一个女儿。据说这位后周公主不甘做亡国妾妇,在皇权交替的混乱中逃出皇宫,打算投奔仍然忠于后周的大臣以图再起。她先是投奔在山西的李筠,李筠却失败了,于是柴公主隐居山西。当李重进的死讯也传来之时,。柴公主终于完全失望,便自尽于藏山。当地的百姓感念柴公主的刚烈,在她下葬之处建祠纪念。千年以来一直祭祀不绝。

  郭威代后汉是因为后汉皇帝要杀他,诛后汉皇室更有妻儿血仇在前。赵匡胤代后周是为了什么?灭绝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周世宗柴荣后嗣又有何借口?对于这一点,即使是宋本朝臣子都忍不住要为后周皇室大声喊冤。欧阳修便在《新五代史》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当周太祖举兵于魏,汉遣刘铢诛其家族于京师,酷毒备至;后太祖入立,遣人责铢,铢辞不屈,太祖虽深恨之,然以铢辞直,终不及其家也。及追封妻子之被杀者,其言深自隐痛之而已,不敢有非汉之辞焉,盖知其曲在己也。故略存其辞,以见周之有愧于其心者矣!”

  ——“我之所以要写下这段话,就是要留给那些见后周二字而问心有愧的人来看!”

  文人的愤慨虽然令人感动,可惜那大约也是因为他自己并没有身处其间的原故吧。天下至高的皇权就是一个漩涡,如果控制不住欲望,就只能选择你死我活的结果,谁也没法逃脱。

  十四、赵匡胤之死的千秋疑案

  (一代雄主赵匡胤猝死,“烛影斧声”成为宫廷中的又一道无解之谜。)

  柴宗训死后,宋太祖赵匡胤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正当盛年的他精力旺盛,仍然孜孜不倦地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然而就在打下金陵,灭亡南唐,打算进一步攻取北汉的时候,刚刚五十岁的赵匡胤就忽然在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公元976年11月14日)猝死于万岁殿。

  中国历史上猝死的皇帝很多,却不是每个都死因成谜的。本来,以赵匡胤方面大耳肥壮嗜酒性情易于冲动的状况,猝死本也不足为奇。然而围绕着他的死,却冒出了两个谜,一个是“烛影斧声”,与当事人的准确死因有关,一个就是与其母杜太后临终遗言有关的“金匮之盟”了,此事则关系到当事人的遗产继承问题。

  据宋人笔记《续湘山野录》说,在十九日那天,京城忽降大雪,宋太祖便召弟弟赵光义入大内,摒开嫔妃内监宫女,兄弟两个自在饮酒赏雪说话儿。宫中人只能远远看见烛影映照出赵光义的身影做“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兄弟俩直喝到半夜时分方才尽兴,而此时殿前积雪已达数寸,宋太祖便拿起“柱斧”,一边戳雪一边看着赵光义大声说:“好做,好做!”说完就解带就寝,眨眼间便“鼻息如雷霆”,呼噜响震天。由于天色已晚酒劲上涌,赵光义见哥哥睡了,自己也就在宫里睡下。侍候的人倒也不敢打扰,一直就在宋太祖的寝室外呆着,也不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约到五鼓时分,就忽然没再听见皇帝的呼噜声了,连忙奔进去一瞧,原来“帝已崩矣”。于是赵光义便即位了。这就是“烛影斧声”的故事。

  这段记载使很多人都对宋太祖的真实死因产生了怀疑。于是宋太祖死于非命的说法非常流行,而且都认为宋太祖是被赵光义谋害的。

  那么,宋太祖真是被赵光义所弑杀的吗?

  甚是流行的一种香艳故事是这么说的:赵光义对哥哥的宠姬花蕊夫人甚是垂涎,见哥哥晕晕睡去,自己又喝了几杯酒,便忍不住调戏起来。谁知太祖却立即惊醒过来对他大加怒斥。赵光义又惊又怕便下了杀手。

  这个场面当然很有收视率。不过这种隋炀帝式的节目不太可能在宋宫上演。因为花蕊夫人早就香消玉殒了。

  什么是“花蕊夫人”?在世人心目中,花蕊夫人是才貌双全雅善诗书的女子。不过花蕊夫人并不止于某一个人,五代十国时期,出自各地宫室的“花蕊夫人”至少有三位。一位是前蜀高祖王建的徐淑妃(一说为徐贤妃,反正是姐妹二人之一,都是眉州刺史徐耕的女儿)。但是这位花蕊夫人虽然美貌多才,却卖官弄权心如蛇蝎,据说王建就是被这姐妹俩毒杀的。王建死后,由于徐贤妃所生的儿子王宗衍继承了前蜀帝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