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碎片-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之问另一次力摘桂冠的故事,就是靠本篇中选的这首诗。这是在唐中宗年间,由上官婉儿主持的。说来这唐中宗,一方面是个老好人,有两个大臣互相揭发攻击,他居然不分对错,让双方和解罢休,人们讥笑他为“和事天子”;另一方面又是个大玩家,他十分喜欢宴乐,还经常别出心裁地组织一些君臣嫔妃齐上阵的“文体活动”,据《资治通鉴》记载:“二月,己丑,上幸玄武门,与近臣观宫女拔河……春,正月,丙寅夜,中宗与韦后微行观灯于市里,又纵宫女数千人出游,多不归者……庚戌,上御梨园毯场,命文武三品以上抛毯及分朋拔河。韦巨源、唐休璟衰老,随絙踣地,久之不能兴;上及皇后、妃、主临观,大笑。”看来唐中宗庙号选得不大合适,依我看,应该叫“唐嬉宗”更贴切些,亏他想得出,让老大臣们拔河,摔倒一堆老头后,惹得皇上皇后公主哈哈大笑。实在是“望之不似人君”,不是当皇帝的料,当个工会主席嘛,倒还马马虎虎。
这次到昆明池游玩的盛会,也是唐中宗主持的。题目中的“晦日”,并非是晦气之日,而是每月的最后一天,如果不标月份,就是正月的“晦日”,即正月三十日。按唐朝制度,把正月晦日、上巳和重阳定为三大节日,中宗又是好玩喜热闹之人,当然就在这天去长安南面的昆明池游玩宴乐。唐中宗玩得高兴,诗兴大发,就自己作了一首诗,又让与会的群臣也都赋诗作庆。皇帝有命,群臣们敢不争先?于是一时间,交稿的有一百多人。中宗命上官婉儿当评委,婉儿坐在高高的彩楼上,对这些诗篇进行海选,淘汰掉的就直接从楼上扔了下来,诗稿如雪片般纷纷飘落,最后就剩下当时最有名的文坛大腕——宋之问和沈佺期,他两人号称“沈宋”,长时间不分高下。众人都紧张地等着这场“二进一”的决赛结果。这时,沈佺期和宋之问私语说,咱俩一向不分高低,我看就以今日定高下,以后不必再争了,宋点头同意。过了一会,又一张诗稿飘下,原来是沈佺期的,他被淘汰了。婉儿的评价是:“二诗文笔相当,但沈诗结句‘微臣雕朽质,差睹豫章才’辞气已竭,而宋诗《奉和晦日昆明池应制》结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陡然健举,若飞鸟奋翼直上,气势犹在。”众人包括沈佺期在内都心服口服。
宋之问这首诗是标准的应制诗格调,他是写应制诗的老手,比起孟浩然那样的楞头青来其间相差不可以道理计。孟浩然不分好坏地献给玄宗皇帝一首“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导致求官的面试当场砸锅。对于应制诗来说,不怕铺陈空乏,什么天河仙宫、华日祥云一通胡诌,看来不是很着边,但也不会出大错。不出错,这是应制诗的最重要的一点。
再有,不能太张扬,写应制诗时不是个人抒发情怀的时候,不能发牢骚,说怪话。像王勃那样大说什么“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什么“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也是不好的,“领导”看了肯定也不喜欢。另外,多用典故,显得华丽高雅。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多说吉利话,讨个口采,用典故可以,一定不要用那些不祥的典故。像《红楼梦》中元春娘娘让大观园众女儿们做诗时,林黛玉那首就有点问题,像“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这一联,虽然小巧精致,但“金谷”这个典故是说石崇的金谷园的,而在本书第十四篇中我们提过,石崇后来被杀了,所以说这个典故用得就不太吉利,不好。而反观人家薛宝钗的诗,就老辣得很,中规中矩,一点毛病也没有。怪不得后来娘娘似乎比较喜欢宝钗。
好了,我们来看一下宋之问这首诗。这是一首排律,除了头尾,中间几联都是对仗的,排律中脍炙人口的不多,除了老杜的一些排律比较精彩外,其他人做的很容易呆板乏味。这是排律的形式决定的,中间的对仗句有两联就恰恰好,太多了不免有堆砌的感觉。所以,一般来说,排律的作者不得不找来一些对句,码墙一般码上去,非常无味。但对于应制诗来说,却正好起到“装点”盛世、歌功颂德的作用,显得庄严隆重。应制诗里,你不能说来个小令似的东东,那个是送给歌妓唱的。所以,宋之问这首诗,上来先说在春日中参加了昆明池上的宴会,池边设置了豪华的帐殿。所谓帐殿,就是当时为皇帝嫔妃等用绸缎专门搭起来的棚子,灵池、沧波,这些词都是指昆明池。
接下来老宋就开始码典故了,大家参看一下后面的注释,其实这一大堆典故装砌起来,也没有什么实质的描述,第二联其实也就是说在池中划划船,看看池边的石鲸、织女、牵牛的雕像什么的。第三联用了一个典故,转了一大圈,无非就是说今天是“晦日”——正月三十日,春天虽然还没来,但杨柳却在暗中发芽,孕育着春机。第四联说了两个昆明池的典故,表明是在昆明池。第五联说了两个历史上君臣宴饮的典故,说明君臣宴饮的盛事。注意“镐饮周文乐”句中,其实应该是周武王。但老宋不能上联是“镐饮周武乐”,下联又是“汾歌汉武才”,两个武字碰头,这可是诗家大忌。反正周文王周武王分得清楚的人也不太多,老宋就打了个马虎眼,成了“镐饮周文乐”。宋之问夺冠,靠得就是这最后一句出彩,“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确实很有高举旗帜开创未来的气势。而沈佺期却说“微臣雕朽质,差睹豫章才”,谦恭是谦恭,但不免让人觉得有垂头丧气的感觉,担任不了弘扬时代精神的重任,由此而落榜是毫不冤枉的。
①石鲸:昆明池雕有石刻的鲸鱼。老杜有诗:石鲸鳞甲动秋风。
②斗牛:昆明池东西各有牛郎织女的雕像,使昆明池仿佛如天河一般。
③蓂:传唐尧时,有这样一株草,每月一日长一片荚来,一天一片,到月半共长十五荚。以后每日落去一荚,月大则荚都落尽,月小则留一荚,焦而不落。这一荚称为蓂。“蓂全落”,就是说三十日。
④象溟:溟,指北海,庄子中说:“北溟有鱼”。浴景:指太阳落在水中的景色。
⑤烧劫句:昆明池是汉武帝所开,凿池时在池底掘得黑灰,东方朔说:天地大劫将尽,就会发生大火,把一切东西都烧光,叫做劫火。这是劫火后遗留下来的残灰。
⑥镐饮句:周武王建镐京后,大宴群臣的故事。
⑦汾歌汉武才:汉武帝曾和大臣泛游于汾水之上,作《秋风辞》助兴。
185:31:06 2007。5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宋之问获奖之作
大唐碎片作者:江湖夜雨
大明御宇临万方——繁华背后的血腥
大明御宇临万方,——李显
顾惭内政翊陶唐①。——皇后
鸾鸣凤舞向平阳,——长宁公主
秦楼鲁馆②沐恩光。——安乐公主
无心为子辄求郎③,——太平公主
雄才七步谢陈王④。——温王重茂
当熊让辇⑤愧前芳,——上官昭容
再司铨埂薅骺赏!逌洝
文江学海思济航,——郑愔
万邦考绩臣所详。——武平一
著作不休出中肠,——阎朝隐
权豪屏迹肃严霜。——窦从一
铸鼎开岳造明堂,——宗晋卿
玉醴由来献寿觞。——明悉猎
《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相信喜欢诗词的朋友,有不少也是《红楼梦》的爱好者。《红楼梦》中众儿女们聚会联句赋诗的情节不少,而曹公的描写也确实超乎一般小说之上,一方面“按头制帽”,所拟诗句的风格和人物性格十分贴切,另外又“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让人从喜乐欢声中品味出背后的悲凉。这一点是历来为红学家所推许赞叹的。然而,《全唐诗》中也有这类的联句作品,而且出自真实的人,真实的历史。仔细品味一下,也着实回味无穷。
这首联句诗作于景龙四年正月五日,题目中写的很清楚。据《资治通鉴》上说,这时吐蕃人来要迎亲,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了过去。在招待这些吐蕃“外宾”时,唐朝不但设酒宴,还组织了一场马球友谊赛,这就是题目中的“骑马之戏”。据说当时吐蕃队开始气势很盛,比分遥遥领先,中宗感觉大失面子,非常着急。这时,临淄王李隆基、驸马杨慎交(长宁公主的老公)、武延秀(安乐公主老公)上场后,愣是把比分扳了回来,转败为胜。要说大唐的优秀男儿就是不赖,比现在中国足球队那群窝囊废强多了。中宗大喜,于是大摆宴席,酒酣耳热之余,就来联句作诗。所谓柏梁体,相传是汉武帝时,新筑了一座柏梁台,在台上大宴群臣,席间让食禄二千石以上的官每人作一句诗,合成一首诗。于是,包括汉武帝在内的共二十六人写成一首《柏梁诗》。这种诗要求是七言,而且句句押韵,韵脚可以重复,是联句诗的首创。《柏梁体》这种形式,因为一句一韵,弄不好就会显得呆板,所以除了联句时用外,自主创作时很少采纳。当然也偶有佳作,比如老杜的《饮中八仙歌》就是一首柏梁体的佳作。另外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一书中的回目,组合起来也是一首柏梁体的诗。
“大明御宇临万方”,唐中宗李显先开口说了这样一句,倒也气象庄严。这种场合下,这样的起句应该能打个八九十分的,就算换成李杜元白来写,也不见得就能强过中宗这句多少。中宗李显,治国方面非常糟糕,虽非暴君,但说他是昏君却也并不冤枉。不过,中宗的诗才却比他治国的水平强得多。有的书上把中宗写成非常弱智的人,写的诗也是狗屁不通,这并非事实。纵观《全唐诗》中,中宗几首诗还是说得过去的,像“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等句子,虽非超一流,但也卓为可观。
“顾惭内政翊陶唐”这句是中宗的皇后韦后所说。意思是很惭愧,我没有做好君王的贤内助。说实在的,韦后本人把持朝政,和男人私通淫乱,将后宫弄得乌烟瘴气一团糟,这里虽自己说是“顾惭内政”,但也是表面文章,客气话而已。中宗因为韦后在武则天贬他去房州时曾与他同患难过,所以对她钟爱一生,她愿意怎么搞就怎么搞,就算是给自己带上绿帽也无怨无悔。不过这句诗,江湖夜雨觉得并非就是韦后亲作,大家品味一下,这句“顾惭内政翊陶唐”和后面上官婉儿那句“当熊让辇愧前芳”口气非常相似,当为上官婉儿代韦后所作。当然,韦后也并非目不识丁之徒,但韦后这样的贵妇人肯定懒得动脑筋想这些东东。上官婉儿既然连自己的老情人都能让给韦后,那么帮韦后想上一句诗自然不在话下。
“鸾鸣凤舞向平阳”这句诗是中宗和韦后所生的女儿长宁公主所说。这长宁公主,有的书上称她为“地产富婆”,她在长安城里,广征土地,筑山浚池,营造府第,并且将原来败了事的魏王李泰的故宅都弄了过来。她的别墅造得非常豪华,文人名士纷纷写诗称赞。像《全唐诗》中就有不少诗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