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风云(楚河汉界)-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部署会议开过之后,抢到主攻连任务的周东进壮怀激烈地走出指挥所,突然回头用挑衅的口气向魏明坤问道:“魏连长,你知道二战时的克仑战役吗?”
见魏明坤没做声,周东进立刻按捺不住兴致勃勃地讲解道:“在克仑战役中,有一部分作战计划是这样的:先由密集的炮火覆盖攻击目标,而后第四英印师首先在左翼发起进攻,随后第五英印师从右翼投入战斗,直扑主要目标洛戈罗多克山……”
说到这里,周东进突然停下来,看着魏明坤说:“你看多巧,他们是四师和五师,我们是四连和五连。”
“你想说什么?”魏明坤冷冷地问。对周东进这种张牙舞爪的骄狂做派,魏明坤简直是忍无可忍了。
“我想说,这回咱们两个连应该好好配合,干个漂亮的!”周东进信心十足地说,“魏连长,你就等着瞧好吧,看我怎么拿下那个金马伦岭!”
“金马伦岭?”
“对,395高地就相当于克仑战役中的金马伦岭!”
许久,周东进才听到魏明坤在黑暗中说:“周连长,别抢到主攻连就得意忘形了。战场上的事可是瞬息万变,最终由谁拿下395高地还不好说呢!”
魏明坤的这句话周东进当时并没在意,他知道魏明坤没抢到主攻连的任务正气恼着呢,无非是见他周东进此番志得意满心里不舒服,说句狠话发泄而已。
周东进万万没想到这句话竟如谶语般很快就得到了应验。
确定魏明坤连在左翼与敌人交上火后,周东进立刻开始组织进攻。
周东进指挥部队沿着一条鱼背样的山脊向395高地迂回。这是一条通常认为无法进攻的路线,敌人在这一面的火力布控相对较弱,此刻又被左翼的魏明坤所吸引,因此一开始五连进展得很顺利。但很快,敌人就开始射击了,两个火力点的机枪交叉封锁住山脊,把他们逼在了山脊中段。按预定方案,出现这种情况时,他们应该停止前进,原地隐蔽,待搞清楚敌人是否真正发现他们是主攻方向之后再相机行事。如果主攻企图暴露,就要采用第二方案,由主攻转为助攻,吸引敌人火力,掩护魏明坤的四连攻占395高地。根据敌人的火力情况判断,周东进发现敌人其实很盲目,机枪打一阵停一阵的,好像并没有真正发现目标。他们就在机枪的间歇中,一点点地向前摸进。速度很慢,而且那山脊毕竟太窄,实在难以藏身,很快就有几个战士被流弹打中了。这时,右翼的枪声越来越激烈了,魏明坤显然打得很痛快,匍匐在山脊上的周东进突然觉得有些憋气,他不能再这样耗着了,他必须寻找一条快速通道,迅速接近395,尽快拿下高地。否则,恐怕负责掩护他主攻的魏明坤都上去了,他还在这里一步一步地爬呢。周东进很快就注意到山脊下面的山谷,从那里走完全可以避开敌人的机枪。他立刻调整进攻路线,组织一部分部队由山谷突进。此时,周东进满脑袋想的都是怎样迅速抢占395高地,在贪功冒进的冲动中,他犯下了一个致命的低级错误。当第一颗地雷爆炸的时候,周东进还没反应过来。紧接着,地雷就开始连锁反应般地炸开了。周东进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才意识到,他的部队进入雷区了!
紧急撤离雷区后,他们的进攻意图彻底暴露,只能采取第二方案了。从右翼进攻原本就是为取个巧,因为敌人不会想到我们会从地势不利的这个方向进攻。没有了这个巧,右翼进攻就变成了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敌人发现了我军其实是从右翼主攻的意图后,立刻调整部署,向右翼调集兵力和重武器,右翼的战斗瞬时变得极其严酷了。一批批的战士沿着毫无遮拦的山脊冲上去,又一批批地在山脊上倒了下来,几乎每攻上前一步都会倒下一个战士……但五连没有一个人退缩,周东进杀红了眼,五连杀红了眼,他们在夜幕中把死伤过半的剩余兵力发挥到了极致,使敌人弄不清到底攻上来了多少部队。
此时,魏明坤也注意到敌人的火力开始向右翼调整,左翼火力明显减弱。魏明坤立刻断定敌人发现了周东进连的主攻意图。根据战场情况变化,魏明坤果断调整部署,改用第二方案,由助攻变为主攻,全力攻打395高地。由于周东进在右翼牢牢牵制住了大部分敌人,减少了左翼的压力,魏明坤率四连经过一场激战,终于攻克了395高地。
当周东进登上395高地的时候,魏明坤早已站在那里等候了。
目光对视的一刹那,他们同时想起了魏明坤在战前说的那句话——最终由谁拿下395高地还不好说呢!
4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周东进也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彻底输掉了。
周东进不想认输,虽然他的连队已经伤亡了近三分之一,虽然这个数字像座山一样压在他的心头,但他还存着一线希望。他在等待后续增援部队上来,等待攻打主峰的命令。他想,只要攻打主峰的战斗一打响,他就可以带领五连冲上去打一场翻身仗了。周东进把全部的悔恨和希望都寄托在即将来临的那场更大的战斗上了。他急切地想要把刚刚输掉的赢回来。
但周东进没有机会了,他接到的命令是:立即撤离395高地。
接到命令的那一刻,周东进完全失控了。他对着魏明坤大喊大叫说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说如果不攻打主峰我们为什么要拿下395高地?他说既然我们花这么大代价拿下395高地为什么又要马上放弃?他说这是打的他妈的什么仗?!
魏明坤冷冷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执行命令。
最令周东进沮丧的是,395高地这一仗竟是最后的一场战斗。从395高地撤下来后,他所在的部队很快就撤离前线,结束此次轮战了。周东进彻底失望了。在整个后撤过程中,周东进的情绪一直十分低沉,他深深地陷入了严厉的自省自责之中。
其实,对夺取395高地这场战斗,前指是十分满意的。尽管五连没能按预定方案实施主攻,没能抢先攻占395高地,但他们毕竟牢牢地牵制住了绝大部分敌人,减少了四连进攻的压力,很好地配合四连完成了任务。虽然战斗被迫采用了第二方案,但最终还是按预定方案圆满完成了作战计划。没有任何人追究五连为什么过早地暴露了自己,造成伤亡近半的沉重损失。不仅如此,前指还在为四连请功的同时,提出给五连嘉奖,以表彰五连在这次战斗中英勇顽强牵制敌人的突出表现。并准备给魏明坤和周东进个人记功。
只有周东进心里明白,如果不是他指挥失误,这场仗完全可以打得更加漂亮。在周东进看来,五连实际上等于是打了一场败仗: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主攻意图,造成部队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不仅失去了主攻连的地位,失去了全连立战功的机会,还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这一切,都是他周东进一手造成的。是他的自以为是导致了指挥失误,是他的愚蠢造成了不必要的牺牲,周东进无法原谅自己,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原谅自己。
周东进感到十分痛苦。许多年来,他一直盼望打仗,盼望能有一个在实战中施展自己军事才能的机会,盼望能得到一个上战场立战功的机会。他自认军事上那套东西自己已经摆弄得烂熟了,自认自己天生就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自认自己只是缺少一个在实战中证实自己的机会。所以,接到参加轮战命令的那一刻,周东进简直是欣喜若狂了。他在全连战前动员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说:“一个男人一辈子不当兵是个遗憾,一个军人一辈子不打仗更是个遗憾!你们是幸运的,你们有幸既当上了兵又赶上了打仗,这是你们做军人的幸运,是你们做男人的幸运!命运没给你们留下任何遗憾,下面就看你们自己了,看你们能不能到战场上去证实自己,看你们能不能为祖国立下战功!我希望你们能抓住这个机会,不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留下遗憾,不给自己今生做男人留下遗憾!”没想到,真正留下遗憾的却是他自己。
得知前指对395高地这场战斗很满意,对五连的顽强战斗作风十分赞许,周东进的心里丝毫没感到轻松。特别是当听说前指提出要给他个人立功之后,他的心情反倒越发沉重起来。周东进一时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之中。平心而论,周东进很想得到这枚军功章。周东进清楚地知道,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他的五连来说这枚军功章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荣誉呀,是每个军人都会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去换取的荣誉。军队历来是这个世上最重视荣誉的团体,军人历来都把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荣誉是军人的追求,是军人的生命,是对军人价值的肯定。虽然周东进平时也立过功,但这是战功,在周东进的眼里,平时和战时立功的含金量是截然不同的。周东进始终认为,只有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军功章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军功章。许多年来,周东进一直盼望自己能得到这样一枚军功章。但现在,当他真的即将得到这枚军功章时,他却丝毫也感觉不到应有的自豪和兴奋。面对军功章,周东进感觉到的只有愧疚,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愧疚。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周东进决定放弃这次立功的机会。他找了营党委又找团党委,说我知道立功的比例有限,还是把这个名额分给那些表现更突出的同志吧。人家说,周连长,正是因为你表现得更突出,所以才决定给你记功的嘛。周东进说连里很多同志都因为名额有限立不上功,我是连长自己立功不好做下面的工作。人家说正因为你是连长你才应该立头一功。有什么不好做工作的,没有你这个连长的指挥连队能打得那么英勇顽强吗?周东进说反正我不能要这个功!人家就说周连长你这种谦虚的精神值得学习但功还是该给谁立就得给谁立。周东进说我不是谦虚,我是不配立功!人家说配不配不是你个人说了算的,我们领导认为你配,下面群众认为你配,你就不要再推辞了!周东进就一句话也讲不出来了。找了一大圈周东进才发现,立功不容易,推功更难。几乎所有人都把周东进的做法当成了一种姿态,没人认真对待。周东进心里明白,只有一个办法能说服大家了,这就是把真实情况讲出来!这个念头一出现,就把周东进自己吓了一大跳。他拼命地想把这个愚蠢的念头从头脑中排除出去,但不知为什么,这个念头却越来越顽固地占据了他的思维。
魏明坤一直在冷眼旁观。魏明坤的心里很清楚,对攻打395高地时发生的情况,除了周东进和他魏明坤之外就再没人知道了。只要他不说出去,周东进的功就板上钉钉立成了。魏明坤绝不想说出这件事,他这样做倒不是为了周东进,而是为他自己。很多年过去了,魏明坤早已不是过去那个眼神阴暗的小战士了,他在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在一点点地完善着自我的人格。如今的魏明坤已经不会再用从前的那种方法与自己的对手竞争了,他更注重的是另一个层次的竞争——人格的较量。开始,他以为好大喜功的周东进一定会高高兴兴地捧回这个功的。如果真是这样,周东进就等于在战场上输给他之后又在人格上继续输给他,他就有足够的资格俯视周东进了。后来,见到周东进执意往外推功,他反倒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