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第7部分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第7部分

小说: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朗,并且,两天后就要出发。
  济尔哈朗带兵走后,多尔衮又代小皇帝发布谕旨,晋封自己为摄政王。虽然这只是一字之差,分量可是不轻。辅政者,辅助君主处理政事之意也;而摄政,则是代替君主处理政务,已经可以直接发号施令了。从《清实录》的记载上看,摄政王多尔衮很客气,他的名字仍然还排在济尔哈朗的后面。 
                  
多尔衮的爱恨情仇(9)
  成为摄政王之后,多尔衮召集贝勒大臣们开过一个会,会议的重大决定是,从摄政王开始,所有亲王、贝勒、贝子“悉罢部务”,不再分管政府六部事务。所有政府工作全部由各部尚书负责,各部尚书直接对摄政王负责。当年,皇太极设立政府六部,本来就有削夺诸王贝勒权限的意思,并曾经有过悉罢诸王贝勒分管部务之举。后来,随着皇太极权位的巩固而渐渐放松了控制。如今,多尔衮再次祭起这一招儿,意图仍然在于削夺诸王贝勒们的权限,使他们只能“议政”,而不能“干政”。多年以后,到了雍正及其儿子乾隆皇帝时代,索性连诸王议政的权力也予以废止。从此,给这个政权带来过勃勃生机的贵族共和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只剩下了完全汉化的皇权专制,这个政权也就此步入了真正的回光返照。
  一个月后,济尔哈朗从宁锦前线返回沈阳,发现,短短一个月时间,一切已经似是而非。不久,他召集大家开会,宣布:今后一切政府事务都要先报告多尔衮,排名顺序也要先写多尔衮。从此,济尔哈朗成了一位挂名辅政王爷。和代善一样,济尔哈朗深谙明哲保身之精义,遂成为前清时期最高层中能够得以善终的很少几个人之一。
  半年后,公元1644年即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四月一日,在多尔衮即将出征大明前夕,豪格的一个亲信部下,据说在“力谏不从”的情况下,出面检举豪格“悖乱”。处理的结果是,几位忠实于豪格的部下被杀死,豪格本人被废为庶人,所有的七个牛录被剥夺,罚银五千两,然后——“罪恶多端数不胜数,姑且不再追究,遂释之”。(《清世祖实录》卷四,顺治元年四月戊午。)这是一个奇怪的、完全狗屁不通的判决。表明,在罗织罪名、玩弄权术、陷人于不义上,多尔衮还不是特别娴熟老到,他和他的后代们需要向大明朝官场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另一个可能是,多尔衮急于征伐大明,时间过于仓促,来不及仔细琢磨。
  三年后,顺治三年正月,已经牢牢掌控了大权的多尔衮再次起用豪格,命他率军前去对付张献忠。顺治五年二月初三日,豪格在把这位令四川人闻之色变的“大西皇帝”杀死后,凯旋回京。一个月以后,为他庆功的热乎劲儿还没有完全过去,豪格便又一次获罪被幽禁起来。这一次,他的罪名真的称得上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不久,时年四十岁的豪格在幽禁中无疾而终。有人认为,他是被受过专门训练、具有高度技巧的大明锦衣卫留用人员奉命杀死的。死后,检查不出任何致死的原因。这可能是福临小皇帝痛恨多尔衮的原因之一,多尔衮的身后亦由此注定。
  就这样,曾经有过“贤王”之美誉的多尔衮,三十二岁时,成为大清帝国的真正领袖,率领大军直扑北京。当时在中国社会与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所有人物,不是成为他的部下或棋子,就是灭在他的手里。
  在未来的岁月里,他带领八旗铁骑一举拿下了全中国,在他手中,建立起了对这一片广大土地完整而有效的管理秩序。大明帝国许多遭人痛恨的人物,俨然变成了治国之能臣,如洪承畴,如著名阉党、大明帝国前大学士冯铨,甚至李自成的宰相牛金星之流。
  随后,豪格死后仅仅两年多一点,三十九岁的多尔衮正值英年便遽然死去。
  上天待大清何其厚也?上天待多尔衮又何其薄也?
  他的恩怨情仇几乎与大清王朝的建立和大明帝国的垮台紧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而又波诡云谲的图画。无论如何,应该说,这个大时代的转变最终是在他的手中才得以顺利完成的。然而——
  从此以后,多尔衮本人却再也没有受到后人的尊敬。
  历史之吊诡真是令人敬畏。 
                  
大风霾(1)
  公元1644年,是为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按照中国农历纪年为甲申年。按照生肖纪年,这一年是猴年。历书上说:该年“太岁方公,干木支金,纳音属水,九星五黄”。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年头。
  这一年,李自成率领他那些饥饿的农民兄弟,杀回到他的老家陕西,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然后,势如破竹地开进了北京。
  这一年,以崇祯皇帝吊死在皇家后花园北京万寿山即今日北京景山公园为标志,大明帝国轰然垮台。
  这一年,大清帝国几代人梦想了许多年的山海关,城门洞开,多尔衮率领大军在这里会合吴三桂,在一片石打败声势浩大的李自成。由此,所向披靡地杀进中原,并迅速建立起全国政权。这个原来只有几十万人口、割据东北地方一隅的女真酋长土邦,终于成长为统治中国上亿人口达二百六十七年的大清帝国。在那山崩地裂的时刻,主导着改天换地的人物,就是刚刚当上大清摄政王七个月、时年三十二岁的多尔衮。
  事情要从大明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那风雨如晦的最后岁月说起。
  在大明帝国的最后十几年时间里,明清之间的对峙,在个人层面上可以看成是皇太极与崇祯皇帝朱由检之间的博弈。皇太极于公元1626年即大明天启六年九月一日继后金汗位,朱由检比皇太极晚一年,于公元1627年即大明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即大明皇帝位。皇太极死于公元1643年即大明崇祯十六年八月九日,朱由检比皇太极多活了半年多一点,死于公元1644年即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二人在位时间都是十七年。明清之间的势力消长,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两位最高领导者之间角力的结果。
  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观察,朱由检是一位有太多小聪明、却对全局战略缺少总体把握和指导的皇帝。从个人品性上判断,他是一位“图虚名而受实祸”的典型,用今天的语言描述,就是经典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直到为此丢掉国家的前途与自己的性命。
  翻检现有明清关系史料,有一个明显的对比,明朝官方记载中几乎全部都是对满清的战争,绝少有和谈的记录。而清朝官方史料里,则有大量希望双方讲和的实录。其中隐藏着特别值得玩味的玄机。
  前清之际,东北地区地旷人稀,虽然富有人参、貂皮、东珠等珍贵山水土产,但气候寒冷,无霜期短,多数女真人不事农耕,因此,粮食、布匹都不足以自给,必须依靠战争中俘获的汉人为奴替他们耕种、依靠明朝和朝鲜输入方能解决温饱问题。在辽东满汉互市有关贸易品种的记载上,可以清楚看出这一点。后金征服朝鲜时,特别注重抢掠与勒索粮食、布匹,也可以看出此种需求之迫切。自从后金与大明进入战争状态之后,女真人衣食两大生命线立即受到威胁,因此,必须通过战争来获取生活必需品。明清之间每次发生战争时,满清军队都要大量抢夺人口、牲畜、粮食、布匹、铁器等物资,甚至要将战俘和俘获的百姓们的衣服剥光,其原因也盖出于此。
  皇太极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篇讲话,激励自己的战士们:
  “你们诸将士一定要奋勇直前,何必去争抢衣物?就算是得到一些破烂衣服,还不够一年半载穿用。如果大家奋勇直前,敌人力不能支,不是和我们讲和,就是败在我们手下。那个时候,就可以长久得到吃穿供应,大家就能够早日解盔卸甲,共享太平,岂不美哉!”
  在这段话里,皇太极将满清多次对明发动战争的原因说得清清楚楚。
  历史记载显示,皇太极曾经通过多种形式多次向大明帝国发出求和信息,可能至少达到十次以上。其中,全部表达了希望双方罢兵息战,互相贸易,各安耕织,以享太平的愿望。经过多年战争,皇太极显然知道,通过战争抢掠,不如互市贸易;而通过互市贸易,不如迫使明朝输款供给。这是明清之间每次战争都由满清挑起,皇太极又在每次战争之后,不论胜负,都主动向大明求和的最深层之原因。为此,皇太极还曾经主动降低谈和的条件与门槛。应该说,这里面不完全是阴谋与策略上的考虑。 
                  
大风霾(2)
  遗憾的是,大明帝国君臣消极接受了五百年前靖康之耻后宋金议和的教训,谁都不愿被看成是秦桧的同志。于是,在百战百败之余,硬是不肯接招,哪怕出于策略上的考虑都不行。特别是袁崇焕被杀时,私下议和是一条重要的罪名。于是,随着张献忠、李自成们的日益壮大,帝国便日益陷入腹背受敌,南北多条战线同时作战的窘境。为此,一些有见识的官员曾经建议崇祯皇帝,以议和安抚后金,集中力量解除内忧。从当时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对农民军作战的情形看,这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不料,崇祯皇帝断然拒绝,严厉下令,胆敢言和者斩!致使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到崇祯十四年,张献忠攻下襄阳,杀死襄王。李自成则趁河南大饥荒之机,采纳李岩的建议,在起兵十几年之后第一次提出“迎闯王,不纳粮”的政治口号,结果,竟有数十万饥饿的农民踊跃加入到他的队伍之中,旋即攻下了河南重镇洛阳,俘虏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叔叔福王朱常洵。就此,中原战场格局发生根本性逆转。
  同年八月下旬,明清之间具有决定性战略意义的松锦大会战接近尾声。洪承畴被围困在松山城内。十一月间,辽东地区下了一场大雪,运输极度困难。皇太极看到围困锦州、松山的清军粮草不继,于是,再次派人与明军接洽和谈。兵部尚书陈新甲鼓足勇气对皇帝提出了议和的建议。到了这时,万般无奈的崇祯皇帝仍然不肯放下身段,他先是痛斥陈新甲,“切责良久”,然后,仍然以天朝上国之天子自居,百般玩弄词藻伎俩,在口气和做法上都使用了很是不屑一顾的方式,用以轻蔑皇太极。结果,终于导致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为此,晚明前清时期的历史学家全祖望评论崇祯皇帝朱由检说:“百战百败之后,而负气若此,不量力若此,是则自取灭亡之道也。”(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二十九,明庄烈帝论。)
  到崇祯十五年四月,松山、锦州相继失陷,杏山、塔山、宁远危在旦夕,李自成、张献忠们也在中原、湖广一带闹得如火如荼。直到这时,崇祯皇帝方才征求首辅大学士周延儒的意见,是否需要和满清讲和。周延儒深知自己这位皇帝的秉性,知道他从不肯为臣子们担当,何况是这种涉及到江山社稷、千秋名节的大事,搞不好自己就会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于是,我们的内阁首相低着头,仿佛睡着了一样,任凭皇帝催问,死活就是不开口说话。气得皇帝拂袖而去,只好私下里命令兵部尚书陈新甲派人与皇太极秘密和谈。皇帝让他“便宜行事”,就是自己相机行事看着办的意思。然后,再三再四地叮嘱陈新甲一定要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