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67-煤的历史 >

第2部分

1967-煤的历史-第2部分

小说: 1967-煤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燃料中,以煤为最甚。如今,美国的燃煤量已经超过了以前任何时候,而几乎所有这些煤都是用来发电的。    
    工业界认为气候变暖对气候的改善并无大碍,明尼苏达州的决策者们断然反对这一观点,而采纳了多数人持有的观点,即气候变暖是一个重大的威胁。但尽管如此,我们仍无从得知那场听证会对本州的能源举措有何影响。然而,它对我本人的影响却是戏剧性的。我不仅开始密切关注气候的变化,而且对这次事件的主角——煤块,产生了浓厚的好奇。这个一向被忽略的燃料浓缩着人类及其建造的世界的诸多奥秘。我倾心探究,于是,一条深刻的、丰富的煤的线索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它贯穿人类的历史,并且使人类世界如今面临的一些艰难抉择显得尤为突出。沿着这条线索,我在探索的路上越走越远——从古植物学到劳工问题,从古代历史到现代地缘政治学,从我家附近一座富于艺术性的大型发电厂,到内蒙古一块小小的远古煤矿……为了记载这次旅行的历程,我写下了这本书。    
    在研究这种易燃矿石带来的巨大影响方面,我决不是第一个。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工程师、机械科学家、商人以及神学家就有相关著作和论文问世,为煤戴上了荣誉的光环。甚至先验主义哲学家们也对煤做出了一些阐释。19世纪中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曾这样写道:    
    每一个煤筐里都装着动力和文明。因为煤是一种可以移动的气候。它把热带的炎热带到了拉布拉多半岛和极圈。并且,煤靠自身的力量把自己运输到需要的地方。瓦特和斯蒂芬森悄悄告诉人类一个秘密:半盎司的煤可以运载两吨煤行驶一英里。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驰过铁轨,漂过海洋,把加尔各答的温暖带给加拿大,并雪中送炭般地给工业带来了动力。    
    这段话之所以为人称道,不仅因为爱默生采用了独特的隐喻手法,而且因为它准确地道出了煤在世界上流转的实质。此外,这段话还表现了19世纪的人们对煤的感激之情:有了煤,人们才得以把原本寒冷、残酷的世界变得越来越舒适、文明。    
    煤不仅仅是一种燃料,也不仅仅是一件商品。它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正是在这种胜利的基础上,文明才得以发展。正如另外一位作家平白如叙地写道:“有了煤,我们才有了光明、力量、动力、健康和文明,否则,我们便只有黑暗、贫穷和野蛮。”    
    但是,许多人对煤的赞赏中都带有一丝防备,因为他们知道别人仍然对这种普通的燃料不屑一顾。为了消除这一丝久留不去的轻蔑,人们努力提高煤的文化地位——煤不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日用品,更是与人类命运密切相关的重要角色。1850年,查尔斯·狄更斯主编的一份大众周刊发表了一则没有署名的故事,叫做“煤的圣诞颂歌”(Christmas Carol of Carbon)。文中较为明白地表现了人们的这种努力。    
    在这个故事里,一位名叫弗莱士利(Flashley)的年轻人对古老的黑煤球以及采煤人很是轻蔑。一天晚上,从弗莱士利的煤火中跳出了一个模样可怕的精灵,它看上去黝黑而笨重,皮肤粗糙而坚硬,说话伴随着嗡嗡作响的回音。这个精灵邀请年轻的弗莱士利跟随它进行一次旅行。他们来到散发着恶臭的原始森林,那就是煤起源的地方;在深不可测的煤矿井里,埋葬着从古至今无数矿工的生命,他们为了国家的发展而牺牲了自己。在故事的最后,弗莱士利开始认识到煤的真正意义:它是神对这个星球的庄严赐予,用煤精灵的话说就是:“凭着一种内在精神的指引,人类踏上了生活之路,从野蛮走向文明和优雅。这种内在精神源自无所不在的神明,并超越人类的存在现状,用希望之光照亮未来。人类就这样不断提升,不断前进。”    
    简而言之,煤不仅支撑着我们的文明,而且甚至塑造着我们的灵魂。它使我们不仅能够控制外在的自然力,而且可以控制人类野蛮的天性。煤是我们人类的救世主。这样的观点一直沿续到今天,但如今它们更多地是以煤炭工业为代言者,而非小说家。    
    有人将这种观点引向更深的层面:他们认为煤不仅代表上帝对人类进步所寄予的期望,而且表明上帝希望盎格鲁-萨克逊的新教徒们来完成对人类的提升,这是上帝由来已久的梦想。19世纪英国和美国的观察家们发现,照当时的情形看,上帝把世界上大部分的煤都给了他们。在1856年版的《基督教回顾》(Christian Review)中,一个美国人写道,这种特殊的分配显然不是盲目、偶然的,而是很久以前上帝亲手书写在坚硬岩石上的一种昭示。“在人类向上的进程中,由谁来做领导者?积极进取的人们为此展开了一场竞争。他们比试天性,比试智力和德育,比试对耶稣基督的纯粹真理的把握。这时,一件宝贝从天而降,落到了他们手里。谁能正确运用这件宝贝,谁就能稳稳当当地掌握对世界的控制权。”    
    这种把煤看作神圣教化力量的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那些到中国来的传教士如此看重中国的煤储量。一位在19世纪晚期游览中国北方的传教士,详细地写出了中国每个煤矿区的范围,包括煤的化学成分。几十年后,一位英国访华者预言,现代中国每挖掘一条煤矿坑道,都会“有一颗太阳从中冉冉升起,冲出那意味深长的坑道,刺穿笼罩着中国的偏见之迷雾”。他还指出,中国人民之所以发展滞后,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成功地发挥煤之精灵的魔力,“那被束缚的黑色精灵就躺在他们悲怆的步伐下,无法施展自己的超凡之力”。    
    在诸多用来描述煤的比喻说法中,“精灵”也许是最贴切的。如果把煤单纯地看作上帝赐予的一份礼物,就忽略了与这礼物共存的那些危险的丝带。同样,如果单单把煤看作环境的大敌,那就忽略了这个“敌人”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煤具有双重面目:既能产生巨大的动力,也要耗费昂贵的代价。如果只认识到其中一个方面,就不能理解这个故事在本质上令人悲伤的戏剧性。煤使我们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人富裕起来,摆脱了我们工业化之前的那些野蛮梦想,因此可以说,煤是一个善意的精灵,它已经满足了我们的许多愿望。但是,煤这个精灵也有不可预知的危险的一面。并且,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一点,但至于这黑暗的一面究竟有多危险,我们才刚刚开始探索。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被煤精灵改造得焕然一新的国家,本书就从她写起。几个世纪以来,英国的煤产量一直高居世界首位。从某种程度上说,正因为如此,工业革命才首先在英国发生,英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创造了一个令世界瞠目结舌的工业社会。    
    然后,我们把目光转向美国。美国原本是一片蛮荒之地,但依靠煤的力量,它以令人咋舌的速度摇身变成了一个工业化的超级强国。无论从深远意义还是实际意义上来说,在塑造美国权力结构方面,煤炭工业都功不可没。但在这个过程中,煤炭工业在美国却倍受歧视。如今,美国的煤炭工业尽管在环境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谴责,但它却与新时代的政权两相和谐,并且使美国关于气候变暖的讨论异常生动精彩。    
    最后,我们要去往中国。在漫长而生动的中国历史上,煤扮演了一个令人称奇的角色。煤把中国引入了发达国家之列,但如今的中国已认识到,这种燃料既是有功之臣,也正威胁着全球的命运,尤其包括中国自身尚不够稳固的地位。    
    如果没有煤铺就的这条黑色之路,我们的命运将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将与现在完全不同。或许我们最终会以另外的方式变得文雅、实行中央集权、实现工业化和机械化,但那将推迟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而且规模将大大缩小。如果没有煤,我们会被贫穷、沉闷和压抑的前工业社会围困得更久,但是我们也许会发现一条虽然缓慢但却仁慈的出路。如果选择那条出路,我们可能不会有如此丰厚的物质财富,但我们也不必面对如今这些众所周知的环境难题。煤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既富于创造性,又具有破坏性。正是这两方面的相持抗衡,使得煤的故事如此引人注目。


第一部分 可以移动的气候第3节 英国的宝石(1)

    罗马入侵英国后,发现有一种露出地面的岩层在原野中尤其引人注目,那是一种深黑色的矿石,泛着柔和的光芒。一位罗马作家称之为“英国宝石”,因为它很容易雕琢和打磨成华丽的首饰。一时间,英国因出口这种珍贵的物资而名声大噪,罗马国内的时髦市民也迫不及待地用这种首饰装扮自己。这些黑色的小饰物不仅时尚漂亮,而且还具有一种令人惊讶的神秘特性:易燃。这种被称为“煤精”(这个词后来演变成了“煤玉”,如“乌黑的煤玉”)的矿石,其实就是一种纯煤的特有形态。然而,由于人们分辨不清煤玉和煤,因此许多罗马人戴的似乎并不是煤玉,而是普通的古老煤块。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与煤玉原料相同的普通的煤,就被当成了英国的宝石。    
    占领英国的罗马人不仅用煤打造首饰,而且也开始燃煤。从士兵们的堡垒升起煤烟,从铁匠们的熔炉冒出煤烟,牧师们也在巴斯(Bath)密涅瓦(Minerva)神殿的永恒圣火中投入煤块,以缅怀这位智慧女神。把煤作为一种燃料来使用,在当时还不够普及,因而罗马作家们没有留下这方面的专门介绍,但在英国已经发现了一些罗马人使用煤的遗迹。至于英国人是否在罗马人入侵之前就开始烧煤,目前只有一个证据:在青铜时代,威尔士南部的早期居民们用煤来火化死者。也许在他们眼中,煤只不过是一种焚烧遗体的便利工具,但更有可能的是,他们把煤当作一种神秘的媒介,用来护送死去的亲人到达另一个世界。在历史上,人们总是难免赋予煤更深远的意义。    
    公元5世纪,在罗马人撤离英格兰之后,英国进入了一段黑暗的、几乎没有记录的历史。罗马天主教的神学家圣徒比德(Saint Bede),曾在公元前731年写了一部罗马时代之后的英国历史,借助这本书的微光,我们可以对那个黑暗的时代略窥一斑。当时圣徒比德住在英国东北部泰恩河畔的一座修道院里,那一带恰好是英国储煤最丰富的地区。纽卡斯尔市(Newcastle)就坐落在泰恩河的下游,拥有充足且便于利用的煤炭资源,因此,它后来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产煤区,它的名字也用来指称煤矿丰富的地区。    
    从圣徒比德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罗马人烧煤的习惯仿佛随着罗马军队一同撤离了,英国再也没有人烧煤,即使在煤俯拾皆是的地区。在写到泰恩河下游的矿产时,圣徒比德确实提到了极其丰富的煤玉资源。也许圣徒比德也像在他之前的罗马人一样,把所见到的煤矿都当成了煤玉。这位时代的记录者丝毫没有提及有人把这种矿石当作燃料,但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录:有人点燃这种黑色的石头,用它的烟吓跑大毒蛇。所以,在公元8世纪,如果说英国是烧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