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47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掷止鄣木霾摺H缃衲舷叩牡戮匦陆辛吮嘧橐匝诨 集团军群从高加索向西北罗斯托夫方向撤退,这就决定了第六集团军的命运。虽然保卢斯将军对整个局势不甚了解,但他不难看出这种趋势。
  在一九四二年阴郁的圣诞节期间,当保卢斯已经明知不可能守住伏尔加河畔的阵地,而空运也不可能保证部队供应,在这时,他是否应该采取主动,率领他的集团军突出重围?他是否应该把他的集团军挽救出去,而不顾曼施泰因(保卢斯对他极为尊重)的指令,不顾这样的行动对战场上友邻部队可能带来的后果,不顾在遥远地方的元首大本营可能会作出的决定?这是唯一留待将来的历史学家回答的问题。
  有一点完全可以肯定:突围的决定肯定会激发他的部属的最大力量和坚强决心。他们充分意识到威胁着他们的致命的危险,但是他们肯定没有感到自己已被打败,更没有感到已被“出卖”。军队有个老传统,即总是把现有的补给贮备估计得过低,因此也许会发现司令部人员所不知道的弹药、甚至是燃料的贮备。决定性的因素当然是短缺燃料。不幸的是,还有别的事也肯定无疑:大部分笨重装备和伤病人员只得丢下不管。最后,突围也不会是万事如意的事情:任何向西南方向突围到冬季草原上的企图将是十分危险的举动。事实上,现在没有人能断定突围的尝试是否会成功,这些受到重创的部队能否设法有效地会合在一起在后方建立一条新的战线,以及敌人强大的装甲部队是否会在后撤的德国军队到达安全地点之前就在开阔的草原上把他们切成碎块。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假使指挥官是赖歇瑙陆军元帅或莫德尔陆军元帅,他们一定会尽力挽救他们的军队。
  但是象保卢斯这样过于谨慎的人是难于主动承担这样大的责任的——而正是这种谨慎使得他被一些令人苦恼的问题所折磨。例如,事实上到底有没有挽救他的集团军的办法?他甚至有没有权力为了力图挽救他自己的集团军而不顾危及包括B集团军群、顿河集团军群和A 集团军群在内的整个德军南线?还有,即使他真的试图突围,他的集团军在得救之前是否有可能还要被消灭?总而言之,试图突围到底有没有意义?
  第六集团军的命运在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那天就注定了。人们经常把在斯大林格勒的牺牲看作是无谓的牺牲而不加理会。然而应该把整个行动前的不幸的序曲与该集团军在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到一九四三年二月二日这段时间里的业绩和牺牲截然分开,这一点必须时时强调。有一段时间第六集团军牵制着一百四十三个俄军步兵师和装甲旅以上的部队,甚至到最后它还牵制着五十个到六十个这样大的敌军部队。该集团军英勇和果敢的抵抗(这赢得了敌人的最大尊敬)迫使苏军集中大量部队来对付它而未向德军后方的战略目标推进,从而它就对德国在东线的军事行动作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
  在斯大林格勒废墟周围越来越收缩的防御圈中,第六集团军最后的抗击并被全歼一事为人们经常讲述。这一史诗般的殊死战斗甚至一直作为写作的题材,但很少被充分地表现。成千上万的处于绝望抱有怨言的德国部队、将军、军官和其他军阶的人一直战斗到最后以身殉职。然而,那些把斯大林格勒作为题材的德国作家对这个事实不感兴趣。为迎合现代的文学口味,他们对描述第六集团军完结时遭受的悲痛和苦难却津津乐道。
  希特勒就是这样一种人的典型,直到最后他还在拼命给被包围的军队打气。年底胡贝将军从斯大林格勒飞到元首大本营对形势作第一手材料的汇报时,希特勒还向他保证说陆军总部正在准备从西面发起一个新的巨大的救援攻势;同时要在更广泛的基础上重新组织空运——到这个时候空运几乎完全停顿下来;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可望在二月的后半月得到救援。这一切的前提是南线的恢复并从高加索撤出A集团军群。只要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能坚持,这种失败后的危险仍然能够转为德国的一个巨大胜利。
  曼施泰因这时发觉自己处于对任何一个有良心的将军来说都是可悲的境地:暂时他只得依赖被围困的第六集团军坚持下去——他甚至不得不命令它这样做。他这样做至少可使保卢斯不要负最后的责任。在这件事上,保卢斯直到最后都按照所要求的做了。他与各军军长取得一致意见后,拒绝了俄军一九四三年一月八日要第六集团军投降的要求。接着一月二十二日俄军对被围的第六集团军发起总攻。保卢斯没有请示元首大本营,就拒绝了他的上司曼施泰因的建议。曼施泰因建议——用施密特参谋长的话说——他应当“为最后的结局作准备”,意思是他应当让不能再打下去的部队安排投降,虽然到这时曼施泰因并不象早些时候那样绝望地想依赖第六集团军的牺牲德尔在自己著作的第118 页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保卢斯陆军元帅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后阶段的态度。迄今为止,除象曼施泰因这样的回忆录外,德尔少将对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大规模的斯大林格勒之战进行研究的这本著作也是唯一的一本值得认真对待的军事历史著作。德尔本人在其著作的前言中写道:“我的著作的最大弱点是缺少第6 集团军指挥人物提供的证据。有关俄国方面的情况论述得也不充分,因为俄方的材料只能十分谨慎地加以应用。关于俄军的意图、命令和部队行动,这些材料几乎提供不出什么可靠的资料。”本文至少可以弥补德尔提到的第一个缺陷,因为它应用了第6 集团军参谋长提供的证据和材料。就俄方的材料而言,情况仍不能令人满意,虽然其间出版了叶廖缅科元帅(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朱可夫元帅关于第62集团军的回忆录。在写本文时,作者还未得到这些回忆录。。
  在苏军成功地把德军占领区分割成两块以后,最后的结局于一月三十一日来到了。当俄国军队出现在斯大林格勒行将灭亡的第六集团军最后一个司令部前的红场上的时候,刚擢升为陆军元帅的保卢斯和他的参谋长施密特少将投降了。那些抽调到这里来保卫司令部的德军不等命令便放下了他们的武器。二月二日,在北部地区指挥第十一军残部的施特雷克尔将军也投降了。从一月二十二日以后,本来没有意义再作牺牲,但是保卢斯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偏离他曾经走过的道路。就这样,一名陆军元帅、二十四名将军以及大约九万名官兵当了俘虏。这是比死亡好不了多少的一种形式。直到最后一刻,希特勒仍禁止任何形式的投降。他现在认为保卢斯没有象他应当做的那样行事,并说保卢斯到了流芳百世的边缘时失节了,他应当自杀。
  斯大林格勒之战一再被描绘成东线战争甚至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如冷静地估计,就会表明斯大林格勒战役不配在历史上占有这么高的地位。稍后,在二月中旬的哈尔科夫第三次战役中,德军显示出它的好斗精神丝毫没有丧失。正是在这次战役中曼施泰因实现了他的最辉煌的成绩之一:从后方发起反攻把突破防线的苏军封锁了起来。只是在代号为“城堡”的夏季攻势失败以后,以及在库尔斯克与别尔哥罗德两次战役以后,东线战场的主动权才最后转到敌人手里。从此以后直到战争结束,主动权一直为敌人掌握着。
  然而,斯大林格勒肯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心理上和政治上的转折点。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信心。相反地,德国的卫星国和中立国对希特勒领导的信心开始下降,墨索里尼尤为如此。斯大林格勒的灾难在外交上和政治上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虽然其影响到了后来才完全为人们认清。
  这一失败对德国民众的心理影响更为深远。尽管戈培尔狂热地呼吁进行“总体战”,在斯大林格勒惨败以后,那种把元首视为万无一失的天才而产生的那种神秘感和往往不可思议的信心开始消退了。正是从这时起在参谋总部的一些年轻军官中开始形成一个共同战线,反对希特勒对战争所作的愚蠢而又不光彩的指挥。他们步步进逼,准备采取行动。自斯大林格勒失败、直到今天为止,德国人对任何形式的领导,对军人的准则,对荣誉、服从、人的尊严和自我牺牲都产生了怀疑,这显然是由于希特勒如此明显地滥用而激起了反感。但是,客观地说,这些想法在当时都不算是邪恶的,现在也不能算是邪恶的。
  就这样,由于它持久的影响,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德国的一个军事失败,它已经成为一个政治性的事件。在一九四二年的夏季攻势中,希特勒错误地把宣传、政治和战略混为一体。他最后不得不为这一错误付出代价——而全体德国人民也不得不随着遭灾。

  德国对同盟国补给线的潜艇战
  到一九四三年年初,西方同盟国几乎在各条战线上都已取得了战略主动权。一九四二年六月,对科隆、埃森、不来梅进行的首次“千架轰炸机袭击”,非常清楚地表明德国空军无望与英美空军的进攻力量相匹敌。与此同时,日本由于在中途岛之战中失利,丧失了其最有效的武器航空母舰,因而从一九四二年八月起被迫转入防御。还有,一九四二年最后几个月可以看到,在地中海战区由于阿拉曼战役和西方盟军在北非的登陆发生了有利于西方同盟国的转折;在东线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了有利于俄国人的转折。但在所有战役中持续最长的战役——大西洋之战却方兴未艾。
  在这场最重要的补给线之战中,英国生死攸关的补给线岌岌可危:其沿海船只受到德国海空军攻击,航线被布满水雷,港口遭空袭,与欧洲大陆的联系也告中断。之所以中断,是因为德国占领了挪威与法国以及对欧洲海域和大洋上同盟国和中立国的船只实施了海空战。德国进行此战最有效的武器便是潜艇。这一武器在历时近六十九个月的大西洋之战中一直首当其冲,虽然有时也得到战列舰、巡洋舰、辅助巡洋舰、远程轰炸机和意大利潜艇的支援。
  德国海军与补给线之战
  战前几年中,德国海军界对如何进行这场补给线之战意见纷纭。直到一九三八年秋季,德国海军总部才成立了一个计划委员会来研究对英海战的问题。先前鉴干一九三五年英德海军协定规定的两国兵力比例以及对英海战需要大量物资,实施这种海战几乎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当时的德军潜艇舰队司令邓尼茨上校早在这之前就得出结论:在发展潜艇舰队时,他不得不首先考虑对英国补给线进行一场海战的可能性问题。邓尼茨认为战争一旦爆发,英国会立即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非常有效地保护其运输船只的护航系统,这个看法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因此他就从一九三五年开始连续好几年对所谓“群”或“狼群”战术进行试验。他认为,对付敌人集中在海上运输队中的运输船只和护航舰艇的唯一办法,是对德国潜艇群或“狼群”进行直接的战术控制。一旦到紧要关头,邓尼茨就打算采用这种战术。因此在英德海军协定许可范围内,他主张搞一个尽可能庞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